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埔教會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搜索
查看: 416|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詩篇】第六十篇 [複製鏈接]

Rank: 9Rank: 9Rank: 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6-12-6 14:53:48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內容綱要

【得勝之秘訣(六十1~12)】
一、神的百姓受侵擾(六十1~5)
二、神發出應許之言(六十6~8)
三、專心靠賴神的大能(六十9~12)
──《新舊約輔讀》

逐節詳解

【詩六十1】「神啊,你丟棄了我們,使我們破敗。你向我們發怒,求你使我們復興。」
  〔呂振中譯〕「〔屬於指揮集,調用「見證的百合花」:大衛的金詩,要教人學習的。當時大衛和兩河之間的亞蘭、及瑣巴的亞蘭爭鬥,約押轉回,在鹽谷擊殺了以東一萬二千人。〕神阿,你屏棄了我們,沖破了我們;你發了怒了;求你使我們復原。」
  〔暫編註解〕戰爭失敗是人得罪神為祂所棄的結果,詩人求神息怒,恢復與神的關係。
         「求你使我們復興」:或作「你背棄了我們」。
         你。這個代詞在1-4節中重複了八次,使語言顯得生動有力。這種修辭方法被稱為首語重複法。
         丟棄我們。參詩43:2;44:9-11。
         破敗。原文要麼指打垮敵人的隊伍,要麼指使用攻城的器械摧毀城牆(見士21:15;撒下5:20;6:8)。
         發怒。詩人視戰敗為神不悅的證據。
         求你使我們復興。英文KJV版為“求你關注我們。
         1-4  詩人同胞的苦況:神拋棄了他們,使他們被敵人擊打,一敗塗地。
         60:1-12  這是一篇團體的祈禱詩。
       這是一篇團體求告詩,國家遭逢大難,敗在敵人(可能是以東)手上,祈求神施拯救。題注中說此詩為大衛所作,背景或為《撒下》八章、《代上》十八章所記的事,但那裡沒有提到以東。由於資料不全,我們無法瞭解當時情況。
     全詩由四部分構成:1,國難的描寫(1~3節);2,求神拯救(4~5節);3,神的曉諭,指出神是以色列的主,也是全地的主(6~8節);4,堅信丟棄他們的神會幫助他們得勝(9~12節)。本詩5~12節也見一〇八6~13,用同一材料於新的情況中。
         詩六○ 正當大衛在北部與“兩河間的亞蘭”(米所波大米)和“瑣巴的亞蘭”(在大馬色與幼發拉底河上游中間)爭戰的時候,以東從南面入侵,打敗了以色列。約押被派遣轉回迎戰以東,並取得了重大的勝利(撒下八;代上一八)。“為證的百合花”。一個曲調。“金詩”。參看詩篇第十六節的腳註。本詩篇的大綱大致如下:本國的困境(1~5節),神的應許(6~8節)和大衛的祈求(9~12節)。

【詩六十2】「你使地震動,而且崩裂。求你將裂口醫好,因為地搖動。」
  〔呂振中譯〕「你使地震動,又崩裂;求你將裂口治好;因為地在搖動呢。」
  〔暫編註解〕「地搖動」:地破裂,而且搖晃不定。
       使地震動。用地震來比喻一個民族在失敗時的恐懼。
     裂口。詩人求神填補地震的裂口,即修復敵人所破壞的。

【詩六十3】「你叫你的民遇見艱難,你叫我們喝那使人東倒西歪的酒。」
  〔呂振中譯〕「你使你的人民遇到艱難;你叫我們喝那令人東倒西歪的酒。」
  〔暫編註解〕神讓他們喝祂忿怒的酒,以致東倒西歪(看賽五十一17,22);他們所盼望是神救恩之杯(一一六13)。
       用喝苦杯的比喻描寫他們的痛苦。
     艱難。或“嚴重的事情”,如失望,失敗,試煉。
         使人東倒西歪的酒。指整個民族像喝醉酒的人,步履蹣跚(見詩75:8;賽51:17,22;耶25:15-17)。

【詩六十4】「你把旌旗賜給敬畏你的人,可以為真理揚起來。細拉」
  〔呂振中譯〕「你把旌旗賜給敬畏你的人,好使他們集合旗下、以逃避敵人的弓箭。(細拉)」
  〔暫編註解〕“旌旗”是戰場上結集軍隊準備出戰的標幟,也是領軍對進入戰鬥的先鋒。此處求神集合以色列軍,並率領他們去為真理取得勝利。(“為真理揚起來”亦作“逃避弓箭”,故有戰士集合在神的旗下可避敵人攻擊之意。)
       神既把“旌旗”賜給他們,號召他們打得勝的仗,他們的落敗似乎是令人費解的。
     應意譯作「你把旌旗賜給敬畏你的人,使他們可以走避敵人弓箭的射擊」。古人作戰時在較高的地方將旌旗豎起,以召集國民準備應戰或及時躲避敵人的侵襲。旌旗亦可象徵勝利。(參20:5注)
         旌旗(nes)。“旗幟”,“信號”,“記號”。儘管遭到民族的恥辱,詩人仍從呼籲以色列人聚集在神的旌旗下看到希望。
         真理。神的子民蒙召堅持真理和公義的原則,使世人被基督教的信仰所吸引。

【詩六十5】「求你應允我們,用右手拯救我們,好叫你所親愛的人得救。」
  〔呂振中譯〕「為了使你所愛的人得救拔,求你用右手賜勝利、來應我們。」
  〔暫編註解〕大能的“右手”(出一五6)。
       祈求的內容和基礎:詩人求神拯救,因為他們是神所疼愛的選民。
     「右手」:代表能力。
         所親愛的人。詩人似乎是指以色列民族(見申33:12)。
         用右手。見詩17:7;44:3。
         求你應允我們。原文是“回答”,“垂聽”。
         5-12節與詩108:6-13稍有區別(見該處注釋)。

【詩六十6】「神已經指著他的聖潔說:“我要歡樂,我要分開示劍,丈量疏割谷。」
  〔呂振中譯〕「神〔或譯:指着自己的聖所〕在他的聖所中應許說:『我要歡躍,我要分示劍,測量疏割谷。」
  〔暫編註解〕「示劍」:在約但河西,位於耶路撒冷以北六十四公里(四十英里)。
         「疏割谷」:位於約但河東。
         神已經……說。神已經應許把迦南地賜給以色列(見創12:7;13:15;17:8;詩105:8-11)。大衛求神充分履行這個承諾。
         指著他的聖潔。聖經的作者經常提到神的聖潔,以證明可以信任祂的應許(見詩89:35;摩4:2)。
         我要分開。見書1:6;13:6,7;14:5等。
         示劍。可能指約旦西岸全境。因為從修辭上說,可用一個主要城市代表整個地區。示劍是雅各從米所波大米回來時在巴勒斯坦的第二個停留地(創33:18),後來成為一座重要的城市,儘管它不是以法蓮最主要的城市(見王上12:1)。在這份地名中提到示劍是很有意義的。以色列佔領了應許之地以後,就是在示劍附近宣讀律法的(見詩27篇,28篇;書8:33-35;見創12:6注釋)。
         疏割。位於約旦以東,是雅各從米所波大米回來時安營的地方(創33:16,17)。
       6~7 神向他們保證,那負責分地的仍然擁有土地的控制權。
     6~7示劍在約但河西,疏割在河東,均雅各時代古城(創三十三17;三十七14)。“分開”和“丈量”表示這城的主權屬神。基列在約但河東,為瑪拿西半支派所在,瑪拿西另一半半支派則在約但河西岸,位於以法蓮之北。詩人列舉四區以說明整個以色列都在神手中。
         6-8  預告勝利:詩人好像聽見祭司代表神所發的喻言:神會使他們勝過仇敵。

【詩六十7】「基列是我的,瑪拿西也是我的。以法蓮是護衛我頭的,猶大是我的杖。」
  〔呂振中譯〕「基列是我的;瑪拿西是我的;以法蓮是我的頭盔;猶大是我的指揮棍;」
  〔暫編註解〕以法蓮和猶大為以色列兩個重要支派。以法蓮在北,猶大在南,也代表全以色列。以法蓮是護衛神的頭盔,因此支派強大有力(申三十三17;士七24);猶大是神的權杖,因為神所揀選治理以民的王從這支派出來(看撒下七章)。
       「基列」:在約但河東北。
         「瑪拿西」:這支派所占的地域橫跨約但河東西兩岸。
     詩人用上述這四區來表明整個以色列國土都屬於耶和華。
         「以法蓮」:通常代表北國。
         「猶大」:代表南國。
         詩人描寫耶和華像一個戰士,以北國為頭盔,以南國為發令的權杖。
         以法蓮。以法蓮和猶大是約旦河西的主要支派。
         是護衛我頭的。或“是我頭的堡壘”,有的學者認為是喻指頭盔(見英文RSV版)。以法蓮是全國主要的防禦陣地。國家分裂以後,以法蓮成了北方的主要支派(見申33:17)。
         猶大。從地位,人數和預言的應許上說,都是主要的支派之一(見創49:8-12)。
         杖。源於希伯來詞chaqaq。“立法”。這裡是指“立法者”,“部隊的指揮官”,或“指揮官的權杖”。以色列的政權交給了猶大(見撒上16:1;撒下2:4;撒下5:1-3;詩78:68)。

【詩六十8】「摩押是我的沐浴盆,我要向以東拋鞋。非利士啊,你還能因我歡呼嗎?”」
  〔呂振中譯〕「摩押是我的洗腳盆;我向以東拋鞋去擁有它;我對非利士、誇勝歡呼〔傳統:非利士人阿,你要因我而誇勝歡呼〕。』」
  〔暫編註解〕神也擁有“摩押”、“以東”和“非利士”,這三族為以色列東、南和西三方邊疆的傳統敵人。“沐浴盆”供神洗腳(參創十八4)。“拋鞋”是擁有土地主權而又放棄的象徵(參得四7注)。“你還能因我歡呼”亦作“我要對非利士人誇勝歡呼”。全節的意思是說以色列會戰勝這些民族。
       列國都各就各位:摩押負責洗腳;以東負責整理拋過來的鞋;非利士卻成為得勝之歌的主題。
     「沐浴盆」:象徵戰敗為奴;摩押被神戰勝,成為神的奴隸。
         「向以東拋桂」:象徵該地為神的屬土(得4:7)。
         「非利士啊,你還能因我歡呼麽」:可作「我要對非利士誇勝歡呼」(參詩108:9)。  神要戰勝敵人,全地皆由祂擁有。
         摩押。東起死海至沙漠,北至亞嫩河,南方至以東。以色列進入迦南時,摩押人曾計畫消滅他們(見民22)。巴蘭預言摩押人將被征服(見民24:17)。大衛實現了這個預言(撒下8:2)。
         沐浴盆。寓指十分藐視,把摩押比作勝利者的洗腳盆。
         以東。在死海的南部地區。以東人是以掃的後代。
         拋鞋。注釋家們認為這個含義模糊的比喻可能指:一,以東是一名奴僕,主人把自己的鞋子扔給他擦或保管;二,脫鞋扔到地上,寓指以東被佔領(見得4:7,8注釋)。
         非利士。非利士人是以色列人的宿敵。他們的領土是沿著地中海至猶大西部。
         你還能因我歡呼麼?或“向我誇勝嗎?”顯然含有諷刺意義。詩108:9似乎重複了本節,稍有變動:“我必因勝非利士呼喊”。有人把詩60:8改成和詩108:9一樣(見英文RSV版)。這兩種譯法都與上下文一致。非利士和以色列的其他敵人一樣不可能取勝,而一定會失敗。

【詩六十9】「誰能領我進堅固城?誰能引我到以東地?」
  〔呂振中譯〕「誰能帶我進堡障城?誰能領我到以東地呢?」
  〔暫編註解〕“我”可能是王或其他國民代表的自稱。“堅固城”:戰敗的以民可能打算重整軍隊進攻以東設防的首邑。
       「我」:乃人民的代言人,可能是指皇帝。
     「堅固城」:指以東的首都波斯拉;該城形勢險要,易守難攻(俄3)。
         堅固城。很可能指以東的首都西拉,後來被稱為佩特拉。進入它只能通過狹窄的峽穀。兩邊是陡峭甚至是垂直的石牆。這座城市是從山岩中鑿出,侵略者很難攻入(見俄1,3)。大衛急於佔領這個要塞。關於後來的羅馬城市佩特拉的插圖說明,見《國家地理》,67:129-165,1935年2月。
         引我到以東地。本節實際上是戰爭的呼喊。所期盼的勝利是在大衛統治期間由約押和亞比篩取得的(見撒下8:12,13注釋;又見王上11:15注釋)。
         9-12  結語:詩人用祈求作為結束;他知道人的幫助都是枉然的,故求神幫助,且向神表示他堅強的信心。

【詩六十10】「神啊,你不是丟棄了我們嗎?神啊,你不和我們的軍兵同去嗎?」
  〔呂振中譯〕「神阿,不是你把我們屏棄了麼?神阿,你不在我們軍隊中去出戰了!」
  〔暫編註解〕參詩43:2;44:9-11。

【詩六十11】「求你幫助我們攻擊敵人,因為人的幫助是枉然的。」
  〔呂振中譯〕「賜給我們助力、以脫離敵人〔傳統:患難〕吧!人的救助是枉然的。」
  〔暫編註解〕詩人承認神是幫助的真正源泉。

【詩六十12】「我們倚靠神,才能施展大能,因為踐踏我們敵人的就是他。」
  〔呂振中譯〕「是靠着神、我們纔能奮勇而行的;踐踏我們敵人的就是他。」
  〔暫編註解〕施展大能。(見詩118:16)。希伯來語“大能”(chayil)指成功的能力,女人的價值和作用(見得3:11;見箴31:10注釋),以及戰士的勇敢(書1:14;見代上5:24)。
     我們的敵人。本詩以屈辱開始,以信心的盼望結束(見詩44:5)。大衛得以見到自己祈禱的應允。在他的統治結束以前,以色列大規模地擴大了版圖。賜給亞伯拉罕的應許開始實現了(見創15:18;見王上4:21注釋)。

【暫編註解材料來源】
《啟導本聖經註釋》․《雷氏研讀本聖經註釋》․《串珠聖經註釋》․《SDA聖經註釋》․

※以上內容摘錄自『查經資料大全』,更多相關內容,請上 http://www.ccbiblestudy.org/index-T.htm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