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埔教會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搜索
查看: 271|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2023年4月9日靈命日糧讀經註釋 [複製鏈接]

Rank: 8Rank: 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23-4-9 07:30:58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本帖最後由 rbc 於 2023-4-9 07:31 編輯

【賽五十三4】「他誠然擔當我們的憂患,背負我們的痛苦;我們卻以為他受責罰,被神擊打苦待了。」

〔呂振中譯〕「其實呢、我們的憂患是他擔當了,我們的痛苦他背負了;我們呢、卻以為他是被痛擊,被神擊打,而受苦楚的。」

   〔原文字義〕「誠然」的確、真的;「擔當」舉起、背負、承擔;「憂患」生病、;;「背負」承擔;「憂傷」痛苦、;「以為」想、視為;「責罰」;「神」神明;「擊打」觸及、打、擊殺;「苦待」使受苦、使低微。

   〔文意註解〕「他誠然擔當我們的憂患」:義僕擔當了我們的憂患,忍受諸般苦楚傷痛。上節剛說祂憔悴枯槁、無佳形美容。現在說祂如此悲慘,這一切竟然都是為代替我們的過犯受罰。

         「誠然」:值得注意,祂的確是為我們代罪受罰。這裏提到祂與「我們」的對比,表示肯定,也是比較之意(四十九4b)。

         「背負我們的痛苦」:卻是為我們的罪!犯罪的是我們;相反地,受罰受苦的卻是無罪的祂!代罪的聖潔羔羊,反被人看不起,藐視,蔑視,棄絕,真不可思議!

         「我們卻以為他受責罰,被神擊打苦待了」:我們竟誤會祂,誤解神的意思。被赦免的罪人反倒把祂當作敵人,反對祂,不要祂,寧可要釋放殺人犯。

         「受苦待了」:祂被加倍地苦待了,因外貌不張揚,被人瞧不起而厭棄。以為祂當受責罰,當被神擊打。這些大大加重祂冤屈的苦楚。哪知祂受苦,是因我們犯罪,為我們背負罪責受罰。

          僕人軟弱病痛反被輕看,使人覺得不值得轉臉看祂。哪知正是祂代替我們的軟弱疾病。太令人震驚,無法相信:僕人無罪受罰,而犯罪的是我們,決不是無罪無辜的祂。不可思議,誰能理解!連先知也在連連嘆息:有誰能信呢?

         「擔當」和「背負」的用語,提供我們一些揣摩的空間。這是利未記獻祭用語,用動物的血,殺牲畜代替人的罪。不只是代替祭司,更是代替民眾,為民眾犯罪獻祭代贖(利五1,17;十17;十六22;十七16;廿19;民九13;十四34)。照樣,義僕是為百姓背負重擔,儘管並不公平,祂不是先知與百姓同受苦難,不像以賽亞、耶利米、以西結。唯獨祂是救贖主,為百姓代罪贖罪,背負他們到底(四十六4,7;哀五7)。人做不到這些,人擔負不了罪責,且自顧不暇,無力承擔、無能背負甚麽。

         「受責罰」和「苦待」令人想起罹患大麻風,離群索居。突發瘟疫,或因故受災擊打、不幸死傷(創十二7;撒上六9)。這是隱喻百姓看見僕人苦況納悶,到底是祂犯罪,還是百姓當受罰,因耶穌傳道所到之處,一直減除病患身心痛苦。到底是怎麼了?諸般苦難都集中到祂一人身上。百思不得一解啊!

         4~6節,義僕的身受諸苦,為世人代罪受罰, 做贖罪祭。

         4節,義僕擔當我們的憂患痛苦,我們卻以為祂被神擊打苦待。

   〔話中之光〕(一)但那拈鬮歸於阿撒瀉勒的羊,要活著安置在耶和華面前,用以贖罪,打發人送到曠野去,歸於阿撒瀉勒(利十六10)。這是要應驗先知以賽亞的話說:祂代替我們的軟弱,擔當我們的疾病(太八17)。耶穌被交給人,是為我們的過犯;復活,是為叫我們稱義(羅四25)。

         (二)猶太人回答說:我們有律法,按那律法,他是該死的!因他以自己為神的兒子 (約十九7) 。因為你所擊打的,他們就逼迫;你所擊傷的,他們戲說祂的愁苦(詩六十九26)。萬軍之耶和華說:刀劍哪,應當興起,攻擊我的牧人和我的同伴!擊打牧人,羊就分散,我必反手加在微小者的身上(亞十三7)。

         (三)耶穌帶著彼得和西庇太的兩個兒子同去客西馬尼園禱告,就憂愁起來,極其難過(太廿六37)。世人哪知祂為我們的過犯受害,為我們的罪孽壓傷。因祂受的刑罰我們得平安,因祂受的鞭傷我們得醫治(5~6,11~12節)。耶和華卻定意將祂壓傷,使祂受痛苦。耶和華以祂為贖罪祭,祂必看見後裔,並且延長年日,耶和華所喜悅的事必在祂手中亨通(10節)。祂為我們的罪做了挽回祭,不是單為我們的罪,也是為普天下人的罪(約壹二2)。

         (四)基督既為我們受了咒詛,就贖出我們脫離律法的咒詛,因為經上記著:凡掛在木頭上都是被咒詛的(加三13)。像這樣,基督既然一次被獻,擔當了多人的罪,將來要向那等候他的人第二次顯現,並與罪無關,乃是為拯救他們(來二24)。因基督也曾一次為罪受苦,就是義的代替不義的,為要引我們到神面前。按著肉體說,祂被治死;按著靈性說,祂復活了(彼前三18)。


【賽五十三5】「哪知他為我們的過犯受害,為我們的罪孽壓傷。因他受的刑罰,我們得平安;因他受的鞭傷,我們得醫治。」

〔呂振中譯〕「哪知道是他為了我們的過犯而被刺透,為了我們的罪孽而被壓傷;那加於他身上的刑罰使我們得了安康;因他受的鞭傷、我們纔得醫治。」

   〔原文字義〕「過犯」背叛;「受害」被刺;「壓傷」壓碎;「刑罰」管教、教導、訓誨;「鞭傷」傷口;「醫治」治療。

〔文意註解〕「哪知他為我們的過犯受害」:再次在獨立代名詞「他」之前,出現「哪知」,強調祂與我們的對比。我們原以為祂為自己的過犯和罪孽,而被神懲罰;哪知祂是無罪的,才能作為聖潔羔羊,為世人的罪獻祭代贖,挽回神的忿怒。

         「為我們的過犯受害」:為我們的過犯被害受死。

         「被刺透」:兵丁用長槍,扎入釘在十架上耶穌的肋旁,血流如注。

         「受害」:被刺透流血而死,其意象從疾病轉為更深重的受傷害,涉及死亡(廿二2;五十一9;六十六16;詩六十九26)。

         「為我們的罪孽壓傷」:「壓傷」壓碎,成為碎片粉末塵土,徹底摧毀(十九10;伯廿二9;耶四十四10;詩九十3)。類似「受害」、「壓傷」這類用詞在希伯來文嚴肅深刻程度,遠重於中英文,直接表達暴力死刑。這些詞的希伯來文原意,表明公義的神嚴肅對待人類過犯罪孽。人類良心彎曲詭詐,對罪滿不在乎、輕描淡寫、死不悔改、頂嘴強辯。聖潔的神毫不容忍罪,決不以有罪當作無罪。人類正相反,隨己欲自定善惡標準。

         4~5節,隱喻與書卷開篇一樣(一5~6),描述以色列如病入膏肓,渾身上下疾病傷損,不查驗也不包紮,諱疾忌醫。神不要假冒偽善的宗教禮儀程序(一10~15)。其實,只要按神規定的正直公義的道德良心,敬虔度日(一16~20)。但是,這也不能消除疾患,洗滌傷口,舊衣服縫補新布,不解決舊賬,必須有無罪的義僕,犧牲為代罪羔羊,贖罪償還罪債,才能一筆勾銷(四3)。

         5節,祂為我們代罪受害,祂受刑罰我們得平安,祂受鞭傷我們得醫治。

〔話中之光〕(一)你們今日當知道,我本不是和你們的兒女說話。因為他們不知道,也沒有看見耶和華你們神的管教、威嚴、大能的手和伸出來的膀臂(申十一2)。撒拉弗將炭沾以賽亞的口,說:看哪,這炭沾了你的嘴,你的罪孽便除掉,你的罪惡就赦免了(六7)。主以公義的靈和焚燒的靈將錫安女子的「污穢洗去」,又將耶路撒冷中殺人的血除淨,以色列餘民錄在生命冊上的,才可稱聖免難(四3)。

         (二)耶穌被交給人,是為我們的過犯;復活,是為叫我們稱義(羅四25)。耶穌雖然為兒子,還是因所受的苦難學了順從。像這樣,基督既然一次被獻,擔當了多人的罪,將來要向那等候他的人第二次顯現,並與罪無關,乃是為拯救他們(來五8;九28)。

         (三)耶和華我的神啊,我曾呼求你,你醫治了我(詩卅2)。鞭傷除淨人的罪惡,責打能入人的心腹(箴廿30)。祂被掛在木頭上,親身擔當了我們的罪,使我們既然在罪上死,就得以在義上活。因他受的鞭傷,你們便得了醫治。你們從前好像迷路的羊,如今卻歸到你們靈魂的牧人監督了(彼前二24~25)。

      (四)主對耶路撒冷說安慰的話,又向她宣告說,她爭戰的日子已滿了,她的罪孽赦免了,她為自己的一切罪從耶和華手中加倍受罰(四十2)。主看見謙卑人所行的道,也要醫治他,又要引導他,使他和那一同傷心的人再得安慰(五十七18)。

         (五)萬軍之耶和華說:刀劍哪,應當興起,攻擊我的牧人和我的同伴!擊打牧人,羊就分散,我必反手加在微小者的身上(亞十三7)。為你本國之民和你聖城,已經定了七十個七,要止住罪過,除淨罪惡,贖盡罪孽,引進永義,封住異象和預言,並膏至聖者(但九24)。

         (六)正如人子來不是要受人的服侍,乃是要服侍人,並且要捨命做多人的贖價(太廿28)。如今卻蒙神的恩典,因基督耶穌的救贖,就白白地稱義(羅三24~26)。耶穌被交給人,是為我們的過犯;復活,是為叫我們稱義。因我們還軟弱的時候,基督就按所定的日期為罪人死。(四25;五6~10,15~21)。保羅當日所領受和傳給我們的,第一就是:基督照聖經所說,為我們的罪死了,神使那無罪的替我們成為罪,好叫我們在祂裡面成為神的義 (林前十五3,21~22)。

         (七)要憑愛心行事,正如基督愛我們,為我們捨己,當做馨香的供物和祭物獻於神(弗五2)。不用山羊和牛犢的血,乃用自己的血,只一次進入聖所,成了永遠贖罪的事。我們憑這旨意,靠耶穌基督只一次獻上祂的身體,就得以成聖(來九12~15;十10~14)。

         (八)耶和華卻定意將祂壓傷,使祂受痛苦。耶和華以祂為贖罪祭,祂必看見後裔,並且延長年日,耶和華所喜悅的事必在他手中亨通(10節)。我又要叫你和女人彼此為仇,你的後裔和女人的後裔也彼此為仇,女人的後裔要傷你的頭,你要傷祂的腳跟(創三15)。

         (九)在基督裡都要復活。因基督也曾一次為罪受苦,就是義的代替不義的,為要引我們到神面前。按著肉體說,祂被治死;按著靈性說,祂復活了(彼前三18)。但基督已經從死裡復活,成為睡了之人初熟的果子。死既是因一人而來,死人復活也是因一人而來。在亞當裡眾人都死了,照樣,在基督裡眾人也都要復活(林前十五21~22)。


【賽五十三6】「我們都如羊走迷,各人偏行己路,耶和華使我們眾人的罪孽都歸在他身上。」

〔呂振中譯〕「我們都如同羊、走迷了途,各人偏向自行的路;永恆主卻使我們眾人的罪孽罪罰都集歸在他身上。」

   〔原文字義〕「都」俱各、各人、全部、整個;「走迷」走迷路;「偏行」轉離、走離;「路」道路、行為、方向、方法;「歸在」碰觸、降災、乞求、遭遇、相遇、抵達。

   〔文意註解〕「我們都如羊走迷」:這是明喻,不是隱喻。羊的特性有二:(1)單純,一門心思吃草,不想後果。不認路,沒方向,跟著走。(2)易受驚嚇,易受草吸引,自己走迷,別的羊也跟着走迷。

         「各人偏行己路」:沒有自知,無法自救,羊很固執,一個勁往下走。一隻羊掉到坑裡,一群羊跟著,一個接一個地掉進坑裏。一群羊也都走迷路。

         「耶和華使我們眾人的罪孽都歸在他身上」:這裏出現一個無罪的人,就是義僕彌賽亞基督,祂來解決我們眾人的一切罪的難處。

         「我們眾人」:與義僕的關係值得注意。這節經文是本小段結語,也開啓下段。「我們眾人的罪孽,都歸在他身上」。注意「我們」與義僕「祂」不對稱,不分擔也不同擔後果。而是「都歸」在義僕一人身上,祂獨自承擔全部後果,決不可能是任何偉大先知,也不是被揀選後仍屢次背道迷失、又聾又瞎的僕人以色列(四十二9)。

         6節,人都如羊走迷偏行己路,神使全人類的罪都歸在祂身上。

   〔話中之光〕(一)我們犯罪作孽,行惡叛逆,偏離你的誡命、典章(但九5)。先知以賽亞得見神榮耀的寶座就驚呼:禍哉!我滅亡了。因為我是嘴唇不潔的人,又住在嘴唇不潔的民中,又因我眼見大君王萬軍之耶和華。撒拉弗將炭沾以賽亞的口,他的罪便除掉、被赦免了(六6~7)。我如亡羊走迷了路,求你尋找僕人,因我不忘記你的命令(詩一百十九176;彼前二25)。

         (二)要對耶路撒冷說安慰的話,又向她宣告說,她爭戰的日子已滿了,她的罪孽赦免了,她為自己的一切罪從耶和華手中加倍受罰(四十2)。哪知他為我們的過犯受害,為我們的罪孽壓傷。因祂受的刑罰我們得平安,因祂受的鞭傷我們得醫治。祂被欺壓,在受苦的時候卻不開口(徒八32~33)。祂像羊羔被牽到宰殺之地,又像羊在剪毛的人手下無聲,祂也是這樣不開口。耶和華卻定意將祂壓傷,使祂受痛苦。耶和華以祂為贖罪祭,祂必看見後裔,並且延長年日,耶和華所喜悅的事必在祂手中亨通。祂必看見自己勞苦的功效,便心滿意足。有許多人因認識我的義僕得稱為義,並且祂要擔當他們的罪孽。所以我要使祂與位大的同分,與強盛的均分擄物。因為祂將命傾倒以至於死,祂也被列在罪犯之中,祂卻擔當多人的罪,又為罪犯代求(5,7,10~12)。

         (三)耶和華說:我的意念非同你們的意念,我的道路非同你們的道路(五十五8)。我的百姓做了迷失的羊,牧人使他們走差路,使他們轉到山上。他們從大山走到小山,竟忘了安歇之處(耶五十6)。誰有一百隻羊失去一隻,不把這九十九隻撇在曠野,去找那失去的羊,直到找著呢?找著了,就歡歡喜喜地扛在肩上,回到家裡就請朋友鄰舍來,說:我失去的羊已經找著了,你們和我一同歡喜吧。我告訴你們:一個罪人悔改,在天上也要這樣為他歡喜,較比為九十九個不用悔改的義人歡喜更大(太十八12~14;路十五3~7)。沒有義人,連一個也沒有(羅三10~19)。你們從前好像迷路的羊,如今卻歸到你們靈魂的牧人監督了(彼前二25)。

         (四)惡人當離棄自己的道路,不義的人當除掉自己的意念。歸向耶和華,耶和華就必憐恤他;當歸向我們的神,因為神必廣行赦免(五十五7)。這些狗貪食,不知飽足;這些牧人不能明白,各人偏行己路,各從各方求自己的利益(五十六11)。我何時指著惡人說他必要死,你若不警戒他,也不勸誡他,使他離開惡行,拯救他的性命,這惡人必死在罪孽之中,我卻要向你討他喪命的罪(結三18)。

         (五)耶穌被交給人,是為我們的過犯;復活,是為叫我們稱義(羅四25)。這人該知道叫一個罪人從迷路上轉回,便是救一個靈魂不死,並且遮蓋許多的罪(雅五20;彼前三18)。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