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埔教會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搜索
查看: 415|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以賽亞書】第五十二章 [複製鏈接]

Rank: 9Rank: 9Rank: 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7-3-7 11:49:02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內容綱要

(暫缺)

逐節詳解

【賽五十二1】「錫安哪,興起!興起!披上你的能力,聖城耶路撒冷啊,穿上你華美的衣服。因為從今以後,未受割禮、不潔淨的,必不再進入你中間。」
  〔呂振中譯〕「奮發,奮發哦!錫安哪,穿上你的力量哦!聖城耶路撒冷阿,穿上你華美的衣服哦!因為今後沒受割禮的和不潔淨的不得再進你中間了。」
  〔暫編註解〕“未受割禮不潔淨的”:指外邦人。
       「未受割禮不潔淨的」:指外邦,尤指巴比倫。
         興起、興起。參賽51:9,17。
         你華美的衣服。即美麗聖潔的衣服(見出28:2)。錫安長期以來處在恥辱卑微的狀態。現在她要醒起,重新獲得她榮耀尊貴的地位。
     1-2  呼籲錫安興起:錫安要從卑微、羞辱的境況下高升,不再受外邦轄制,與巴比倫從高處墜下的結局成強烈對比,參47:1-2。
         1~2神賜能力給願意作工的人。心甘情願作工是神人同工的必要條件。對此,耶穌說:“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太7:7)神總是作好了隨時幫助人的準備。若人沒有熱心或未作好準備,神便不會伸手幫助,甚至會剝奪他已擁有的(太25:29)。以賽亞擔心這點,不斷勸勉陷入絕望、失去作工意志的同胞。聽到此勸告的以色列百姓,若要得到神應許的救恩,就當“追求公義、敬虔、信心、愛心、忍耐、溫柔……,為真道打那美好的仗”(提前6:11,12)。更重要的是從罪惡與絕望的沉睡中覺醒(羅13:11)。

【賽五十二2】「耶路撒冷啊,要抖下塵土,起來坐在位上;錫安被擄的居民哪(“居民”原文作“女子”),要解開你頸項的鎖鏈。」
  〔呂振中譯〕「被擄的〔原文:坐着〕耶路撒冷阿,抖下塵土,起立哦!被擄的錫安居民〔原文:女子〕哪,解開你脖子上的鎖鍊哦!」
  〔暫編註解〕「頸項的鎖鏈」:昔日每個俘虜的項項上都套上鎖鏈。
      要解開你頸項的鎖鏈: 不是勸告無法自救的猶大憑己力逃脫,而是表明“我已解決你法律上的一切問題,如今你要親手解開折磨的繩子——罪的束縛”。如同耶穌已為我們死,確保拯救的法律根據,我們只要悔改認罪即可。
     見賽3:26注釋;參賽47:1。錫安要把灰堆換成寶座,把流亡的生活換成王家榮耀的生活。

【賽五十二3】「耶和華如此說:“你們是無價被賣的,也必無銀被贖。”」
  〔呂振中譯〕「永恆主這麼說:『你們被賣是無價錢的;你們被贖回、也必不是用銀子。」
  〔暫編註解〕以色列民被賣、被擄巴比倫,沒有接受一點代價。因此以色列得著釋放歸回故土,也不需付出一分價銀。
       以色列人“被賣”到被擄之地的時候,並沒有收到任何價銀,而他們從巴比倫得釋放的時候,也不用交付任何贖金。埃及和亞述也曾無故地欺壓以色列,但神拯救了祂的子民(4節)。
         你們是無價被賣的。猶太人把自己賣掉服侍罪惡,結果在異教鄰居的手中受苦。在以賽亞的時代,他們落到亞述人手中,後來還要被擄到巴比倫。這筆交易實在是眼光短淺,因為他們把美德,榮譽,自由與和平換成了罪惡,恥辱,奴役和流血。見羅6:16。
         無銀。以賽亞通過以色列從周圍列國的壓迫下贖回,看到最終從罪惡的權下得救的應許。古列怎樣把神的子民從巴比倫拯救出來(賽44:28-45:13),基督也照樣從罪的奴役中拯救他們(羅3:24;彼前1:18,19)。神不必為祂的子民向邪惡之君和列國支付贖金。
     3-6  神毋須付贖金救贖祂的子民:以色列民是屬神的,他們被擄到異邦並非因為被神出賣(參4:15:13),神毋須用贖金贖回他們。埃及、亞述、巴比倫先後無理苦待以色列,終必受制裁,神要為祂的名救贖以色列民,顯出祂的能力。
         3~6你們是無價被賣的,也必無銀被贖: “賣”描述神為懲罰墮落的猶大,將猶大交給巴比倫(耶32:3-5)。神賣猶大,卻是無價而賣。可知:①神無價賣掉猶大,在此交易上未獲取任何利益 ;②賣猶大,因猶大專心行惡(50:1);③神並未永遠賣掉猶大,是借此使猶大懂事 ;④根據父權,神有權利與能力重新贖回猶大 ;⑤猶大被賣,是因自己的罪,神賣猶大,不是為得益處。神再次搭救猶大,是源于他的慈愛,暫時掌管猶大的巴比倫,應當放棄此項權力;⑥他們因未公平對待猶大受到咒詛;⑦我們與神的關係超越任何屬世的契約關係,乃是信仰的屬靈血緣關係。

【賽五十二4】「主耶和華如此說:“起先我的百姓下到埃及,在那裡寄居,又有亞述人無故欺壓他們。”」
  〔呂振中譯〕「因為主永恆主這麼說:我的人民起先下埃及、去寄居在那裏;後來有亞述人無緣無故欺壓他們。」
  〔暫編註解〕這裡用以色列民的先祖在“埃及”寄居,和北國以色列之被“亞述”所擄,來說明神的選民被擄是不該受的,呼應5~6節的神要把他們釋放。
       以色列人曾在埃及受奴役;亞述已經打敗北方的支派;亞述也從猶大收取貢物。神始終會拯救祂的子民。
     下到埃及,在那裡寄居。希伯來人曾應法老的邀請到埃及定居。埃及人對他們的欺壓是沒有理由的。
         亞述人。可能指提革拉-毗列色三世和西拿基立等亞述國王。亞述人欺負希伯來人沒有正當的理由,完全是出於殘暴和貪婪。有時聖經作者從廣義上用“亞述”或“亞述人”來包括巴比倫人(見拉6:22注釋)。

【賽五十二5】「耶和華說:“我的百姓既是無價被擄去,如今我在這裡作什麼呢?”耶和華說:“轄制他們的人呼叫,我的名整天受褻瀆。」
  〔呂振中譯〕「現在呢、我在這裏作甚麼?永恆主說:我的人民無緣無故地被擄,轄制他們的大肆咆哮,我的名終日不斷被藐視!」
  〔暫編註解〕「如今我在這裡作甚麽呢」:表示神要起來救拔祂的百姓,使他們不再受軛制。
       「呼叫」:一些古譯本作譏笑。
     外邦人因能夠欺壓希伯來人,就以為自己的神比耶和華強大。所以他們就藐視和褻瀆這位真神。

【賽五十二6】「所以我的百姓必知道我的名,到那日他們必知道說這話的就是我。看哪,是我!”」
  〔呂振中譯〕「故此我人民必認識我的名;故此到那日他們就知道說這話的就是我:看哪,是我!』」
  〔暫編註解〕「必知道我的名」:表示親身體會神的大能。
       「看哪,是我」:強調說這話的是神自己。
     知道神的名。就是明白祂的旨意並信靠祂(詩9:10;91:14)。

【賽五十二7】「那報佳音、傳平安、報好信、傳救恩的,對錫安說:“你的 神作王了!”這人的腳登山何等佳美。」
  〔呂振中譯〕「那報好消息者的腳在山上、何等的佳音阿!那公布平安興隆、將美福報好消息的,那公布救恩的!他對錫安說:『你的神在作王呢!』」
  〔暫編註解〕神已擊敗巴比倫,使者從“戰地”帶著好消息回來,問等候佳音的王和百姓報告。這句話原是指被擄歸回而說。保羅引用來指福音的傳播(參四十9注;羅十15)。“你的神作王”:神的百姓回到耶路撒冷,說明神掌握世界和人類的歷史。
       這裏的“佳音”是宣告被擄的人可以返回耶路撒冷,但保羅把這節經文應用在福音的傳播(羅一○15)。
     「傳平安」:意指傳來和平的消息(參撒下18:28)。
         「救恩」:指神的得勝。
         「你的神作王」:耶和華以王者顯現,叫以色列民知道仍祂掌管世界。
         「登山」:即越嶺而來。
         何等佳美。沒有什麼拯救和平安更好的消息了。對於處在異國重軛下的猶太人來說,沒有什麼比拯救的時刻快要來到的保證更令人高興的了。保羅用以賽亞的這句話來宣告福音的信息(羅10:15)。這裡先預言肉身的以色列人從壓迫他們的列國下得救(見賽40:1;44:28;45:1-13注釋),再預言藉著賽53章受苦的僕人彌賽亞,擺脫一切罪惡的更大拯救(見賽41:8;42:1;53:1-12注釋)。值得注意的是,賽52:7-15是賽53章的序言。
         佳音。就是福音的故事(見可1:1;2:10注釋)。
         你的神作王了!神依然掌管著地上的事務(見但4:17注釋),儘管在表面上看不出來。祂拯救祂子民的大能,以及後來福音的勝利,證明是祂,而不是撒但在掌權(見啟11:15)。
         7~8守望之人: 指宣告神話語的先知。以賽亞刻畫竭力奔跑的先知,為向山那邊的同胞宣告解放與和平的救恩信息。值得注意的是消息的核心是“神作王了”。神作王並非一時的拯救方法,乃是永恆救恩本身。也象徵新約時代福音的廣傳。正如我們從前輩守望人聽到好消息,我們也當成為歷史的守望人,作傳揚救恩的使者(羅8:10)。
         7-12  耶和華作王了:本段活潑地描繪耶和華已擊敗巴比倫,使者傳來報捷之聲。先知呼籲耶路撒冷從頹垣敗瓦中起來回應這消息;至於被逐於異邦的則要自潔離開巴比倫,返回本土。
         7~12以色列被擄歸回。本段經文可分為“聽啊”(7,8節)、“歌唱啊”(9,10節)、“出來啊”(11,12節)這3段詩節,論及以色列從巴比倫歸回,這是出於神的憐憫,也是以色列的義務。此段經文可命名為“解放讚歌”。

【賽五十二8】「聽啊,你守望之人的聲音,他們揚起聲來,一同歌唱,因為耶和華歸回錫安的時候,他們必親眼看見。」
  〔呂振中譯〕「聽阿,你的守望人的聲音!他們都揚起聲,一齊歡呼;因為永恆主之復興錫安、他們必眼對眼地看見。」
  〔暫編註解〕「親眼」:原作「眼對眼」,意思是二人站得很近,彼此能清楚看見對方的眼睛(參民14:14)。
       你守望之人。錫安城牆上屬靈的守望者看到傳拯救佳音的使者來到,就一同歡欣。
     親眼。就是“面對面”。參民14:14;民12:8(又見林前13:12)。哨兵從瞭望塔上看見神馬上就要回來作王了(賽52:7)。
         歸回錫安。七十士譯本和死海古卷1QIsa增加了“仁慈地”。

【賽五十二9】「耶路撒冷的荒場啊,要發起歡聲,一同歌唱,因為耶和華安慰了他的百姓,救贖了耶路撒冷。」
  〔呂振中譯〕「耶路撒冷的荒場阿,爆發大聲,一齊歡呼哦!因為永恆主安慰了他的人民了,贖回了耶路撒冷了。」
  〔暫編註解〕歌唱: 字面意思為“一同揚聲歡唱”。以色列百姓因從巴比倫被解放而歡唱;也可以視為新約時代聖徒因救恩喜樂、歡唱(44:23;49:13;55:12;詩32:7;啟5:9)。
     要發起。見第7節注釋。

【賽五十二10】「耶和華在萬國眼前露出聖臂,地極的人都看見我們 神的救恩了。」
  〔呂振中譯〕「永恆主在萬國眼前搦起他的聖膀臂;地的四極必看見我們的神的拯救。」
  〔暫編註解〕「露出聖臂」:即顯出能力救祂的子民。
     神的大能已經顯明,使祂的子民戰勝了他們的敵人(見詩98:1,2;參結4:7)。

【賽五十二11】「你們離開吧!離開吧!從巴比倫出來,不要沾不潔淨的物,要從其中出來。你們扛抬耶和華器皿的人哪,務要自潔。」
  〔呂振中譯〕「離開,離開哦!從那裏出來!不要觸着不潔淨之物!要從她中間出來!扛抬永恆主器皿的人哪,務要清潔你們自己!」
  〔暫編註解〕百姓的回歸猶如加入宗教隊伍的行列,在禮儀上要自潔。
         「扛抬耶和華器皿的人」:指從巴比倫將被擄掠的聖殿器皿扛抬回猶大的祭司。
         離開吧!……務要自潔: 如同溪水順著山谷汩汩流淌,本節濃縮了貫穿全書的思想,就是“脫去偶像的纏累,單單仰望耶和華”(59:9;詩42:5;徒26:6;羅4:18)。本節也包含“勸告與邀請”之意,要根據當時的情況理解。相應“邀請”的經文是“要從其中出來”,意指從巴比倫出來(48:20);或離開偶像世界(啟14:8;17:5);勸勉今日聖徒脫離肉體,居住在基督的恩典中。相應“勸告”的經句是“不要沾不潔淨的物”,意味著從巴比倫歸回的百姓,將要居住在神作王的聖城耶路撒冷,應當聖潔(1:18;亞13:1;弗5:25-27)。藉著救恩成為新造的聖徒,應當畢生努力成聖(林後5:17;彼後1:4)。
         你們離開吧。就是離開巴比倫(見賽48:20注釋)。以賽亞再次展望盼望離開巴比倫復興的日子。參要求從那奧秘的巴比倫“出來”的召喚(啟18:1-4)。
         務要自潔。以色列因為犯罪而受到亞述人的侵略,以後還要被擄。回歸的流亡者應該成為純潔的百姓。如果沒有內心和生命的改變,以色列回到故鄉就沒有永久的價值。那些從奧秘的巴比倫出來的人也必須是潔淨的(啟18:4;21:27;參約壹3:3)。
         扛抬耶和華器皿。以色列首領的責任是要把聖殿的神聖器皿從巴比倫搬回耶路撒冷(拉1:7,8;5:14,15;6:5)。祭司和利未人的責任通常是照管與聖殿有關的一切物件(民3:8,38)。他們要特別保守自己避免各種污穢(利20:26;21:1;22:2,32)。如今教會的領袖在神面前有一個最嚴肅的責任,就是樹立敬虔生活的榜樣。
       11~12 這勸勉的對像是住在巴比倫的人,他們需要做出一個抉擇:繼續留在較穩定的巴比倫,還是冒長途旅行的危險返回巴勒斯坦呢?離開巴比倫的人“不至急忙”,因為他們有古列的保護,而更重要的是,他們有耶和華的保護。
     11~12這些話原來是呼籲百姓離開巴比倫返回猶大地居住。保羅引用來教導基督徒在生活上分別為聖(林後六17)。

【賽五十二12】「你們出來必不至急忙,也不至奔逃,因為耶和華必在你們前頭行,以色列的 神必作你們的後盾。」
  〔呂振中譯〕「你們出來、不必慌慌張張,不必奔逃而行。因為永恆主必在你們前頭領導;以色列的神必做你們的後衛。」
  〔暫編註解〕急忙。以色列人是匆匆忙忙地奉命離開埃及的(出12:33,39)。但他們從巴比倫回來時卻不是這樣(見代下36:22,23;拉1:1-4)。區別在於法老王是不願意的(見出4:21注釋),古列則是樂意的(見賽44:28-45:13)。
       在你們前頭行。神預備古列的心發佈復興的命令(賽44:28;45:1-4,13)。本節在死海古卷1QIsa裡增加了“祂將被稱為全地的神”。
     後盾。就是“後衛”(見賽58:8注釋)。

【賽五十二13】「我的僕人行事必有智慧(或作“行事通達”),必被高舉上升,且成為至高。」
  〔呂振中譯〕「看哪,我的僕人必有智慧而亨通,他必受尊崇,被高舉,成為至高。」
  〔暫編註解〕本書前面預言過基督的降生(七14;四十九1~7)。這裡開始描寫基督如何作耶和華受苦的僕人。五十章作了一般性的描寫。五十三章則具體直接描寫(五十三1~3),說明基督是為替代別人而受苦(五十三4~9),他救世之功必成功(五十三10~12)。五十五章宣告因著基督的犧牲,人可得著救恩。五十三章是主耶穌和新約作者廣泛引用的一章聖經。
         「智慧」:作「行事通達」較貼合文意,指出僕人工作有成。
         彌賽亞的苦難與得勝的意義。以賽亞著名的第四首僕人之歌,稱為“受難僕人之歌”。以賽亞的彌賽亞預言主要集中在僕人之歌,第四首最完美地刻畫出神的僕人彌賽亞的卑微(腓2:7,8)、受難與高升(腓2:9-11)。每句經文無須另作註解,直接勾畫出耶穌基督卑微的一生、十字架上受難的場面(約19:17-25)、藉著受難除去我們的罪孽、最後獲得勝利。經文可分為以下部分:①序論,論及彌賽亞藉苦難獲得勝利(52:13-15);②彌賽亞遭受不予理采與拒絕(53:1);③彌賽亞降卑,受到人的藐視與虐待(53:2,3);④彌賽亞令人淚下的受難場面,及面對苦難的態度(53:4-9);⑤作為彌賽亞受難的結果,神賜下勝利(53:10-12)。耶穌卑微地來到世界,是為要解決神人之間的隔絕——罪。神為滿足自己的公義,親自承受死亡。神藉著此番苦難,最大限度地保障了人的尊嚴與自由,也保存了自己的公義法度。正如約3:16的記載,神惟藉著愛成就這一切(太3:9;羅4:25;6:3-5)。僕人的受難與榮耀,並非以打動眾人為目的,乃是作為解決人類之罪的惟一方法。僕人的榮耀並非是殘忍征服者的榮耀,乃是公義、真理、慈愛成就的純潔榮耀。
         行事通達: 英譯本為“慎重處事”、“繁榮”。此動詞表達的含義是成功、智慧(詩2:10;94:8;但12:3)。基督作為僕人,總是與神息息相關,他擁有領會神啟示的智慧,深知自己承受苦難的意義(50:4-9)。如此,他才能夠忍受苦難,並藉苦難完成拯救人類的使命,最終成為被萬人尊崇的對象(箴9:10,11)。
         我的僕人。這句話引出一個新的段落,延續到賽53:12。分章應該在第12節和13節之間,而不是在第15節之後,因為賽53:1是繼續上面的思路而沒有中斷。這個新的段落描寫彌賽亞為受苦的僕人(見賽41:8;42:1注釋)。在聖經裡沒有其他地方比本段更加生動地描寫基督的死亡所具有代人受過和贖罪的性質了。神的旨意是開始於被擄回歸的恢復工作要繼續下去,隨著彌賽亞的降臨而達到高潮,藉著祂在髑髏地的犧牲,把人從罪的奴役中拯救出來。古列征服了巴比倫,把以色列人從巴比倫拯救出來(見賽44:28;45:1注釋),預表基督戰勝黑暗和死亡的權勢,使人脫離罪惡控制的更大拯救(見西2:14,15;啟1:18)。
         隨著時間的流逝,猶太人越來越重視有關以色列戰勝外邦人的預言,直至他們單單注重于以色列作為一個民族在物質和屬世方面的得救。其實以賽亞的意思是,彌賽亞首先要拯救他們個人脫離罪孽的權勢和懲罰(見路4:19注釋)。但以色列所要的,不是幫助他們戰勝罪惡的彌賽亞,而是一位能率領他們戰勝外敵的軍事統帥。
         行事必有智慧(或作行事通達)。或“必成功”。參耶23:5。受苦的僕人彌賽亞的使命一定會取得成功(見腓2:10,11)。
         被高舉上升。彌賽亞自我降卑,但神會高舉祂(腓2:6-10;見路14:11注釋)。地上的偉人將會感到奇怪:一個按人的標準如此卑微的人,竟會對人類的思維,生活和歷史的進程產生如此巨大的影響(見賽52:14,15)。今天數以百萬計的人以被稱作基督徒為榮。
       13~15 受苦僕人的卓越超群。“被高舉上升”(13節)。這些用語在第六章1節也用來描述神(比較腓二9~11)。彌賽亞被彼拉多的士兵虐待之後,“他的面貌比別人憔悴”(14節),甚至不象人形。由於祂的犧牲,祂能“洗淨許多國民”(15節),正如祭司潔淨他們一樣(比較彼前一2)。
         13-15  神親自論及僕人的成就與高升。
     五二13~五三12 這是舊約裏最珍貴和最重要的經文。經文講述那位僕人代替人類為罪受苦。傳統猶太人的解釋認為,本段經文是談到彌賽亞,而早期的基督徒當然也有這種看法,他們相信耶穌就是彌賽亞(徒八35)。直到十二世紀,才有不同的見解產生。有人認為受苦的僕人是指以色列民,而這便成為猶太教裏主要的見解。然而,經文把這位僕人與“百姓”(五三8)加以區別,而且受苦僕人是無辜的受害者,但百姓卻不可以為是無辜受害的(五三9)。本段分成五個部分,每部分有三節經文:(1)第五十二章13至15節;(2)第五十三章1至3節;(3)第五十三章4至6節;(4)第五十三章7至9節;(5)第五十三章10至12節。
         52:13-53-12  受苦的僕人:這裡第四首僕人之歌,扼要地描述了僕人的面貌、事奉、受苦、受死、復活和勞苦的功效,可謂僕人之歌的最高潮。

【賽五十二14】「許多人因他(原文作“你”)驚奇(他的面貌比別人憔悴,他的形容比世人枯槁),」
  〔呂振中譯〕「許多人怎樣因他〔傳統:你〕而驚愕,(因為〔傳統:這樣〕他的容貌比別人憔悴,他的形體比常人枯槁)」
  〔暫編註解〕「形容」:即形體。整節表示僕人受盡羞辱與苦楚,不似人形,令許多人詫異。
       許多人因他(原文作你)驚奇。人們驚奇是因為基督貴為神子,竟自願卑微,實行祂在地上的使命。耶穌以人性遮蓋祂的神性(見路2:48注釋),使人能被祂吸引,不是因為外表的榮耀,而是因為祂品格之美。猶太人所困惑的是這位毫不講求榮譽,過著卑微生活的耶穌,竟是預言中的彌賽亞。他們見祂“無美貌”和外表的榮耀令他們“羡慕祂”(見賽53:2注釋)。
         因祂。與《塔古姆》和亞蘭語聖經相同。英KJV版為“因你”。
         他的面貌。耶穌在曠野迎戰撒但的試探回來以後,以及祂的客西馬尼與黑暗的勢力進行更艱辛的鬥爭時,祂的面貌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連祂的朋友都難以認出祂來。
     14~15原文的描寫更為深刻。他的面貌毀損,不成人形,這正是《馬太福音》二十六67~68;二十七27~30所記,基督受虐待後情形。“洗淨”一字,在摩西五經中,是描寫祭司用水或血,灑在會幕中的器具和人之上(例如出二十九21;利四6;民十九18)。比較《希伯來書》十22.

【賽五十二15】「這樣,他必洗淨(或作“鼓動”)許多國民,君王要向他閉口。因所未曾傳與他們的,他們必看見;未曾聽見的,他們要明白。」
  〔呂振中譯〕「照樣,他也必使許多國的人震驚;君王必因他而閉口驚訝;因為所未曾向他們敘述的、他們必看見;他們所未曾聽見的、他們必明白。」
  〔暫編註解〕「他必洗淨許多國民」:七十士譯本譯作「他必使許多國驚異」。本節指僕人從卑微受辱的境況高升,是人未曾想過、未曾見過的。
       他必洗淨(或作鼓勵)許多國民。原文含義不明。七十士譯本為“列國將會驚奇”。稍微改動希伯來原文,就成了“使列國凝視”,與七十士譯本相同。世人將因卑微受苦的僕人彌賽亞而吃驚。祂將“被高舉上升,且成為至高”(第13節)。
     君王要向祂閉口。地上的偉人站在祂面前將心懷敬畏,默默無言(見伯29:9;40:4)。

【暫編註解資料來源】
《啟導本聖經註釋》․《雷氏研讀本》․《串珠聖經註釋》․《聖經精讀本──箴言註解》․《SDA聖經注釋》․

※以上內容摘錄自『查經資料大全』,更多相關內容,請上 http://www.ccbiblestudy.org/index-T.htm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