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埔教會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搜索
查看: 462|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傳道書】第四章 [複製鏈接]

Rank: 9Rank: 9Rank: 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7-1-29 08:10:11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壹、內容綱要

【兩相比較:似得若失】
   一、欺壓人與被人欺壓(1~3節)
   二、滿了一把安靜享受與滿了兩把被人嫉妒(4~6節)
   三、孤單一人與有伴相助(7~12節)
   四、有智慧的少年人與愚昧的老王(13~16節)

貳、逐節詳解

【傳四1】「我又轉念,見日光之下所行的一切欺壓。看哪,受欺壓的流淚,且無人安慰;欺壓他們的有勢力,也無人安慰他們。」
  〔呂振中譯〕「我又看、日光之下所行的一切欺壓:看哪,受欺壓的流淚,無人安慰!欺壓他們的、手裏有勢力,也無人安慰!」
  〔原文字義〕「轉念」轉回,返回;「欺壓」壓迫,強取;「受欺壓」錯待,被壓碎;「安慰」同情,得舒解;「勢力」力量,能力。
  〔文意註解〕「我又轉念」表示轉向思考人世間另一個問題。
         「見日光之下所行的一切欺壓」指社會上一切欺壓人的現象。
         「看哪,受欺壓的流淚,且無人安慰」意指被人欺壓的因痛苦而流淚,卻無人給予安慰。
         「欺壓他們的有勢力,也無人安慰他們」欺壓人的只因他們有勢力,旁人敢怒而不敢言,當然無人會給他們安慰。
  〔話中之光〕(一)權勢造成社會上不公平的現象,特權階級在經濟、待遇、享受等各方面公然剝削平常百姓,後者卻只能逆來順受,無人主持公義。
         (二)眾人自顧不暇,既不能伸予援手,也不能打抱不平,因此欺壓人和被人欺壓的現象不曾停止。
         (三)日光之下無人同情安慰,但日光之上卻有一位能同情安慰者;所以,我們只管坦然無懼的來到施恩的寶座前,為要得憐恤,蒙恩惠,作隨時的幫助(來四16)。

【傳四2】「因此,我讚歎那早已死的死人,勝過那還活著的活人。」
  〔呂振中譯〕「故此我祝賀那已死了的死人,勝過那還活着的活人;」
  〔原文字義〕「讚歎」稱讚,撫慰;「勝過」(原文無此字)。
  〔文意註解〕「因此,我讚歎那早已死的死人」意指羨慕、讚賞那些已經離世的人們,因為他們不需再受欺壓。
         「勝過那還活著的活人」意指死人好過活著卻需忍受欺壓的人們。
  〔話中之光〕(一)生命中有不公平的現象;哪裡有活人,那裡就難免被人欺壓。
         (二)社會上「生不如死」的情形到處可見,難怪有許多人會選擇自殺;但基督徒無論活在甚麼樣的景況下,因著將來那榮耀的盼望和喜樂,以及神今日的體恤和加力(參彼前五10),所以仍能忍受。基督徒千萬不可以自殺。
         (三)所以,我們不喪膽。外體雖然毀壞,內心卻一天新似一天。我們這至暫至輕的苦楚,要為我們成就極重無比、永遠的榮耀(林後四16~17)。

【傳四3】「並且我以為那未曾生的,就是未見過日光之下惡事的,比這兩等人更強。」
  〔呂振中譯〕「我並且以為、那未曾生的、就是那未曾經驗過日光之下所發生的壞事的、比這兩種人還好。」
  〔原文字義〕「未曾」到目前為止,仍然;「事」行為,工作;「更強」好的,令人愉悅的。
  〔文意註解〕「並且我以為那未曾生的,就是未見過日光之下惡事的」意指胎死腹中,未曾經歷過世面邪惡、不公之事的人。
         「比這兩等人更強」指未曾到世上走一趟的人,比起因死亡而得免再受苦的人,以及活著繼續受苦的人,這兩種人更好。這是沒有神之人的人生觀。
  〔話中之光〕(一)沒有神的人何等可憐、復又可悲!生不如死,活了再死又不如未曾生就死,沒有神之人的人生,完全沒有意義。
         (二)一至三節的結論是,欺壓人的看似佔了便宜,其實若是未曾生出,反倒比生了卻作惡事更好,因為從長遠的眼光來看,他們將來的悲慘難於估計。

【傳四4】「我又見人為一切的勞碌和各樣靈巧的工作就被鄰舍嫉妒。這也是虛空,也是捕風。」
  〔呂振中譯〕「我又看一切勞碌和各樣工作上的技巧都是人對鄰舍羨慕之表現:這也是虛空,也是捕風。」
  〔原文字義〕「勞碌」辛勞,勞苦;「靈巧的」技巧,成功;「工作」行為,努力;「鄰舍」朋友,同伴;「嫉妒」狂熱,妒忌;「虛空」蒸氣,白費地。
  〔文意註解〕「我又見」意指我又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社會上的問題。
         「人為一切的勞碌和各樣靈巧的工作就被鄰舍嫉妒」有兩種解釋:(1)有人勞苦作工且工作有果效,卻產生了副作用,那就是被別人嫉妒、排斥;(2)有人為著嫉妒、爭競,而勞苦作工且工作有果效,結果卻發現得不償失。
         「這也是虛空,也是捕風」無論是成功之後被人嫉妒,或是因嫉妒而發奮努力成功,兩者都是虛空,也都是捕風。
  〔話中之光〕(一)無論是努力付出(勞碌),或是技術過人(靈巧的工作),其背後都隱藏著嫉妒、爭競的動機,亦即隱藏著爭奪財富、權力、地位的動機。
         (二)社會上個人之間,團體或公司之間,甚至國與國之間,出於競爭的動機,一面付出勞力,一面發展技術,企圖勝過對方,雖然帶來了社會的進步,但人的心靈深處反倒覺得虛空,並沒有滿足的幸福感。

【傳四5】「愚昧人抱著手,吃自己的肉;」
  〔呂振中譯〕「愚頑人抱着手,喫自己的肉。」
  〔原文字義〕「愚昧人」傻瓜,笨蛋;「抱著」擁抱,緊抱;「自己的肉」血肉之體。
  〔文意註解〕「愚昧人抱著手」意指愚蠢人游手好閒,無所事事。
         「吃自己的肉」意指自食其果——挨餓,終致自取滅亡。
  〔話中之光〕(一)人容易走極端,若不是出於自私動機的勤勞(參4節),就是懶惰不肯作工,兩者都不是幸福人生的好榜樣。
         (二)貪婪固然不好,但懶惰更是愚昧,至終毀掉自己。懶惰人的心願將他殺害,因為他手不肯作工(箴二十一25)。

【傳四6】「滿了一把,得享安靜,強如滿了兩把,勞碌捕風。」
  〔呂振中譯〕「滿了一把、安安靜靜地享受,勝過滿了兩捧,而勞碌,而捕風。」
  〔原文字義〕「把」手掌,手心;「安靜」休息;「強如」好的,令人愉悅的;「勞碌」辛勞,勞苦。
  〔文意註解〕「滿了一把,得享安靜」意指雖然少有所得,卻能安靜吃自己的飯(參帖後三12)。
         「強如滿了兩把,勞碌捕風」意指勞苦作工雖然多有所得,卻不能得著滿足,反不如少得而知足。
  〔話中之光〕(一)主耶穌說,你們要謹慎自守,免去一切的貪心,因為人的生命不在乎家道豐富(路十二15)。只要有衣有食,就當知足(提前六8)。
         (二)聰明人要殷勤作工,並且適可而止(滿了一把),切不可貪婪(滿了兩把);如此,便會發現人生是在自己的掌握之中(一把),而非徒勞(捕風)。

【傳四7】「我又轉念,見日光之下有一件虛空的事:」
  〔呂振中譯〕「我又看日光之下有一件虛空的事:」
  〔原文字義〕「轉念」轉回,返回;「虛空」蒸氣,白費地。
  〔文意註解〕「我又轉念」從本節開始,又思考人生的另一個問題。
         「見日光之下有一件虛空的事」意指下面第8節所述的,就是虛空的事。

【傳四8】「有人孤單無二,無子無兄,竟勞碌不息,眼目也不以錢財為足。他說:我勞勞碌碌,刻苦自己,不享福樂,到底是為誰呢?這也是虛空,是極重的勞苦。」
  〔呂振中譯〕「有人孤單無二:沒有兒子也沒有弟兄,他的一切勞碌永無了結,他的眼目也從未以財富為足,以玫他從未自問:我勞勞碌碌、薄於自奉,而不享樂,到底為的是誰?這也是虛空,是極吃力的勞苦。」
  〔原文字義〕「孤單無二」第二;「不息」結局,盡頭;「眼目」眼睛;「為足」滿意,滿足;「勞勞碌碌」辛苦工作的;「克苦」缺少,缺乏;「福樂」好的,令人愉悅的;「到底是為誰」(原文無此句);「極重的」壞的,惡的;「勞苦」工作,職業。
  〔文意註解〕「有人孤單無二,無子無兄」意指這個人孤孤單單,既無親朋好友可以分享,又無子孫可以繼承。
         「竟勞碌不息,眼目也不以錢財為足」意指勞苦作工不眠不休,無論賺得多少錢財仍不能滿足他的心眼。
         「說:我勞勞碌碌,刻苦自己,」他自己心裡想,我辛苦作工,克勤克儉。
         「不享福樂,到底是為誰呢?」意指所得卻不歸自己享受,究竟為誰辛苦,為誰忙?
         「這也是虛空,是極重的勞苦」這樣沒有目標的勞苦,不但虛空,而且沉重。
  〔話中之光〕(一)錢財不能代替親密的人際關係,不能為人們換來溫暖的情愛。
         (二)供養親人是一項高尚而又令人滿意的工作。為所愛的人擔負責任是發展品格的有效途徑。沒有這樣的動機,人就會以自我為中心,心中善行的泉源會乾涸。

【傳四9】「兩個人總比一個人好,因為二人勞碌同得美好的果效。」
  〔呂振中譯〕「兩個人總比一個人好,因為二人勞碌,同得美好的果效。」
  〔原文字義〕「好」好的,令人愉悅的;「勞碌」辛勞,勞苦;「美好的」好的,令人愉悅的;「果效」工資,報酬。
  〔文意註解〕「兩個人總比一個人好」意指兩人同心協力總比單獨奮鬥更好。
         「因為二人勞碌同得美好的果效」意指兩人工作所得效益,不僅是相加,往往能收到相乘的效果。
  〔話中之光〕(一)家庭中夫婦同心,總比一個人單獨追求更有功效;教會裡同工配搭,總比一個人單獨事奉更多果效。
         (二)基督的身體不可分門別類,總要肢體比此相顧(參林前十二25);各人的重擔,要互相擔當(加六2)。

【傳四10】「若是跌倒,這人可以扶起他的同伴;若是孤身跌倒,沒有別人扶起他來,這人就有禍了!」
  〔呂振中譯〕「因為他們若跌倒了,這一人可以把他的同伴扶起來;若是這一人跌倒,沒有別人把他扶起來,這人就有禍了。」
  〔原文字義〕「跌倒」倒下,仆倒;「這人」第一;「扶起」起來,站立;「孤身」一;「有禍」唉(表示難過)。
  〔文意註解〕「若是跌倒,這人可以扶起他的同伴」意指兩個人相伴,若是其中一人跌倒,他的同伴可以立刻扶他起來。
         「若是孤身跌倒,沒有別人扶起他來,這人就有禍了」意指若是孤身落入急難(包括意外事故、急病、遇險等),無人立時相助,後果不堪設想。
  〔話中之光〕(一)朋友乃時常親愛,弟兄為患難而生(箴十七17)。
         (二)我又告訴你們,若是你們中間有兩個人在地上,同心合意的求甚麼事,我在天上的父,必為他們成全(太十八19)。

【傳四11】「再者,二人同睡,就都暖和;一人獨睡,怎能暖和呢?」
  〔呂振中譯〕「再者,若有二人同睡,他們就都煖和;一人獨睡,怎能煖和呢?」
  〔原文字義〕「再者」並且,甚至;「同睡」躺下;「暖和(首字)」溫暖,取暖;「暖和(次字)」熱,懷孕。
  〔文意註解〕「再者,二人同睡,就都暖和」意指兩人結伴出外旅行,夜晚露宿,兩人的體溫可以彼此取暖。
         「一人獨睡,怎能暖和呢?」意指一人單獨露宿,常會被凍僵。

【傳四12】「有人攻勝孤身一人,若有二人便能敵擋他;三股合成的繩子不容易折斷。」
  〔呂振中譯〕「誰有人能攻勝孤身一人,若有二人,便能敵擋他。三股合成的繩子不容易折斷。」
  〔原文字義〕「攻勝」克服,勝過;「敵擋」站立,對抗;「三股合成」三重,三層;「容易」快速,匆促;「折斷」撕開,拉斷。
  〔文意註解〕「有人攻勝孤身一人,若有二人便能敵擋他」意指若遇盜賊攻擊,兩人還可彼此掩護,單獨一個人就凶多吉少。
         「三股合成的繩子不容易折斷」象徵聯合的力量,大於個別加起來的力量。
  〔話中之光〕(一)聖徒總要用和平彼此聯絡,竭力保守聖靈所賜合而為一的心(參弗四3)。
         (二)同工之間最大的難處,就是不能在主裡同心,往往藉排斥對方以表現自己,結果卻叫教會吃虧,叫主的事工受損。

【傳四13】「貧窮而有智慧的少年人,勝過年老不肯納諫的愚昧王。」
  〔呂振中譯〕「13~14窮乏而有智慧的少年人勝過年老而愚頑的王。這人即使是從監牢中〔有古卷作:從叛徒之家〕出來作王,或者在國中雖則生來窮乏,還是不曉得納諫。」
  〔原文字義〕「貧窮」窮人;「有智慧的」精明的,博學的;「少年人」孩子,男孩;「勝過」好的,令人愉悅的;「肯」認識,察覺;「納諫」告誡,指教;「愚昧」傻瓜,笨蛋。
  〔文意註解〕「貧窮而有智慧的少年人」在聖經中從青年至中年人都可稱少年人(參王上十二8;十四21);而這裡的貧窮不一定指錢財上的貧窮,也可包括經驗、地位、名聲等各方面相對地沒有老年人那樣豐富。但最重要的,是他有智慧,意指他對事物具有洞察力。
         「勝過年老不肯納諫的愚昧王」老年人一般而言,他們的經驗閱歷比較豐富,是其優點;但缺點是,老年人比較固執,不肯輕易採納忠告,這就是他們的愚昧所在。
  〔話中之光〕(一)對於事物的判斷,往往不在乎個人的經驗如何,乃在乎能否發揮團體的見識;有智慧的人懂得利用部屬的長才,愚昧人則自以為是。
         (二)真實的智慧,乃是謙虛、不自以為有智慧、樂意廣納眾人的建言,並且懂得取捨。

【傳四14】「這人是從監牢中出來作王;在他國中,生來原是貧窮的。」
  〔呂振中譯〕「13~14窮乏而有智慧的少年人勝過年老而愚頑的王。這人即使是從監牢中〔有古卷作:從叛徒之家〕出來作王,或者在國中雖則生來窮乏,還是不曉得納諫。」
  〔原文字義〕「監牢」貯藏處,陰暗所;「國中」王國,領域;「生來」出生,父家;「貧窮的」缺乏。
  〔文意註解〕「這人」大多數解經家認為是指那有智慧的少年人,也有少數認為是指那愚昧的老王(參13節)。其實,13~16節可能不是描述真人實事,而是一個寓意故事:少年人和老王同指一個人,說到他從少到老的變化,藉此教訓世人。
         「是從監牢中出來」監牢象徵拘束不自由的環境。
         「作王」指擁有最高權柄。
         「在他國中,生來原是貧窮的」指出身卑微。
  〔話中之光〕(一)少年人出身卑微、低賤(從監牢中出來,生來原是貧窮的),但因他有智慧(參13節),故能贏得國中眾民的愛戴,而被推舉作王。他這個經過說出一項真理:「有智慧的,必能得人」(箴十一30)。
         (二)無論人原來的光景如何低微、可憐,只要肯努力,善用神所賜的聰明才智(智慧),就必能開創出一番無可限量的前景。

【傳四15】「我見日光之下一切行動的活人,都隨從那第二位,就是起來代替老王的少年人。」
  〔呂振中譯〕「我看見日光之下一切走來走去的活人、連同那位居第二位的少年,就是那要起來代替舊王的,」
  〔原文字義〕「行動」行走,來來去去;「活人」活著的,活物;「起來」任命,設立;「代替」(原文無此字)。
  〔文意註解〕「我見日光之下一切行動的活人」即指世上所有的人。
         「都隨從那第二位,就是起來代替老王的少年人」意指民心所向,無人能擋。
  〔話中之光〕(一)人的心善變,變心如翻頁般快速,今日愛你,明日棄你;幾天前高喊「和散那」的群眾,幾天後轉而高呼「除掉祂」(參約十二19;十九15)。
         (二)今天在教會中,也有許多基督徒喜歡崇拜並跟隨出名的傳道人,就像世人崇拜明星偶像一樣,可見老亞當的本性,並沒有因信主得救而被對付乾淨,實在可悲!

【傳四16】「他所治理的眾人,就是他的百姓,多得無數。在他後來的人,尚且不喜悅他。這真是虛空,也是捕風。」
  〔呂振中譯〕「所有的人民、他所治理的眾人、都數不了,但在他以後的人也不喜歡他。這也是虛空,也是捕風。」
  〔原文字義〕「所治理的眾人」(原文無此句);「多得無數」結局,盡頭;「喜悅」歡喜,快樂。
  〔文意註解〕「他所治理的眾人,就是他的百姓,多得無數」指新王的跟隨者,經常在他面前出入(按原文句子的結構含有此意)的人,多得無法計數。
         「在他後來的人,尚且不喜悅他」指及至後來,人們也不喜歡新王了。這裡沒有說明不喜歡的理由,很可能是雙方面的,意即:(1)新王變成不肯納諫愚昧老王(參13節);(2)人民喜新厭舊,都跟隨另一個新王了(參15節)。
         「這真是虛空,也是捕風」指世上的權位和名望,不過是虛浮的榮耀,捕風般的不踏實。
  〔話中之光〕(一)歷史一再重演,想要作王者,和擁戴新王者,層出不窮,甚至在教會中也一樣不斷出現,簡直沒完沒了。
         (二)教會的規模如果建立在一個出名傳道人的身上,即便龐大到幾十萬、幾百萬人,卻不被主稱許(參太七22~23「不認識」原文是「不稱許」)的話,又有甚麼用呢?

叁、靈訓要義

【神是人生一切問題的答案】
   一、欺壓人與被人欺壓(1~3節)
         1.有了神,就不會依靠勢力欺壓人
         2.神是受欺壓者的安慰
   二、滿了一把安靜享受與滿了兩把被人嫉妒(4~6節)
         1.有了神,就不至於懶惰而愚昧
         2.神是勞碌作工有功效者的報償與滿足
   三、孤單一人與有伴相助(7~12節)
         1.有了神,就不至於徒然勞苦
         2.神是我們最好的同伴
   四、有智慧的少年人與愚昧的老王(13~16節)
         1.有了神,就不會自以為是的愚昧
         2.神是最值得我們跟隨的智慧王

── 黃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經系列──傳道書註解》

參考書目:請參閱「傳道書提要」末尾處

※以上內容摘錄自『查經資料大全』,更多相關內容,請上 http://www.ccbiblestudy.org/index-T.htm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