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埔教會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搜索
查看: 280|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箴言】第二十四章 [複製鏈接]

Rank: 9Rank: 9Rank: 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7-1-24 17:14:28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內容綱要

【箴言雜記(二十四23~34)】
一、 論公平正直(23b~25)──顛倒黑白為人所不恥,甚至為世人所厭棄
二、論應對(26)──真正的情誼是真誠的,那些假裝親嘴卻各懷鬼胎的人,實在叫人難以忍受
三、論籌算(27)──這裏以建築為例,說明籌備的重要
四、 論與人相處(28~29)──不害人、不騙人、不懷恨報復,是與人相處之道
五、 論懶惰人的結局(30~34)──懶惰這主題,給人很多的反思,相信世人難找絕不懶惰的人,故此有人認為懶惰是罪的一種本質
——《新舊約輔讀》

逐節詳解

【箴二十四1】「你不要嫉妒惡人,也不要起意與他們相處,」
  〔呂振中譯〕「你不要羨慕壞人,不要貪願跟他們相處;」
  〔暫編註解〕「相處」:同在一起,互相來往。
         那些大膽妄為的活動有一種刺激性,對青年人有強烈的吸引力。他們誤以為好的東西枯燥無味(見詩1:1;箴4:14-19)。
       24:1~34】本章勸勉大家不可嫉妒惡人,惟要在鑒察人心的神面前,智慧而勤奮地行義。因為惡人的亨通只是一時的,他們的盼望必與死亡一同成為泡影,但義人卻能得到永生的祝福。
     1~2二十三17和二十四20都教訓人勿嫉妒作惡的人,也不要和他們來往。義人終有善報,惡人只有死亡。

【箴二十四2】「因為,他們的心圖謀強暴,他們的口談論奸惡。」
  〔呂振中譯〕「因為他們的心謀算着暴戾;他們的口談論着奸惡。」
  〔暫編註解〕“奸惡”。即紛爭。
     與惡人結交往十分危險,因為一:在惡人的嘲笑和無拘束人生的誘惑下,動搖了高尚道德的意志;二,因與壞人為伍而在名譽上受到損失;三,作惡的人可能設計陷害無辜的旁觀者。

【箴二十四3】「房屋因智慧建造,又因聰明立穩,」
  〔呂振中譯〕「房屋因智慧而建造,因明哲而立穩;」
  〔暫編註解〕嫉妒惡人是愚昧的行為,無法建立的堅固的東西(第1節)。只有來自敬畏神並遵守祂誡命的真智慧才能使家庭得到祝福和保護。掠奪無法獲得永久的財富。善用知識才能確保過真正快樂的人生。
       3~4 “房屋”(一個人或家庭或任何企業)以“智慧”為基礎,以“聰明”(良好的判斷)來立穩,並因不斷絕的“知識”而興旺。
     3~4一個人的家庭、人格和事業,好像房屋,應建在穩固的基礎上,這基礎就是以敬畏神為首要的智慧。熱愛智慧的人才真富有(八21)。
         3-4 把智慧和知識比作建築和粉飾房屋。
         3~4智慧人建造自己的根基是真理,他用真理光照生命中的一切計畫,所建造的房屋必不會倒塌(林前3:10)。

【箴二十四4】「其中因知識充滿各樣美好寶貴的財物。」
  〔呂振中譯〕「其房間因知識而充滿各樣寶貴美好的財物。」

【箴二十四5】「智慧人大有能力,有知識的人力上加力。」
  〔呂振中譯〕「智慧人強於壯士〔傳統:智慧人在能力中〕;有知識的人勝於能力強大者;」
  〔暫編註解〕七十士譯本為“智慧人勝過壯士”。所羅門眼中的智慧人是敬畏神的。他不但擁有智慧的力量,而且擁有正義的力量。
     5~6智慧和知識遠勝武力,有謀略才能得勝。

【箴二十四6】「你去打仗,要憑智謀;謀士眾多,人便得勝。」
  〔呂振中譯〕「你要憑着智謀去作戰;謀士多,便得勝。」
  〔暫編註解〕「謀士」:在戰事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參撒下19:2)。
     見箴11:14注釋。

【箴二十四7】「智慧極高,非愚昧人所能及,所以在城門內不敢開口。」
  〔呂振中譯〕「智慧極高〔傳統:珊瑚〕、不是愚妄人所能及;愚妄人在城門內不敢開口。」
  〔暫編註解〕城門口是聚會議事的地方。愚昧人在這種場合不能置一詞。
       “城門”。智慧人和城中長老會面的地方。參看路得記四章1節的腳註。
     智慧極高,非……所能及: 原文中的“智慧”是複數。因此,此處是指智慧的各樣屬性。也有許多學者將“高”譯成“寶貴”,因為智慧極為寶貴,愚味人很難認識其價值。若與下半節相聯繫,則可以理解為“因智慧超出愚昧人甚多,審判時愚昧人都不敢回答智慧人的問題”。
         愚昧人覺得智慧高不可攀。他做事不是出於理智,而是出於欲望。當智慧人聚集在城門口討論公共事務的時候(見對箴22:22節的注釋),他提不出意見來。他不具備那些指導聰明人的意念。他不想增加智慧以理解這些意念,因為他不想為善(見詩10:4,5)。

【箴二十四8】「設計作惡的,必稱為奸人。」
  〔呂振中譯〕「設計行壞事的、人要稱他為陰謀釀禍者。」
  〔暫編註解〕“奸人”。直譯作:邪惡計謀的擁有者。
       惡人在制訂和實施罪惡的計畫時所採用的計謀不能算聰明或智慧。他不論表現自己有多高明,充其良也只能算“奸人”,直譯是“做壞事之主”。最聰明的壞人也只能算為愚人,因為他所追求的,無法讓他得到持久的滿足和最終的收穫(見箴1:10-19;12:2)。
     8~9戒人不可陰謀作惡犯罪。褻慢人驕傲,盛氣淩人又愛爭鬧,人人憎惡。

【箴二十四9】「愚妄人的思念乃是罪惡,褻慢者為人所憎惡。」
  〔呂振中譯〕「罪是愚妄所計謀的;褻慢者是人所厭惡。」
  〔暫編註解〕愚妄人的思念乃是罪惡: 這句亦可譯為“惡(愚妄的)念(意圖)乃是罪”。直接行不義固然是罪,有時在心裡圖謀罪惡是更大的罪。因為心中的意念可以隱藏,也就可能是更加駭人聽聞的罪惡。耶穌也曾多次強調內心的重要性(太5:28)。
       思念(zimmah)。“計畫”,“謀略”,“邪惡”。只有在本節被譯為“思念”。其他地方譯為“大惡”(利18:17;等),“奸惡”(詩26:10等)、“惡計”(賽32:7)和“淫亂”(耶13:27等)。這裡顯然不是把愚昧的意念說成是罪,而是指箴24:8所提到惡人的計謀。
     褻慢者。人們或許不大會把狡猾的褻慢者視為愚昧人,因為他假裝維護真理,實際上卻在破壞它。但人們會恨他,怕他,因為他的手段非常陰險(見箴19:29;21:11;賽29:20)。

【箴二十四10】「你在患難之日若膽怯,你的力量就微小。」
  〔呂振中譯〕「你在患難的日子若懈怠,你的能力就難以應付。」
  〔暫編註解〕在壓力之下屈服,顯出一個人的力量是多麼“微小”。
       「患難」、「微小」:原為同一字根,有相關含意。
         面對極大的困苦,任何人都會感到彷徨與痛苦。但是按神旨意而活的人絕不至絕望。哲學家克爾凱郭爾曾說過“絕望是致死的固疾”。平時,每一個人似乎都生活在盼望中,但患難一來,就可分辨那盼望的真偽(太7:24-27)。聖徒的信仰是充滿悖論的,他可以誇耀自己的軟弱(林後11:30),因為神的大能在人的軟弱上顯明出來。不必因懼怕失敗和患難,而停滯不前,乃要剛強壯膽迎接試煉的準備<創22:1 ,何謂試驗?>。
         膽怯。直譯是“表現懶散”。當危機來臨時,一個人必須集中一切力量投入戰鬥。如果倉促軟弱地應戰,就是削弱自己的力量,自取敗亡。
     10~12這三句箴言都是講非常的環境下才可考驗真情,所謂疾風知勁草,板蕩識忠臣。因此遇患難便膽怯,應救人卻退縮,都是不負責任的表示。“愛裡沒有懼怕”(約壹四18)。

【箴二十四11】「人被拉到死地,你要解救;人將被殺,你須攔阻。」
  〔呂振中譯〕「被拉到死地的、你要援救;東倒西歪而走向屠宰場的、你不可不攔阻。」
  〔暫編註解〕這裏建議我們要強烈地干預,援救那些被引往死地的人。
     本節要求神的僕人盡力解救那些面臨死刑的人,暗示他們是冤枉的。對於酒後駕駛和其他危害生命的商業行為,也應遵循這個智慧的勉言。我們應當盡力幫助受害者擺脫自我毀滅的習慣,使用一切合法的手段阻止酒商通過危害他人而牟利。

【箴二十四12】「你若說:“這事我未曾知道”,那衡量人心的豈不明白嗎?保守你命的豈不知道嗎?他豈不按各人所行的報應各人嗎?」
  〔呂振中譯〕「你若說:『阿,我不知道這事』,那麼、那衡量人心的、他豈不明白麼?那看管你性命的、他豈不知道麼?他豈不按各人所行的來報應各人麼?」
  〔暫編註解〕愚昧人的藉口是不能接受的。
       人不能用「不知道」為理由而見死不救,因神鑒察推卸責任的行為,並要施行報應。
     這事我未曾知道: 這句話令人想起該隱的冷酷,他在殺死亞伯之後,回答神說“我豈是看守我兄弟的嗎”(創4:9)。隨著對神的信仰越來越成熟,人格也會越來越完全,對鄰舍的關懷也必加增。作為我們的效法物件,耶穌曾教導我們當走出以自我為中心的生活,甚至要愛仇敵(太5:43-48)。
         在神面前是無法推託的。人是不瞭解我們的心思意念,以及我們是否認識説明別人的義務,但創造人心的主是知道的(見箴16:2;21:2)。祂關注我們內心品格的發展,很瞭解每一個行為所沾染的罪惡(見耶17:9,10)。在作出鑒定的時候,要考慮到先天後天的一切因素。疏忽而不悔悟,就像故意犯罪而不悔悟一樣,都會使罪孽的性質加重。我們如果沒有向犯罪的人指出救主,從而防止罪行的發生,就會為這些過犯而被定罪。

【箴二十四13】「我兒,你要吃蜜,因為是好的,吃蜂房下滴的蜜便覺甘甜。」
  〔呂振中譯〕「弟子阿,你要喫蜜,因為這是好的;喫蜂房滴下來的蜜,你便覺得甜。」
  〔暫編註解〕所羅門在這裡所說的,主要不是關於飲食,而是比喻智慧的行為。參箴25:16,27。
       13~14 智慧的導師闡明智慧給人的快樂和益處。
     13~14尋求智慧要象喜歡蜂蜜一樣,心中覺得甘甜。
         13-14 蜜不但香甜,對身體又有益處,同樣,智慧使智者得益,對身心也有好處。
         13~14迦南地到處都有蜂蜜,正如約拿單在精疲力竭時,蘸了點蜜吃就恢復元氣的故事一樣(撒上14:27),人們都認為蜂蜜的功效很大。詩篇的作者曾讚美說,耶和華的道理比蜜甘甜(詩19:10),惟有經歷過的人才能享受,逐一認識無窮無盡之真理的喜樂。

【箴二十四14】「你心得了智慧,也必覺得如此,你若找著,至終必有善報,你的指望,也不至斷絕。」
  〔呂振中譯〕「要知道智慧對你的心也是這樣:你若找着,必有好結局;你的希望必不至於斷絕。」
  〔暫編註解〕“善報”。更可作:將來。
     正同蜂蜜可口而有利於增強體格,智慧對於心靈和品格也是這樣。智慧對於懂得欣賞的人是甘甜的。其在今生和來生的果效要更加甘甜。如果找到和接受了智慧,在將來獎賞的時候,智慧和正直的人一定會得到報酬。

【箴二十四15】「你這惡人,不要埋伏攻擊義人的家,不要毀壞他安居之所。」
  〔呂振中譯〕「惡人哪,不要埋伏攻擊義人的莊舍,不要毀壞他安居的所在。」
  〔暫編註解〕惡人一般都會嫉妒享受神保護的義人。他經常心懷惡意,想引誘義人犯罪,使之和他們一樣陷入不安定的狀況之中。貪心的人經常想奪走無辜者的家園,獲取不義之財。傷害義人的人不關心他們所造成的痛苦,甚至幸災樂禍(見箴1:11,12;4:16;摩8:5,6)。
     15~16惡人以私利為出發點,不喜歡義人。但神的眼目看顧義人和他的家。“七次”指許多次,神必拯救義人到底(參詩三十四19;三十七24)。

【箴二十四16】「因為義人雖七次跌倒,仍必興起,惡人卻被禍患傾倒。」
  〔呂振中譯〕「因為義人雖仆倒七次,還能再起來;惡人卻跌倒於災禍中,就不能再起。」
  〔暫編註解〕「義人七次跌倒」:指遭惡人謀害而僕倒(參詩37:24)。
       因為義人雖七次跌倒,仍必興起: “跌倒”可以解釋成“陷入罪惡”。義人雖然可能因失誤或誘惑數次犯罪,但依然可以在神面前悔改並重新開始。若與15節及下半節相聯繫,似乎將“跌倒”理解為“陷入患難或災禍”更為恰當。神允許困苦臨到義人,困境會成為試驗的工具,使他更加剛強成熟(彼前1:7)。
     根據上下文,“跌倒”原指“遭遇患難”。惡人想戰勝義人是枉費心機的。他一旦造成義人貧困和苦痛,神就出面解救。惡人卻要“被禍患傾倒”,無法再起來(見詩34:19;彌7:8)。
         從屬靈的意義上說,本節給奮鬥中的基督徒帶來許多的安慰。他們在與罪惡抗爭時經常遭遇灰心失敗。“七次跌倒”的意思是“無論何時跌倒”。如果我們每一次失敗以後都懷著新的希望站起來,重新抓住那白白賜給我們的拯救大能(太11:28;猶24),我們就被列為義人。神必在我們身上完成祂所開始的工作(腓1:6;來12:2)。成義的願望和行義的力量都來自祂(腓2:13)。所以一個人無論認為自己有多麼軟弱,只要樂意立志行善,就不必絕望。

【箴二十四17】「你仇敵跌倒,你不要歡喜;他傾倒,你心不要快樂,」
  〔呂振中譯〕「你的仇敵仆倒時,你不要歡喜;他跌倒時,你的心不要快樂;」
  〔暫編註解〕你仇敵跌倒,你不要歡喜: 我們可以從出15章、士5章等處,看到以色列人因仇敵被滅而歡呼的情景,但這並不只是在慶祝惡人終於滅亡了。他們喜樂主要是因他們得到了拯救,神的公義得到了實現。事實上,嚴格地說世人均是罪人,聖徒只不過是罪得赦免的人。這正是我們要憐憫仇敵的原因。
       這句話很像耶穌所說的:“要愛你們的仇敵,為那逼迫你們的禱告”(太5:44)。對於仇敵,人都會出於本能地幸災樂禍。我們也許用樂於看到正義得到伸張的名義,來掩蓋自己罪惡的滿足感。但我們的內心與耶穌的榜樣和教訓大相徑庭。祂是為一個充滿仇敵的世界而捨身的(羅5:8-10)。我們對於失喪的人類必須表現出愛心,要拯救他們,而不是毀滅他們,還要為違背正道之人的不幸而悲傷(見結33:11;何11:8;路19:41,42)。
         這些預示天國之愛更完全啟示的訓誨,證明基督的靈通過古時的先知說話(彼前1:11)。
     17~18不可幸災樂禍,倒要與哀哭的人同哭。幸災的心態比仇敵犯罪更不為神喜悅(看羅十一18~21)。以東因見耶城被毀而歡喜,結果招來毀滅(結三十五15)。

【箴二十四18】「恐怕耶和華看見就不喜悅,將怒氣從仇敵身上轉過來。」
  〔呂振中譯〕「恐怕永恆主看了就不喜悅,而將他的怒氣從你仇敵身上轉過來給你。」
  〔暫編註解〕初一看來,這似乎是為無私的態度找一個自私的理由。憐憫一個受苦的人,僅僅是因為神不喜歡你的自私態度而可能要挪走他苦難。一個充滿基督犧牲之愛的人,只要罪人能因此而脫離忿怒,他是很願意遭遇患難,甚至是神不悅的。基督曾這樣做(賽53章)。摩西也願意這樣做(出32:31-33)。但所羅門的警告不是針對愛仇敵的義人,而是針對幸災樂禍的惡人。對於這樣的人,所給的理由是很充足的。真心的憐憫不是出於強迫的,而是從愛心中自然地流向一切有需要的人。

【箴二十四19】「不要為作惡的心懷不平,也不要嫉妒惡人,」
  〔呂振中譯〕「不要為了作惡的而心懷不平;不要羨慕惡人;」
  〔暫編註解〕正如仇敵跌倒時我們不應高興一樣(第17節),我們也不要因他的興旺而生氣或嫉妒(見詩37:1,8;73:2,3;箴24:1)。這樣的心態會使我們沮喪,甚至走上惡人的道路,好享受他在表面上所享受的快樂。箴24:20要我們不要這種看法。
     19~20看二十三17;詩三十七1,惡人和他的子孫決無不受刑罰之理,沒有前途,只有滅亡(看十三9;詩三十七2,28)。

【箴二十四20】「因為惡人終不得善報,惡人的燈,也必熄滅。」
  〔呂振中譯〕「因為壞人必沒有好結局〔或譯:晚景〕;惡人的燈必熄滅。」
  〔暫編註解〕“燈”。即喜樂與興旺(比較斯八16)。
       「惡人的燈 ...... 必熄滅」:惡人沒有前途和盼望。
     參詩73:3,17-24。

【箴二十四21】「我兒,你要敬畏耶和華與君王,不要與反復無常的人結交,」
  〔呂振中譯〕「弟子阿,你要敬畏永恆主,敬畏君王;不可激怒此二者〔傳統:不可同變節的人結交〕;」
  〔暫編註解〕“反復無常的人”。即反對民權的人。
       本節下半或指不要與謀反的人為友,恐怕自己受牽連,一同受罰。
         敬畏耶和華與君王: 作者並列指出當敬畏天上的神與地上的君王,強有力地暗示了,信仰與維護秩序及道德生活當並行。在古代社會,君王就是國家與統治的核心,因此,敬畏君王等於是今天國民對國家的忠誠。我們可以藉此機會,思考聖徒所當持的正確的國家觀:①國家的起源:創造並掌管宇宙與歷史的神以普遍恩典建立了國家這一制度,是為了維持這世界的秩序與安寧。因此,國家的興衰,甚至是極端邪惡之政權的出現,也都在神的護理之下;②聖徒對國家的順服:羅馬書的緒論詳細地說明了這一點;③國家與個人:神先創造的是個人,而不是國家,從這一角度,聖經反對無視個人的整體主義;同時聖經又強調在創造之初的神是要人彼此服侍並共同營造美好的生活,因而也反對極端自私的個人主義。聖徒可以追求個性,但也要致力於整個社會或國家的福祉;④國家與教會:縱觀教會史,要麼國家逼迫或利用教會,要麼教會戰略性地追求所謂政教合一,這兩種態度皆不正確。教會是得蒙救贖之聖徒的團契,屬於特殊恩典的範疇 ;國家則屬於普遍恩典的範疇。因此,聖徒可以以個人的身份治理國家,但教會卻不能追求世俗權力。國家與教會雖然不是互相排斥的制度,但根本目的卻有所不同,教會當明確區分這一點,以此維護教會的純潔。根據人種與民族,聖徒從屬於各個不同的國家,理當為自已國家的福祉而盡力。但從根本上,也應該考慮這是否符合普世教會的宣教使命。綜上所述,聖徒當明白國家與教會,是擁有不同領域的制度。在新天新地到來,國家變成教會之前,應該根據領域主權性理論,辨明兩種制度的根本目的,盡上當盡的忠誠與義務。
         我們不但要尊重神和長官(見傳8:2;10:20;彼前2:17),也要避免與反復無常的人結交。
     21~22勸人敬畏神和君王。新約也勉勵信徒為在位的禱告(羅十三1~7;彼前二17)。對惡人來說,君王是他們的剋星(參二十8,26)。

【箴二十四22】「因為他們的災難必忽然而起。耶和華與君王所施行的毀滅,誰能知道呢?」
  〔呂振中譯〕「因為他們降的災難必突然而起;二者所要施行的毀滅誰能知道呢?」
  〔暫編註解〕耶和華與君王都要懲罰叛亂的人。
     耶和華與君王要毀滅背叛的人。這種毀滅是突然而意外的,且具有摧毀力。本節告戒義人不要與耶和華與君王的仇敵結交而受累。

【箴二十四23】「以下也是智慧人的箴言:審判時看人情面是不好的。」
  〔呂振中譯〕「以下這些話也是智慧人的說的。審判時看人的外貌、很不好。」
  〔暫編註解〕是不好的: 使用了較委婉的字句,可解釋為“是非常可憎的”。下面的兩節經文也再三強調了本節的主題。
       以下也是。這句話顯然是附錄,也就是後記的序言。
         看人的情面。見箴18:5;24:24注釋。
     23~34這幾節是二十二17~二十四22的增補,繼續“智慧人的言語”,故說“以下也是智慧人的箴言”(23節)。

【箴二十四24】「對惡人說:“你是義人”的,這人萬民必咒詛,列邦必憎惡。」
  〔呂振中譯〕「對有罪的人說「你無罪!」的、萬族之民必咒詛,萬國之民必怒罵。」
  〔暫編註解〕法官宣佈有罪的人無罪,受害人是不會同意的。但法官如果稱惡人為義人,他就不止是讓罪犯去危害社會了。他們混淆是非,慫恿青年人無視法律秩序。這樣的法官必遭到全民族的唾棄,因為百姓總的來說是主持正義的。一個國家的公民肯定不會同意削弱和平與繁榮基礎的行為。

【箴二十四25】「責備惡人的,必得喜悅,美好的福也必臨到他。」
  〔呂振中譯〕「但責備他的必得喜悅;興隆之祝福就必臨到他們。」
  〔暫編註解〕「責備」:刑罰。
     對作惡的人實施正義譴責和懲罰的人會有一種使命的成就感。主持正義會給人以滿足感,並能幫助群眾尊重權威,從而保護他們擺脫仇敵。正義的統治者會得到特別的福氣。他們不但受到百姓的愛戴,而且神會親自獎賞他們,賜給他們特別的保護和引導(見詩72篇)。這樣的統治者手下的百姓也是有福的。他們可以安心生活,知道在必要時會有人主持正義。

【箴二十四26】「應對正直的,猶如與人親嘴。」
  〔呂振中譯〕「應對之話恰當的、猶如人與人親嘴。」
  〔暫編註解〕正直的話語因為真摯,可以止息爭論,象嘴親在唇上,甘心把嘴封住。
       正如夫婦之間以親嘴來作愛的保證,一個誠實的回答也保證一次公平的審判。
     「親嘴」:情誼真摯的表現。
         英譯欽定本譯為“應對合適的,萬民與他親嘴”(Every man shall kiss his lips that giveth a right answer),這樣的翻譯更接近原文。聖經中的親嘴,不只表示男女之愛,也用來表示尊敬、信賴等情感(創27:26,27;33:4;撒上20:41)。並且,保羅也曾勸勉聖徒“當以聖潔的親嘴,彼此問安”<撒下20:9,聖經中的問候法>。
         直譯是“他將與回答正確的人親嘴”。當一個國王,官長或法官說出公正的話語時,對於正直的百姓來說,就像是親嘴一樣。

【箴二十四27】「你要在外頭預備工料,在田間辦理整齊,然後建造房屋。」
  〔呂振中譯〕「你要在外頭豫備你所作的,在田間自己準備停當,然後娶妻,建立家室〔或譯:然後建造房屋〕。」
  〔暫編註解〕建造房屋之先應仔細設計,準備工具和材料,按步就班進行。“房屋”可指家室,成家立室事先應作充分準備。
       “建造房屋”。即成家立室。建立一個新家庭之前,人需要做出某些準備。
     作事情須按步就班。
         「建造房屋」:可指建立家庭。人必須先有了各方面的準備,才可成家立室。
         “建造房屋”可有兩種解釋:其一,蓋房子;其二,建立新的家庭。不管是哪種解釋,本節的主旨在於:“當提前預備,以防困苦”。尤其是,若考慮到以色列人下聘金的婚姻風俗,就可以更清楚地理解本文的含意。以色列男性為了娶妻,需要給女方的監護人送相當多的聘禮(創34:12;出22:16,17;得4:5;撒上18:25)。當然,這聘禮的真諦是感謝養育妻子的父母,決不是將妻子視為商品。
         可能指建造房屋,或建立家庭養育兒女。一個青年人若想娶回妻子,就得向對方及其父母送聘禮,並證明自己有能力供養她(見創24:35,53)。所以他要開墾土地,以保障家庭的需求。
         在屬靈方面,一個人也要清除自己心中的石頭雜草,播下公義生活的種子,才能建立起堅強恒久的品格(見賽5:1-7;何10:12)。

【箴二十四28】「不可無故作見證陷害鄰舍,也不可用嘴欺騙人。」
  〔呂振中譯〕「不可無緣無故作見證陷害鄰舍;不可用嘴詐騙人。」
  〔暫編註解〕可能指不要主動去告發鄰居,除非奉命作證。但根據上下文,更可能是指毫無事實根據地攻擊鄰居(見箴3:30)。後半句直譯為“你要用嘴欺騙人嗎?”

【箴二十四29】「不可說:“人怎樣待我,我也怎樣待他,我必照他所行的報復他。”」
  〔呂振中譯〕「不可說:『人怎樣待我,我也怎樣待他;我要照他所行的報復他。』」
  〔暫編註解〕聖經勸勉人勿施報復。耶穌基督且要人愛他的仇敵(太五44;羅十二17)。
       不可報復(參太5:44; 羅12:20)。
     所羅門警告人不要違背“你想別人怎樣待你,你也要怎樣待人”的準則。即使仇敵作了不利於我們的證詞,我們也不要這樣對他。他不論怎樣虧待我們,我們都不要對他以牙還牙,以眼還眼。伸冤是屬於神的(來10:30)。
         向仇敵復仇的思想包含在這樣的一句俗話裡:“我要跟他算帳!”我們的對手降格虧待我們,我們也侍機降格到他的水準上。他繼續降格攻擊我們,我們也降格回擊他。這樣糾纏不休,只能讓人類的仇敵從中漁利。

【箴二十四30】「我經過懶惰人的田地、無知人的葡萄園,」
  〔呂振中譯〕「我經過懶惰人的田地,全無心思之人的葡萄園;」
  〔暫編註解〕巴勒斯坦農民糧食和財富的主要來源是農田和葡萄園。本節把懶惰人和無知人並列。
     30-31 觀察事實。
         30~31“智慧人的箴言”(22:17-24:34)也視懶惰為非常嚴重的問題,在結尾部分再三警告了懶惰的人。
         30-34 從懶惰人身上學功課。
       30~34 智慧的導師從懶惰人不理會葡萄園的個案來說明有關懶惰的教訓。他作出了觀察(30,31節)、解釋(32節)和應用(33,34節)。聰明人從懶惰人身上也能學到功課!
     30~34這幾節戒懶惰。31節所描寫的為懶惰不工作的結果。33節描寫懶惰人的狀況。31~34節可看六10~11及注。

【箴二十四31】「荊棘長滿了地皮,刺草遮蓋了田面,石牆也坍塌了。」
  〔呂振中譯〕「只是蒺藜長滿了地皮!刺草蓋滿了田面!其石墻也翻毀了!」
  〔暫編註解〕「刺草」:指野草或雜草(伯37:番2:9)。
       荊棘……刺草: 巴勒斯坦地多有帶刺的草。這種草繁殖力極強,若不常常將其拔掉,很快就會覆蓋整個耕地。值得注意的是,七十士譯本從屬靈意義上翻譯了本節。若不每日邁向屬靈的成熟而怠慢閑懶,就會助長罪惡的荊棘,甚至有可能侵害已領受的恩典(加6:1)。
     有好幾個希伯來詞語都譯為“荊棘”,但我們不知道在什麼情況下,是哪一種荊棘造成麻煩。農田不加照料,很快就會雜草叢生,擠壓住莊稼。雜草一旦蔓延,就很難根除。圍牆也必須修好,以防止野獸侵襲(見賽5:1-7)。
         有人從所羅門關於懶惰人的箴言中看到屬靈的真理。雖然聖靈能單獨幫助我們戰勝罪惡,但必須得到我們的同意與合作,否則祂是愛莫能助的。我們必須靠著聖靈所賜的能力清除雜草,並借著神的能力建造起順從十誡的堅固圍牆。

【箴二十四32】「我看見就留心思想,我看著就領了訓誨。」
  〔呂振中譯〕「我看了就留心思想,我看着就得了訓誨:」
  〔暫編註解〕思想觀察的結果。
     所羅門觀察懶惰人農田的狀況,發現它對於所有缺乏主動精神和活力的人在世務和屬靈方面的教訓。正是因為所羅門有善於觀察事物和總結教訓的能力,加上神的特別賜福,他才成為人類有史以來最聰明的人。凡希望自己聰明的人,也可以像所羅門那樣得到智慧(見王上4:29;雅1:5)。

【箴二十四33】「再睡片時,打盹片時,抱著手躺臥片時,」
  〔呂振中譯〕「『且睡片時,且打盹片時,且抱着手躺着片時』,」
  〔暫編註解〕參箴6:10,11;20:13。
     33-34 應用所得的教訓。

【箴二十四34】「你的貧窮,就必如強盜速來;你的缺乏,仿佛拿兵器的人來到。」
  〔呂振中譯〕「你的貧窮就如攔路賊〔傳統:走路的人〕忽來,你的窮乏就像武裝匪來到了!」
  〔暫編註解〕“強盜”。流浪者。
       「拿兵器的人」:攜械的匪徒。

【暫編註解資料來源】
《啟導本聖經註釋》․《雷氏研讀本》․《串珠聖經註釋》․《聖經精讀本──箴言註解》․《SDA聖經注釋》․

※以上內容摘錄自『查經資料大全』,更多相關內容,請上 http://www.ccbiblestudy.org/index-T.htm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