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埔教會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搜索
查看: 446|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以西結書】第二十五章 [複製鏈接]

Rank: 9Rank: 9Rank: 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7-5-16 11:25:41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內容綱要

【萬國的神(廿五1-17)】
   一、天地萬物的創造者,統管萬國,祂揀選以色列是為了萬國
   二、神的刑罰和審判並非出於報復,乃是要拯救,叫人知道祂就是神
——《新舊約輔讀》

逐節詳解

【結二十五1】「耶和華的話臨到我說:」
  〔呂振中譯〕「永恆主的話傳與我說:」
  〔暫編註解〕本章開始了一系列新的預言,涉及周圍的國家。以西結已經結束了關於耶路撒冷毀滅和以色列國餘民的見證。他不再對此說什麼,只是等待所預言之厄運的應驗。神吩咐他在這段時間裡要把注意力集中在以色列周圍的國家,並預言他們不可避免的厄運。神家中的懲罰已經開始(見結9:6;參彼前4:17),現在要擴大到外面的世界。
         神不只是一個民族的神。祂是全世界的神。祂不偏待人。所有的人都是屬於祂的,不論其民族的背景。祂拯救每一個國家居民的心情是一樣迫切的。祂顯示自己為一切事件的最高控制者和一切國家的仲裁者,是為了把人吸引到身邊,要他們敬拜祂。祂計畫通過精確地預言他們的將來,來顯示祂的全知全能,為他們的信心提供必要的基礎。對於這些民族的警告的確在顯得嚴酷無情,沒有仁慈的成分,但務要記住,這是對於國家的懲罰,並不排除居民個人的得救。國家的災難往往促使人們尋求神。表面上的災難實際上會給他們帶來益處。
         神保持著各個國家的精確記錄。他們都要經過考驗,看看有沒有履行交給他們的崇高使命。一旦惡貫滿盈,這個國家就會受到懲罰。以色列國就是這樣。他們遭遇了最悲慘的傾覆。但神計畫通過這一切來拯救少數的餘民。見但4:17注釋。
         此外,在以色列指望得到這些國家軍事援助的時候,需要讓她認識到這是疵心妄想。因為這些國家自己也在劫難逃。
         這個新的段落包含了給和以色列和猶大的命運有密切關係的七個民族的信息:一,亞捫(結25:1-7),二,摩押(結25:8-11),三,以東(結25:12-14),四,非利士(結25:15-17),五,推羅(結26:1-28:19),六,西頓(結28:20-23)和七,埃及(結29:1-32:32-32:32)。
         有人對以西結沒有關於巴比倫的預言感到困惑。以賽亞(賽13章),耶利米(耶51:52,53)和但以理(但2和7章)都預言了巴比倫的傾覆。而以西結的工作則是要指出神如何利用巴比倫實施祂的旨意,懲罰祂的子民。如果他預言了巴比倫的最後傾覆,就達不到這個效果。況且他的讀者都是流亡者。他們應該為所住之國的百姓中“求平安”(見耶29:7),而不要為巴比倫的最終傾覆而歡喜。公開攻擊自己的征服者,可能會使以西結付出生命的代價。
       1-7  論亞捫人:亞捫位於猶大國東北,首府為拉巴。政治方面與以色列有「時敵時友」的關係。先知的宣講指責他們對以色列的滅亡抱幸災樂禍的態度(參番2:8, 10),所以他們也要遭受亡國之禍。
         1~7本文再次確定了21:28以下所記錄關於亞捫的預言,其內容就是亞捫人的罪行及其代價。
         25:1~28:26本文是審判外邦的前半部分,論到神將要審判曾敵對神的神政王權,為以色列的沒落喝彩的列邦。除本節之外,聖經多次記錄了將要審判他們的預言(賽13:1-23:18;耶46:1-26;摩1:3-2:3)。他們的名字已從歷史中銷聲匿跡,可知神的預言已如實地得以成就(賽55:11)。本文教導我們,藐視神的國度和選民的人,必無法永遠站立(王下19:4,35;徒13:8-11)。
         25:1~32:32耶路撒冷的淪陷成就了以西結對耶路撒冷和猶大所發的預言(1-24章),自聽到耶路撒冷已滅亡的消息之時,以西結就預言以色列將要得到恢復(33-48章)。在以色列復興之前,首先須剪除以色列周邊的外邦勢力。神便藉著以西結預言,將要依次審判促使以色列和猶大滅亡的七國。在本文中,我們須注意以下內容:①宣告預言的時期:在耶路撒冷因巴比倫的圍攻而被淪陷的幾個月前(26:1);②內容的架構:分為兩大部分: i.審判將要臨到.直接抵擋神國度(25-28章);ii.審判將要臨到充滿虛情假意、自高自大,驕傲狂妄的埃及(29-32章);③審判目的: i.報應曾譏誚神百姓遭滅亡的外邦人 ;ii.要恢復以色列的前兆;iii.使外邦人承認耶和華神和其主權(亞14:17)。我們可以藉著外邦人的滅亡認識末世論性的審判,神必除滅一切起來抵擋聖徒的邪惡勢力。
         25:1-32:32  預言列國受審判:先知故意把本段預言插在耶京開始被圍困(參24:1)與傳出陷落消息(參33:21) 的記載之間 , 即把有關審判的預言與復興的預言劃開,成一對比,以達到戲劇性的效果。先知發出列國受審判的預言可能是由於兩種因素:1 基於獨一真神的觀念,先知傳講時不只針對以色列而言,更聲稱列國在這獨一真神的掌管下也要受審判;2 基於彌賽亞國度的觀念,先知指出舉世列國必要受審判,蒙潔淨,以促使彌賽亞國度的來臨。本段針對七個國家,可能提示受審判的列國是普世性的。巴比倫不列在內,可能是因為巴比倫算是神審判以色列國的政治、軍事工具。這七國計有1 亞捫(25:1-7)、2 摩押(25:8-11)、 以東(25:12-14)、4 非利士(25:15-17)、5 推羅(26:1-28:19)、6 西頓(28:20-23)、7 埃及(29:1-32:32)。
     二十五1~三十二32這八章為有關猶大鄰邦的預言,象其他先知所說的預言一樣,神不只審判以民,也審判其他國家,因為別的民若犯罪,同樣難逃神的刑罰。這裡記下的一共有七個預言,每個都以“耶和華的話臨到我”開始,所針對的七個國家為亞捫(二十五1~7)、摩押(二十五8~11)、以東(二十五12~14)、非利士(二十五15~17)、推羅(二十六1~二十八19)、西頓(二十八20~23)、埃及(二十九1~三十二32)。

【結二十五2】「“人子啊,你要面向亞捫人說預言攻擊他們,」
  〔呂振中譯〕「『人子阿,你要板着臉向亞捫人,傳神言攻擊他們。」
  〔暫編註解〕“亞捫人”。參看阿摩司書一章13節的腳註。
       亞捫人是羅得藉著他小女兒所繁衍的後裔,與以色列人有血緣的關係(創19:38),但幾百年來,他們卻素與以色列人為敵(士3:13;11:12-15,32,33;撒上11:1-11;撒下10:6-14;摩1:13-15)。他們的宗教是既墮落又殘忍的迷信,要獻人為祭。他們的摩洛崇拜一直是以色列的誘惑(見王上11:7)。
     2~3亞捫人說……“阿哈”: 亞捫人是羅得的後裔,以約但河東的拉巴為中心建立了國家(B.C.13世紀),他們不斷抵擋以色列,事奉摩洛神(創19:38;申23:3,4;撒下10:9以下;王上11:5)。當猶大被巴比倫侵略時,他們譏誚猶大。這不只是對猶大民族的譏諷,乃是褻瀆神的行為。當時人們普遍認為國與國之間的爭戰就是守護那國的神明在對峙,猶大敗在巴比倫手下,就意味著耶和華敗給外邦神。如此一來,亞捫無異於是在嘲笑耶和華的失敗。

【結二十五3】「說:你們當聽主耶和華的話。主耶和華如此說:我的聖所被褻瀆,以色列地變荒涼,猶大家被擄掠;那時,你便因這些事說:‘啊哈!’」
  〔呂振中譯〕「要對亞捫人說:你們要聽主永恆主的話:主永恆主這麼說:我的聖所被褻瀆,以色列地變成了荒涼,猶大家流亡去:以上每一件事發生時,你既然總說“阿哈!”來譏笑每一件,」
  〔暫編註解〕當巴比倫人攻陷猶大時,亞捫人乘機搶掠。
       亞捫人因巴比倫得勝猶大而得益,他們盡其所能在城中掠奪。
     「以色列地」:這裡指南國猶大的領土。
         「阿哈」:譏笑的聲音。
         阿哈(he'ach)。這是感歎詞,指他們因耶路撒冷的傾覆而幸災樂禍。

【結二十五4】「所以我必將你的地交給東方人為業,他們必在你的地上安營居住,吃你的果子,喝你的奶。」
  〔呂振中譯〕「那麼你就看吧,我必將你交給東方人以為業;他們必在你中間搭營房來居住,在你中間造他們的居所;他們必喫你的果子,喝你的奶子。」
  〔暫編註解〕“東方人”:可能是指在沙漠的亞拉伯遊牧民族;也可能是指毀滅亞捫的巴比倫人。
       “東方人”。約但河東的遊牧民族,也可能是掠奪亞捫的巴比倫人。
     「東方人」:指約但河東的沙漠遊牧民族。
         交給東方人為業: 東方人是指阿拉伯人。當巴比倫統治亞捫時,亞捫人得到巴比倫的允許,在亞捫人的地畜牧(耶49:28,29)。倘若聖徒也像亞捫人那樣,對他人的困苦幸災樂禍,斷不能免遭這種刑罰(箴24:17,18)。
         東方人(bene-qedem)。直譯是“東方之子”, 指亞捫和摩押東部曠野的各個部落(見創29:1士6:3,33;7:12;8:10;王上4:30;伯1:3)。
         安營(tiroth)。指四周有石牆的營地(見創25:16;民31:10;詩69:25)。七十士譯本為“他們帶著東西住到你那裡,在你那裡支搭帳棚”。

【結二十五5】「我必使拉巴為駱駝場,使亞捫人的地為羊群躺臥之處。你們就知道我是耶和華。」
  〔呂振中譯〕「我必使拉巴成為駱駝的場所,使亞捫人之地變造羊群的躺臥處;你們就知道我乃是永恆主。」
  〔暫編註解〕“拉巴”:亞捫的首邑(比較二十一20)。
       “拉巴”。亞捫的主要城市(非拉鐵非)。參看第二十一章19、20節的腳註。
     「駱駝場」:亞捫的首都不再有人居住,而是成了養駱駝的地方。
         拉巴: 位於雅博河上流約但河東約37公里處,是亞捫的首都。B.C.6世紀左右,亞捫遭到了滅亡,拉巴也就銷聲匿跡,後來被稱為“亞縵”。因此,與被擄時代之後的猶大歷史相關的舊約聖經,再沒有提到拉巴。神斷不許自己的榮耀和自己的百姓,永遠受蔑視和苦待(26:2;28:2-10;29:3-5)。
         拉巴。就是亞捫首都拉巴亞捫(撒下12:26;結21:20),位於約旦河東靠近雅博源頭36.8公里處。托勒密·非拉鐵法斯(Philadelphus)後來在拉巴的遺址上建造了非拉鐵非城。這個非拉鐵非不要與小亞細亞的非拉鐵非混淆(啟1:11)。拉巴現名安曼(`Ammân)。

【結二十五6】「主耶和華如此說:因你拍手頓足,以滿心的恨惡,向以色列地歡喜,」
  〔呂振中譯〕「永恆主這麼說:你既拍手頓腳、滿懷輕蔑滿心歡喜以色列地所遭受的,」
  〔暫編註解〕「拍手頓足」:幸災樂禍的動作。
     拍手頓足表達強烈的感情(民24:10;結21:14,17;結22:13),但在這裡的高興是不懷好意的。其原因顯然不是由於物質的優勢,而是“滿心的恨惡向以色列地”。如果他們認識到最初征戰的目標可能拉巴,而不是耶路撒冷,他們是應該心驚膽戰的(結21:19-22)。

【結二十五7】「所以我伸手攻擊你,將你交給列國作為擄物。我必從萬民中剪除你,使你從萬國中敗亡。我必除滅你,你就知道我是耶和華。”」
  〔呂振中譯〕「那麼你就看吧,我必伸手攻擊你,將你交於列國做擄掠物;我必從外族之民中剪除你,使你從列邦中滅亡;我必將你滅盡;你就知道我乃是永恆主。」
  〔暫編註解〕將你交給列國……敗亡: 這裡的列國指巴比倫。據歷史學家約瑟夫記載,巴比倫和亞捫是在黎巴嫩谷爭戰的(21:28)。根據考古學家的發現,約但河東的人口是在B.C.6世紀中葉驟減的黎巴嫩谷由此看來,約瑟夫的主張是可信的。
     知道我是耶和華。這是他們以前所不願意承認的事實。神希望對祂大能的認識會引導人尋求祂的拯救。

【結二十五8】「主耶和華如此說:“因摩押和西珥人說:‘看哪,猶大家與列國無異。’」
  〔呂振中譯〕「『主永恆主這麼說:摩押〔傳統:摩押和西珥〕既說:看哪,猶大家正像列國一樣,」
  〔暫編註解〕摩押和亞捫都是亞伯拉罕之侄羅得的後裔。西珥即以東,是雅各之兄以掃的後裔,他們全都是以色列人的親屬。
       “摩押”。參看阿摩司書二章1節的腳註。“西珥”。以東,其審判在第12至14節描述。摩押人不認為猶大跟真神有任何特殊的關係。
         「西珥」:位於摩押南部。
         摩押和西珥: 摩押是羅得的後裔,西珥是以東族類,之所以一起論到這兩個族類,是因為他們一唱一和地譏誚猶大。猶大家與列國無異: 這句話既諷刺猶大民族的滅亡,又隱含著對選民以色列的妒忌,以及對耶和華神的輕蔑和敵視。當聖徒未能持守純潔信仰時,不信之人就會侮辱神的聖名,神的榮耀也就會被遮掩(羅2:24)。
         摩押和西珥人。針對摩押的其他預言,見賽15;賽16;耶48;番2:8,9。這兩個民族一起提到,可能是因為他們犯同樣的罪。後來摩押(結25:8-11)和西珥(或以東,結25:12-14)是分別處理的。西珥是以東的另一個名字。七十士譯本在這裡只提到摩押。
         摩押人是羅得從長女而繁衍的後裔。他們和亞捫人一樣,與以色列人有血緣關係(見第2節注釋)。摩押和亞捫人的歷史和命運密切相關,所以警告他們的厄運是相似的。
         在聖經的歷史經常提到摩押(見民22;24;25;士3:12-31;撒上14:47;撒下8:2;王下3:5;24:2;代下20)。有時以色列人服事摩押人,如在伊磯倫王治下(士3:12-31),有時摩押人服事以色列王,如在大衛治下(撒下8:2)。
         1868年在底本廢墟所發現的摩押石,述說了以色列王暗利壓迫摩押人,以及摩押人在其國王米沙率領下起事。米沙把他戰勝以色列歸功於他的神──基抹。
         與列國無異。猶大的居民宣稱他們的神勝過異教的神,一定會拯救他們。現在猶大所遭遇的不幸似乎否定了這種說法。摩押人對他們西部鄰居的困境幸災樂禍。
     8-11  論摩押人:摩押位於約但河東、亞捫以南。摩押人也是因為向神的百姓過高傲自誇而受罰 (參賽16:6; 耶48:26-30; 番2:8, 10) 。 他們譏笑猶大國與其他國家無異,其實是嘲諷以色列的神與列國的神無異,不能保護自己的國族,他們看不出猶大國的滅亡是耶和華自己的審判,所以他們同樣要遭亡國之禍。
         8~11是關於摩押人的預言,記載了他們所犯的罪和其代價。

【結二十五9】「所以我要破開摩押邊界上的城邑,就是摩押人看為本國之榮耀的伯耶西末、巴力免、基列亭,」
  〔呂振中譯〕「那麼你就看吧,我必破開摩押的阪坡,從下列這些城市、從他儘邊的城市破開,就是摩押地之華美的:伯耶西末:巴力免、基列亭。」
  〔暫編註解〕「伯耶西末、巴力免、基列亭」:是摩押的三座城堡,它們環繞著死海,是防守摩押領土的重要保障。
       伯耶西未……基列亭: 這些城邑是摩押的邊防城市,位於肥沃的畜牧地帶。以色列在出埃及,進入迦南地的途中,驅逐了亞摩利王,將此地分給了流便支派(民21:21-32;書13:23)。後來,當約但河東的支派被亞述擄去時,摩押就重新得到了此地。本節意指神要摧毀這些城池而毀滅摩押。耶路撒冷淪陷過了五年之後,巴比倫征服了摩押,此預言便得成就(耶48:1-47)。
         破開摩押邊界。就是為敵人敞開摩押的側面。摩押位於高原陡峭之處,敵人難以攻入。但如果邊界城市傾覆了,其他地方很快就會失陷。
         伯耶西末。位於約旦河至死海入口以東4公里的蘇威瑪(Sweimé,Suweima)。現名(Tell el-Azeimeh)。
         巴力免。約在死海北端東面15.2公里處,現名馬因(Ma`în)。
         基列亭。約在巴力免以南16公里,現名基列亞特(el-Qereiât)。
         上述城市都屬於幾個世紀以前西宏和噩從摩押人手中所奪取的地區。以色列人進入以後,又從亞摩利人手裡奪取了這個地區,並長期佔領。本節提到這些城市,可能因為它們曾經歸屬以色列。
     9~11耶路撒冷淪陷後第五年,巴比倫王又毀滅了摩押和亞捫。其後,這兩個民族的土地被住在沙漠的亞拉伯人侵佔。

【結二十五10】「好使東方人來攻擊亞捫人。我必將亞捫人之地交給他們為業,使亞捫人在列國中不再被紀念。」
  〔呂振中譯〕「我必將摩押連同亞捫人交給東方人為基業,使它〔傳統有:亞捫人〕在列國中不再被記念。」
  〔暫編註解〕摩押將連同亞捫一起被東方人攻擊。
       東方人。見第4節注釋。
     使亞捫人在列國中不再被紀念。 本節的劃分使意義模糊。這句話應歸入第11節(見英RSV版)

【結二十五11】「我必向摩押施行審判,他們就知道我是耶和華。”」
  〔呂振中譯〕「對摩押我必這樣施判罰,他們就知道我乃是永恆主。」
  〔暫編註解〕在耶路撒冷毀滅之後第五年,摩押和亞捫都被尼布甲尼撒征服了,其後又被遊牧的貝度因人(Bedouins)所佔據。

【結二十五12】「主耶和華如此說:“因為以東報仇雪恨,攻擊猶大家,向他們報仇,大大有罪。」
  〔呂振中譯〕「『主永恆主這麼說:以東對猶大家既行了報仇的事,既向他們報仇而行了大壞事,」
  〔暫編註解〕“以東”。參看俄巴底亞書的簡介。“報仇雪恨”。參看俄巴底亞書11至14節的腳註。
         以東人是雅各的哥哥以掃的後裔。他們之間的敵意,可以追溯到以掃把長子權賣給雅各的時候(創25:29-34)。神特別警告以色列人“不可憎惡以東人。”(申23:7)。但他們始終存在著敵意。
       12~13以東……有罪: 以東是以掃之後裔,居住在從死海到紅海東部的山地(創32:3)。他們常常侵擾以色列民族(民20:18-20;撒上14:47;代下20:10),譏誚了耶路撒冷的淪陷(詩137:7),長期伺機侵略以色列(摩1:11;伯1:11)。神把他們對自己的子民所行的惡,當作對自己的譭謗和抵擋,定他們為罪人。 從提縵……直到底但: 指從以東北部到南部的全域。在B.C.164年瑪加比革命時,猶太人佔領了以東,從而成就了此預言。
     12-14  論以東:以東位於摩押以南。以東的罪過是在猶大國慘遭巴比倫滅亡之際趁機攻擊猶大(參詩137:7; 俄10-14)。

【結二十五13】「所以主耶和華如此說:我必伸手攻擊以東,剪除人與牲畜,使以東從提幔起,人必倒在刀下,地要變為荒涼,直到底但。」
  〔呂振中譯〕「那麼主永恆主就這麼說;我必伸手攻擊以東,將人和牲口都剪除掉;我必使它荒廢;從提幔直到底但〔傳統:從提幔和底但〕人都要倒斃於刀下。」
  〔暫編註解〕提幔和底但都是在以東地(比較耶二十五23)。以東要遭受徹底的毀滅。
       以東因所犯的罪而被毀滅,從北面的“提幔”至南面的“底但”(比較耶二五23)。
     「提幔」、「底但」:分別為以東極北部和極南部的地區,代表以東全地。
         提幔。位置尚未確定。有人認為可能是彼特拉(Petra)西北約3英里的塔威蘭(Tawilan)。提幔的居民以智慧著稱(耶49:7;俄8,9)。
         底但。是住在阿拉伯西部奧拉(el-`Ola )綠洲附近的部落。

【結二十五14】「我必藉我民以色列的手報復以東,以色列民必照我的怒氣,按我的忿怒在以東施報,以東人就知道是我施報。這是主耶和華說的。”」
  〔呂振中譯〕「我必將我報復以東的事交於我人民以色列手中;以色列民必照我的怒氣我的烈怒去向以東施行;以東人就認識我的報復的作為:這是主永恆主發神諭說的。」
  〔暫編註解〕「藉我民以色列的手報復以東」:一直到兩約之間瑪加比時期,以色列人才真正征服以東人。
     這句話暗示藉著以色列人的手實施對以東的懲罰。有人認為這段預言應驗在馬加比時代,當時約翰·希爾卡納斯征服了以土買人(以東人,約瑟夫《上古史》xiii.9.1),強迫他們行割禮,作為加入猶太人的標誌。這段預言似乎更有可能指神恢復以色列王國的計畫。那時將消滅一切的敵人(見結38;39章)。

【結二十五15】「主耶和華如此說:“因非利士人向猶大人報仇,就是以恨惡的心報仇雪恨,永懷仇恨,要毀滅他們。」
  〔呂振中譯〕「『永恆主這麼說:非利士人對猶大人既行了報仇的事,既滿心懷着輕蔑之意而報仇,以永存的仇恨心要毀滅他們,」
  〔暫編註解〕“非利士人”。含的兒子麥西的後裔(創一○14;代上一12),他們一直是以色列人身邊的一根刺(比較出一三17;士三2,3;一○6,7;一三~一六;撒上四;一三19~22, 一七;一八;代下一七11;二八18;亞九1~8)。他們拜大袞(掌管五穀的閃族神;比較撒上五)和其它的神明,他們最後於主前第二世紀被馬加比王朝的統治者殲滅。
       關於非利士人的祖先,見創10:14;21:32;書13:2注釋。關於非利士人的其他預言,見賽14:29-32注釋;又見耶47;摩1:6-8;番2:4-7。
     15-17  論非利士人:非利士位於猶大國西南,是地中海沿岸的國家,以色列人的傳統勁敵。他們的罪行大致與以東的相同,即乘猶大之危攻擊她。

【結二十五16】「所以主耶和華如此說:我必伸手攻擊非利士人,剪除基利提人,滅絕沿海剩下的居民。」
  〔呂振中譯〕「那麼永恆主就這麼說:看吧,我必伸手攻擊非利士人,剪除基利提人〔同字音:剪除〕,滅盡沿海一帶餘剩之民。」
  〔暫編註解〕非利士人在新約和舊約之間的馬加比時期,完全被消滅。
       “基利提人”:是非利士人的另一個名字(番二5)。
     “基利提人”。與非利士人同義。參看西番雅書二章5節的腳註。
         「基利提人」:即革哩底人,大概是「非利士人」的同義字(見撒下8:18注), 原文與「剪除」同字根,是先知故意使用的相關語。
         非利士: 是迦斯路希支派,其祖先就是含的兒子麥西的祖先(創10:14)。他們原生活在克里特島,後移居到西南巴勒斯坦沿岸(創10:13,14;耶47:4)。非利士人恨惡以色列,常常侵略以色列,事奉大袞(士10:6,7;撒上4:1-11)。 剪除基利提人: 基利提人是非利士人的一個支派,曾居住在迦南的西南地區,後被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搶去了所有城邑,並從那地被驅逐(耶47:2-7)。這些事告訴我們,即便不信之人輕看苦待聖徒,神卻必看顧聖徒,最終會除去一切羞愧(詩89:19;賽50:7)。
         基利提人。可能住在非利士南岸的部族(見撒上30:14注釋;參番2:5)。
         滅絕沿海剩下的居民。非利士人已經消滅了,但以色列人中至少有一部分剩下的人倖存了下來(見賽1:9)。

【結二十五17】「我向他們大施報應,發怒斥責他們。我報復他們的時候,他們就知道我是耶和華。”」
  〔呂振中譯〕「我必以烈怒的責打向他們大施報復;我報復他們時,他們就知道我乃是永恆主。』」

【暫編註解資料來源】
《啟導本聖經註釋》․《雷氏研讀本》․《串珠聖經註釋》․《聖經精讀本──以西結註解》․《SDA聖經注釋》․

※以上內容摘錄自『查經資料大全』,更多相關內容,請上 http://www.ccbiblestudy.org/index-T.htm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