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埔教會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搜索
查看: 481|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以西結書】第三十八章 [複製鏈接]

Rank: 9Rank: 9Rank: 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7-5-23 10:31:10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內容綱要

【以西結書第卅八章】
   一、侵略者歌革(三十八1~23)
   二、歌革的錯誤(14~23)
——《新舊約輔讀》

逐節詳解

【結三十八1】「耶和華的話臨到我說:」
  〔呂振中譯〕「永恆主的話傳與我說:」
  〔暫編註解〕1-16  歌革攻擊以色列地:這段敘述表露歷史事實與神旨意的相互關係。以色列民回歸故土後,生活平定,誰知北方的一股勢力正在醞釀,準備南侵攻擊以色列,率領者心中有數,勝券在握。但耶和華另有旨意,會藉著歌革的野心來彰顯自己的聖名。
         1~16本文描繪了由歌革率領的聯合軍向以色列進攻的光景。那時,以色列和列國聯軍之間展開了激烈的戰爭。神以大能與約民同在,以色列大獲全勝,從而高舉了神的榮耀和權能。直到耶穌再來的前夕,教會將一直受撒但的逼迫和抵擋,但這是撒但的最後掙扎,最終勝利必然屬於聖徒和教會。
         38:1-39:29  有關歌革的預言:這是一段非常難懂的預言;最大的問題是無法確實知道瑪各地和歌革是指何地何人。有的學者認為歌革是波斯王古列或希臘亞歷山大大帝的別稱,當今一些預言家甚至把瑪各與蘇聯相提並論。以色列歸回故土,安然居住後,不久就要面對一個最後的威脅:由歌革領導的北方侵略者來攻擊以色列地,然而他不能勝過神的力量,神要護衛祂的百姓,懲罰敵軍,和平安定將臨到以色列直到永遠,耶和華的名也會在列邦中被稱為聖。經文並沒有清楚表明侵略者何時南來;文體採用啟示文學方式,描述將來要發生的事,但這也是盛傳已久的威脅(參17; 39:8 ) , 我們無法確定歌革的侵略是指那次已發生的歷史事件,大抵應視「歌革」為敵對神,逼迫選民的權勢。
         38:1~39:29指出以色列的鼎盛期——大衛時代的和平與繁榮將會得到恢復。它預示了將來歷史所要發生的事件,表明神國度的成長和撒但對此的攻擊。列國因嫉妒以色列的富強,而發起氣勢兇猛的攻擊,但最終也是以被毀滅而告終。同樣,向神的權柄挑戰的撒但勢力也終將被滅亡。生活在這世界上的基督徒雖然遭受許多患難和痛苦也不致受挫折而垂頭喪氣,因為確信基督最終必戰勝撒旦的勢力(路12:32)。對歌革和瑪各的審判預言,暗示末世裡敵基督對教會的攻擊。
         第三十八、三十九章描述以色列將來所面對的攻擊,以及神要拯救祂的子民。入侵的軍隊“從北方的極處”來(三八15)攻擊巴勒斯坦,卻被超自然力量的幹預所摧毀(三九3)。埋葬他們的屍體需要七個月(三九11~15),而他們的兵器將要為以色列提供七年的燃料(三九9,10)。戰爭的時間不明確。以色列人將會安然居住,無論是真實的還是想像的情況(三八11,12)。這就指出戰爭會在大災難中期發生,當時以色列在與敵基督互定條約下感到安全。但戰爭完結後,有飛鳥和野獸來吃戰士的肉,這情景跟大災難末期的哈米吉多頓大戰相似(三九17~20;啟一九17,18)。此外,在衝突結束後,列國要看見神審判的手,而以色列也知道“耶和華”是他們的神(結三九21,22)。也許第一次的攻擊在大災難中期前開始,其後繼有一浪又一浪的入侵,直到末期引發哈米吉多頓大戰。約翰在異象中看見歌革和瑪各在千禧年結束時的戰爭(啟二○7~9),但那在時間和特色上跟以西結所描述的都有不同。兩處都使用歌革和瑪各並不表示兩個戰爭是相同的。這裏的用詞指一個明確的地點,啟示錄卻指基督在世界各地的仇敵。

     三十八~三十九章預言要攻打以色列的各國,但以色列會得到神的幫助。

【結三十八2】「“人子啊,你要面向瑪各地的歌革,就是羅施、米設、土巴的王發預言攻擊他,」
  〔呂振中譯〕「『人子阿,你要向瑪各地的歌革、米設土巴的人君領袖王板着臉,傳神言攻擊他,」
  〔暫編註解〕“歌革”指“瑪各”的王,含義不詳。據猶太史家約瑟夫說,瑪各在黑海以北,今俄羅斯聯合體國境內。羅斯、米設、土巴都是在小亞細亞。這段預言極難解釋,因不知道這些地方何所指,有的認為歌革指波斯或希臘;有的認為瑪各指俄羅斯。
       “歌革”。這字詞的來源難以確定。歌革大概指住在瑪各的人的領袖。約瑟夫認為“瑪各”就是西古提人之地,是一個位於黑海北面和東北面,以及裏海東面的地帶(現由獨聯體的三個成員國佔領:俄羅斯,烏克蘭和哈薩克斯坦)。“羅施、米設、土巴的王”。羅施位於今天伊朗。土巴位於今天土耳其。
     「瑪各地」:無法確定為何地,大約是指北部。
         「羅施」:原意是「頭」、「首要」,故「羅施 ...... 土巴的王」可譯為「米設、土巴的大君」(3節同)。
         「瑪各、米設、土巴」在創10:2中是雅弗的兒子,即挪亞之孫。米設、土巴的地點,參27:13。
         瑪各地的歌革: 關於歌革的身份,有以下幾個見解:①理底亞王該吉(Gyges),他的名字在亞述巴那帕文獻中記載為Gugu;②該雅(Gagaia):在Tell el-Amarna文書中描述為外邦地;③迦迦(Gaga),是Ras Shamarah文獻中的一位神的名字;④亞歷山大或與他相似的歷史人物。在這些見解中,最恰當的可能是第一個主張,名字的起源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他象徵著欲毀滅神子民的惡勢力之首。在舊約聖經中,瑪各是雅弗之子,除此之外再無其它出處(創10:2;代上1:5)。在約翰啟示錄中瑪各和歌革相聯合(啟20:8)。但是以西結卻清楚地告訴我們瑪各人歌革所居住的地名。
         歌革。這是以西結所指出的外邦軍隊領袖的名字。他們要攻擊被擄回歸後復興的猶太國(見第14-16節)。迄今為止無法把他與歷史上的任何人物等同起來。這個名字的來源不明,在聖經中工出現13次,但均沒有透露其含義。歌革在代上5:4中是流便支派珥的兒子;在啟20:8中和瑪各用在一起,指一千年以後撒但所招聚進攻基督,包圍新耶路撒冷的邪惡國家。它在《以西結書》出現十一次(結38:2,3,14,16,18;39:1,11,15),指外邦國家大聯盟的領袖。撒瑪利亞版本和七十士譯本的民24:7把亞甲拼為歌革。結39:11,15用了複合詞“哈們歌革”(“歌革的群眾”),指埋葬歌革群眾的山谷。但所有這些經文都沒有說明歌革的身份。只有結38:15透露了他的來歷,說:“你必從本地,從北方的極處率領許多國的民來。”
     瑪各地。以西結所說的瑪各(Magog)是歌革的故鄉。它和“歌革”一樣,詞義不明。這個名稱可能是以西結自己將首碼 ma和名詞gog複合而成的。“瑪各”在聖經中共出現五次。兩次在《以西結書》(本節和在結39:6),為歌革之地;一次在啟20:8,指惡人的國家;在創10:2和代上1:5為雅弗的兒子。一些把歌革當作呂底亞國王吉格斯的人,認為瑪各就是呂底亞,但缺乏歷史的證據。在巴比倫國王的一封信裡,曾提到一個名叫瑪各的野蠻部族(見對創10:2節的注釋)。
         王(nesi' ro'sh)。nesi'是王子。ro'sh 在這裡可能指“首要”。但七十士譯本和英RV 版把它譯成專用名詞“羅實”(Rosh)。英RSV版則與英KJV版一致。無論採用何種譯法,預言的基本教訓是一樣的。如果把ro'sh 當作一個國家,我們還須界定其身份和領土。
         米設。這個名字在聖經中共出現9次。在創10:2和代上1:5中,米設被列為雅弗的兒子。在代上1:17中,可能是書寫的錯誤,把米設列為閃的兒子,但是無疑是指“瑪施”,與創10:23一致。另外六次的米設是指一個國家。其中三次在結38,39章,有兩次在結27:13;32:26,剩下的一次在詩120:5。據七十士譯本,賽66:19的“拉弓的”也應為“米設”。在《以西結書》的五處(以及創10:2和代上1:5)中,米設和土巴列在一起,表明是雅弗的後裔。以西結說到他們是與推羅交易“銅器”和奴隸的商人(結27:13)。《詩篇》說他們喜歡“爭戰”(詩120:7)。
         土巴。這一個名字在聖經中出現八次。在創10:2和代上1:5中土巴被列為雅弗的兒子。土巴出現在賽66:19;在七十士譯本裡還有米設(見上文關於米設的解釋)。土巴在《以西結書》中被提到五次(結27:13;32:26;38:2,3;39:1),均與米設同列。其複合詞“土八該隱”在創4:22中出現兩次,為拉麥和洗拉的兒子。

【結三十八3】「說主耶和華如此說:羅施、米設、土巴的王歌革啊,我與你為敵。」
  〔呂振中譯〕「說:主永恆主這麼說:米設土巴的人君領袖歌革阿,你看,我跟你為敵;」
  〔暫編註解〕羅施、米設、土巴的王歌革啊: 有些譯本將這句話譯為“米設、土巴的大王歌勒啊”。之所以有不同譯法,是因為:①無法確定羅施是地名;②聖經常常一同提及米設和土巴(27:13;32:26;創10:2);③羅施具有“頭”、“首領”之意。我們無法確定哪一見解正確。米設和土巴是位於黑海沿岸的北部國家(27:13)。

【結三十八4】「我必用鉤子鉤住你的腮頰,調轉你,將你和你的軍兵、馬匹、馬兵帶出來,都披掛整齊,成了大隊,有大小盾牌,各拿刀劍。」
  〔呂振中譯〕「我調轉你,用鉤子鉤住你的腮頰,將你和你的全軍、馬匹馬兵、都帶出來,他們都穿着全副軍裝,一大團隊,有大牌小盾,都拿着刀劍;」
  〔暫編註解〕雖然這戰役用真“馬”上陣,對許多人來說都是難以置信的。但要記得,在大災難期間,生產和貨物的運輸都因當時的審判而受到極大的限制。
       「釣住你的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