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埔教會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搜索
查看: 423|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傳道書】第一章 [複製鏈接]

Rank: 9Rank: 9Rank: 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7-1-29 08:06:35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壹、內容綱要

【凡事都是虛空】
   一、引題(1~3節)
         1.傳道者自我簡介(1節)
         2.傳道主題:凡事都是虛空(2~3節)
   二、日光之下並無新事(4~11節)
         1.大自然循環不息,歷久不變(4~7節)
         2.人文歷史舊事重演,令人厭煩(8~11節)
   三、經歷驗證,天下一切事都是虛空(12~18節)
         1.用智慧尋求查究,一切事都是捕風(11~15節)
         2.又察明智慧和知識,也是捕風(16~18節)

貳、逐節詳解

【傳一1】「在耶路撒冷作王,大衛的兒子,傳道者的言語。」
  〔呂振中譯〕「在耶路撒冷的王、大衛的兒子、傳道人的話。」
  〔原文字義〕「傳道者」召集者,聚會中的講演者;「言語」言論,說話。
  〔文意註解〕「在耶路撒冷作王」指本書的作者是以色列國的君王,因耶路撒冷是未分裂之前全以色列的首都(參代下九30),分裂後仍是南國的首府(參代下十二13)。
         「大衛的兒子」本句可解作「大衛的兒子」和「大衛的子孫」,前者指所羅門王,後者則指羅波安以次共十二位君王。然而,符合作者在本章中的自述(參12~16節)者,非所羅門王莫屬。
         「傳道者的言語」意指本書的全部內容,乃作者以對大眾傳道人的身份,所釋放出來的信息。

【傳一2】「傳道者說:虛空的虛空,虛空的虛空,凡事都是虛空。」
  〔呂振中譯〕「傳道人說:虛空之虛空!虛空之虛空!萬事都虛空!」
  〔原文字義〕「虛空」蒸氣,呼吸,白費地。
  〔文意註解〕「傳道者說」一般相信,本書是出於所羅門王的信息,乃是根據他的智慧和經驗,所傳講的。
         「虛空的虛空」這是希伯來文的表達法,意指在程度上,虛空到極點。
         「凡事都是虛空」意指在範圍上,沒有一件例外,全都虛空。
  〔話中之光〕(一)一般人往往出於酸葡萄的心態,將自己所未曾經歷過的世事和世物,說成「虛空的虛空」,很難說服眾人。
         (二)通常,一個人的經驗之談,更勝於道理上的推論;而若經驗和道理兼具,則更值得聽者信賴。
         (三)許多事物,在當事人眼中猶如肥皂泡,在陽光下五彩繽紛,非常吸引人,一旦破裂成泡沫,頓成空泛,無跡可尋,在經歷者眼中,真是虛空的虛空。
         (四)沒有神的人,凡他所作的一切,盡都是虛空;但有神的人,神就是他所作一切的實際,都具有永恆的價值。

【傳一3】「人一切的勞碌,就是他在日光之下的勞碌,有什麼益處呢?」
  〔呂振中譯〕「人的一切勞碌、他在日光之下所勞碌的、有甚麼益處?」
  〔原文字義〕「勞碌」辛勞,勞苦,患難(本節首字);勞動,勞力(本節次字);「日光」太陽,耀眼;「益處」好處,優點,利潤。
  〔文意註解〕「人一切的勞碌,就是他在日光之下的勞碌」意指人在神之外所有的勞心(參詩二十五17)和勞力(參詩一百二十七1),所帶給人的收獲。
         「有什麼益處呢?」益處乃商業用語,指「利潤」或「利息」。
  〔話中之光〕(一)萬物都服在虛空之下(參羅八20),人不可能單從這樣的資源尋得利益或滿足。
         (二)人若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生命,有甚麼益處呢?人還能能拿甚麼換生命呢(太十六26)?

【傳一4】「一代過去,一代又來,地卻永遠長存。」
  〔呂振中譯〕「一代在過去,一代又到來,地卻永遠存立。」
  〔原文字義〕「代」年代,世代,時代;「永遠」一直,永久的;「長存」存立,堅立,站立。
  〔文意註解〕「一代過去,一代又來」意指時間飛逝,轉瞬即過,何等短暫;又指人在地上營營擾擾,一代過一代,時間何等短促。
         「地卻永遠長存」這裡的永遠長存,並不是指時間上絕對的永存,因為有一天地和其上的物都要燒盡了(參彼後三10);這裡乃是指時間上相對的長存,亦即和人的生命作比較,顯得好像永遠長存一樣。
  〔話中之光〕(一)我們一生的年日是七十歲,若是強壯可到八十歲;但其中所矜誇的,不過是勞苦愁煩,轉眼成空,我們便如飛而去(詩九十10)。
         (二)在神所創造的「時間」和「空間」兩個領域裡,人的生命顯得虛無縹緲,無影無蹤;但人若得著了神的生命,便能在新天新地(啟二十一1)裡,真正永遠長存。

【傳一5】「日頭出來,日頭落下,急歸所出之地。」
  〔呂振中譯〕「日出,日落,喘噓噓地跑回它所由出之地。」
  〔原文字義〕「急」切望,渴望;「所出」上升,出現。
  〔文意註解〕「日頭出來,日頭落下」從地球上的觀點來看,日子過得很快。
         「急歸所出之地」急歸在原文含有「抓住,喘息,以鼻吸氣」等意,意指太陽運轉有如賽跑的選手氣喘吁吁地顯得疲累的樣子,這是形容人的日子過得相當艱難。
  〔話中之光〕(一)一日復一日,生活就是這麼的單調,而又勞累。

【傳一6】「風往南颳,又向北轉,不住地旋轉,而且返回轉行原道。」
  〔呂振中譯〕「風往南颳,又向北轉;不住地旋轉,又循其旋轉道返回原處。」
  〔原文字義〕「颳」行走,進行;「轉」轉向,迴轉;「旋轉」(原文與「颳」同字);「返回」轉回,歸還,歸回;「轉行」(原文無此字);「原道」四圍,周圍。
  〔文意註解〕「風往南颳,又向北轉」本句有兩個解釋:(1)此句在原文沒有「風」字,故可視為第5節的一部分,即太陽向南行進到南回歸線,又轉向北至北回歸線;(2)原文在本節後半有「風」字,故此句可指風的運行,風一會兒向南颳,一會兒又向北颳,似乎沒有定向。
         「不住地旋轉,而且返回轉行原道」指風以旋轉方式運行(如旋風、颱風等),似乎無常,卻又有一定的軌跡可循。

【傳一7】「江河都往海裡流,海卻不滿;江河從何處流,仍歸還何處。」
  〔呂振中譯〕「谿河都往海裏流,海卻沒有滿溢;谿河流到哪一個地方,還再流到那裏。」
  〔原文字義〕「江河」水流;「流」行走,進行;「滿」充滿,盛滿;「歸還」返回,轉回,歸回。
  〔文意註解〕「江河都往海裡流,海卻不滿」指江河的水往低處流,一直不斷流到海裡,卻永遠不會注滿。
         「江河從何處流,仍歸還何處」意指大自然的循環現象:海水蒸發成水氣,水氣凝結成雨水,雨水下降成河水,河水流入海裡,如此週而復始,循環不息。

【傳一8】「萬事令人厭煩(或作“萬物滿有困乏”),人不能說盡。眼看,看不飽;耳聽,聽不足。」
  〔呂振中譯〕「萬物〔或譯:萬事都有〕都疲勞困乏;人也不能說得盡;眼看,看不飽,耳聽、聽不足。」
  〔原文字義〕「萬事」言語,言論;「厭煩」使疲乏的;「飽」飽足,滿足;「足」充滿,滿了。
  〔文意註解〕「萬事令人厭煩,人不能說盡」本句也有二意:(1)人世間所有的事物都不能滿足人心,人無法盡述其厭煩的程度;(2)人世間所有的哲理言論,無窮無盡,卻都不能賦與人真實的價值。
         「眼看,看不飽;耳聽,聽不足」意指人世間一切事物和所有言語,都無法使人藉眼目觀看和耳朵聽聞,得到精神上的飽足。
  〔話中之光〕(一)世事和言論,從來不會填滿人心的空處,反而越追求越覺虛空;惟有屬靈的事物,和屬神的話語,能叫人得著滿足。
         (二)惟有來到主耶穌基督面前,才能叫疲乏困倦的人,得到心靈的滿足(參太十一28~30),因為主自己就是生命的糧(參約六48)。

【傳一9】「已有的事,後必再有;已行的事,後必再行。日光之下,並無新事。」
  〔呂振中譯〕「必有的事、是曾經有的;必行的事、是曾經行過的:日光之下並無新事。」
  〔原文字義〕「新事」新的。
  〔文意註解〕「已有的事,後必再有;已行的事,後必再行」按原文僅「有,有;行,行」四個字。意指自然界已經有的現象,以後還會再有;人世間已經行過的事,以後還會再行。
         「日光之下,並無新事」指世上的一切,都是舊事重演,雖然外表花樣翻新,但是本質照舊未變。
  〔話中之光〕(一)自然與歷史,環境與人為,不斷地重複發生,循環不息,毫無新奇。
         (二)惟有萬有的創造主,祂才是一切新事物的起源。若有人在基督裡,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一切都變成新的了(林後五17)。

【傳一10】「豈有一件事人能指著說這是新的?哪知,在我們以前的世代,早已有了。」
  〔呂振中譯〕「哪裏有一件事人能指着說:『看哪,這是新的』?哪知在我們以前的世代早已有了。」
  〔原文字義〕「豈有」存在;「世代」古代,古時。
  〔文意註解〕「豈有一件事人能指著說這是新的?」本句是對第9節「日光之下,並無新事」持異議者的反問;持異議者可能爭辯說,前述觀點不僅與人類歷史並科學創新有矛盾,甚至與別處聖經所說神要「作一件新事」(參賽四十三19;耶三十一22)有牴觸。但是,作者在本書中所謂的「新事」,乃是專指令人滿足的世事世物(參8節)。
         「哪知,在我們以前的世代,早已有了」意指現代人所認為是「新事」的,其實古人早就經歷過了。

【傳一11】「已過的世代,無人紀念;將來的世代,後來的人也不紀念。」
  〔呂振中譯〕「先前的世代無人懷念着;將來的世代後來的人〔原文:他們〕也不懷念。」
  〔原文字義〕「已過的世代」先前的,第一的;「紀念」記憶,記念物;「將來的」後面,後續;「後來的」(原文與「將來的」同字)。
  〔文意註解〕「已過的世代,無人紀念」意指上一代人所經歷過的事,下一代的人並未記住。
         「將來的世代,後來的人也不紀念」意指下一代人所將經歷的事,後來的人也不會記住。
  〔話中之光〕(一)歷史證明,從前的人所犯的錯誤,後來的人仍會重蹈覆轍。事實上,連神的選民和基督徒,也常犯和前人同樣的毛病,並未從歷史學取教訓。
         (二)有些傳道人頂會煽動跟從者,喊著:「新人走新路,新人作新事」的口號,其實,他們所謂的「新路和新事」,不過是「舊路和舊事」翻新個花樣罷了。

【傳一12】「我傳道者在耶路撒冷作過以色列的王。」
  〔呂振中譯〕「我傳道人、我曾在耶路撒冷作過王管理以色列。」
  〔原文字義〕「傳道者」召集者,聚會中的講演者。
  〔文意註解〕「我傳道者在耶路撒冷作過以色列的王」請參閱1節註解。

【傳一13】「我專心用智慧尋求查究天下所作的一切事,乃知神叫世人所經練的是極重的勞苦。」
  〔呂振中譯〕「我專心一志用智慧去尋求窺探天下所發生過的一切事,就知道神給世人所勞碌的是多麼喫力的勞苦。」
  〔原文字義〕「專心(原文雙字)」使用,委身(首字);心思,思想(次字);「智慧」精明,睿智;「尋求」尋找,調查;「查究」搜尋,探索;「神」造物主;「世人」亞當,人類;「經練」苦待,壓迫;「極重的」苦難,惡的,壞的;「勞苦」工作。
  〔文意註解〕「我專心用智慧尋求查究」專心指竭盡心力於一件事;智慧指世上的智慧(參林前二6);尋求指深入探索;查究指廣泛地徹底追查。
         「天下所作的一切事」指已過和現在人類一切的活動和作為。
         「乃知神叫世人所經練的」指神所分派給各人在生命中承擔的任務。
         「是極重的勞苦」指沉重的折磨。
  〔話中之光〕(一)世上的智慧,僅能讓人知道事物的現象,並不能使人解決事物的原由,因為這些事物都是神所派定叫人歷練的。
         (二)日光之下一切的勞碌,都是虛空的虛空(參3節),而這種虛空對人是一種沉重的折磨;不幸的是,大多數人一生默默地承受著虛空的沉重折磨,卻不知幡然醒悟,轉而追求「真實的神」(或謂「神的真實」)。

【傳一14】「我見日光之下所作的一切事,都是虛空,都是捕風。」
  〔呂振中譯〕「我見過日光之下所發生過的一切事;都是虛空!都是捕風!」
  〔原文字義〕「捕」渴望,努力奮鬥;「風」風,氣,靈。
  〔文意註解〕「我見日光之下所作的一切事」指人類一切出於自我的活動和作為。
         「都是虛空」指不能給人滿足。
         「都是捕風」指徒勞無功。
  〔話中之光〕(一)離開神所作的一切事,都是虛空,都是捕風;出於神或靠著神所作的一切事,都是實際,都有功效。

【傳一15】「彎曲的不能變直,缺少的不能足數。」
  〔呂振中譯〕「彎曲的不能變直;缺少的不能足數。」
  〔原文字義〕「彎曲」扭曲;「變直」使曲變直,安排整齊;「缺少」不足;「足數」計算,數算。
  〔文意註解〕「彎曲的不能變直」指人憑自己的聰明才智所扭曲的事,自己無力改正。
         「缺少的不能足數」指人憑自己所作的成果總有缺失,無論如何努力,總不能叫它臻於完美。
  〔話中之光〕(一)人的思想和能力都有限度,生命中也都有反常和缺陷的現象,沒有神的人生,決不能改正和補滿,唯有信靠神才是正路。
         (二)神不是改正我們「所作的」,神乃是從根本改造我們「所是的」。

【傳一16】「我心裡議論說,我得了大智慧,勝過我以前在耶路撒冷的眾人,而且我心中多經歷智慧和知識的事。」
  〔呂振中譯〕「我、我心裏自己說:『我得了大智慧,勝過我以前所有管理耶路撒冷的人;我的心也經驗了許多有智慧有知識的事。』」
  〔原文字義〕「議論」說話,講論;「經歷」看見,覺察;「知識」洞察力,理解。
  〔文意註解〕「我心裡議論說」意指我自己在心中思量。
         「我得了大智慧」意指我在學習和經驗中增加了許多智慧。
         「勝過我以前在耶路撒冷的眾人」耶路撒冷是當時智慧人群集的地方;作者自認為他的智慧勝過眾人。
         「智慧和知識」在聖經詩歌智慧書卷裡,智慧和知識常是同義詞,二詞常可通用。不過,智慧較偏重於裡面所發出一種識透事實真相的能力;知識則較偏重於從外面收集資料後藉著悟性領會並分辨,將事實真相有系統地轉化成生活行為的導向。
         「而且我心中多經歷智慧和知識的事」意指我所得的智慧和知識,並不局限於客觀道理方面,乃由於對這類的事多有經歷,所以在心中累積了不少主觀經歷上的智慧和知識。

【傳一17】「我又專心察明智慧、狂妄和愚昧,乃知這也是捕風。」
  〔呂振中譯〕「我專心一志要明白智慧,要明白狂妄、和愚昧,就知道這也是捕風。」
  〔原文字義〕「察明」認識,熟識;「狂妄」瘋狂;「愚昧」愚蠢,愚笨。
  〔文意註解〕「我又專心察明智慧、狂妄和愚昧」專心指竭盡心力於一件事;察明指收集、分析後對事物的認識;作者在此有意分辨甚麼是智慧的,甚麼是外表看似智慧、實際卻是瘋狂的(如希特勒所作的),甚麼是愚昧的,將它們一一歸類。
         「乃知這也是捕風」意指經過努力察明後,結果卻是徒勞無功,因為智慧、狂妄和愚昧三者之事的結局都是一樣,都是虛空。
         備註:關於本節的上半,有的聖經譯本如NAB和Berkeley翻譯成:「我又專心察明,甚麼是智慧和知識,甚麼是狂妄和愚昧。」將它們分成兩大類,這樣,就可以和下面第18節連結起來,表示智慧和知識並未給人帶來好處。

【傳一18】「因為多有智慧,就多有愁煩;加增知識的,就加增憂傷。」
  〔呂振中譯〕「因為多有智慧,就多有愁苦;增加知識,就增加痛苦。」
  〔原文字義〕「愁煩」惱怒,悲傷,挫折;「加增」增加,增長,;「憂傷」痛苦。
  〔文意註解〕「因為多有智慧,就多有愁煩」在前述三者(智慧、狂妄和愚昧)中,雖然智慧乃是世人所夢寐以求的,不意,徒增困擾,因為智慧越多,就越多苦惱。
         「加增知識的,就加增憂傷」與前句同樣的結論,知識越多,相對的也就越多精神和肉體的痛苦。
  〔話中之光〕(一)敬畏神是智慧和知識的開端(參詩一百十一10;箴九10;一7);離開神的智慧和知識,反而會導致愁煩和憂傷。
         (二)單單具有知識,不能給人帶來智慧;真正的智慧,是以敬畏神為基礎,加上所累積正確的知識,在人生的道路上,發揮正確的指引。

叁、靈訓要義

【虛空的原因】
   一、勞碌沒有益處(3節)
   二、萬事令人厭煩(8節)
   三、日光之下並無新事(9節)
   四、神叫世人所經練的,是極重的勞苦(13節)
   五、多有智慧,多有愁煩(18節)
   六、加增知識的,就加增憂傷(18節)

【一切事】
   一、凡事都是虛空(2節)
   二、萬事令人厭煩(8節)
   三、日光之下並無新事(9節)
   四、天下所作的一切事,是極重的勞苦(13節)
   五、日光之下所作的一切事,都是虛空(14節)

【萬事令人厭煩】
   一、口說,說不盡(8節)
   二、眼看,看不飽(8節)
   三、耳聽,聽不足(8節)
   四、手作,作不完(15節)
   五、心想,想不透(17節)

── 黃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經系列──傳道書註解》

參考書目:請參閱「傳道書提要」末尾處

※以上內容摘錄自『查經資料大全』,更多相關內容,請上 http://www.ccbiblestudy.org/index-T.htm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