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埔教會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搜索
查看: 272|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2023年5月31日靈命日糧讀經註釋 [複製鏈接]

Rank: 8Rank: 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23-5-31 06:14:05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本帖最後由 rbc 於 2023-5-31 06:14 編輯

【拉三8】「百姓到了耶路撒冷神殿的地方。第二年二月,撒拉鐵的兒子所羅巴伯,約薩達的兒子耶書亞和其餘的弟兄,就是祭司、利未人,並一切被擄歸回耶路撒冷的人,都興工建造;又派利未人,從二十歲以外的,督理建造耶和華殿的工作。」

   〔呂振中譯〕「他們來到耶路撒冷神之殿的地址第二年、第二月、撒拉鐵的兒子所羅巴伯、約薩達的兒子耶書亞、和其餘的族弟兄、就是祭司和利未人、跟一切被擄中回到耶路撒冷的人、就開了工;都興工建造;又派立了利未人、從二十歲和以上的、來監管永恆主之殿的工程。」

   〔原文字義〕「督理」監督,管理,指揮。

   〔文意註解〕「第二年二月」:距離他們回到耶路撒冷開始獻祭之後大約半年。舊的所羅門聖殿也是在二月開始建造(參王上六1)。

         「一切被擄歸回耶路撒冷的人,都興工建造」:指不分貴冑、平民,全都參與其事。

         「派利未人,從二十歲以外的,督理建造耶和華殿的工作」:利未人乃專門處理殿中日常事物的人,按規定須二十歲以上才正式服事(參代上廿三24),他們回歸的人數既少(參二40),故被分派作督理建造的工作。

【拉三9】「於是猶大(在二章四十節作何達威雅)的後裔,就是耶書亞和他的子孫與弟兄,甲篾和他的子孫,利未人希拿達的子孫與弟兄,都一同起來,督理那在神殿做工的人。」

   〔呂振中譯〕「於是耶書亞的子孫和族弟兄、甲篾和他的子孫、猶大〔拉二40作「何達威雅」〕的子孫、都站起來,一同負責監管在神殿裏作工的人:利未人希拿達的子孫和族弟兄、也都這樣作。」

   〔原文字義〕「甲篾」神是始祖;「希拿達」哈大的好意,恩惠。

   〔文意註解〕「猶大」:指利未人何達威雅(參二40)。

         「耶書亞」:指利未人耶書亞,而不是大祭司耶書亞(參2節)

         「甲篾」:後來曾帶領全民公開懺悔的領袖之一(參尼九4)。

         「希拿達的子孫」:他們曾參與修建城牆(參尼三18,24)。

【拉三10】「匠人立耶和華殿根基的時候,祭司皆穿禮服吹號,亞薩的子孫利未人敲鈸,照以色列王大衛所定的例,都站著讚美耶和華。」

   〔呂振中譯〕「建築的人立永恆主殿堂根基的時候、祭司穿着禮服、拿着號筒,亞薩的子孫利未人拿着響鈸,都站着,讚美永恆主,照以色列王大衛所手定的。」

   〔原文字義〕「立」建造,重建,恢復,整修。

   〔文意註解〕「匠人立耶和華殿根基的時候」:指舉行聖殿奠基禮之時,儀式相當隆重。

         「祭司皆穿禮服吹號」:祭司的禮服在回歸時已經有人甘心獻上,共達一百件(參二69);吹號是祭司的職責(參民十8;卅一6;書六4;代上十五24;十六6;代下五12)。

         「利未人敲鈸」:敲鈸是利未人的職責(參代上十五16,19;十六5;代下五12,13;廿九25)。

         「照以色列王大衛所定的例」:大衛王在迎接約櫃時,曾定下吹號和敲鈸的慣例(參代上十五16~24;十六4~6)。本書作者刻意把立聖殿根基所行的儀式,跟以色列人被擄前的定例串連起來,使之前後一致。

【拉三11】「他們彼此唱和,讚美稱謝耶和華說:他本為善,他向以色列人永發慈愛。他們讚美耶和華的時候,眾民大聲呼喊,因耶和華殿的根基已經立定。」

   〔呂振中譯〕「他們彼此唱和、讚美稱謝永恆主、說:『因為他至善;他向以色列人所施的堅愛永遠長存。』他們讚美永恆主的時候、眾民都大聲歡呼、慶祝永恆主之殿的根基已經立定。」

   〔原文字義〕「立定」設立,建立,奠基。

   〔文意註解〕「彼此唱和」:指分組輪流對唱。

         「他本為善,他向以色列人永發慈愛」:此頌詞類似大衛安放約櫃時的歌頌(代上十六34;參詩一百卅六1),和耶利米的預言(耶卅三11)。

         「眾民大聲呼喊」:表示異常喜樂。

【拉三12】「然而有許多祭司、利未人、族長,就是見過舊殿的老年人,現在親眼看見立這殿的根基,便大聲哭號,也有許多人大聲歡呼,」

   〔呂振中譯〕「但是有許多祭司中的人和利未人、以及父系的族長、那些曾經見過先前的殿奠基的、老年人、如今看見這樣的殿在眼前,便大聲哭號;不過也有許多人提高了聲音、歡喜快樂地呼喊;」

   〔文意註解〕「見過舊殿的老年人」:此時距離第一次被擄已達七十年之久,即便稍後才被擄的人,也已有五、六十年,故僅有老年人見過舊殿。

         「大聲哭號」:他們哭號的原因有三:(1)有感於在異國歷經亡國之痛;(2)聖殿代表神的同在,因此覺得光明在望;(3)新殿的規模不能與舊殿相比擬(參該二3)。

         「大聲歡呼」:他們單純受到鼓舞,歡喜快樂地高聲呼喊。

  〔話中之光〕(一)「大聲呼喊」(11節)、「大聲哭號」、「大聲歡呼」,表示他們毫無保留地宣泄內心的感觸,在神面前傾心吐意;當神藉著人事物感動我們時,我們也當向神有所回應。

         (二)同一件事,有的人觸景生情,因緬懷過去而傷心悲泣;有的人歷盡滄桑,因眼前成就喜極而泣;有的人則從未見此恢宏氣象,因滿懷希望而大聲歡呼。人們往往因為經歷不同,而對於事物的反應也就不一樣。在教會中如遇有不同的看法時,應當設身處地,多為別人著想,彼此包容。

【拉三13】「甚至百姓不能分辨歡呼的聲音和哭號的聲音;因為眾人大聲呼喊,聲音聽到遠處」。

   〔呂振中譯〕「以致眾民竟不能分辨歡樂呼喊的聲音、和哭號的聲音,因為眾民都大聲呼喊,聲音聽到遠處。」

   〔文意註解〕「不能分辨」:因為歡呼與哭號僅能從動機和表情加以分別,卻不能從聲音來分辨。

         「聲音聽到遠處」:這是一種文學上的伏筆,暗示遠處的敵人因為聞到巨大的聲音,引起他們注目而起意阻撓建殿的工程(參四章)。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