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埔教會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搜索
查看: 223|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2023年4月5日靈命日糧讀經註釋 [複製鏈接]

Rank: 8Rank: 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23-4-5 08:49:54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本帖最後由 rbc 於 2023-4-5 08:50 編輯

【太十六21】「從此耶穌才指示門徒,祂必須上耶路撒冷去,受長老、祭司長、文士許多的苦,並且被殺,第三日復活。」

    ﹝文意註解﹞「從此」:是指神啟示基督,基督啟示教會(參16~19節)之後。

          「祂必須上耶路撒冷去」:主耶穌定意前往耶路撒冷受苦、受難,並不是逞匹夫之勇,乃是為遵行神的旨意,完成救贖大工。

          「受長老、祭司長、文士許多的苦」:即受猶太公會的逼迫;『長老、祭司長、文士』乃公會的主要成員。

    ﹝話中之光﹞(一)主在啟示祂要建造教會(參18節)之後,緊接著便提到祂的十字架;這給我們看見:十字架乃是建造教會的路。

          (二)先認識基督與教會,後才認識十字架;十字架的功課,必須以認識基督和教會為根基,才會有功效,也才有積極的意義。

          (三)信徒最深的十字架,不是不信的外邦人給的,而是在教會裏面有地位、有聖經知識的人(「長老、祭司長、文士」)給的難處,並且這些難處是多方面的(「許多的苦」)。

          (四)人認識了有神性的基督(參16節)之後,還必須認識救贖代死的基督。

【太十六22】「彼得就拉著祂,勸祂說:『主阿,萬不可如此,這事必不臨到你身上。』」

    ﹝文意註解﹞「彼得就拉著祂,勸祂」:原文的意思是『彼得就向前拉住祂,責備祂』。

          「萬不可如此」:原文意思是『可憐你自己』或『願神禁止』。

    ﹝話中之光﹞(一)彼得憑他天然的心思和情感,來勸阻主耶穌上十字架;可見天然的人不認識十字架,也不肯接受十字架。

          (二)彼得顯然只聽進前半『受許多苦和被殺』的話,而沒聽進後半『第三日復活』(參21節)的話;他代表了一般人所犯的毛病:只注意消極的話,而忽略了積極的話,其實後者比前者更重要。

【太十六23】「耶穌轉過來,對彼得說:『撒但退我後邊去罷;你是絆我腳的;因為你不體貼神的意思,只體貼人的意思。』」

    ﹝原文直譯﹞「...因為你不思念神,只思念人。」

    ﹝原文字義﹞「撒但」敵對者,控告者;「絆...腳的」絆跌物,障礙,網羅,陷阱;「體貼」把心思放在。

    ﹝話中之光﹞(一)一個得神啟示的人(參17節),還應該作一個體貼神、遵行神旨意的人。

          (二)一個體貼神的人,也就是一個思念神的人;思念才會體貼,不思念不能體貼。

          (三)彼得一不體貼神的意思,而體貼人的意思,就變成了『撒但』。可見人的意思是和神的旨意作對的(「撒但」的字義),是攔阻主(「絆我腳」)建造祂的教會的。

          (四)體貼人的意思,不體貼神的意思,就是只顧到人的得失,而犧牲神的利益。

          (五)撒但會利用人性裏面『貪享安逸、害怕受苦』的傾向,使人在不知不覺之中成了牠的工具。

          (六)彼得剛剛說了對的話,一下子就說錯話了。可見人無論多麼有啟示,多麼的屬靈,若不小心,仍有被撒但利用的可能。

          (七)認識基督的人『是有福的』,但一拒絕十字架,就立刻變成是「撒但」,這說出我們不但要認識基督,也要認識十字架(參林前二2)。凡攔阻人背十字架的,就是出自撒但。

          (八)不只蛇(引誘人犯罪)是撒但,連不明白神旨意的天然愛心,以及人的意思,也是撒但。

          (九)仇敵一要竊取神該得的敬拜,主立刻就說:『撒但,退去罷』(參四8~10)!仇敵一要高舉人的意思而委曲神的旨意,主也立刻說:「撒但退我後邊去罷!」撒但之所以為撒但,就是因為牠在這兩件事上和神作對頭。

          (十)基督降世最大的目的,是要在十字架上成就救恩;任何企圖攔阻主成功救法的人,都是和撒但同心,該受主的斥責。

【太十六24】「於是耶穌對門徒說:『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

    ﹝原文直譯﹞「...若有人願意來隨在我的後頭,就當否認棄絕他自己,舉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

    ﹝文意註解﹞「就當捨己」:『捨』原文是『否認、拒絕、放下』,意思是不但否認了關係,也是斷絕了關係。

          「背起他的十字架」:『十字架』有兩種:(1)基督的十字架──是為著贖罪(彼前二24);(2)信徒個人的十字架(他的十字架)──是為著將自己與主同釘(羅六6)。十字架包括三方面:受苦、被殺和復活;可惜一般基督徒僅僅認識並經歷受苦的一面,而缺乏被殺和復活的經歷。

    ﹝話中之光﹞(一)我們的『己』乃是攔阻人跟從主的大患,必須拒絕自己,才能無條件的順服主的帶領,走主的道路。

          (二)十字架的口號乃是『除掉他』(約十九15),所以背十字架就是除掉自己,也就是捨己──向著世界,自己是死的(加六14)。             (三)我們要跟從主,就必須捨己;要捨己,就必須背起自己的十字架。主為每個人安排的十字架各有不同,各人有各人的十字架。

【太十六25】「因為凡要救自己生命的(生命或作靈魂,下同),必喪掉生命;凡為我喪掉生命的,必得著生命。」

    ﹝原文直譯﹞「因為凡要救自己魂生命的,必失喪魂生命;凡為我失喪魂生命的,必得著魂生命。」

    ﹝原文字義﹞「喪掉」除滅,失去,毀掉。

    ﹝文意註解﹞「生命」:原文是『魂』,包括心思、情感、意志。

          本節的意思是說,凡在今世追求安逸,讓自己的魂滿足的,必要在來世叫魂痛苦,失去魂的享受;凡在今世為著主的緣故,使魂受苦的,必要在來世得著魂的滿足。

    ﹝話中之光﹞(一)救則喪,喪則得;賺則賠,賠則得(參26節)。知所先後,才不致遺恨永年。

          (二)本節的『失喪魂』,就是前節的『捨己』和『背十字架』;十字架最終所要治死的,就是己和魂生命。

          (三)背十字架、捨棄自己,總是會叫魂感覺痛苦的;凡不能叫魂感覺痛的,還算不得是十字架。

【太十六26】「人若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生命,有甚麼益處呢?人還能拿甚麼換生命呢?」

    ﹝文意註解﹞「賠上自己的生命」:意即死亡。

          人賺得全世界,只不過讓魂得著短暫的享受;賠上魂生命,卻叫魂受到永遠的虧損。兩相比較,何者有益,各人心中瞭然。

    ﹝話中之光﹞(一)世界只有在人還活著的時候,才有用處;但人不能用世界來換取生命,因此生命比世界更寶貴。

          (二)由本節的話可見,『世界』是和『生命』相對的,貪愛世界,就會喪掉生命;所以我們不可愛世界,而應寶貴生命。

【太十六27】「人子要在祂父的榮耀裏,同著眾使者降臨;那時候,祂要照各人的行為報應各人。」

    ﹝原文字義﹞「行為」慣行。

    ﹝文意註解﹞原文在本節開頭有『因為』一詞,表示正因為主耶穌將要在榮耀裏降臨施行審判,所以不可只顧肉身性命和今生享受。

          「照各人的行為報應各人」:『行為』不是忽然的,也不是偶然的,乃是一生經常習慣的行為,所以才遭到永久的報應。

    ﹝話中之光﹞(一)千年國度裏的賞賜,乃是根據「各人的行為」,並非根據我們得救時所共有的身份。

          (二)信徒欲知自己將來是否能得賞賜,只須省察自己的行為(參該一5;林後十三5)。

          (三)我們若和祂一同受苦,也必和祂一同得榮耀(羅八17);但若貪享罪中之樂,就要受到該受的報應。

          (四)本章啟示的次序是:(1)基督;(2)教會;(3)十字架;(4)榮耀。基督是啟示的中心;教會是彰顯基督的器皿;十字架是彰顯基督的途徑;榮耀是彰顯基督的極致。

          (五)惟有認識基督,建造教會,走十字架的道路,才能使基督得著完滿的彰顯,這就是榮耀。

【太十六28】「我實在告訴你們,站在這裏的,有人在沒嘗死味以前,必看見人子降臨在祂的國裏。』」

    ﹝文意註解﹞「在沒嘗死味以前」:即『在離世以前』。

          「人子降臨在祂的國裏」:指當祂得國降臨時(參路廿三42)。

          本節就字面而言,是應驗在第十七章變化山上的經歷(參十七1~8)。

    ﹝話中之光﹞(一)十字架使信徒得以有分於國度的榮耀。我們若肯甘心背十字架,捨己以建造主的教會,就能看見國度的榮耀。

          (二)得勝的信徒雖然要在來世,才能豐豐富富地體驗國度的榮耀,但在今世,也能豫嘗得榮的滋味。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