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埔教會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搜索
查看: 532|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傳道書】第六章 [複製鏈接]

Rank: 9Rank: 9Rank: 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7-1-29 08:14:57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壹、內容綱要

【順境人生的虛空】
   一、蒙神賜福卻歸外人享用的虛空(1~2節)
   二、多子長壽卻不得滿享福樂的虛空(3~6節)
   三、外貌看似不錯卻內心不知足的虛空(7~9節)
   四、度完一生才醒悟生命不可捉摸的虛空(10~12節)

貳、逐節詳解

【傳六1】「我見日光之下有一宗禍患重壓在人身上,」
  〔呂振中譯〕「我看日光之下有一宗禍患在人身上重壓着:」
  〔原文字義〕「禍患」壞的,惡的;「重壓」很多,大量。
  〔文意註解〕「我見日光之下有一宗禍患重壓在人身上」意指人世間有一種不正常的現象,我們經常可以看到。

【傳六2】「就是人蒙神賜他貲財、豐富、尊榮,以致他心裡所願的一樣都不缺,只是神使他不能吃用,反有外人來吃用。這是虛空,也是禍患。」
  〔呂振中譯〕「就是有人、神賜給他財富、貲產、尊榮,以致他心裏所願的一無所缺;但神卻沒有使他有能力可以喫用,反而有外人來喫用:這是虛空,也是厲害的弊病。」
  〔原文字義〕「貲財」財富;「豐富」財寶,財富;「尊榮」榮耀,聲譽;「所願的」渴望,傾向;「缺」缺乏,需要,貧窮的;「吃用」吞噬,餵養;「禍」壞的,惡的;「患」病。
  〔文意註解〕「就是人蒙神賜他貲財、豐富、尊榮」貲財重在指金銀和現金,豐富重在指牲畜和不動產,尊榮則指名聲、地位和權力;人的富有和飛黃騰達,表面看來是人經營奮鬥得來的,但實際上仍是神所賞賜的。
         「以致他心裡所願的一樣都不缺」意指應有盡有,一切都遂心所願。
         「只是神使他不能吃用」這句話有幾個意思:(1)他的身體情況使他無法享用;(2)他的心理情況令他不想享用;(3)他的環境情況使他一切所有的被人剝奪;(4)他沒有子孫可以繼承。
         「反有外人來吃用」外人指和他沒有血統關連的人。
         「這是虛空,也是禍患」指這種情形對他來講,一切都如夢幻般的不實際,且是不正常的災禍。
  〔話中之光〕(一)一般人能享用卻無可享用,只好垂涎空嘆;但另有一種人,自己擁有一切可以享用的,卻無法享用,這是病態的虛空。
         (二)我們雖然不算是今世富足的人,但多少有點可供享用,並且還有能力享用,所以應當感恩。聖經的教訓是,只要有衣有食,就當知足(提前六8)。

【傳六3】「人若生一百個兒子,活許多歲數,以致他的年日甚多,心裡卻不得滿享福樂,又不得埋葬;據我說,那不到期而落的胎比他倒好。」
  〔呂振中譯〕「人若生了一百個孩子,活了許多歲數,以致他的年日很多,但他心裏卻不得飽享福樂,他又不得適當的葬禮;我說流產胎比他還好。」
  〔原文字義〕「歲數」年;「甚多」很多,大量;「滿享」滿意,滿足;「福樂」好的,令人愉悅的;「埋葬」墳墓,葬埋;「不到期而落的胎」流產,石胎。
  〔文意註解〕「人若生一百個兒子」意指兒孫滿堂。
         「活許多歲數,以致他的年日甚多」意指長壽高齡。
         「心裡卻不得滿享福樂」多子長壽乃是福氣的象徵,但若內心不以為是享福,對他來說,就算不得是福氣。
         「又不得埋葬」意指死無葬身之處,或葬禮簡單潦草,乃是很不光彩的情形,甚至可以視為被人咒詛的結局。
         「據我說,那不到期而落的胎比他倒好」所羅門王個人認為,流產或早產一出母腹就死的胎兒,比上述情況的人還要有福,因為死胎雖然沒有享受到絲毫人間的幸福,但卻免受人生的痛苦和災難。
  〔話中之光〕(一)外表的幸福並不反應一個人的實況,重要的是他內心的感受如何;世人常從表面評斷人生的福氣,基督徒看重的是心靈的享受。
         (二)信徒不應像世人一樣,盲目追求多財、多子、高位、長壽;信徒所該追求的是,擁有並享受屬靈的實際。

【傳六4】「因為虛虛而來,暗暗而去,名字被黑暗遮蔽,」
  〔呂振中譯〕「因為流產胎虛虛幻幻而來,暗暗而去,其名字也給黑暗遮蔽着;」
  〔原文字義〕「虛虛」蒸氣,呼吸,虛空;「暗暗」黑暗,隱密處;「黑暗」(原文與「暗暗」同字);「遮蔽」遮蓋,隱藏。
  〔文意註解〕「因為虛虛而來,暗暗而去」本節是形容死胎(參3節),既未接觸而意識過任何實體,又未見過日光。
         「名字被黑暗遮蔽」名字代表一個人的所是(人格和特性),故本句表示死胎一出生就被埋葬,從未表現過他是怎樣的一個人。

【傳六5】「並且沒有見過天日,也毫無知覺,這胎比那人倒享安息。」
  〔呂振中譯〕「並且它沒有見過天日,也毫無知覺;這胎實在比那人還安然。」
  〔原文字義〕「天日」太陽;「知覺」認識,察覺;「這胎」這個,那個;「那人」(原文與「這胎」同字);「安息」休息,安靜。
  〔文意註解〕「並且沒有見過天日,也毫無知覺」本句繼續形容死胎(參3節),既無視覺,也無知覺。
         「這胎比那人倒享安息」意指前者與後者相較,前者不必經歷人生的困境。

【傳六6】「那人雖然活千年,再活千年,卻不享福,眾人豈不都歸一個地方去嗎?」
  〔呂振中譯〕「就使那人活了千年,再活了千年,卻沒有經驗過享樂,有甚麼用處?眾人不是都要歸於一個地方去麼?」
  〔原文字義〕「雖然」倘若;「再」次數,事件,腳步;「福」好的,令人愉悅的。
  〔文意註解〕「那人雖然活千年,再活千年」那人指外表幸福實則不像的人(參3節),他即或活了兩千年,相當於舊約最長壽人物瑪土撒拉的兩倍(參創五27)。
         「卻不享福,眾人豈不都歸一個地方去嗎?」不享福指活著沒有活出神所賜給各人的份(參五18~19),一個地方指人的歸宿,就是死亡、墳墓、陰間;全句意指人活著的時候若沒有照神的命定享受人生的話,那就無論在世上的身份高低或貧富,眾人都沒有差別。
  〔問題改正〕3~6節並非提倡厭世主義,相反的,乃是要引導人們應當活出人生的意義。
  〔話中之光〕(一)生命不再乎長短,乃在乎品質;有價值的一天,勝過無聊的一年。
         (二)詩人禱告說,求神指教我們怎樣數算自己的日子,好叫我們得著智慧的心(詩九十12);意即懂得怎樣過算得數的日子,才是有智慧的人。
         (三)使徒保羅說,因我活著就是基督,死了就有益處(腓一21)。

【傳六7】「人的勞碌都為口腹,心裡卻不知足。」
  〔呂振中譯〕「人的一切勞碌都是為了口腹,而胃口〔或譯:心裏〕卻永填不滿。」
  〔原文字義〕「勞碌」辛勞,患難,勞苦;「知足」滿足,充滿。
  〔文意註解〕「人的勞碌都為口腹」口腹意指維持生命,和享受人生;人們勞苦作工,就是為著維持生命和享受人生。
         「心裡卻不知足」意指勞苦作工雖然達到了預期的目的,卻仍不能滿足心靈的空虛,可見人活著,還有一個更高層次的意義,是神造人時所賦與人的。
  〔話中之光〕(一)口腹之慾只代表外體和精神層面的要求,內心深處仍有空缺是不能經由口腹填滿的,惟有神自己才能使它滿足。
         (二)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神口裏所出的一切話(太四4)。
         (三)使徒保羅說,我無論在甚麼景況,都可以知足,這是我已經學會了。我知道怎樣處卑賤,也知道怎樣處豐富,或飽足,或飢餓,或有餘,或缺乏,隨事隨在,我都得了秘訣。我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作(腓四11~13)。

【傳六8】「這樣看來,智慧人比愚昧人有什麼長處呢?窮人在眾人面前知道如何行,有什麼長處呢?」
  〔呂振中譯〕「智慧人比愚頑人有甚麼長處?貧困人在眾生面前曉得怎樣行、有甚麼長處?」
  〔原文字義〕「智慧人」精明的,靈巧的;「愚昧人」傻瓜,笨蛋;「長處」優越,超過;「窮人」貧窮的,困苦的,謙卑的;「有什麼長處呢(次句)」(原文無此句)。
  〔文意註解〕「這樣看來,智慧人比愚昧人有什麼長處呢?」意指若只為滿足口腹之慾(參7節),智慧人僅僅比愚昧人在身體和精神層面多得一些的享受,但對於心靈深處的需要,就不見得有甚麼長處了。
         「窮人在眾人面前知道如何行,有什麼長處呢?」窮人指在物質享受上貧乏的人,知道如何行指在道理上比眾人更清楚;全句意指客觀道理知識是一回事,主觀經歷享受又是另一回事,一個人若僅具備道理知識,卻缺乏經歷,就不見得比眾人有甚麼長處了。
  〔話中之光〕(一)在神的救恩裡,世上的智慧和愚拙並沒有分別(參林前一19~20),要緊的是單純接受神的救法,神就使基督成為我們的智慧(林前一30)。
         (二)所認識的道理知識,若不將它轉化成經歷享受的話,就沒有多大的用處;反而,知識可能叫人自高自大,惟有愛心能造就人(參林前八1)。

【傳六9】「眼睛所看的,比心裡妄想的倒好。這也是虛空,也是捕風。」
  〔呂振中譯〕「眼睛看到的比心裏轉來轉去想的好:這也是虛空,也是捕風。」
  〔原文字義〕「眼睛」眼目;「所看的」景象,現象;「妄想」散步,來來去去;「虛空」蒸氣,呼吸,白費地;「捕」可望,怒力奮鬥;「風」氣,靈。
  〔文意註解〕「眼睛所看的」意指已經確實得到的(參來十三5)。
         「比心裡妄想的倒好」心裡妄想的意指超越自身能力、不切實際的欲望;和上句合起來意指,所得到的雖然為數不多,但總比得不到的貪念較好。
         「這也是虛空,也是捕風」這是7~9節的結論:若僅僅滿足肉體和眼目的情慾,仍然虛空而沒有實際。
  〔話中之光〕(一)享受現在的美好,比渴望將來的快樂更好。能夠運用我們現有的比爭取那沒有的更好。
         (二)基都徒的盼望,不是眼睛所能看見的(參羅八24),也不是心裡妄想的,乃是活的基督在我們的心裡(參西一27),所以是堅實的盼望。

【傳六10】「先前所有的,早已起了名,並知道何為人,他也不能與那比自己力大的相爭。」
  〔呂振中譯〕「現今存在的早已起了名,大家都知道人是甚麼,他並不能同那比他力大的相爭呀。」
  〔原文字義〕「先前所有的」(原文無此詞);「知道」認識,察覺;「能」又權力,有能力;「那比自己」(原文無此詞);「力大的」有力的;「相爭」爭鬥,抗辯。
  〔文意註解〕「先前所有的」指一個人的存在。
         「早已起了名」名字代表一個人的人格和特性,此處意指這人早就在世上存在。
         「並知道何為人」指早就意識到人是甚麼樣的受造物。
         「他也不能與那比自己力大的相爭」那比自己力大的指神,在此人認識自己的有限,承認不能與神相爭。
  〔話中之光〕(一)人自我的存在,乃是不爭的事實,並且人人都知道自己活在人群中間,具有獨特的性格,是與眾人不同的。
         (二)人還有一個共通的特性,就是知道在萬有之中,有一位超越人能力的神存在,所以無論文明未開化或已開化的人類社會,都有敬拜神的傾向(參徒十七23)。

【傳六11】「加增虛浮的事既多,這與人有什麼益處呢?」
  〔呂振中譯〕「因為有許多事〔或譯:話〕是增加虛幻的;這對人有甚麼益處呢?」
  〔原文字義〕「加增」增多,變多;「虛浮」蒸氣,呼吸,白費地;「事」言論,言語,事件;「益處」額外的,更好的。
  〔文意註解〕「加增虛浮的事既多」根據原文,本句可解作:「越多談論人自己,就越加增虛空的感覺」。
         「這與人有什麼益處呢?」意指再多的談論也無助於解決人生的問題。

【傳六12】「人一生虛度的日子,就如影兒經過;誰知道什麼與他有益呢?誰能告訴他身後在日光之下有什麼事呢?」
  〔呂振中譯〕「在人虛幻的一生小小數目的日子裏、他渡過去如影兒,誰知道甚麼是對於人一生中有好處阿?誰能告訴人在日光之下他身後會有甚麼事呢?」
  〔原文字義〕「虛度」蒸氣,呼吸,白費地;「影兒」蔭庇,陰影;「有益」好的,令人愉悅的;「身後」在…之後,背後。
  〔文意註解〕「人一生虛度的日子,就如影兒經過」意指人的一生,日子過得虛浮,就像影兒一樣摸不著實際,並且很快就飛逝,沒有留下痕跡。
         「誰知道什麼與他有益呢?」意指由於人的才智有限,誰也不能知道應該活得像甚麼樣的情況才對自己有益處。
         「誰能告訴他身後在日光之下有什麼事呢?」意指誰也不能知道永遠的未來將會是甚麼樣的光景。
  〔話中之光〕(一)人的一生如轉瞬即過的影子,稍留片時,就消逝無蹤(參詩一百零二11);人既不明白已過的永遠,也不清楚永遠的未來,所以單憑人的智慧不能解決人生的問題。
         (二)若要掌握人生的奧秘,惟有趁著短暫的今生還活著的時候,親近、信靠、敬畏神,才能活出有意義的人生,也才能對永遠的未來有活潑的盼望。

叁、靈訓要義

【甚麼是人生真正的福氣】
   一、不是身外物,乃是身內光景(1~2節)
         1.不是貲財、豐富、尊榮(2節)
         2.乃是神賜吃用的能力(2節)
   二、不是多子、長壽,乃是心靈的享受(3~6節)
         1.多子、長壽卻不能滿享福樂,倒不如未生即死的胎兒(3~5節)
         2.活得長壽卻不享福,與眾人無異(6節)
   三、不是外表的享受,乃是心靈的滿足(7~9節)
         1.不是口腹滿足,心裡卻不知足(7節)
         2.不是道理知識,乃是實際經歷(8節)
         3.不是肉眼的看見和心裡的妄想(9節)
   四、不是知道自己和現在,乃是認識神和未來(10~12節)

── 黃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經系列──傳道書註解》

參考書目:請參閱「傳道書提要」末尾處

※以上內容摘錄自『查經資料大全』,更多相關內容,請上 http://www.ccbiblestudy.org/index-T.htm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