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埔教會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搜索
查看: 305|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詩篇】第二篇 [複製鏈接]

Rank: 9Rank: 9Rank: 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6-11-9 10:45:43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內容綱要

【當順服神(二1~12)】
   一、無益的反抗(二1~3)
   二、只會招損(二4~9)
   三、最後忠告(二10~12)
——《新舊約輔讀》

逐節詳解

【詩二1】「外邦為甚麼爭鬧?萬民為甚麼謀算虛妄的事?」
  〔呂振中譯〕「列國為甚麼彼此串通〔或譯:騷動〕?萬族之民為甚麼謀算不能成功的事呢?」
  〔暫編註解〕在東方,國君駕崩、新王繼位之際,屬國多乘機獨立。本詩乃供新王登位或慶周年儀式中頌贊之用。此處所講的外邦圖叛自非指某一定的歷史事件,而是泛指以色列國的生存經常受到外邦的威脅。詩人以一句對偶的問話開始,驚奇於這些國家何以竟敢謀算明知不能實現的事。
         “什麼爭鬧”。他們怎能這樣說一個修辭問句。“爭鬧”。聯合在一起。“謀算”。設計圖謀。
         外邦為什麼?本詩歌一開始就展現了一派混亂的局面。這裡的“外邦”可能指“列國”,就是以色列周圍拜偶像的民族。路德這樣解釋詩人的疑問:“那些與耶和華和基督為敵的人怎麼能成功?”
         爭鬧(ragash)。該詞只出現在這裡(但6:6,11,15有其亞蘭語形式),“混亂”的意思。
         萬民。按照希伯來語平行的規則,該詞意為“外邦”。
         謀算(hagah,見第2節注釋)。這些罪人在策劃無法實現的事。他們反對神政權的企圖註定會失敗。
         1-3  敵人圖謀作反:在中東一帶,每當新王登基時,他的附屬藩國會趁機作反和背叛。這三節就是描寫敵人在新王登基時蠢蠢欲動的情形。
         像第一篇,沒有題注,作者與寫作時期不詳,因為指出國家和民族也象個人一樣只有兩條路供選擇,所以有人認為本篇與第一篇都屬全本《詩篇》的引言。本篇其實可以納入“君王詩”,為供新王登基或在登基周年慶典中崇拜儀式之用。從寫作形式看,很可能是新王在臣民前的登位宣告,寫於猶太人被擄前。傳統認為乃大衛所作。有些聖經學者認為本篇所描寫的是先知所預言的基督,新約屢次引用本詩在耶穌基督身上,祂是那“受膏者”,是偉大的“大衛的子孫”(參徒四26;十三33;來一5;五5;啟二27;十九16)。祂的權柄及於列國,管理全球(8節),而非以色列一國之君。祂是那超越時空的彌賽亞。本篇與八、十六、二十二、四十五、六十九、七十二、八十九、一一〇及一三二諸篇同為描寫彌賽亞之作,常以詩人(通常為大衛)個人經歷來預表基督在世的遭遇,故又稱之為“彌賽亞詩”。
         詩二 在這首王者詩篇(因主題是至高的君王而得這稱謂,也見於:詩一八;二○;二一;四五;七二;八九;一○一;一一○;一三二;一四四)裏,大衛(比較徒四25)揭露世上君王背叛耶和華及受膏君王的決心(1~3節),透露耶和華要在錫安山設立君王的旨意(4~6節),告知君王(耶穌基督,7節)要傳達耶和華之聖旨的決心——聖旨在祂得權柄借公義管轄全地的加冕日傳給祂(7~9節),並且勸勉世上的君王要順服聖子,逃避耶和華的忿怒(10~12節)。

【詩二2】「世上的君王一齊起來,臣宰一同商議,要敵擋耶和華並他的受膏者,」
  〔呂振中譯〕「地上君王列陣站着,眾人君一同陰謀,要敵擋永恆主,敵擋他所膏立的,說:」
  〔暫編註解〕“君王”與“臣宰”都指敵擋神的人。“臣宰”亦作“統治者“,與“君王”為同義字。“受膏”乃分別為聖的儀式,諸如祭壇(出二十九36)、約櫃、會幕(出三十26)的奉獻,祭司(民三3)、先知(王上十九16)及君王的受封(撒上十1),都用膏抹。這裡的“受膏者”為神所膏立的大衛的君王,神聖不可侵犯(參撒上二十四6,10)。敵擋受膏者等於背叛那膏立他的耶和華神。
         “受膏者”在希伯來文作“彌賽亞”,也就是希臘文的“基督”。詩人的話最後應驗在耶穌基督身上。
         “他的受膏者”。大衛王朝的君王,最後和最大的君王是耶穌基督。
         「受膏者」:指以色列國王。
         世上的君王一齊。這句話歸納了詩2:1。“世上的君王”與詩2:6“我的君”作對。“一齊起來”意味著堅決的反抗。
         受膏者(mashiach,“彌賽亞”)。Mashiach 有兩次譯為“彌賽亞”(但9:25,26)。按照古代的習慣,祭司或國王在就職的時候,頭上要澆上油(見出28:41;撒上10:1節)。大衛多次提到掃羅“耶和華的受膏者”(撒上24:6,10;26:9等)。本詩的彌賽亞含義,有徒4:25-27為證。另見太26:63;約1:49;徒13:33;羅1:4;西1:18;來1:2-5。

【詩二3】「說:“我們要掙開他們的捆綁,脫去他們的繩索。”」
  〔呂振中譯〕「『我們來掙開他們的捆綁,來脫掉他們的繩索吧。』」
  〔暫編註解〕“捆綁”與“繩索”都和驅策牛、馬繫在頸和肩上的軛有關,而“軛”則是臣服的象徵。“他們”指神和祂所膏立的王。
         他們悖逆神,居然說要掙脫耶和華權威的約束。詩人沒有描寫他們的行動,只是描述悖逆者公然宣佈自己的意圖。

【詩二4】「那坐在天上的必發笑;主必嗤笑他們。」
  〔呂振中譯〕「那坐在天上的必冷笑;永恆主必嗤笑他們。」
  〔暫編註解〕“那坐在天上的”和“主”都指高天上的神,祂超越地上的諸王。詩人用擬人法描寫神嗤笑這班人。意思是說,他們敵擋的圖謀十分可笑。
         “主”。希伯來文是Adonai,意思是至高無上的元首。難怪世人的敵對在他看來是可笑和可憐的。參看創世記十五章2節的腳註。
         與各國混亂的場面相對照,耶和華在天上沉著,冷靜而鎮定,嗤笑悖逆者無謂的反抗。至高的天意挫敗人敗壞之心的謀劃,使他們變為愚拙(見撒下15:31)。按照人的想像或描寫,神具有人的特性:祂會“笑”(見詩37:13;59:8等)。《塔木德》說:“律法是用人的言語寫的”。聖經的作者用人的語言來表達神的品性和旨意,使人可以明白。懷愛倫說過,她無法用“迦南的語言”描述天國的榮耀。“笑”的含義在“嗤笑”,“怒”和“烈怒”(詩2:4,5)中得到進一步表達。這些詞都說明神對悖逆的輕蔑。
         4-6  耶和華的回應: 因著這些仇敵的愚蠢而發笑,因他們的計謀不會成功。

【詩二5】「那時,他要在怒中責備他們,在烈怒中驚嚇他們,」
  〔呂振中譯〕「那時他必氣忿忿責備他們,必發烈怒使他們驚惶;傳諭旨說:」
  〔暫編註解〕神要人知道,祂是掌管宇宙的主,祂干預人類歷史的發展。“怒”是神公義的表達(參七11)。
         神表面上的漠視並不會持久。“那時”暗示神終將宣佈祂的旨意。

【詩二6】「說:“我已經立我的君在錫安我的聖山上了。”」
  〔呂振中譯〕「『我,我已立我的君王於錫安、我的聖山上。」
  〔背景註解〕「我已經立我的君在」古時以色列王位認為是神所命定的,故在登基時有受膏禮儀(撒上九16;十一15)。
  〔暫編註解〕“錫安”在大衛時代指“大衛城”(撒下五7),後來也指聖殿所在的山(一三二13;彌四2),及整個耶路撒冷(參賽十32;耶三14)。此處指耶路撒冷(參四十八1)。
         “聖山”為聖殿所在之山(看代下三十三15)。
         “說”是神說的話,帶著權柄,句句都要實現。
         “立”。就職作君王。“錫安”。耶路撒冷,彌賽亞在千禧年期間執政作王的地方(賽二3)。
         說,我已立我的君。代詞“我”這裡是強調詞,與合謀違抗耶和華的“他們”形成對照(詩2:5)。
         錫安我的聖山。見詩48:2。錫安是耶路撒冷城南部的山。這是一個富有詩意的名詞。

【詩二7】「受膏者說:“我要傳聖旨。耶和華曾對我說:‘你是我的兒子,我今日生你。」
  〔呂振中譯〕「受膏者說:『我必傳永恆主的諭旨;永恆主曾對我說:“你是我的兒子,我今日生了你。」
  〔背景註解〕「你是我的兒子,我今日生你」神視大衛王並他的繼承人乃是祂的兒子,祂和他們乃父子關係(撒下七14;詩八十九26~27)。
  〔暫編註解〕這節詩在新約頗多引用,指耶穌基督的復活(徒十三33),超越天使的權柄(來一5~6),以及大祭司的職位(來五5)等。
         “我的兒子”。合法的大衛君王(撒下七14)。“我今日生你”。加冕之日。新約把這句話解釋為基督的復活(徒一三33,34;羅一4;來一5;五5)。
         描寫神要作君王的父親。
         「今日」:指登基典禮的日子。
         「生你」:是象徵式描寫收養的過程。
         我要傳聖旨。受膏者耶穌是“道”,是神的代言者。祂接著發言,解釋神所宣佈祂是聖子身份。祂不是篡權者,而是按照聖父的聖旨擔任彌賽亞的。這條聖旨的意義是:一,承認耶穌是神的兒子;二,祂的統治是包括一切的(詩2:8-9;參結21:27)。
         我的兒子。見來1:2,5節;參太14:33;16:16;徒8:37;約壹4:15節。
         生你。這句話不能理解為普通的生殖關係。“在基督裡有生命。這生命是原有的,不是外來的,也不是生出來的”。聖經本身提供了最好的解釋。聖經的作者一定蒙啟示準確地應用《舊約》的預言。所有其他的解釋都是人的意見,缺乏明確的 “耶和華說”的依據(見申18:15注釋)。使徒在聖靈的感動下把本節解釋為預言耶穌復活(徒13:30-33)。耶穌以特殊的方式從死裡復活,證明祂是神的兒子(羅1:4)。
         7至9節是膏立君王的萬王之王耶和華的宣告,是大衛之約的重申。主權國的君主與屬國的王之間的關係,後者除了稱臣稱僕之外,也稱“臣兒”,主權國的君主有若“父王”。神膏立了祂的君,這君王在受封之日便成為祂的子,享有兒子的權責。
         7-9  耶和華頒佈的命令: 已將權柄賜給了王,王要粉碎一切仇敵。

【詩二8】「你求我,我就將列國賜你為基業,將地極賜你為田產。」
  〔呂振中譯〕「你求我,我便將列國賜給你為產業,將地極作為你的田產。」
  〔暫編註解〕耶和華神是全地的主,祂的兒子也就得到列國和全地為產業(參創四十八4;申二十16;可十二7),全世界歸在這位君王的統治下。
         就耶和華和彌賽亞之間的關係而言,聖子的任何要求都會得到滿足。這裡強調了反叛和推翻受膏者政權的任何企圖都將無法實現。聖子身為後嗣有充分的繼承權。所以祂能使我們與祂同為後嗣,分享這一切(見羅8:17注釋)。

【詩二9】「你必用鐵杖打破他們,你必將他們如同窯匠的瓦器摔碎。’”」
  〔呂振中譯〕「你必用鐵杖打破他們;你必摔碎他們、如窯匠的瓦器。”』」
  〔背景註解〕「用鐵杖打破…瓦器」鐵象徵力量,鐵杖乃王權的代表。古時君王即位時往往用權杖擊碎瓦器以表示勝過眾仇敵。
  〔暫編註解〕“鐵杖”為受膏者權力的象徵。“打破”是說擊敗一切敵人,建立公義的政權(參賽十一4),“摔碎”瓦器輕而易舉,破碎的殘片毫無用處;敵擋神的人的下場也是如此。這事將應驗在基督和祂施行的審判上(啟十二5;十九15)。
         彌賽亞再次降臨地上的時候,必“打破”和“摔碎”他們(啟二27;一九15)。
         「打破」:希臘文譯本作「牧養」或「轄管」。(參啟2:27; 12:5; 19:15)
         本節大概以當時埃及之登基儀式為背景。
         新王登基時用杖打碎寫上敵人名字之陶器,表示自己對敵國擁有統治權。
         鐵杖。象徵王權。彌賽亞的仇敵將被完全征服。
         將他們……摔碎。參啟2:27;12:5;19:15。

【詩二10】「現在,你們君王應當省悟,你們世上的審判官該受管教。」
  〔呂振中譯〕「現在呢、君王阿,你們要機警些;地上審判官哪,你們該聽忠告。」
  〔暫編註解〕“審判官”指“掌權決策的人”。
         應當省悟。在反叛者面前有兩條道路:要麼繼續背叛,自取滅亡,要麼順服神的旨意,獲得永恆的快樂。詩篇以弟兄的身份與同胞爭論,嚴肅地奉勸反叛的領袖們要屈服。悖逆乃是愚蠢的。
         該受管教。直譯是“該受勸告,訓誡”。這裡奉勸領袖們要認識到對耶和華和彌賽亞的責任,並以自己的影響力履行這些職責。
         10~12節為神向列國發出的警告,應該投靠耶和華才能免遭滅亡,而敬畏神乃一切智慧的開端。

【詩二11】「當存畏懼侍奉耶和華,又當存戰兢而快樂;」
  〔呂振中譯〕「要存畏懼心來事奉永恆主,要戰兢兢快樂,」
  〔暫編註解〕“存畏懼”和“存戰兢”指因認識到反叛神旨意的可怕後果而心存謙卑敬畏。“快樂”指敬拜神的喜樂。

【詩二12】「當以嘴親子,恐怕他發怒,你們便在道中滅亡,因為他的怒氣快要發作。凡投靠他的,都是有福的。」
  〔呂振中譯〕「要純誠誠嘴親拜服,恐怕他發怒,你們就在路中滅亡;因為他的怒氣很快就要發作。凡避難於他裏面的都有福阿。」
  〔暫編註解〕以嘴親腳表示敬意和臣服。(參七十二9;賽四十九23;路七38)。當年中東敘利亞和巴勒斯坦的王攜禮物朝拜亞述王西拿基立(主前705~681年),吻腳示敬。“子”指“受膏者”。“他”指耶和華。全節說明:敵對的人必須改變所行的道,才能逃避神公義的刑罰,敬畏侍奉神和祂的受膏者,才能脫禍蒙神福佑(參申六15)。
         “以嘴親子”是尊敬和順服的表現。
         「以嘴親子」:指「以嘴親祢的腳」,乃是臣服的象徵,有如跪拜叩首。
         新約曾用本篇詩描寫耶穌基督(徒4:25; 路9:35; 徒13:33; 來1:5)。因為在祂身上,本篇詩句得到最貼切和最全面的應驗。
         以嘴親子。就是尊敬耶和華宣佈為自己兒子的彌賽亞。親嘴是東方人尊敬上司的習慣(見撒上10:1)。詩人勸反叛彌賽亞的人要承認祂是君王並順從祂(見約5:23)。
         “以嘴親子”系原文的直譯。但古代和現代均有不同的譯法。七十士譯本譯為“堅守訓誡”。拉丁文武加大譯本也是這樣翻譯的。這種譯法似乎依據猶太人“兒子”的定義。這裡所用的不是希伯來語的ben,而是亞蘭語的bar。在猶太人被擄回歸以後,該詞也指《妥拉》的訓言。“親嘴”(nashaq)還有“連接”的意思(見結3:13,nashaq 譯為“相碰”)。這兩種概念的結合導致七十士譯本的譯法。還有幾個譯本不譯為“親嘴”,而譯為“尊崇”( 美國猶太教出版社莫法德和雷依的譯本)。“尊崇”只是“親嘴”的意譯。
         雖然早期教會認為本篇是大衛所作(徒4:25),但批評派的學者通常將它的創作時間定在被擄回歸以後。他們的理由是在本詩中希伯來語的ben和亞蘭語的bar似乎可以交替使用。它們都有“兒子”的意思。這個觀點現在已站不住腳。因為在西元前14世紀的烏加列信函裡,這兩個詞也是交替使用的。這表明無論聖經的哪一卷出現亞蘭語,都不能證明它是以後寫的。
         英文RSV版譯為“吻祂的腳”,是基於對原文中某些字母的重新排列。鑒於這裡的原文本來就容易翻譯,與上下文也吻合,RSV版的譯文變動太大,不宜接受。
         在道中滅亡。鑒於無限的大愛(約3:16),神的憤怒終將燒毀罪惡,消滅那些拒絕接受彌賽亞的人。但是神的愛心是渴望拯救以色列的(見結18:30,31)。祂不喜歡罪人滅亡(結18:32)。
         都是有福的。本詩的結束,是向那些信靠耶和華所立之王的人宣佈福氣。普世人類,不論年齡,住地和國籍,都犯了罪,需要一位元元救主。那些認識到自己的需要,並相信彌賽亞的人是有福的。基督徒負有嚴肅的責任,要勸人們悔改自己的罪,順服神所膏的兒子耶穌的統治。本篇被稱為彌賽亞的佈道詩。

【暫編註解材料來源】
《啟導本聖經註釋》․《雷氏研讀本聖經註釋》․《串珠聖經註釋》․《SDA聖經註釋》․

※以上內容摘錄自『查經資料大全』,更多相關內容,請上 http://www.ccbiblestudy.org/index-T.htm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