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埔教會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搜索
查看: 447|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傳道書】第二章 [複製鏈接]

Rank: 9Rank: 9Rank: 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7-1-29 08:07:30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壹、內容綱要

【虛空的人生】
   一、人生的享受虛空(1~11節)
         1.內心的喜樂和嬉笑都虛空(1~3節)
         2.物欲的享受全都虛空(4~11節)
   二、生命的本質虛空(12~23節)
         1.智慧人和愚昧人的結局一樣(12~17節)
         2.勞碌的人和未曾勞碌的人所得一樣(18~23節)
   三、不在乎人的追求也是虛空(24~26節)

貳、逐節詳解

【傳二1】「我心裡說:來吧!我以喜樂試試你,你好享福。誰知,這也是虛空。」
  〔呂振中譯〕「我心裏說:『來!我要以喜樂試試你,你只管享樂。』哎,這也是虛空。」
  〔原文字義〕「喜樂」喜悅,歡樂,高興;「試試」測驗,試驗;「享」看見,覺察;「福」好的,令人愉悅的。
  〔文意註解〕「我心裡說:來吧」傳道者在第一章的結論是,智慧和知識都不能解決人生的問題(參一18),因此,他打算從另一個角度來加以探索。
         「我以喜樂試試你,你好享福」他在此認為喜樂和享受福氣值得一試,因為它們似乎能夠滿足人的感官。
         「誰知,這也是虛空」傳道者經過試驗喜樂和享受福氣的結果,發現它們也是虛空。
  〔話中之光〕(一)沒有神的喜樂和福氣,乃是虛空。
         (二)今生的福樂,大多數是屬魂的,是與我們的靈生命背道而馳的;主的教訓是,凡要救自己魂生命的,必要喪掉靈生命(參太十六25原文)。

【傳二2】「我指嬉笑說:這是狂妄;論喜樂說:有何功效呢?」
  〔呂振中譯〕「我指着嬉笑說:『這是狂妄』;指着喜樂說:『這有甚麼作用?』」
  〔原文字義〕「嬉笑」嘲笑,戲弄,消遣;「狂妄」誇耀,愚弄,瘋狂;「功效」處理,引起,使用。
  〔文意註解〕「我指嬉笑說:這是狂妄」嬉笑意指輕浮的歡樂,包括戲弄、說笑、追逐聲色和節日狂歡等,這些都不是正經的消遣,是屬沒有節制的瘋狂行為。
         「論喜樂說:有何功效呢?」喜樂意指具有理性的歡樂,例如旅遊、觀賽、觀劇、閱讀小說等,這些歡樂表面上似乎屬於高尚,但它們又有甚麼用處呢?
  〔話中之光〕(一)許多話和許多事,不信主的人可以說、可以作,但我們基督徒卻不可以說、不可以作,因為不合聖徒的體統(參弗五3)。
         (二)因靠耶和華而得的喜樂,是我們的力量(尼八10);信徒真正的喜樂,是因主的喜樂而喜樂(參約十五11)。任何外在因素所引起感官的喜樂,沒有價值。

【傳二3】「我心裡察究,如何用酒使我肉體舒暢,我心卻仍以智慧引導我;又如何持住愚昧,等我看明世人,在天下一生當行何事為美。」
  〔呂振中譯〕「我心裏探察,要怎樣用酒使我的肉體舒暢,要怎樣固執着愚昧,等到我看明人類在光天之下儘他一生小小數目的日子裏要怎樣行纔好;我的心仍然靠着智慧來引導。」
  〔原文字義〕「察究」尋找,搜尋,探索;「舒暢」(原文無此字);「智慧」精明,睿智;「引導」引領,駕馭,驅趕;「持住」抓牢,握住;「愚昧」愚蠢,愚笨;「看明」發現,察看,覺察;「一生(原文三個字組成)」數目,計數(首字);日子,時間(次字);活著的,有生命的(末字);「為美」好的,令人愉悅的。
  〔文意註解〕「我心裡察究,如何用酒使我肉體舒暢」傳道者從精神層面的探索(參1~2節),轉到肉體的層面,想要藉酒的力量試著使肉體得到放鬆而暢快。
         「我心卻仍以智慧引導我」意指他的理智使他受到節制,不致放縱醉酒。
         「又如何持住愚昧」本句有二意:(1)明知喝酒是愚昧的行為,卻仍然小心翼翼地想要藉酒探索真相;(2)不理會酒的可怕後果,仍舊照喝不誤,這就是我的愚昧。
         「等我看明世人,在天下一生當行何事為美」意指直等到我查出一個結果來,明白在人短暫的一生年日裡,究竟該怎麼作才能叫人得著滿足。
  〔話中之光〕(一)信徒行事為人要端正,好像行在白晝,不可荒宴醉酒(羅十三13)。
         (二)不要醉酒,酒能使人放蕩;乃是被聖靈充滿(弗五18)。
         (三)明知是愚昧的事,卻還用堂皇的理由照作不誤(例如藉吸毒品提神,或者為了瞭解章相,親自去體驗某些敗壞的行為),結局堪虞。

【傳二4】「我為自己動大工程,建造房屋,栽種葡萄園;」
  〔呂振中譯〕「我為自己動大工程,建造房屋,為自己栽種葡萄園,」
  〔原文字義〕「大」長大,變大;「工程」行為,工作;「建造」建立,興建;「栽種」種植。
  〔文意註解〕「我為自己動大工程,建造房屋」指大興土木,建造宮殿。這裡「我為自己」的話,將建造聖殿排除在外。
         「栽種葡萄園」代表農耕事業,叫人吃喝果腹。
         本節觸及人生兩大項目;居住和飲食。
  〔話中之光〕(一)信徒只要有衣有食,就當知足(提前六8);如果另有貪圖,恐怕終久會被許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參提前六10)。

【傳二5】「修造園囿,在其中栽種各樣果木樹;」
  〔呂振中譯〕「為自己修造庭園和園囿,在其中栽種各樣果木樹;」
  〔原文字義〕「修造」製造,製作;「園」園子;「囿」花園,公園;「栽種」種植。
  〔文意註解〕「修造園囿」原文意思是修造供自己享樂的樂園。
         「在其中栽種各樣果木樹」指包括觀賞用的和結各類果實的樹木。

【傳二6】「挖造水池,用以澆灌嫩小的樹木。」
  〔呂振中譯〕「我為自己挖造水池,用來澆灌生長的樹林。」
  〔原文字義〕「挖造」製造,製作;「池」池塘;「澆灌」澆水,灌溉;「嫩小」萌芽,長出;「木」樹林,樹叢。
  〔文意註解〕「挖造水池」指挖造蓄水池,因當地雨水不多。
         「用以澆灌嫩小的樹木」指澆灌成叢的樹苗和花苗,待長大後移植園中各處。

【傳二7】「我買了僕婢,也有生在家中的僕婢;又有許多牛群羊群,勝過以前在耶路撒冷眾人所有的。」
  〔呂振中譯〕「我買了僕婢,也有生於家中的僕婢;我又有許多牛群羊群,勝過我以前所有在耶路撒冷的人。」
  〔原文字義〕「家中」家族,內部;「勝過」(原文無此字);「以前」面,在…之前;「耶路撒冷」平安的訓誨;「眾所有有的」(原文無此字)。
  〔文意註解〕「我買了僕婢」指購自人口販賣市場的僕婢。
         「也有生在家中的僕婢」指家中奴隸所生的兒女,其主權歸主人所有(參王上十8;拉二55)。
         「又有許多牛群羊群,勝過以前在耶路撒冷眾人所有的」指大小牲畜,包括牛、羊、馬、驢、騾、駱駝等,多過別人所擁有的。

【傳二8】「我又為自己積蓄金銀和君王的財寶,並各省的財寶;又得唱歌的男女和世人所喜愛的物,並許多的妃嬪。」
  〔呂振中譯〕「我又為自己積蓄着金銀、和君王的珍寶、各省的珍寶;我得了男女歌唱者和人類所喜愛之物、並許多的妃嬪〔意難確定〕。」
  〔原文字義〕「積蓄」收集,聚集;「財寶」產業,財產;「財寶(次字)」(原文無此字);「唱歌的男女(原文雙同字)」歌手,女歌手;「喜愛」雅趣,豪華;「物」(原文無此字);妃嬪(原文雙同字)」意義不明。
  〔文意註解〕「我又為自己積蓄金銀和君王的財寶」指他個人經營並累積的金銀財寶。
         「各省的珍寶」指得自所轄管各省進貢禮品,或有一部分是強制課徵的。
         「又得唱歌的男女和世人所喜愛的物」指供娛樂怡情的男女歌手和樂器、藝術品等。
         「並許多的妃嬪」按原文「妃嬪」字意不明,可以包括妃嬪、藝人、以及各種賞心悅目的珍品奇物等。

【傳二9】「這樣,我就日見昌盛,勝過以前在耶路撒冷的眾人。我的智慧仍然存留。」
  〔呂振中譯〕「這樣我就日見昌丈大,勝過我以前所有在耶路撒冷的人;並且我的智慧仍為我所有。」
  〔原文字義〕「日見昌盛(原文雙字)」變大,長大(首字);增加,加上;「存留」持續,持久。
  〔文意註解〕「這樣,我就日見昌盛」意指財富、名聲、權力等漸趨壯大。
         「勝過以前在耶路撒冷的眾人」這是第三次提到相類似的詞句(參一16;二7)。
         「我的智慧仍然存留」可作兩種解釋:(1)雖然外在物質的昌大,卻沒有減損我內在超人的智慧;(2)我過人的智慧一直幫助我獲得這些成就。
  〔話中之光〕(一)一般人因為耽溺於物質的享受,以致失去正常思考的能力,無法自我控制,而毀壞了人生與前途。
         (二)另一種更值得擔憂的情形是,明明放縱於物慾,卻還自以為聰明;這種人就像喝醉酒的人,還自以為頭腦清醒。

【傳二10】「凡我眼所求的,我沒有留下不給他的;我心所樂的,我沒有禁止不享受的;因我的心為我一切所勞碌的快樂,這就是我從勞碌中所得的份。」
  〔呂振中譯〕「凡我的眼所求的、我沒有留下而不給它的;凡我的心所喜樂的、我沒有阻止而不讓享受的;因為我的心從我一切所勞碌的獲得快樂:這就是我從一切勞碌中所得的分。」
  〔原文字義〕「所求的」要求,詢問;「留下」保留,取回;「不給他的」(原文無此詞);「所樂的」喜悅,歡樂;「禁止」阻擋,抑制;「不享受的」(原文無此詞);「所勞碌的」辛勞,勞苦;「快樂」喜樂的,愉快的;「所得的份」一份,應得的。
  〔文意註解〕「凡我眼所求的,我沒有留下不給他的」意指凡我「眼目的情慾」(參約壹二16)所嚮往的,我不會吝於滿足它。
         「我心所樂的,我沒有禁止不享受的」意指凡我「肉體的情慾」(參約壹二16)所追求的,我必定竭力去得而享之。
         「因我的心為我一切所勞碌的快樂」意指我為了滿足前述的享受所付出的勞累,並沒有成為我快樂的阻礙。
         「這就是我從勞碌中所得的份」意指這就是我為快樂而付出的勞碌代價,所得到的報償。
  〔話中之光〕(一)為了物質和精神兩面的享受,不惜代價盡力去滿足它們,這就是所羅門的生活方式;但問題是,在追求行動中雖有所享受,享受之後卻悵然若失。
         (二)「凡我眼所求…我心所樂」:這表示沒有節制,然而節制乃是基督徒信仰的基本美德之一(參彼後一6;提前三2,11),失去節制,就等於失去了屬靈爭戰。

【傳二11】「後來,我察看我手所經營的一切事和我勞碌所成的功,誰知都是虛空,都是捕風,在日光之下毫無益處。」
  〔呂振中譯〕「後來我察看我的手所作的一切事、和我勞碌去作的工;嗐!都是虛空!都是捕風!在日光之下毫無益處。」
  〔原文字義〕「察看」回頭看,注視;「經營」工作,製作;「一切事」行為,作為;「勞碌」勞動,辛勞;「所成的」工作,製作;「益處」利潤,利益。
  〔文意註解〕「後來,我察看」意指在經歷了4~10節的事情之後,回頭面對它們仔細觀察並思考。
         「我手所經營的一切事和我勞碌所成的功」意指切實嚴格地檢察我親手的工作和勞碌,以及它們的成果,想要知道是否達到原先計劃所預期的效果。
         「誰知都是虛空,都是捕風,在日光之下毫無益處」結果發現白忙了一場,絲毫沒有功效。
  〔話中之光〕(一)聲色之娛只能暫時麻痺人的心魂,但不能提供長久的滿足;主耶穌說:「我就是真理」(約十四6),真理原文的意思就是實際,惟有祂才是人長久的滿足。
         (二)只等實際的聖靈來了,祂要引導你們進入實際(十六13原文另譯);信徒今天都有實際的聖靈(參約壹四6;五7)內住在我們的心裡(參提後一14),所以只要我們隨從聖靈,也就能進入實際了。

【傳二12】「我轉念觀看智慧、狂妄和愚昧。在王以後而來的人還能作什麼呢?也不過行早先所行的就是了。」
  〔呂振中譯〕「我轉而觀看智慧、狂妄、和愚昧;阿,在王以後來的人還能作甚麼呢?也不過行早先行過的就是了。」
  〔原文字義〕「轉念」轉向,回頭看;「觀看」察看,凝視;「狂妄」瘋狂;「能作什麼呢」(原文無此詞);「早先」已經。
  〔文意註解〕「我轉念觀看智慧、狂妄和愚昧」請參閱一17註解。
         「在王以後而來的人還能作什麼呢?」意指捨我其誰?以我身為君王的身份,擁有那麼大的資源,和過人的智慧,還探索不出答案的話,難道還有別人比我更有能耐,能發現出良方嗎?
         「也不過行早先所行的就是了」意指別人充其量也不過是重複我早先所試驗過的事罷了。

【傳二13】「我便看出智慧勝過愚昧,如同光明勝過黑暗。」
  〔呂振中譯〕「我便看出智慧有長處、勝過愚昧,正如光有長處勝過黑暗。」
  〔原文字義〕「看出」看見,覺察;「勝過」利潤,利益。
  〔文意註解〕「我便看出智慧勝過愚昧」意指智慧比愚昧更為有益處;雖然屬世的智慧不能解決人生虛空的問題,但總比愚昧無知對人更為有益。
         「如同光明勝過黑暗」意指人在光明中比在黑暗中更為有益;最低限度,在光明中能夠看清目前的處境,以及自己正在朝甚麼方向行進。
  〔話中之光〕(一)我們要謹慎行事,不要像愚昧人,當像智慧人(弗五15)。
         (二)從前我們是暗昧的,但如今在主裡面是光明的;行事為人就當像光明的子女(弗五8)。

【傳二14】「智慧人的眼目光明(“光明”原文作“在他頭上”);愚昧人在黑暗裡行。我卻看明有一件事,這兩等人都必遇見。」
  〔呂振中譯〕「智慧人的眼在頭上看;愚頑人在黑暗裏走;我卻深知這兩種人都必遇見同一樣的遭遇。」
  〔原文字義〕「光明」頭,頂,上面;「看明」認識,知道;「遇見」見面,臨到。
  〔文意註解〕「智慧人的眼目光明」本句按原文是:「智慧人的眼睛在他頭上」,有兩種意思:(1)智慧人的眼睛居高臨下,能夠看清周遭的事物,而知所應對;(2)頭腦的智慧就是人的眼睛,使人能看明事物,而知所進退。
         「愚昧人在黑暗裡行」意指愚昧人不知自己身在何處,也不知行向何方,更不知如何臨機應變,只能在黑暗中摸索行進,免不了時常跌倒。
         「我卻看明有一件事,這兩等人都必遇見」意指智慧人和愚昧人的結局都一樣,都必遭遇同樣的命運。
  〔話中之光〕(一)屬世的智慧雖然優於愚昧,但面對虛空的現實處境,以及將來可悲的死亡命運,也同樣束手無策。
         (二)信徒並非完全不要屬世的智慧,因為與其愚昧無知的過日子,倒不如稍有一點智慧,但最要緊的,乃要追求屬靈的智慧(參林前二6,15)。

【傳二15】「我就心裡說:愚昧人所遇見的,我也必遇見,我為何更有智慧呢?我心裡說,這也是虛空。」
  〔呂振中譯〕「於是我心裏說:『愚頑人所遭遇的、我也會遭遇着,我為甚麼要有智慧呢?那我有甚麼長處呢?我就心裏說:這也是虛空。」
  〔原文字義〕「就」然後,那時;「所遇見的」命運,機遇;「遇見」見面,臨到。
  〔文意註解〕「我就心裡說:愚昧人所遇見的,我也必遇見,我為何更有智慧呢?」這裡的我指所羅門王,他自認為是智慧人(參一16);他在心裡思忖一件事,既然愚昧人和我(智慧人)都同樣要遭遇到虛空的現實和死亡的結局,那麼,我何必比別人更有智慧呢?
         「我心裡說,這也是虛空」所羅門的結論是,既然智慧不能解決現實和將來結局的問題,可見智慧空有其名,不能不令人興歎「這也是虛空」!
  〔話中之光〕(一)「相對」的智慧和愚昧(參13節),遇到「絕對」的虛空和死亡,就變成彼此沒有差異,顯不出智慧的好處;其實,神正要藉此教導一切世人,不可單憑自己的智慧來尋找人生的答案(參林前一21),乃要信靠那位就是「道路」的耶穌基督(參約十四6)。
         (二)基督就是神的智慧(林前一24),神又使祂成為我們的智慧(林前一30),我們惟有在祂所賜的智慧裡,才能認識那位真實的(參約壹五20),也才能活出「真實的道理」(多一9)。

【傳二16】「智慧人和愚昧人一樣,永遠無人紀念,因為日後都被忘記;可歎智慧人死亡,與愚昧人無異。」
  〔呂振中譯〕「智慧人同愚頑人一樣、永遠無人懷念着;因為在將來的日子二者都會被忘掉;唉,智慧人死亡、終究同愚頑人一樣。」
  〔原文字義〕「一樣」(原文無此字);「紀念」回憶,記念物;「智慧」精明的,博學的;「愚昧人」傻瓜,笨蛋;「無異」(原文無此字)。
  〔文意註解〕「智慧人和愚昧人一樣,永遠無人紀念,因為日後都被忘記」從永恆的角度來看,智慧人和愚昧人的差別,僅只是暫時的(最多只限於生前和死後短暫的年日),無法在後人的記憶中長久維持。
         「可歎智慧人死亡,與愚昧人無異」愚昧人會死,智慧人也難逃一死,並且死後也同樣了了。
  〔話中之光〕(一)看事情應當看長、看遠、看未來,世人就是因為只顧眼前的成就與享受,卻喪失了永遠的救恩;聖經勸勉基督徒,要思念上面的事,不要思念地上的事(西三2)。
         (二)我們的得救是在乎盼望;只是所見的盼望不是盼望,誰還盼望他所見的呢?但我們若盼望那所不見的,就必忍耐等候(羅八24~25)。

【傳二17】「我所以恨惡生命,因為在日光之下所行的事,我都以為煩惱,都是虛空,都是捕風。」
  〔呂振中譯〕「故此我恨惡生命,因為在日光之下所發生過的事都使我憂苦;因為都是虛空,都是捕風。」
  〔原文字義〕「恨惡」懷恨,敵視;「生命」活著的;「煩惱」壞的,惡的。
  〔文意註解〕「我所以恨惡生命」此句按原文另譯「故此我恨惡生命」,意指前述的情形使我對活著感到厭煩,我費盡心力去探索人生的問題,卻得不到解答。
         「因為在日光之下所行的事,我都以為煩惱」指過去所設計、所實驗的事,對我(所羅門)乃是可憎的災難。
         「都是虛空,都是捕風」這是第三次得到同樣的結論(參一14;二11)。

【傳二18】「我恨惡一切的勞碌,就是我在日光之下的勞碌,因為我得來的必留給我以後的人。」
  〔呂振中譯〕「我恨惡我一切的勞碌、就是我在日光之下所勞碌的,因為我得來的必須留給我以後的人。」
  〔原文字義〕「勞碌(首字)」辛勞,勞苦;「勞碌(次字)」勞動者,辛苦工作的;「留給」休息,放下。
  〔文意註解〕「我恨惡一切的勞碌,就是我在日光之下的勞碌」從恨惡生命,轉到恨惡勞碌;所羅門本想藉勞碌的成果得到內心的滿足,不意發現都是虛空,都是捕風(參10~11節),因此對勞碌感到厭煩。
         「因為我得來的必留給我以後的人」意指勞碌所得對自己沒有益處。
  〔話中之光〕(一)如果我們的勞碌,能夠幫助別人得著並享受神的救恩,乃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但若幫助別人墮落在虛空的享受裡,那就反而害了別人。
         (二)信徒千萬不能作表面看似助人,實則害人的事;財物的奉獻與施捨,必須慎重其事,因為有的人會濫用得來的錢財。

【傳二19】「那人是智慧,是愚昧,誰能知道?他竟要管理我勞碌所得的,就是我在日光之下用智慧所得的。這也是虛空。」
  〔呂振中譯〕「那人會有智慧或是愚昧,誰能知道呢?他竟要掌管我勞碌所得的一切,就是我在日光之下用智慧所勞碌得來的;這也是虛空。」
  〔原文字義〕「知道」認識;「管理」作主人,掌控;「所得的(首字)」患難,勞苦;「所得的次字」」(原文無此字)。
  〔文意註解〕「那人是智慧,是愚昧,誰能知道」那人指繼承所羅門勞碌所得的人(參18節),他可能有屬世的智慧,可能沒有,誰也沒有把握。
         「他竟要管理我勞碌所得的,就是我在日光之下用智慧所得的。這也是虛空」意指我千辛萬苦用智慧所得的,竟要歸給智愚不明的人全權控制,究竟他是否懂得賞識和配不配得,甚至會不會因此毀壞了他的一生,這些我都不能預料,因此感到虛空。
  〔話中之光〕(一)中國俗語說,富不過三代。富家子弟常被上代遺留的財產所害,大多數沒有好的下場,愛他們反而害了他們,真是可悲!
         (二)所羅門王的煩惱不是沒有原因的,事實證明,他的兒子羅波安就幾乎完全毀壞了先祖的功業(參王上十二章)。

【傳二20】「故此,我轉想我在日光之下所勞碌的一切工作,心便絕望。」
  〔呂振中譯〕「故此我轉想:為了我在日光之下辛辛苦苦勞碌得來的一切,我的心便絕望了。」
  〔原文字義〕「轉」轉回,轉向;「絕望」沒有指望。
  〔文意註解〕「我轉想在日光之下所勞碌的一切工作」意指換一個思想的角度,從勞碌的成果,轉到勞碌的工作本身,一個工作接一個工作的察看。
         「心便絕望」結果發現所有的工作都沒有令人滿意的回報(參22~23節),所以感到絕望透頂。
  〔話中之光〕(一)「工作狂」(Workaholic)的人沉迷於工作本身,為工作而工作,但所羅門王已經明白指出,到頭來一切工作都令他絕望。

【傳二21】「因為有人用智慧、知識、靈巧所勞碌得來的,卻要留給未曾勞碌的人為份。這也是虛空,也是大患。」
  〔呂振中譯〕「因為有人用智慧知識和技巧所勞碌得來的、卻必須留給未曾勞碌於其上的人為業分:這也是虛空,也是大患。」
  〔原文字義〕「靈巧」技巧,成功;「留給」放下,交給;「為份」一份,應得的;「大」很多,大的;「患」壞的,惡的。
  〔文意註解〕「因為有人用智慧、知識、靈巧所勞碌得來的」智慧偏重於指工作的全盤掌握,知識則偏重於指工作的細節執行,靈巧又偏重於指工作的手工技巧;這三樣合起來應用在工作上所得到的成果。
         「卻要留給未曾勞碌的人為份」意指成果卻歸給不曾工作的享受。
         「這也是虛空,也是大患」大患指很大的邪惡。
  〔話中之光〕(一)社會上最大的邪惡和不公正現象,就是智力和體力的勞動者,他們辛勞所得的收獲,竟讓一些懶惰者坐享其成。
         (二)真信徒任勞任怨,雖受人誤會、被人佔便宜,仍反過來給人祝福(參林前四12;彼前三9)。

【傳二22】「人在日光之下勞碌累心,在他一切的勞碌上得著什麼呢?」
  〔呂振中譯〕「人從他一切的勞碌和操心,就是他在日光之下所勞碌的,得了甚麼呢?」
  〔原文字義〕「累」渴望,努力奮鬥;「心」心思,內心;「得著什麼」變成。
  〔文意註解〕「勞碌累心」勞碌指身體的勞累;累心指精神的勞累。
         「在他一切的勞碌上得著什麼呢?」意指付出與收獲不成比例,勞碌與成果無法相提並論。

【傳二23】「因為他日日憂慮,他的勞苦成為愁煩,連夜間心也不安。這也是虛空。」
  〔呂振中譯〕「因為他一生的日子都是痛苦,他的勞苦便是愁苦;連夜間他的心也不能偃息:這也是虛空。」
  〔原文字義〕「憂慮」痛苦,悲傷;「勞苦」工作,職業;「愁煩」惱怒,挫折;「安」躺下,睡覺。
  〔文意註解〕「因為他日日憂慮」日日指所有的日子,含有如此生活方式已經成了定型的意思;憂慮指與工作有關連的身心痛苦狀態。
         「他的勞苦成為愁煩」勞苦指身心的勞累(參22節);愁煩與上句的憂慮同義,指身體和精神的痛苦(參一18註解)。
         「連夜間心也不安」白天有身體和精神雙重勞累,夜間躺臥下來,雖然身體的勞累得到了休息,但精神的勞累卻得不著釋放,所謂「睡不安眠」就是這個意思。
  〔話中之光〕(一)基督徒和世人同樣要為生活而勞苦作工,但兩者之間最大的不同,乃在於基督徒在夜裡能夠安眠,因為可以把心裡的重擔交給主(參太十一28)。
         (二)基督徒若不作工,就不可吃飯(帖後三10);活著一天,就需要為生活付出勞苦的代價。然而我們若在主裡面勞苦,就不至於徒然(參林前十五58)。

【傳二24】「人莫強如吃喝,且在勞碌中享福,我看這也是出於神的手。」
  〔呂振中譯〕「人莫如喫喝,且在勞碌中讓自己經驗享樂;我看這也是出於神的手。」
  〔原文字義〕「強如」好的,令人愉悅的;「享」看見,覺察;「福」好的,令人愉悅的;「出於」(原文無此字)。
  〔文意註解〕「人莫強如吃喝」意指能吃能喝乃是人生最大的福氣;有的人有飯卻不能吃,有的人能吃卻沒有飯吃,有飯又能吃的就是這種福氣。
         「且在勞碌中享福」不僅是能吃能喝的福氣,並且不是白白的享福,而是在付出勞碌的代價中享福,這才是上好的享福。
         「我看這也是出於神的手」意指這就是神安排給我們人生的定旨。
  〔問題改正〕「莫強如吃喝…享福」這絕不是追求神以外之快樂的「享樂主義」(hedonism),因為這裡有「神的手」在內,意即神所允許的喜樂是可以的,也是應當的(參腓四4)。基督徒也不可誤以為神的旨意是要我們一生受苦,我們固然要有受苦的心志(參彼前四1),但不一定會因此受苦,神使我們受苦是有目的的,要帶領我們進入更大的喜樂和榮耀(參彼前四13;羅八17)。
  〔話中之光〕(一)基督徒要安靜作工,吃自己的飯(參帖後三12),因為這是神向我們所定的旨意,也是我們的命運。
         (二)能作工又能享受作工的成果,這是好得無比的;千萬不要羨慕不必作工而能享受別人作工的成果,因為這種情形違反神的旨意。
         (三)人一生的福氣「莫強如」落實神手所定規的生活方式,在其中安然享受並喜樂(參三12,22;八15)。
         (四)人生的滿足乃在乎神。生命的意義不能從世上任何美好事物中找到,除非人視這些為神恩典的供應;再者,除非神賜予人享受的能力,人不能欣賞及享受世上的生活。能夠享受世上生活的人,是那些敬畏神及蒙神喜悅的人。

【傳二25】「論到吃用、享福,誰能勝過我呢?」
  〔呂振中譯〕「因為除非由他〔傳統抄本:除了我〕、誰能喫食,誰能享樂呢?」
  〔原文字義〕「用」(原文無此字);「享福」感受,享受;「勝過」外頭,向外。
  〔文意註解〕「論到吃用、享福」意指關於24節所提及的吃喝和享福。
         「誰能勝過我呢?」本句按原文宜譯作:「離開祂,誰能有呢?」意指在神以外,人沒有真實的吃喝享福。
  〔話中之光〕(一)神是惟一供養我們生命所需的源頭,離了神,就甚麼都不存在。
         (二)沒有神,生命就沒有快樂。

【傳二26】「神喜悅誰,就給誰智慧、知識和喜樂,惟有罪人,神使他勞苦,叫他將所收聚的、所堆積的歸給神所喜悅的人。這也是虛空,也是捕風。」
  〔呂振中譯〕「誰使神喜悅,神就給誰智慧、知識、和喜樂;惟有罪人、神卻給他勞苦,叫他將所積蓄的歸給那使神所喜悅的人:這也是虛空,也是捕風。」
  〔原文字義〕「喜悅(原文雙字)」好的,令人愉悅的(首字);面,面前(次字);「喜樂」喜悅,歡樂;「罪人」錯過目標,未中的;「所收聚的」採收,招聚;「所堆積的」收集,聚集。
  〔文意註解〕「神喜悅誰,就給誰智慧、知識和喜樂」神所喜悅的人指在神的旨意中行事的人;智慧和知識指行事的本領;喜樂指行事的成果。神所喜悅的人,行事必然亨通,結果必然常常喜樂。
         「惟有罪人,神使他勞苦」罪人指偏離目標(即偏離神的旨意)的人;勞苦指工作中身體和精神所受的痛苦。
         「叫他將所收聚的、所堆積的歸給神所喜悅的人」意指罪人徒勞無功,凡他勞苦所得的都要歸給別人。
         「這也是虛空,也是捕風」這是第四次得到同樣的結論(參一14;二11,17)。
  〔話中之光〕(一)人最要緊的是行在神的旨意中,凡事討祂喜悅,這樣,神就賞賜給具有屬靈價值的智慧、知識和喜樂,藉以獲致滿足而有意義的人生。
         (二)人若離開了神的旨意,凡他勞苦所得的,都要歸與別人。正如詩篇所說的,「世人行動實係幻影,他們忙亂,真是枉然,積蓄財寶,不知將來有誰收取」(詩三十九6)。

叁、靈訓要義

【人生虛空】
   一、心緒虛空——喜樂、嬉笑、飲酒(1~3節上)
   二、享受虛空——園林、僕婢、財寶、娛樂、女色(4~11節)
   三、智慧虛空——以智慧行事,結局竟與愚昧人無異(3節下,12~17節)
   四、勞碌虛空——勞碌所得卻要留給未曾勞碌的人(18~23節)

【惟神是人生的滿足】
   一、吃喝、享福,乃出於神的手(24~25節)
   二、智慧、知識和喜樂,乃給神所喜悅的人(26節)

── 黃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經系列──傳道書註解》

參考書目:請參閱「傳道書提要」末尾處

※以上內容摘錄自『查經資料大全』,更多相關內容,請上 http://www.ccbiblestudy.org/index-T.htm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