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埔教會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搜索
查看: 418|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以西結書】第四十一章 [複製鏈接]

Rank: 9Rank: 9Rank: 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7-5-31 17:04:18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內容綱要

【新聖殿(四十一1-26)】
   一、面積廣大,長方形的建築物,並在東邊的牆上,有單獨一個門
   二、建築物的內部有三間房,每一間房都可以從門口進去,裏面越來越窄
   三、有一條走廊,再往裏去是正堂(即『聖所』),最後有一個小內室,就是『至聖所』
   四、進入殿的內部,只有經過走廊
   五、在殿的外牆,還有許多建築物,緊接聖殿的外牆
   六、在殿的南邊和北邊,有台階設置,可以走進殿的三層,各層都有三十間倉房七、是由內而外建造的,殿牆非常堅固
——《每日研經叢書》

逐節詳解

【結四十一1】「他帶我到殿那裡量牆柱,這面厚六肘,那面厚六肘,寬窄與會幕相同。」
  〔呂振中譯〕「他帶了我到殿堂,量了挨墻柱子:這邊的厚六肘,那邊的也厚六肘:這是挨墻柱子〔傳統:是帳棚〕的厚度。」
  〔暫編註解〕這聖殿的牆柱大小相同,門寬十二肘,與摩西會幕的寬度相同(出26:16,22,25)。
         殿。指聖所(見王上6:17;7:50)。
         牆柱。在入口兩邊,厚六肘(3.1米),和牆一樣厚(第5節)。
       1~4聖所的說明。以西結看到的聖殿也與所羅門聖殿一樣,分為廊子、聖所、至聖所三個部分。以西結是祭司,故能進入聖所,但停留在至聖所的入口,只有帶領他的人進到至聖所繼續測量(利16章;來9:7)。在此特別要注意的是廊子、聖所、至聖所的入口分別是寬14肘、10肘、6肘(40:48;41:2;41:3;)。入口逐漸縮小,象徵聖殿的聖潔度也不斷提高。下圖是以西結聖殿的平面圖。
     1-26  聖殿本身的架構及設備:使者領先知進入聖殿。聖殿是長形的,以三道門隔成三部分:即入口處的門廊、外殿及內殿(就是至聖所)。外殿是只有祭司能進入的地方。聖殿三道門的寬度,由殿門的十四肘(參40:48注) 、 外殿門的十肘(41:2) , 到內殿門的六肘(41:3),一直逐漸收窄,表示越來越神聖。環繞著聖殿外的南、西、北部設有三層的房屋 (參王上6:5-10),每層合計三十間 (6) , 可能作安放聖殿器皿的儲物室(參王上7:51),或作收集奉獻的庫房(參代下31:11; 尼10:37; 瑪3:10)。每一層的旁屋面積不同,即越上越寬(7) , 只能由南及北面進入(11)。環繞聖殿外的這些旁屋有高六肘的月臺(8) , 月臺以外有空地一直伸展到祭司的聖屋(即10節的「對面的房屋」,見附錄41,圖三)聖殿的後面朝有一間房子,可能也是儲物室(12)。

【結四十一2】「門口寬十肘。門兩旁,這邊五肘,那邊五肘。他量殿長四十肘,寬二十肘。」
  〔呂振中譯〕「門道兒的進口處是寬十肘;進口處的側面墻是這邊五肘,那邊五肘;他量了殿堂是長四十肘,寬二十肘。」
  〔暫編註解〕門兩旁。指從門到牆的尺寸。
     四十肘。和所羅門的聖殿一樣(王上6:2,20),除非以西結採用了長肘(見結40:5注釋)。

【結四十一3】「他到內殿量牆柱,各厚二肘。門口寬六肘,門兩旁各寬七肘。」
  〔呂振中譯〕「他進了內殿,量了進口的挨墻柱子,各厚二肘;進口是寬六肘;進口的側面墻〔傳統:進口的寬〕各寬七肘。」
  〔暫編註解〕他到內殿: 這句話與“他帶我到那裡”明顯不同(40:1-3,17,28,32)。以西結是祭司,可以進到聖所,卻不能進入至聖所,因為只有大祭司才能進入至聖所。因此,帶領他的天使獨自進入了至聖所<民8:5-26,利未人的祭司職分>。
       他到內殿。天使單獨進入至聖所(見來9:7)。
     牆柱。指聖所和至聖所之間的門柱,只有二肘(1米)厚,而聖所入口的柱子(第1節),則有六肘(3.1米)厚。
         門口寬六肘。即牆柱之間的門口。
         門兩旁各寬。據七十士譯本,七肘(約14英尺)是指從門口到邊壁的兩肘厚的牆。這兩面牆加上門口的六肘,就是房間的寬度。

【結四十一4】「他量內殿,長二十肘,寬二十肘。他對我說:“這是至聖所。”」
  〔呂振中譯〕「他量了內殿是長二十肘,寬二十肘,在殿堂前面。他對我說:這就是至聖所。」
  〔暫編註解〕至聖所: 長、寬各20肘的正方形。這規模與所羅門聖殿的至聖所相一致(王上6:20)。
     至聖所。20平方肘(第716頁K),和所羅門的聖殿一樣(王上6:20)。

【結四十一5】「他又量殿牆,厚六肘,圍著殿有旁屋,各寬四肘。」
  〔呂振中譯〕「他又量了殿的墻,厚六肘;三面繞着殿的每一間廂房各寬四肘。」
  〔暫編註解〕殿牆。其厚度(3.1米)和外院的圍牆一樣(結40:5),與史載古代東方大量的建築一致。
     5~12關於旁屋的說明。旁屋是圍著聖殿的南、北、西三面修建的,與殿壁相對應共有三層,各層有30間房間。這些旁間用於保管聖殿的器皿及獻祭時使用的器皿,也用來儲藏什一奉獻和各種禮物(瑪3:10)。有些學者推測說,祭司長和利未人也使用這些房間作住所(詩134:1)。旁屋的規模與所羅門的聖殿有些相似,只是在數字上有些差異(王上6:5-10)。

【結四十一6】「旁屋有三層,層疊而上,每層排列三十間。旁屋的梁木擱在殿牆坎上,免得插入殿牆。」
  〔呂振中譯〕「廂房是廂房疊上廂房的:有三層,每層排列三十〔傳統有:三十三〕間。在房子的墻上、就是在三面繞着殿的廂房的墻上有坎子〔傳統:它們進入〕,以作為支座,免得以殿的墻為支座。」
  〔暫編註解〕旁屋。與所羅門的聖殿相似。四肘的寬度顯然指一樓的屋間。

【結四十一7】「這圍殿的旁屋,越高越寬,因旁屋圍殿懸疊而上,所以越上越寬,從下一層,由中一層,到上一層。」
  〔呂振中譯〕「廂樓房三面繞着殿越高越寬;因為有繞殿的臺階三面繞着殿越上越高;因此廂樓房寬度繼續往上增加;故此人從下層經由中層以至上層〔本節殘缺,意難確定〕。」
  〔暫編註解〕旁屋越高越寬,而殿壁則越高越薄。所以旁屋的大樑沒有插入聖殿的牆,只是搭在臺階式的聖殿外壁上。旁屋的大樑沒有插入殿牆,表明不允許外在要素侵犯聖潔之神的聖殿。
     關於凹進的牆壁和越來越寬的房間,詳見王上6:5,6注釋。至於是每層樓各有30個房間,還是三層樓一共有30個房間,人們有不同的看法。

【結四十一8】「我又見圍著殿有高月臺。旁屋的根基,高足一竿,就是六大肘。」
  〔呂振中譯〕「我又看見殿有高月臺三面繞着;廂樓房的根基、高足一竿,就是六大肘。」
  〔暫編註解〕圍著殿有高月臺。即殿宇所坐落在高地基。這一月臺似乎超越屋子外牆(第9,11節)五肘(2.6米),在屋子週邊形成一個過道。
     大肘('assilah)。意為“關節處”。含義不明。可能是建築術語。

【結四十一9】「旁屋的外牆厚五肘。旁屋之外還有餘地。」
  〔呂振中譯〕「屬於廂樓房的外墻、厚五肘;屬殿的廂樓房剩下的曠地也寬五肘〔仿敘利亞譯本加上的〕。」
  〔暫編註解〕餘地: 旁屋的門向著聖殿的南面和北面的餘地,餘地就在環繞四面的殿壁,是聖殿院子的通路。
       外牆。旁屋的外牆,厚度比聖殿的主要承重牆要少一肘。
     還有餘地。見第8節注釋。

【結四十一10】「在旁屋與對面的房屋中間有空地,寬二十肘。」
  〔呂振中譯〕「那三面繞着殿的房屋之外有隔開地寬二十肘。」
  〔暫編註解〕指結42:1-14所描述的屋子。有一塊空地(第716頁S),其面積超過屋子所在三個邊上的月臺二十肘(10.4米)。

【結四十一11】「旁屋的門都向餘地,一門向北,一門向南,周圍的餘地寬五肘。」
  〔呂振中譯〕「廂樓房的出入口是向着曠地的:一個出入口向着北路,一個出入口向南;那三面繞着的曠地、寬五肘。」
  〔暫編註解〕即月臺。

【結四十一12】「在西面空地之後有房子,寬七十肘,長九十肘,牆四圍厚五肘。」
  〔呂振中譯〕「面對着隔開地、在西路那面的建築物、寬七十肘,長九十肘;那建築物四圍的墻厚五肘。」
  〔暫編註解〕在西面空地之後有房子: 此建築位於聖殿后面,即西院子是與聖所不相連的建築。所羅門聖殿也有類似的建築,其用途不明確(王下23:11;代上26:18)。但是根據人們進入此建築時使用了完全與殿分離的路來看,可能這是一種倉庫,目的是為要輸送聖殿內的垃圾或污穢之物。
       房子。沒有說明這所房子的用途。它可能相當於古代聖殿的遊廊(見代上26:18)。
     空地(gizrah)。其詞根是gazar(“分割”)。故意為“分割的空間”。它在聖殿的西端,聖殿和房子之間,也許沿著聖殿(見對第10節的注釋)的北面和南面。

【結四十一13】「這樣,他量殿長一百肘,又量空地和那房子並牆,共長一百肘。」
  〔呂振中譯〕「這樣、他量了殿,長一百肘;又量了隔開地,量了那建築物和它的墻,共長一百肘;」
  〔暫編註解〕他量殿。這是聖殿的外面尺寸(51.8米),包括廊子(見第1-5節)。
       那房子。約200英尺,從聖殿的後牆到房子西牆的外面。
     13-14   整個聖殿的長度是一百肘(見附錄頁42,圖四),聖殿以西直至盡頭(包括20肘的空地、儲物室的寬度及兩堵五肘厚的內牆)共長一百肘。
         13~15關於聖殿規模的說明: 聖殿長為100肘。即廊子的牆厚5肘(40:48)+廊子寬12肘(40:49)+殿門的牆厚6肘(1節)+殿長40肘(2節)+內殿牆厚2肘(3節)+至聖所寬20肘(4節)+聖殿牆厚6肘(5節)+旁屋寬4肘(5節)+外牆厚5肘(9節)=100肘。聖所的東邊內院也是一百肘,這表明聖殿的整體規模構造緊密。神的救贖計畫<徒7:6,認識救贖史>,也極其嚴謹絲毫也沒有漏洞,故此我們可以更加信靠神,並擁有確信得救的確據。

【結四十一14】「殿的前面和兩旁的空地,寬一百肘。」
  〔呂振中譯〕「殿的前面和東面的隔開地、共寬一百肘。」
  〔暫編註解〕約200英尺,包括聖殿的總寬度和兩邊的空地。
     14-15   聖殿東部連同空地是一百肘寬;在西面儲物室連同內牆也是一百肘寬,形成一個極其均衡的結構,和諧而不淩亂。

【結四十一15】「他量空地後面的那房子,並兩旁的樓廊,共長一百肘。」
  〔呂振中譯〕「他量了隔開地後面的建築物:又量了建築物這邊和那邊的遊廊〔意難確定。或譯:墻〕,連那建築物共長一百肘。殿堂和內殿與其外“門廊”〔傳統:內殿堂和院子的門廊〕」
  〔暫編註解〕內殿和外殿: 內殿指至聖所,外殿指聖所。內外四牆和門都用木板遮蔽,窗櫺都有蔽子,就無須用木板遮蔽。遮蔽聖殿內牆的木板上,穿插雕刻著基路伯和棕樹。
       那房子。這是房子的週邊尺寸,包括其五肘厚的牆。
         樓廊。原文詞義不明。 “樓廊”是推測的。
     15~26關於聖殿裝飾和器皿的說明。遮蔽殿壁的棕樹上,雕刻著有二臉的基路伯<10:9,關於基路伯>。這種裝飾也出現在所羅門聖殿(王上6:29)。在基路伯的二臉中,人臉象徵智慧,獅子的臉象徵勇氣。這些反映出基路伯具有勝戰所有惡勢力的資質。耶和華面前的桌子如同擺陳設餅的桌子(出25:30;民4:7)。

【結四十一16】「內殿,院廊,門檻,嚴緊的窗櫺,並對著門檻的三層樓廊,從地到窗櫺(窗櫺都有蔽子),」
  〔呂振中譯〕「都有鑲蓋着〔傳統: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