新埔教會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搜索
查看: 376|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2017年3月28日靈命日糧讀經註釋 [複製鏈接]

Rank: 8Rank: 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7-3-19 22:46:23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本帖最後由 rbc 於 2017-3-19 22:47 編輯

詩篇1篇1-3

https://www.biblegateway.com/passage/?search=%E8%A9%A9%E7%AF%87%201:1-3&version=CUVMPT


【詩一1】「不從惡人的計謀,不站罪人的道路,不坐褻慢人的座位,」

〔原文字義〕「從」行走,行動,行為;「惡人」有罪的人,作惡的人;「計謀」謀略,籌算,策劃;「站」站立,停留,置身;「罪人」失誤之人,錯失目標者;「道路」路程,行徑;「坐」坐下,居住;「褻慢人」嘲弄者,譏誚的人,侮蔑者;「座位」住處,場所。

〔暫編註解〕“惡人”原指犯了罪的人,此處通常指與神為敵的人,因此惡人也敵視神的子民。“不從惡人的計謀”就是不聽與神為敵之人的甜言蜜語,要聽從神的教導。“從”有“走”的意思。

“罪人”原指射矢不中的人,也就是偏離正道、習以為常的人。“不站罪人的道路”是說不循罪人的方式生活。“座位”不單指坐的地方,也指會聚之所。“褻慢人”心高氣傲,自以為是,既不遵循神的教訓,也不聽人的勸善,對走正途行義路的人一味冷諷熱嘲。這種好譏誚人的必為神所譏誚(箴三34)。不坐其座位就是在思想和行動上都羞與這一類的人為伍。

雖然本節用了不“從”(走)、不“站”、不“坐”三種動作,又用了“惡人”、“罪人”和“褻慢人”來講三種人,事實上是詩人運用“同義對仗”(參<參考資料>中“希伯來人的詩”條)來闡明正直的人決不度不敬虔之徒的那種生活。

有福!希伯來語是'ashre,在《詩篇》裡共用了二十五次。按照現在的用法,該詞似為感歎詞。福氣包容著物質上和精神上的,都是遵從神之道的結果。在登山寶訓八福(太5:3-11)中的“有福”也是這個詞(希臘語是makario)。詩篇以有福開始,以哈利路亞結束(見詩150篇)。

不從……,不站……,不坐……。這三個詞採用遞進的順序,描述了罪惡道路的步驟:一,朝著違背神之人的方向,隨從世俗的習慣(見《證言》卷四587頁);二,與那些受罪惡誘惑、屈從試探的叛逆者交往;三,決心與罪人同流合污,褻慢亮光。一位拉比說過:“兩個人坐在一起,如果不談論律法,就會褻慢人。有格言道:‘義人不與褻慢人同流。’”

本詩先用否定詞描述義人的生活。他們不與惡人交往,不受邪惡的污染,拒絕罪惡。他的生活是有準則的。

惡人(resha`im)。是sedeq(義人)的反義詞,表示刻意頑固地違犯神的命令。

罪人(chatta'im)。其詞根為chata'(沒打中目標),或因疏忽,或因意志不堅強。

褻慢人的座位。義人不會與那些故意選擇罪惡,以對別人發揮有害的影響為樂的人同流。

本節是典型的綜合平行句。

1~3 從消極的角度看,義人的信仰、行為和生活圈子跟惡人不同(1節)。從積極的角度看,神的道是信心與行為的品質證明(2節)。所以,他在靈裏是健康和結果子的(3節)。“有福”(2節)。這用語的希伯來文是複數,意思是:“啊,多麼快樂!”

1-3  義人的寫照:消極方面,他不與壞人同流合污(「褻慢人」是那些驕傲自大、輕蔑歧視義人的惡人,參箴21:24)。積極方面,他喜愛神的話,晝夜研讀,要去明白和加以實行。

1:1-6  這篇詩是整本詩篇的引言:開宗明義指出善惡的對比。

這首佚名的智慧詩,是整卷詩篇的忠心守門者。詩歌提醒那些進入行公義和結果子之生活的人,行公義和結果子就是喜悅神律法之人的特徵(1~3節)。而他們的生命與結局跟不敬虔的人很不相同;不敬虔的人只會滅亡(4~6節)。關於類似的新約對比經文,參看馬太福音七章13、14節和約翰一書五章12節。


【詩一2】「惟喜愛耶和華的律法,晝夜思想,這人便為有福。」

〔原文字義〕「喜愛」喜悅的,樂意;「律法」條例,法則;「思想」思量,默念,談論;「有福」快樂,蒙福的。

〔暫編註解〕耶和華的律法是神旨意的顯明,是人正常生活的規範,能將遵行的人從罪惡中釋放出來。這律法因此是神的恩典和憐憫,而非難以忍受的轄制。敬畏神的人會喜愛它、渴慕它,願意不斷記住、述說,欣然實行,成為一股完全、正直、遠離惡事的力量。

喜愛(chephes)。意為“快樂”,“願望”。16世紀科弗達爾版本(Coverdale)的聖經試圖把這兩個概念結合起來,譯為“渴望的喜樂”。這裡用肯定詞描述義人的生活(見第1節)。真正的聖徒對義說“是”。他們因思考神的律法而得到不間斷的喜樂。他們學習神的道是習慣性、有規律的,不會厭煩。詩人在詩119:16,35,47等中表達了個人快樂的體驗。

律法(torah)。其基本含義是“教誨”,“訓誡”。還他“命令”,“法律”指意。總之,torah指神旨意成文的啟示。

思想(hagah)。直譯是“低語”,引申為“小聲讀”,“默想”。詩人在詩119:15,148中表達了默想的體會。不過那裡用了一個hagah的同義詞(又見《服務真詮》503,504頁;《證言》卷四539頁)。參摩西在第二次演講中對以色列人的勸告(申6:6-9),以及神在約書亞開始工作時對他的勸勉(書1:8)。有這樣認識,怪不得義人會體驗到詩1:3所描寫的結果。晚上睡不著覺,最好用來默想神的道(見詩17:3;詩42:8;119:55;等)。


【詩一3】「他要像一顆樹,栽在溪水旁,按時候結果子,葉子也不枯乾。凡他所作的,盡都順利。」

〔原文字義〕「栽」栽種,種植;「時候」時刻,日期,季節;「枯乾」凋萎,衰殘;「順利」亨通,發旺,得勝。

〔暫編註解〕一棵樹有它與生俱來的正常發展的規範和潛力,要是栽在水源充足的地方,不受惡劣氣候變化的影響,按時結果子,即今天旱,葉子也不會枯萎。同樣,敬畏神的人的生命也必生氣蓬勃,豐沛富實,平安順利。

像一棵樹。詩人以果樹(不只是觀賞的)為比喻,說明瞭虔誠生活的結果。耶17:8也有類似的比喻。

栽。喻指刻意把樹栽在理想的地方,小心培育。

溪水(pelagim)。指引水溝,人工管道。進一步說明栽樹的心血(見結31:3,4)。

按時候。原文動詞是非完成體,指重複的行為。

不枯乾。義人熱愛神的道,結果得到了三種福氣。一,他們有效率的生活,結出聖靈的果實(見加5:22,23;來12:11);二,始終有充沛的精力(詩92:12,13);三,他們的努力最後取得了成功。正如樹紮根在沃土裡,從不竭的溪水中吸收水分,義人也在救恩的泉源裡紮根和吸取養分。他非常穩定和牢固。雖然會遭遇苦難和試探,依然堅定不移;試煉越大,根就紮得越深,更堅定地依靠神。

凡他所作的,盡都順利。義人無論是做什麼事,都必順利。不管成敗如何,他都相信神會使他從永恆的泉源中吸取生命最終達到自己的目標。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