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埔教會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搜索
查看: 351|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2023年5月26日靈命日糧讀經註釋 [複製鏈接]

Rank: 8Rank: 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23-5-26 07:00:44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本帖最後由 rbc 於 2023-5-26 07:01 編輯

【但三15「你們再聽見角,笛,琵琶,琴,瑟,笙,和各樣樂器的聲音,若俯伏敬拜我所造的像,卻還可以,若不敬拜,必立時扔在烈火的窯中,有何神能救你們脫離我手呢。」

   呂振中譯〕「如今你們若準備得好,什麼時候你們聽見號角、簫笛、琵琶、琴、瑟、風笛、和各樣樂器的聲音,若俯伏向我所造的像下拜,卻還可以;若不下拜,就就必須要須立刻被扔在烈火燃燒著的窯中;試問有什麼樣的神能解救你們脫離我的手呢?』」

   原文字義〕「卻還可以」(原文無此詞);「救」拯救,釋放;「脫離」在…之外。

   文意註解〕「若俯伏敬拜我所造的像,卻還可以」:原文沒有『卻還可以』。意指死罪可免,但忽略王令的罪仍須被責罰。

         「若不敬拜,必立時扔在烈火的窯中」:意指便沒有補救的機會了。

         「有何神能救你們脫離我手呢」:意指惟有至高的真神(參28節),那萬神之神,萬王之主(參二47)才能。

   話中之光〕(一)除祂以外,別無拯救;因為在天下人間,沒有賜下別的名,我們可以靠著得救(徒四12)。

【但三16「沙得拉,米煞,亞伯尼歌,對王說:尼布甲尼撒阿,這件事我們不必回答你。」

   呂振中譯〕「沙得拉、米煞、亞伯尼歌應時對王說:『尼布甲尼撒阿,這件事我們無需乎回答你。」

   原文字義〕「事」命令,口諭,事件;「必」需要;「回答」回應,回轉。

   文意註解〕「對王說:尼布甲尼撒阿」:直呼其名,似乎很不禮貌。這是因為王先踰越了常規,干涉臣民的信仰,得罪了真神。

         「這件事我們不必回答你」:本句意指:(1)對於他們所指控的事實,我們不予否認;(2)我們也無意為自己辯護,因為我們堅信自己的行為並沒有錯。

   話中之光〕(一)在世俗的職場上,如果基督徒被上司或老闆要求去作不法的事,我們的態度也當堅決地不予置理。

【但三17「即便如此,我們所事奉的神,能將我們從烈火的窯中救出來,王阿,祂也必救我們脫離你的手。」

   呂振中譯〕「即便如此,我們所事奉的神也能將我們從烈火燃燒著的窯中解救出來;王阿,他是一定會解救我們脫離你的手。」

   原文字義〕「即便如此」如果,或者;「救」拯救,釋放;「脫離」在…之外。

   文意註解〕「即便如此」:意指即便被你扔在烈火的窯中(參15節)。

         「我們所事奉的神,能將我們從烈火的窯中救出來」:意指他們相信所事奉的神的能力,烈火的窯算不得甚麼。

         「王阿,祂也必救我們脫離你的手」:這是針對王的話『有何神能救你們脫離我手呢』(參15節)所作的回答。

   話中之光〕(一)祂比萬有都大;誰也不能從父神手裏把我們奪去(參約十29)。

         (二)但要敬畏耶和華你們的神,祂必救你們脫離一切仇敵的手(王下十七39)。

【但三18「即或不然,王阿,你當知道我們決不事奉你的神,也不敬拜你所立的金像。」

   呂振中譯〕「即或不然,王阿,願你知道、我們也決不事奉你的神,不向你所立的金像下拜。』」

   原文字義〕「即或」如果,或者;「事奉」崇敬;「敬拜」臣服效忠。

   文意註解〕「即或不然」:這話不是對神的能力和信心有所動搖,乃是對神『救』與『不救』的尊重。即使神不施拯救,仍不改變對祂的信仰。

         「你當知道我們決不事奉你的神,也不敬拜你所立的金像」:這是寧死不屈的宣告。

   話中之光〕(一)信心不是勉強神照我們所想望的去作,信心乃是相信神必照祂自己的心意去作。

         (二)我們的禱告難免遇到「即或不然」的情形,但我們禱告的心志卻不可動搖。

         (三)基督徒一相信了主,便須立定心志,決不事奉別的神,也不像偶像假神下拜。

【但三19「當時尼布甲尼撒怒氣填胸,向沙得拉,米煞,亞伯尼歌,變了臉色,吩咐人把窯燒熱,比尋常更加七倍。」

   呂振中譯〕「那時尼布甲尼撒烈怒氣填胸,向沙得拉、米煞、亞伯尼歌變了臉色,應時吩咐人把窯燒熱,比平常的、熱七倍。」

   原文字義〕「當時」之後,然後;「怒氣」憤怒;「填胸」注入,加入;「臉色(原文雙字)」臉(首字);形像(次字);「燒熱」升溫,加熱;「尋常」依慣例的。

   文意註解〕「當時尼布甲尼撒怒氣填胸」:意指他滿腔怒氣,不能控制。

         「變了臉色」:意指怒形於色。

         「吩咐人把窯燒熱,比尋常更加七倍」:鼓動風箱加高熱度,乃是為了確實置他們於死地。

【但三20「又吩咐他軍中的幾個壯士,將沙得拉,米煞,亞伯尼歌捆起來,扔在烈火的窯中。」

   呂振中譯〕「又吩咐他軍隊中幾個有經驗的勇士將沙得拉、米煞、亞伯尼歌捆起來,扔在烈火燃燒著的窯中。」

   原文字義〕「軍中」軍隊,武力;「壯士」某些人;「捆起來」綑綁;「扔」投擲。

   文意註解〕「又吩咐他軍中的幾個壯士」:意指挑選強壯有力的人來執行任務。

         「捆起來,扔在烈火的窯中」:防止他們反抗與逃脫,確實拋進火窯中。

【但三21「這三人穿著褲子,內袍,外衣,和別的衣服,被捆起來扔在烈火的窯中。」

   呂振中譯〕「這三人是穿戴著外衣、褲子、裹頭巾、和別的衣服被捆起來,扔在烈火燃燒著的窯中的。」

   原文字義〕「褲子」衣服,外套;「內袍」帽子,袍子;「外衣」披風,外套;「衣服」服裝。

   文意註解〕「這三人穿著褲子,內袍,外衣,和別的衣服」:意指他們未被剝光衣服,而是穿著朝服,或許衣服有助燃燒。

【但三22「因為王命緊急,窯又甚熱,那抬沙得拉,米煞,亞伯尼歌的人,都被火燄燒死。」

   呂振中譯〕「因為王的命令緊急,窯又非常的熱,以致火焰竟將那些把沙得拉、米煞、亞伯尼歌抬上去的人、都給燒死了。」

   原文字義〕「緊急」嚴厲,傲慢無禮;「甚」極度的,非常的;「熱」升溫,加熱;「抬」抬高,舉起;「火燄(原文雙字)」火(首字);火焰(次字);「燒死」殺害。

   文意註解〕「王命緊急」:使得那些抬的人慌張往火窯跑。

         「窯又甚熱」:意指火勢很大。

         「都被火燄燒死」:意指抬的人連同被抬的人都被捲入火焰中,以致抬的人反而被燒死了。

   話中之光〕(一)火焰無情也無眼,竟燒到自己的人;玩火的人,往往自己會被火燒到。

【但三23「沙得拉,米煞,亞伯尼歌,這三個人,都被捆著落在烈火的窯中。」

   呂振中譯〕「沙得拉、米煞、亞伯尼歌這三個人落在烈火燃燒著的窯中,都是被捆著的。」

   原文字義〕「落在」倒下,落至;「烈火(原文雙字)」燃燒(首字);火(次字)。

   文意註解〕「這三個人,都被捆著落在烈火的窯中」:這是形容他們三個人確實被拋在火窯中。

【但三24「那時尼布甲尼撒王驚奇,急忙起來,對謀士說:我捆起來扔在火裡的不是三個人麼,他們回答王說:王阿,是。」

   呂振中譯〕「那時尼布甲尼撒王忽然驚奇,很緊張地站起來,應時問大臣們說:『我們捆起來扔在火裡的不是三個人麼?』他們回答王說:『王阿,准准是的。』」

   原文字義〕「那時」然後,…之後;「驚奇」吃了一驚,被驚嚇到;「急忙」驚慌,催促;「謀士」參謀,首長;「是」確實的,真實的。

   文意註解〕「那時尼布甲尼撒王驚奇」:表示王看到了令他感到驚奇的景象。

         「急忙起來」:立刻站起來,以便能看清楚火窯內的情形。

         「對謀士說:我捆起來扔在火裡的不是三個人麼」:王問身邊的顧問,核對被拋到火窯內的確實是三個人。

         「他們回答王說:王阿,是」:顧問的回話證實只有三個人被拋。

【但三25「王說:看哪,我見有四個人,並沒有捆綁,在火中遊行,也沒有受傷,那第四個的相貌,好像神子。」

   呂振中譯〕「王應時說:『哎呀,我卻見了四個人、並沒有被捆綁著,在火中走來走去,也沒有受損傷;那第四個的相貌好像神子呢。』」

   原文字義〕「見」看見,瞧見;「遊行」行走,行動;「受傷」傷害;「相貌」外貌;「好像」相像;「神子(原文雙字)」真神(首字);兒子(次字)。

   文意註解〕「王說:看哪,我見有四個人」:第一個令王驚奇的景象是多了一個人。

         「並沒有捆綁,在火中遊行,也沒有受傷」第:二個驚奇的景象是綑綁的繩索被火燒毀了,但人未被燒傷,還能行走自如。

         「那第四個的相貌,好像神子」:第三個驚奇的景象是多出來的那個人好像天使。

   話中之光〕(一)「在火中遊行」,情況愈是艱難,愈是見證神作為的好時機。

         (二)天使豈不都是服役的靈、奉差遣為那將要承受救恩的人效力嗎(來一14)?

【但三26「於是尼布甲尼撒就近烈火窯門,說:至高神的僕人沙得拉,米煞,亞伯尼歌出來,上這裡來罷,沙得拉,米煞,亞伯尼歌,就從火中出來了。」

   呂振中譯〕「於是尼布甲尼撒走近烈火窯門前,說:『至高神的僕人、沙得拉、米煞、亞伯尼歌阿,出來,上這裡來吧!』沙得拉、米煞、亞伯尼歌就從火中出來。」

   原文字義〕「就近」接近,靠近;「至高」最高的;「上這裡來」過來。

   文意註解〕「尼布甲尼撒就近烈火窯門」:指就近到安全的距離,方便說話。

         「至高神的僕人」:意指王承認他們所事奉的是統管宇宙萬有的「萬神之神」(參二47)。

         「至高神的僕人沙得拉,米煞,亞伯尼歌出來,上這裡來罷」:意指王不在追究他們的冒犯之罪了。

         「沙得拉,米煞,亞伯尼歌,就從火中出來了」:意指他們通過了火的考驗。

   話中之光〕(一)信徒都是「至高神的僕人」,我們身分非同小可,所以不要小看自己。

         (二)從被扔在火中(參20節)開始,不但脫離綑綁(參21節),又在火中遊行(參25節),最後從火中出來,他們三個人一連串的經歷,說明信心經過火煉的試驗,就比那被火試驗,仍然能壞的金子,更顯寶貴(彼前一7)。

【但三27「那些總督,欽差,巡撫,和王的謀士,一同聚集看這三個人,見火無力傷他們的身體,頭髮也沒有燒焦,衣裳也沒有變色,並沒有火燎的氣味。」

   呂振中譯〕「那些總督、欽差、巡撫、和王的參謀一同聚集了來,看這三個人,見火無力傷他們的身體;他們的頭髮沒有燒焦,衣裳也沒有變色;身上又沒有火燒的氣味。」

   原文字義〕「一同聚集」召集,收集;「力」權力;「傷」(原文無此字);「衣裳」披風,外套;「變色」改變;「燎」傳給。

   文意註解〕「見火無力傷他們的身體」:親眼見證烈火無法燒傷他們,這是一項超自然的神蹟。

         「頭髮也沒有燒焦,衣裳也沒有變色,並沒有火燎的氣味」:先由最易燒焦的頭髮進至衣服,再延伸至身上沒有煙火的氣味,這是一種漸進的描述法。

   話中之光〕(一)許多信徒經過一點點的試驗,身上就帶著火傷、燒焦、變色的痕跡,或者留下一些火燎的氣味,這表示他們信心的境界還是低淺,仍需更多的試驗。

【但三28「尼布甲尼撒說:沙得拉,米煞,亞伯尼歌的神,是應當稱頌的,祂差遣使者救護倚靠祂的僕人,他們不遵王命,捨去己身,在他們神以外不肯事奉敬拜別神。」

   呂振中譯〕「尼布甲尼撒應時說:『沙得拉、米煞、亞伯尼歌的神是應當受祝頌的;他差遣他的使者,解救了他的僕人,就是那些信靠他的;他們挫折了王的命令,捨棄自己的身體,除弓拜自己的神以外,不肯事奉任何神,不肯向任何神下拜。」

   原文字義〕「稱頌」讚美,祝福,下跪;「差遣」派出,發出;「使者」天使;「救護」拯救,釋放;「倚靠」信任,信靠;「不遵」改變;「捨去」給予;「己身」身體;「以外」除了,但是;「事奉」崇拜;「敬拜」臣服效忠;「別」所有的,全部。

   文意註解〕「祂差遣使者救護倚靠祂的僕人」:王承認他們向神忠貞不移的信心,致使神差遣使者解救他們的性命。

         「他們不遵王命,捨去己身」:他們雖然沒有在火窯中喪生,但如同死過了一般;王承認他們確已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在他們神以外不肯事奉敬拜別神」:他們面臨死亡的威脅,仍然堅守信仰,不肯在真神之外,事奉敬拜別的神。

   話中之光〕(一)祂親自成了血肉之體,特要藉著死敗壞那掌死權的,就是魔鬼,並要釋放那些一生因怕死而為奴僕的人(來二14~15)。

         (二)弟兄勝過牠,是因羔羊的血和自己所見證的道。他們雖至於死,也不愛惜性命(啟十二11)。

【但三29「現在我降旨,無論何方何國何族的人,謗讟沙得拉,米煞,亞伯尼歌之神的,必被凌遲,他的房屋必成糞堆,因為沒有別神能這樣施行拯救。」

   呂振中譯〕「現在我下諭旨:任何族民、任何拜國之民、任何方言的人:凡說了怠慢的話冒瀆沙得拉、米煞、亞伯尼歌之神的,就必須被淩遲;他的房屋必須被拆毀;因為沒有別的神能這樣施救援的。」

   原文字義〕「降」作出諭令,安置;「旨」判斷,指引;「謗讟」疏忽,粗心;「凌遲(原文雙字)」製作,實行(首字);四肢,身體的一部分(次字);「別」其它的,另外一個;「施行拯救」解救,釋放。

   文意註解〕「謗讟沙得拉,米煞,亞伯尼歌之神的,必被凌遲」:意指凡是毀謗他們所信的神者,就必受到肢解(砍斷四肢)的刑罰。

         「他的房屋必成糞堆」:意指你們的住房將被摧毀成為廢墟或垃圾堆(參二5)。

         「因為沒有別神能這樣施行拯救」:連綑綁並扔拋他們的壯士都被火燄吞噬(參22節),但他們在火窯中卻毫髮無傷,這是任何假神都不能做到的。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