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埔教會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搜索
查看: 454|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詩篇】第一百三十七篇 [複製鏈接]

Rank: 9Rank: 9Rank: 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7-1-10 14:40:40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內容綱要

【伸冤在神(一三七1~9)】
   一、向神傾訴他們以往的苦情(一三七1~4)
   二、帶出哀歌中向神祈求的基礎(一三七5~6)
   三、為呼求神的內容(一三七7~9)
──《新舊約輔讀》

逐節詳解

【詩一百卅七1】「我們曾在巴比倫的河邊坐下,一追想錫安就哭了。」
  〔呂振中譯〕「我們曾在巴比倫河溝邊,在那裏、我們一追想到錫安,就坐在地上哭了。」
  〔暫編註解〕“河”為多數,當指幼發拉底、底格裡斯等河及其支流。
         “巴比倫的河”。幼發拉底河及其支流迦巴魯河(結一1),及一帶無數的河道。
         我們曾在巴比倫河邊坐下,一追想錫安就哭了: 這一場面栩栩如生地表現了詩人悲痛的心境。詩人暫時避開俘虜生活中的監視,尋找一處寂靜之地,回顧著在神的慈愛下飽享快樂的往日而揮灑著悲痛之淚。那敬虔地敬拜神的一幕幕美好回憶,如今反而給詩人帶來了無限傷感。
         巴比倫的河。巴比倫被稱為“眾水”之地(耶51:13)。幼發拉底河是主流。它有許多支流。囚虜們經常到這些河岸邊去。
         就哭了。回想聖城,特別是現在已成廢墟的聖殿,他們傷心欲絕,忍不住自己的淚水。在他們看來,沒有什麼地方比得上迦南。這是一塊美地(申8:7-9),在他們心中留下許多珍貴的記憶。
         1-4  詩人同胞的苦況:他們被擄到巴比倫,一想起故鄉便已禁不住要哭了,但俘擄他們的外邦人還要戲笑和折磨他們。
         137:1-9  這是一篇團體的祈禱詩。
         1~9巴比倫被擄之歌: 本詩常被歸為咒詛詩,然而,其整體內容實際上卻屬於悲歎詩。匿名的詩人回顧著當年的俘虜生活,傾訴著無限悲苦悔恨之情。整首詩中對悲痛而淒涼之情感的描述,表明了詩人親身經歷了巴比倫被擄生活(1,2節)。據結尾部分對巴比倫的咒詛(8,9節)來看,似乎是在巴比倫即將滅亡的俘虜生活末期所寫的。起始部分飽含悲痛的場面與結尾部分強烈的咒詛等極端情結的流露,緊緊扣住了讀者的心靈,以色列的這場悲劇喚起了今日聖徒的警覺。這首詩可分為兩部分:①巴比倫河岸的悲愁(1-6節);②對巴比倫的咒詛(7-9節)。
       這首短詩很難分類,若把重點放在開頭四節,可以稱之為團體求告詩,作者被囚巴比倫或獲釋後,回想當年耶城淪陷(主前587年),自己和同胞被擄情景及異國困苦生活,不覺悲從中來,益增對錫安的熱愛。作者可能為聖殿樂師(2節)。
     詩一三七 在這首被擄之歌中,詩人為了作俘虜之猶太人的苦況而哀哭(1~4節),表達了他對耶路撒冷的愛慕(5,6節),並咒詛以色列的仇敵(7~9節)。

【詩一百卅七2】「我們把琴掛在那裡的柳樹上,」
  〔呂振中譯〕「在河溝之間楊柳樹旁、我們把我們的琴掛上了。」
  〔暫編註解〕琴聲曾給他們帶來快樂和享受。但現在他們遭遇患難,琴聲也沉默了。
       2~3 俘虜他們的巴比倫人羞辱他們,要他們唱“錫安歌”,以色列人卻在痛苦中把“琴”掛在樹上。
     2~3把琴掛在柳樹上,比喻歡樂的歌止息。詩人為巴比倫人苦待心中悲苦,琴瑟只能奏出悲音(伯三十31)。
         2~4外邦人的譏誚與嘲諷: 令詩人更加痛苦的是來自外邦人的譏誚與嘲諷。他們要求詩人唱詩為他們的宴席助興,原是獻給神的聖潔而嚴肅的讚美如今卻淪為外邦人的玩物。詩人在此處斷然決志,必不從他們而唱詩歌。即使是飽嘗亡國之恨與羞辱,卻依舊燃燒著對耶和華的誠摯渴望與激情的詩人,給我們的信仰帶來嶄新的衝擊。

【詩一百卅七3】「因為在那裡,擄掠我們的要我們唱歌;搶奪我們的要我們作樂,說:“給我們唱一首錫安歌吧!”」
  〔呂振中譯〕「因為在那裏、擄掠我們的要我們唸歌詞;折磨我們的要我們嬉樂歡笑:他們說:『喂,給我們唱首錫安歌吧!』」
  〔暫編註解〕“搶奪我們的”。使我們痛苦的人。
       「搶奪我們的」:或作「折磨我們的」。
     錫安歌。他們的主人嘲笑他們,要他們唱一首聖歌。

【詩一百卅七4】「我們怎能在外邦唱耶和華的歌呢?」
  〔呂振中譯〕「哎,我們怎能在外人之地唱永恆主的歌呢?」

【詩一百卅七5】「耶路撒冷啊,我若忘記你,情願我的右手忘記技巧。」
  〔呂振中譯〕「耶路撒冷阿,我若忘了你,情願我的右手都忘了感覺哦!」
  〔暫編註解〕「我的右手忘記技巧」:我的右手枯萎(不能彈琴)。
         在這種情形同意唱聖殿之歌,在以色列人看來,似乎是對自己所愛之城的褻瀆。他即使忘記自己最寶貴的財產,也不會忘記以色列的驕傲和榮耀——錫安。
       5-6  祈求的基礎:詩人表示他不會忘記自己的家鄉,就是耶和華所揀選的耶路撒冷。
     5~6“右手忘記技巧”(每個以色列人必須學一技之長)、“舌頭貼於上膛”是說不彈琴、不唱歌,因為不能忘記神和耶路撒冷,在異邦強顏歡笑。
         5~6又可譯為以下的譯文“耶路撒冷啊,我若忘記你,我的右手將會枯乾。我若遺忘你,我若有比你更喜愛的,我的舌頭將貼於上膛”。這是意指若詩人不紀念神,為了取悅外邦人而唱詩或演奏就會受到咒詛。

【詩一百卅七6】「我若不紀念你,若不看耶路撒冷過於我所最喜樂的,情願我的舌頭貼於上膛。」
  〔呂振中譯〕「我若不懷念着你,若不高舉耶路撒冷超過我喜樂的絕頂,情願我的舌頭都貼住上膛哦!」
  〔暫編註解〕“ 不看…… 過於…… ” 。不高舉。
       「我的舌頭貼於上膛」:舌頭貼在上顎,僵硬不會發聲(不能唱歌)。
     舌頭貼。指不會說話。

【詩一百卅七7】「耶路撒冷遭難的日子,以東人說:“拆毀,拆毀,直拆到根基!”耶和華啊,求你紀念這仇。」
  〔呂振中譯〕「當耶路撒冷遭難的日子,以東人逕說:『拆光它!拆光它!拆到它的根基!』永恆主阿,記得這日、來報罰以東人哦!」
  〔暫編註解〕以東人為以掃的後裔,在耶城被圍攻的黑暗時刻,以東人幸災樂禍,趁火搶劫(參俄11~14節)。詩人求神懲罰以東人和擄掠耶城的巴比倫人。
       有關以東人犯罪得罪以色列人的詳情,參看俄巴底亞書11至14節的腳註。
     「直拆到根基」:夷為平地。
         耶路撒冷遭難的日子: 指B.C.586年左右,南猶大王國因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的攻擊而滅亡,其百姓被擄去為奴的一天(王下25:1-21)。詩人祈求神紀念他們所遭遇的患難並為他們報仇。
         以東人對以色列人多次不顧手足之情。他們儘管與雅各的後裔有親屬關係,卻幫助巴比倫人攻擊以色列人(俄10-14章)。先知一再譴責以東人虧待自己的兄弟民族(耶49:7;哀4:21;結25:12-14;珥3:19;摩1:11)。
         7-9  祈求的內容:詩人求神嚴厲懲罰以東人(幫兇)和巴比倫人(禍首)。

【詩一百卅七8】「將要被滅的巴比倫城啊,報復你像你待我們的,那人便為有福。」
  〔呂振中譯〕「毀滅者〔傳統:被毀滅的〕巴比倫國〔國:原文是女子〕阿,照你所待我們的去報復你的、那人有福阿!」
  〔暫編註解〕因常將國家比作女子,這裡詩人也描述巴比倫為女子(賽 47:1)。
     8~9 報仇法之嚴厲的條款要求巴比倫人承受他們對待耶路撒冷那樣的痛苦(包括殺孩童)。

【詩一百卅七9】「拿你的嬰孩摔在磐石上的,那人便為有福。」
  〔呂振中譯〕「抓住你的嬰孩去摔在磐石上的、那人有福阿!」
  〔暫編註解〕巴比倫人殘忍異常,圍城之戰中婦孺難逃被殺命運。詩人祈求以其人之道反治其人。
       在古代戰事中常常會發生如此殘忍的瘋狂舉動。這一節詩是意指耶和華將會祝福使巴比倫嘗到戰爭之悲慘災殃者。
     在古代的戰爭中,經常發生殺害無辜兒童的事。這是最殘暴最可惡的行為(王下8:12;賽13:16;何10:14)。鑒於巴比倫人的這種暴行(見耶51:24),詩人只是指出了生命的定律:“你怎樣行,祂也必照樣向你行”(俄15節;比較太7:2)。

【暫編註解材料來源】
《啟導本聖經註釋》․《雷氏研讀本聖經註釋》․《串珠聖經註釋》․《SDA聖經註釋》․《聖經精讀本──詩篇註解》․

※以上內容摘錄自『查經資料大全』,更多相關內容,請上 http://www.ccbiblestudy.org/index-T.htm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