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埔教會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搜索
查看: 520|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約拿書】第三章 [複製鏈接]

Rank: 9Rank: 9Rank: 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7-6-25 11:33:41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壹、內容綱要

【約拿順服神――往尼尼微傳道】
   一、約拿照神第二次的話往尼尼微去(1~3節)
   二、約拿警告尼尼微人,城將傾覆(4節)
   三、尼尼微人信服神的話,披麻求告神(5~9節)
   四、神察看他們的行為,便不降災禍(10節)

貳、逐節詳解

【拿三1】「耶和華的話二次臨到約拿說:」
   〔呂振中譯〕「永恆主的話第二次傳與約拿說:」
  〔原文字義〕「耶和華」自有永有的;「話」言論,話語;「約拿」鴿子。
  〔文意註解〕「耶和華的話二次臨到約拿說」這表示神接受約拿在魚腹中悔改的禱告(參二1~9),赦免他悖逆神的罪,再次使用他。
  〔話中之光〕(一)

【拿三2】「『你起來!往尼尼微大城去,向其中的居民宣告我所吩咐你的話。』」
   〔呂振中譯〕「『你起來,往尼尼微那大城去,向它的居民宣告我所吩咐你宣告的話。』」
  〔原文字義〕「尼尼微」假神的住處;「大」巨大的;「宣告」宣告,大聲朗讀;「吩咐」應許,講論。
  〔文意註解〕「你起來!往尼尼微大城去」意指神使用約拿的旨意並沒有改變,仍然差遣他去尼尼微(參一2)。
         「向其中的居民宣告我所吩咐你的話」意指照神所吩咐的話向尼尼微的居民呼喊宣告,而神吩咐約拿的話乃是:「再等四十日,尼尼微必傾覆了」(參4節)!
  〔話中之光〕(一)

【拿三3】「約拿便照耶和華的話起來,往尼尼微去。這尼尼微是極大的城,有三日的路程。」
   〔呂振中譯〕「約拿便起來,照永恆主的話往尼尼微去。這尼尼微是個極大的城,要走三天、才走得完。」
  〔原文字義〕「起來」起身,起立;「極」統治者,審判官;「路程」步行,旅程。
  〔文意註解〕「約拿便照耶和華的話起來,往尼尼微去」這一次約拿並沒有逃避(參一3),「照耶和華的話」表示他順服神的吩咐。
         「這尼尼微是個極大的城」意指尼尼微的人口眾多,面積廣闊。
         「有三日的路程」意指按一般人的步行速率,約需三天才能繞城一周,約達八十至一百公里;或指走遍所有的城門(共有十二個),間中在城門口的廣闊處,停下來呼喊宣告神的話,全程共需三日。
  〔話中之光〕(一)

【拿三4】「約拿進城走了一日,宣告說:『再等四十日,尼尼微必傾覆了!』」
   〔呂振中譯〕「約拿便進城;走著一天的行程,直宣告說:『再過四十天(七十子作『三天』),尼尼微就覆滅了。』」
  〔原文字義〕「進」進入,進去;「宣告」宣告,大聲朗讀;「傾覆」顛倒,推翻。
   〔文意註解〕「約拿進城走了一日,宣告說」意指他才完成三分之一的路程(參3節),在四個城門口處大聲宣告。
         「再等四十日」「四十」這數目字在聖經中象徵試探(參太四1~2)和試煉(參申八2);這裡表示神對人的寬容忍耐有一定的限度。
         「尼尼微必傾覆了」意指尼尼微城就要被毀滅(參創十九29)。
         「再等四十日,尼尼微必傾覆了」這句話在原文只有五個字,是整卷約拿書裏唯一的預言。
  〔話中之光〕(一)

【拿三5】「尼尼微人信服神,便宣告禁食,從最大的到至小的都穿麻衣〔或譯:披上麻布〕。」
   〔呂振中譯〕「尼尼微人信了神,便宣告禁食,從最大的到至小的都穿著麻衣。」
  〔原文字義〕「信服」倚靠,相信;「宣告」宣告,大聲朗讀;「至小的」低微的,小的;「麻衣」粗麻布。
  〔文意註解〕「尼尼微人信服神」意指信服神藉約拿的口所說的預言。
         「便宣告禁食」意指號召全城的居民回應約拿的警告性預言,以禁食表達認罪悔改(參撒下十二16)。
         「從最大的到至小的」意指全城居民,無一例外(參來八11)。
         「都穿麻衣」表示悲傷、痛悔之意(參代上二十一16)。
  〔話中之光〕(一)

【拿三6】「這信息傳到尼尼微王的耳中,他就下了寶座,脫下朝服,披上麻布,坐在灰中。」
   〔呂振中譯〕「這消息傳到尼尼微王那裡,他就從寶座上起來,脫下朝服,披上麻布,坐在爐灰中。」
  〔原文字義〕「信息」言論,話語;「傳到」達到,延及;「耳中」(原文無此字);「下了」起身,起立;「寶座」王座;「脫下」消失,消除;「朝服」榮耀,罩袍;「披上」遮蓋,隱藏;「灰」灰燼。
  〔文意註解〕「這信息傳到尼尼微王的耳中,他就下了寶座」意指尼尼微王一聽到約拿所傳的信息,就相信這是出於神的警告,於是謙卑自己。
         「脫下朝服,披上麻布」朝服表徵榮耀(參斯六11);麻布表徵哀慟(參王下十九1)。
         「坐在灰中」或指「滾在灰中」,表示悲傷(參耶六26);或指把灰撒在頭上,表示無助和絕望(參書七6~7)。
  〔話中之光〕(一)

【拿三7】「  他又使人遍告尼尼微通城,說:『王和大臣有令,人不可嘗甚麼,牲畜、牛羊不可吃草,也不可喝水。」
   〔呂振中譯〕「又出通告傳遍尼尼微說:『王和大臣有諭旨說∶人和牲口、牛群羊群、什麼都不可嘗,草不可吃,水也不可喝。」
  〔原文字義〕「遍告」呼喊,做出宣告;「通城」(原文無此詞);「大臣」巨大的,長老;「令」決定,宣告;「嘗」品嘗;「吃草」牧放,餵養。
  〔文意註解〕「他又使人遍告尼尼微通城,說」意指通令全民,同心一致行動。
         「王和大臣有令,人不可嘗甚麼」意指強迫禁戒食物。
         「牲畜、牛羊不可吃草,也不可喝水」意指不可牧放或特意提供飼料和飲用水給家畜。
  〔話中之光〕(一)

【拿三8】「人與牲畜都當披上麻布;人要切切求告神。各人回頭離開所行的惡道,丟棄手中的強暴。」
   〔呂振中譯〕「人與牲口都要披上麻布;要極力呼求神;各人要回轉過來、離開他的壞行徑,丟棄手中的強暴;」
  〔原文字義〕「披上」遮蓋,隱藏;「切切」大力,暴力;「切切」呼求,呼喚;「回頭」返回,轉回;「離開」(原文無此字);「惡」惡的,壞的;「道」道路;「丟棄」(原文無此字);「強暴」暴力,殘酷,不公義。
   〔文意註解〕「人與牲畜都當披上麻布」用意或許是在提醒全民正處於存亡關頭,應當降卑自己,全心全力以赴。
         「人要切切求告神」意指懇求神回心轉意(參9節),而不將所預言的災禍降給他們。
         「各人回頭離開所行的惡道」意指人人都停止邪惡的行徑,轉向那良善的神。
         「丟棄手中的強暴」意指立即放下正在進行的無理欺壓、暴力迫害等行為。
  〔話中之光〕(一)

【拿三9】「或者神轉意後悔,不發烈怒,使我們不致滅亡,也未可知。」
   〔呂振中譯〕「或者神改變初衷,回心轉意、不發烈怒,使我們不至於滅亡,也未可知。』」
  〔原文字義〕「轉意」返回,轉回;「後悔」懊悔,遺憾;「不發」返回,轉回;「烈怒」鼻孔,怒氣;「滅亡」消滅,致死;「知」認識。
  〔文意註解〕「或者神轉意後悔,不發烈怒」意指尼尼微人期望藉著悔改求告神的舉動,或者能夠平息神的忿怒,使神改變初衷,停止處罰。
         「使我們不致滅亡,也未可知」意指尼尼微人有意「盡人事以待天命」,也許可能因此使神打消原意,而不傾覆尼尼微城(參4節)。
  〔話中之光〕(一)

【拿三10】「於是神察看他們的行為,見他們離開惡道,他就後悔,不把所說的災禍降與他們了。」
   〔呂振中譯〕「神看他們所作的,見他們回轉過來、離開他們的壞行徑,神對那災禍(『災禍』一詞與上『壞』字同字)就改變心意∶他說要降與他們的,如今也不降了。」
  〔原文字義〕「察看」觀察,看見;「行為」行為,工作;「離開」返回,轉回;「後悔」懊悔,遺憾;「災禍」惡的,壞的;「降與」製作,完成。
  〔文意註解〕「於是神察看他們的行為,見他們離開惡道」意指神認可他們丟棄邪惡行徑的舉動。
         「他就後悔,不把所說的災禍降與他們了」意指神回心轉意,而不執行原先藉約拿所宣告的預言。
  〔話中之光〕(一)

叁、靈訓要義

【】

── 黃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經系列──約拿書註解》

參考書目:請參閱「約拿書提要」末尾處

本查經注釋是出自《華人基督徒查經資料網站-查經資料大全》http://www.ccbiblestudy.org/index-T.htm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