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埔教會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搜索
查看: 287|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2023年10月9日靈命日糧讀經註釋 [複製鏈接]

Rank: 8Rank: 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23-10-9 07:05:50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本帖最後由 rbc 於 2023-10-9 07:06 編輯

【西三12】「所以,你們既是神的選民,聖潔蒙愛的人,就要存(原文是穿;下同)憐憫、恩慈、謙虛、溫柔、忍耐的心。」

     ﹝原文字義﹞「選民」所揀選的;「聖潔」分別出來歸給神的;「蒙愛」所愛的;「存」穿上,披上;「憐憫」慈悲心腸;「恩慈」良善的;「謙虛」自甘居下,自卑;「溫柔」和氣;「忍耐」長久忍受。

     ﹝文意註解﹞「所以」:一詞表明信徒的行事為人,應當根據新人的性質,而不是舊人的性質。

          「既是神的選民」:表示神的揀選乃是信徒應當有新人生活的理由。

          「聖潔蒙愛的人」:這是說明蒙神揀選的人,乃是蒙神所愛(羅十一28),而被神從世界中分別出來歸於祂自己的人。

          「存」:字原文是『穿上』,意即要把下列的品格,在生活行為上表達出來:

              (1)「憐憫」:對方的光景雖然不配,卻不受其影響,而仍自然流露出來的同情心懷。

              (2)「恩慈」:向著別人的良善心懷。

              (3)「謙虛」:向著自己有正當估價的心懷,即『看別人比自己強』(腓二3)。

              (4)「溫柔」:對別人沒有傷害的心懷。

              (5)「忍耐」:能忍受別人對自己的傷害的心懷。

     ﹝話中之光﹞(一)「憐憫、恩慈、謙虛、溫柔、忍耐」,其實正是神本性一切豐盛的流露,也就是基督自己的彰顯。

          (二)信徒得救後的人際關係,首在以基督耶穌的心為心(腓二5)。

【西三13】「倘若這人與那人有嫌隙,總要彼此包容,彼此饒恕;主怎樣饒恕了你們,你們也要怎樣饒恕人。」

     ﹝原文字義﹞「嫌隙」埋怨,爭執;「包容」寬容,容忍;「饒恕」赦免,施以恩慈。

     ﹝文意註解﹞「這人與那人有嫌隙」:表示教會團體生活裏面,難免因過失或誤會,而令人有不滿或抱怨的情形。

          「總要彼此包容」:意即不要因對方的過失而心裏過不去。

          「彼此饒恕」:指不讓嫌隙存留在心裏,把它忘記。

          「主怎樣饒恕了你們,你們也要怎樣饒恕人」:是說我們饒恕人,應當像主耶穌那樣的饒恕人(太十八21~35;弗四32)。

     ﹝話中之光﹞(一)教會所需要寬容、饒恕的,乃是彼此間的「嫌隙」,並不是罪惡和異端教訓;教會決不可寬容對待罪惡和異端教訓。

          (二)我們說饒恕人,但往往不能忘記別人的虧欠,而主饒恕我們,卻是完全忘記,不留痕跡,不再追究既往,不翻舊賬。

【西三14】「在這一切之外,要存著愛心,愛心就是聯絡全德的。」

     ﹝原文字義﹞「存著」(原文無此字);「愛心」聖潔的愛(agape);「聯絡」腰帶,捆住,關節;「全德」完全,全部。

     ﹝背景註解﹞古時人穿的衣服都是寬大或鬆弛的,身上的衣服都穿好了以後,要束上一條腰帶,才算裝束齊備,也才能夠自由的行動或工作;如果沒有把腰帶束起來,則他身上所穿的衣服,可能反而造成他行動上的不便與妨礙。

﹝文意註解﹞「在這一切之外」:或譯『在這一切之上』。

          「愛心就是聯絡全德的」:指愛心有如使全套衣服束得妥貼的腰帶,能貫串並推動其他的美德,並賦予意義,使人際關係趨於和諧美好。

     ﹝話中之光﹞(一)信徒的各種美德,是以愛心為根基和聯繫的。

          (二)愛心將基督徒聯繫在一起,使他們漸漸走上完全的地步。

          (三)愛心使我們不但不嫉妒別人所表現的美德,甚至能將別人所表現的美德聯繫起來,成為教會有力的見證。

【西三15】「又要叫基督的平安在你們心裏作主;你們也為此蒙召,歸為一體;且要存感謝的心。」

     ﹝原文字義﹞「作主」仲裁,判斷;「一體」一個身體;「存」知道,認識;「感謝的心」感恩,祝謝,覺得可喜的。

     ﹝文意註解﹞「叫基督的平安在你們心裏作主」:意即在一切行事上讓基督的平安作主宰,作裁判,並以保持這種平安作為人際間行事的準則。『基督的平安』指在基督裏面而有的一種平和、安祥的心境。

          「你們也為此蒙召,歸為一體」:指基督徒蒙召進入基督身體的裏面,是為著顯出基督是全體的主;身體(教會)生活上的一切難處,都是由於肢體不聽頭的指揮與支配,以致肢體彼此間顯出不協調來。

          「要存感謝的心」:就是感恩;人感恩是承認神的恩典,承認一切好處都是從神來的。

     ﹝話中之光﹞(一)人若能活在基督裏,自然就有平安存在心裏了。

          (二)真正的安息乃是:讓基督的平安在心裏掌權管理。

          (三)在個人或教會生活中判定事物,不是憑是非,而是憑平安與否。

          (四)信徒待人處事,要有平安的感覺,才可一往直前;一旦稍覺不平安,便須不顧一切的停止。

          (五)「叫基督的平安在我們心裏作主」:這『叫』字表示我們有責任『讓』基督的平安在我們裏面運行作工;我們若不『讓』,就沒有平安。

          (六)信徒蒙召是為著「歸為一體」,若是肢體各自為政,互不協調,身體必受苦難,故在教會中不可我行我素,應當凡事聽從基督的指引。

          (七)教會身體的生活首在合一,而保持合一之路在於肢體都聽元首基督的仲裁──凡事不求得遂自己的心意,只求心存平安與感謝。

          (八)道理叫人分,基督叫人合──教會的合一,不在道理、名目的辯正,乃在基督在各人心中作主。

          (九)在教會生活中,我們的心向著人應當『和睦』(「平安」的原文另意),向著神應當滿了「感謝」。

【西三16】「當用各樣的智慧,把基督的道理豐豐富富的存在心裏,(或譯:當把基督的道理豐豐富富地存在心裏,以各樣的智慧),用詩章、頌詞、靈歌,彼此教導,互相勸戒,心被恩感,歌頌神。」

     ﹝原文字義﹞「各樣」一切;「道理」話,道,發表;「存」居住,佔住,作管家;「詩章」詩篇(psalms);「頌詞」詩歌(hymns);「靈歌」由靈產生的,屬靈的生產(原文無『歌』字);「教導」教訓;「勸戒」警誡,提醒;「歌頌」唱。

     ﹝文意註解﹞「基督的道理」:指基督的話和教訓,就是現今的聖經。

          「詩章」:指舊約聖經中的《詩篇》,當時用樂器伴奏演唱。

          「頌詞」:指信徒讚美稱頌神的詩歌。

          「靈歌」:指指信徒在聖靈的感動中,發出即興而有節奏音韻的歌。

          「心被恩感」:指帶著感恩的心情,從心底由衷地。

     ﹝話中之光﹞(一)基督的豐富是在祂的話裏,因此信徒心裏越多有主的話,也就越多擁有主的豐富。

          (二)基督的話乃是生命(約六63),只要人的心田能讓它自由居住發展,自然能夠結出豐富的果子來(太十三8,23)。

          (三)信徒的思想必須受「基督的道理」(神的話)所支配,才能有正常的行事為人;因此我們應當把神的話豐豐富富的存在心裏。

          (四)信徒的智慧,用來存記主的話,比用在任何其他事上更有價值。

          (五)基督徒應當彼此教導、互相勸戒,但要有「智慧」;教導和勸戒雖然出於善意,但如果不夠智慧,可能會收到相反的效果。

          (六)信徒之間不單要藉著話,也要藉著詩歌,彼此教導,互相勸戒。

          (七)口裏的歌頌要與心裏的感恩相配;讚美若不出自衷心,在神面前就毫無價值。

          (八)信徒歌頌的對象是神,只有神自己配得我們的歌頌;信徒若去歌頌任何偉人、任何豐功偉蹟,就是不把神當得的榮耀歸給神。

【西三17】「無論做甚麼,或說話或行事,都要奉主耶穌的名,藉著祂感謝父神。」

     ﹝文意註解﹞「無論做甚麼」:意指基督徒的全部生活,包括順境與逆境、快樂或憂苦。

          「或說話或行事」:基督徒的生活表現,全在於說話和行事。

          「奉主耶穌的名」:原文是『在主耶穌的名裏』,有幾方面的意義:( 1)表示倚靠主的能力,因主的名裏有能力;(2)表示靠著主的權柄,主的名就是權柄;(3)表示代表主的旨意;(4)表示代表主自己,因為活在主裏面,意即與主聯合為一。

          本節的意思是勸告信徒無論作甚麼事,像是作在神的面前,存感謝神的心,都要聽主、靠主而作,並且是為主作。

     ﹝話中之光﹞(一)凡不能奉主的名而說的話,就不要說;凡不能奉主的名而作的事,就不要作。

          (二)信徒的生活原則,不是依據理由與是非,而是依據能否奉主的名說話行事,並且感謝神。

          (三)沒有一個人,能不認識主耶穌的名而得救;也沒有一個信徒,能不認識這名的權柄和能力,而能有效地被神使用。

          (四)主耶穌這名如今是『賜給人的』(徒四12);主已經將祂自己在這名裏託付給我們,所以我們應當凡事在這名裏而為。

          (五)人人都討厭不知感恩的人,卻忽略了自己也常常不知感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