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埔教會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搜索
查看: 437|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以西結書】第三十二章 [複製鏈接]

Rank: 9Rank: 9Rank: 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7-5-16 11:36:21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內容綱要

【戰兢哀哭(三十二1~16)】
   一、鱷魚滅亡(1~10)
   二、絕然荒涼(11~16)
——《新舊約輔讀》

【驕傲的下場(三十二17~32)】
   一、埃及覆亡
   二、仗著勢力
——《新舊約輔讀》

逐節詳解

【結三十二1】「十二年十二月初一日,耶和華的話臨到我說:」
  〔呂振中譯〕「十二年十二月初一日,永恆主的話傳與我說:」
  〔暫編註解〕這時是主前585年,耶京淪陷已有一年餘。
       “十二年十二月”即主前585年三月,耶路撒冷淪陷後一年零七個月,這消息傳到在巴比倫的百姓中間的兩個月後。
     「十二年十二月」:即主前五八四年三月間。
         十二年十二月初一日: 耶路撒冷滅亡後的第1年(B.C.585),也是猶大民族第二次被擄到巴比倫(B.C.597;王下24:10-17)的第12年。
         十二年。指約雅斤被擄的第十二年(見結1:2注釋),即西元前585年。不論按春天開始的年曆,或是按秋天開始的年曆,都是在西元前585年的春天。耶路撒冷已於上一年七月陷落。
         本章結束了有關埃及的一系列預言。第1-16節用大魚的比喻進一步斥責埃及。第17-32節是一首有關埃及落到陰間的哀歌。
         1-10  埃及淪亡。
         1-16  論埃及的第六篇預言:埃及這大怪物的下場。先知引用選民被擄的環境中所流行的巴比倫神話,把埃及比喻為原始的大怪物,在生之日禍害人群,而巴比倫則以英勇戰神的姿態擊滅怪物。在這背後有神的主權操縱一切,將禍亂變為和諧。
         1~16埃及即將要被巴比倫軍隊所滅。以西結緩緩地為他唱出了挽歌。本文將暴君比喻為大魚或野獸,是因他們不為百姓謀求利益,反而為了自己的享受、欺壓剝削百姓。
         32:1~32自29章開始,本書一直預言埃及的滅亡,本章是最後一個部分,是為埃及的滅亡所唱的哀歌。本文的內容可分為兩部分:①為埃及王法老所作的哀歌(1-16節):這一部分將埃及法老比作被網住的大魚,意味著他的命運就是遭毀滅;②為埃及王朝的沒落所作的哀歌(17-32節):被喻為“少壯的獅子”的亞述(2節),但最終被巴比倫毀滅。世上沒有永存的國家,永遠的強者。在世界的末了,主的國度將突然降臨到這世界,摧毀世俗的一切,建立永遠的國度。

【結三十二2】「“人子啊,你要為埃及王法老作哀歌,說:從前你在列國中,如同少壯獅子;現在你卻像海中的大魚。你沖出江河,用爪攪動諸水,使江河渾濁。」
  〔呂振中譯〕「『人子阿,你要為埃及王舉哀唱歌,對他說:列國中的少壯獅子阿,你可完啦!你,你像海中的鱷魚;卻在你的江河裏衝激着,用爪攪動眾水,用你的腳攪濁了水,踹渾了眾水的江河。」
  〔暫編註解〕「少壯獅子」:代表偉大的君王。
       「大魚」:大怪物,出現時製造混亂(參29:3注)。
         卻像海中的大魚: 埃及法老曾經是年輕有為的領袖,像百獸之王獅子那樣治理列國,雄心勃勃。然而,如今他卻威脅、逼迫,苦待列國,且誘使他們犯罪,淪為一個邪惡的存在。使江河渾濁: 意指驕傲而毫無慈心的埃及,憑著魯莽的野心,入侵周邊列國,使那地百姓安居樂業的平靜生活陷入惶恐不安中。從這裡我們要領略到領袖不能為滿足自己的野心而濫用其權力,乃要用以謀求庶民的安寧和幸福(林前9:4,12;10:33)。
         如同少壯獅子。獅子是百獸之王。法老也自認為是世界上最偉大的領袖。
         大魚(tannim)。有些文本為tannin(“龍”),可能指鱷魚(見結29:3注釋)。
     2~16 “大魚”(參看二九3)。第2至8節描述埃及的陷落,第9、10節描述列國的反應,第11至16節指出神的工具(尼布甲尼撒)。

【結三十二3】「主耶和華如此說:我必用多國的人民,將我的網撒在你身上,把你拉上來。」
  〔呂振中譯〕「永恆主這麼說:我必用成隊的人、許多外族之民、將我的羅網撒在你身上,〔傳統:他們必……〕用我的網子把你拉上。」
  〔暫編註解〕「我必用多國的人民」:可能指巴比倫及其隸屬國家。
       將我的網……把你拉上來: 由多民族組成的巴比倫軍隊,將攻打埃及。之所以用“網”比喻聯軍,是因為法老被比作大魚(2節)。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曾經在耶路撒冷附近擊退過為援助猶大而出征埃及法老合弗拉。
     參結29:4。

【結三十二4】「我必將你丟在地上,拋在田野。使空中的飛鳥都落在你身上,使遍地的野獸吃你得飽。」
  〔呂振中譯〕「我必將你丟在地上,將你拋擲在田野上,使空中的飛鳥都棲息在你身上,使遍地的野獸都喫到飽飫。」
  〔暫編註解〕參29:5注。
       使空中的飛鳥……使遍地的野獸吃你得飽: 埃及的滅亡,會使周邊的國家得到很多利益,例如獲取戰利品(29:19)。
     飛鳥。參結29:5。

【結三十二5】「我必將你的肉丟在山間,用你高大的屍首填滿山谷。」
  〔呂振中譯〕「我必將你的肉撒在山間,將你高堆的屍體填滿着平谷。」
  〔暫編註解〕「用你高大的屍首填滿山谷」:或作「使山谷都充滿你的屍臭」。
     5-6  描述大怪物的死狀。

【結三十二6】「我又必用你的血澆灌你所游泳之地,漫過山頂,河道都必充滿。」
  〔呂振中譯〕「我必用你迸流的血澆灌這地,直漫到山上,以致一切水溝都給你充滿了。」
  〔暫編註解〕大屠殺的真實畫面。

【結三十二7】「我將你撲滅的時候,要把天遮蔽,使眾星昏暗,以密雲遮掩太陽,月亮也不放光。」
  〔呂振中譯〕「我使你熄滅時,必將天遮蔽着,使星辰昏暗現悲相;我必用密雲去遮掩日頭,月亮必不發光。」
  〔暫編註解〕象徵毀滅和悲傷。
     7-8  耶和華懲罰埃及的日子有如耶和華審判的日子,一片天昏地暗的景象(參賽13:10; 珥2:1-2)另一方面 ,  先知在5-8節似乎有意引摩西時代神刑罰埃及的災禍(見出7:20-21; 10:21-23 ) 來描寫法老的收場。
         7~10法老的滅亡使全世界籠罩在恐懼不安中。神對惡人的懲罰,會使人感到恐懼和覺醒(民16:31,34,38)。

【結三十二8】「我必使天上的亮光都在你以上變為昏暗,使你的地上黑暗。這是主耶和華說的。」
  〔呂振中譯〕「天上之光的發光體我必使它們在你上頭都昏暗現悲相;我必將黑暗放在你國內:這是主永恆主發神諭說的。」

【結三十二9】「“我使你敗亡的風聲傳到你所不認識的各國。那時,我必使多民的心因你愁煩。」
  〔呂振中譯〕「『我帶你做俘虜於列國中,到你所不認識的列邦,那時我必使許多外族之民的心、因你而很難過。」
  〔暫編註解〕「我使你敗亡 ...... 各國」:古譯本作「我將你擄到你所不認識的各國」。
       9~10為埃及的文化藝術和榮華富貴羡慕不已的列邦,耳聞埃及被滅的消息,極其慌恐。而那些全然不認識埃及的國家,聽到這個消息,也懼怕這種下場會不會臨到自己。掄我的刀: 用修辭手法表達了對法老的審判,強調審判的猛烈和殘酷。
     9-10  列國必因埃及的淪亡感到威脅大為恐慌。

【結三十二10】「我在許多國民和君王面前向你掄我的刀,國民就必因你驚奇,君王也必因你極其恐慌。在你僕倒的日子,他們各人為自己的性命時刻戰兢。”」
  〔呂振中譯〕「他當着他們面前向你掄刀時,便要使許多外族之民因你而驚駭,他們的君王必因你而大為震驚;當你仆倒的日子,他們各人都必為自己的性命而息息發顫。」
  〔暫編註解〕重述埃及的悲劇,會使其他國家的百姓恐懼戰兢,擔心掄向埃及的刀會落到他們身上。

【結三十二11】「主耶和華如此說:“巴比倫王的刀必臨到你。」
  〔呂振中譯〕「因為主永恆主這麼說:巴比倫王的刀必攻擊你。」
  〔暫編註解〕11~16驕傲的埃及將會被巴比倫王所滅亡。遭到毀滅的範圍極廣,包括埃及的軍事(12節),領袖階層(13節),經濟(15節)。這也預示末後的日子,神的審判將臨到整個領域,包括人類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全方面。
     11-16  巴比倫王的刀:神利用殘暴的巴比倫軍隊來懲罰埃及的驕傲。

【結三十二12】「我必藉勇士的刀使你的眾民僕倒,這勇士都是列國中強暴的;他們必使埃及的驕傲歸於無有,埃及的眾民必被滅絕。」
  〔呂振中譯〕「我必藉着勇士的刀使你的眾民仆倒:這些勇士都是列國中的強橫人:『他們必毀滅埃及所驕矜的,使埃及的眾民都消滅掉。」
  〔暫編註解〕參結30:11。本節生動地描述了巴比倫的刀劍掃向一個又一個國家。

【結三十二13】「我必從埃及多水旁除滅所有的走獸,人腳獸蹄必不再攪渾這水。」
  〔呂振中譯〕「我必從埃及多水之旁殺滅它所有的走獸;人的腳必不再攪濁這水,走獸的蹄也不喘渾它〔傳統:攪濁〕。」
  〔暫編註解〕「埃及多水」:可能指埃及眾多的河流和運河。
       我必從埃及多水旁除滅所有的走獸: “走獸”指專事暴虐和不義的埃及領袖。“多水”指埃及的繁榮之源——尼羅河。本節是指神要剪除那些不義的權貴,使他們無法再濫用權力搜刮民脂。自古以來,神必審判那些濫用權力欺壓百姓,褻瀆神的領導者。
     指尼羅河畔的牲口。也可能喻指埃及人不安定的生活。

【結三十二14】「那時,我必使埃及河澄清,江河像油緩流。這是主耶和華說的。」
  〔呂振中譯〕「那時我必使眾水澄清,使眾水的江河像油緩流着:這是主永恆主發神諭說的。」
  〔暫編註解〕「“像油” 。意思是河水無人攪擾(因死亡或被擄而荒涼),或河水平靜(和平),象徵埃及的繁榮。
       「使埃及河澄清」:指埃及地荒廢淒涼,人煙斷絕,再無人腳、獸蹄攪渾河水。
     「像油緩流」:平靜如一池滑油。
         江河像油緩流: 對這句話,可作以下三方面解釋:①埃及所要得到的平安:就像渾濁的污水沉澱下來之後,就變成清水一樣,當那些濫用權力欺壓百姓與列國的埃及領袖被剪除之後,埃及將複得平安;②彌賽亞時代的祝福:意味著埃及也將參與到新約時代福音之福份中;③末世論性的和平:聖經多處用“奔流的江河”來比喻神國度的平安和喜樂(詩65:9;約7:38;啟22:1等)。因此,本文是指神國度的永恆和平,它將會在撒但的勢力被毀後降臨。
         必使埃及河澄清。直譯是“使他們的水下沉”,指使水沉澱變清。七十士譯本為“使他們的水安靜”。走獸不再用腳攪渾那水(見第13節)。換一句話說,埃及人生活的忙碌場面將會消失。
         像油。即“平穩地”;不受人和動物攪擾。

【結三十二15】「我使埃及地變為荒廢淒涼,這地缺少從前所充滿的,又擊殺其中一切的居民。那時,他們就知道我是耶和華。」
  〔呂振中譯〕「我使埃及地荒涼淒慘,變為失其豐滿之地,又擊殺其居住的眾人,那時他們就知道我乃是永恆主。」
  〔暫編註解〕歷史的演變及自然界的蛻變都是為了宣告耶和華在世界的作為。

【結三十二16】「“人必用這哀歌去哀哭,列國的女子為埃及和她的群眾,也必以此悲哀。這是主耶和華說的。”」
  〔呂振中譯〕「這乃是哀歌、人必用來哀唱的:列國哭喪女必用來哀唱;為了埃及、為了埃及和所有的眾民她們必用來哀唱:主永恆主發神諭說。』」
  〔暫編註解〕列國象職業的送葬者一樣,會為埃及的滅亡而慟哭。
       結語附錄。
     「列國的女子」:一些以哀慟為專業的婦女,常被雇用為喪禮的哀慟者。
         古代在近東地區常雇傭婦女參加正式的哀悼活動(見撒下1:24;代下35:25;耶9:17)。關於這種典型的東方習慣,詳見耶9:17;可5:38注釋。

【結三十二17】「十二年十二月十五日,耶和華的話臨到我說:」
  〔呂振中譯〕「十二年十五日、永恆主的話傳與我說:」
  〔暫編註解〕這時仍是主前585年(比較三十二1)。
       「十二年十二月十五日」:原文不注明月分,可能指主前五八五年四月至五八四年三月之間。那時耶京已陷落,巴比倫軍隊已不受掣肘,可暢然進攻埃及,因此埃及淪亡的時日已近。
         原文沒有提月份,但如果本段是緊隨第1-16節之後的,那就肯定是十二月,與第1節相同。本段的信息與上一個信息只相隔二個星期。七十士譯本為“十二年一月十五日”。那就早於前一個信息。若是這樣,放在本處是因為兩者主題的相似性。
         17~21對埃及百姓和勇士的哀歌: 是本文17-32節的六個哀歌中的第一個。
     17~32 “十五日”。比第1節遲兩個星期。生動地描述陰間(“坑”,18,24,25,29,30節)的景況。其它列國都在那裏歡迎埃及:“亞述”(22節);“以攔”,在亞洲西南部曾是一個強大的勢力,但被波斯同化了(24,25節);“米設”和“土巴”(26節)是西北部的強國(參看三八2,3);關於“以東”(29節),參看俄巴底亞書的簡介。法老知道埃及不是惟一進入陰間的帝國,他會感到安慰(31節)!
         17-32  論埃及的第七篇預言:陰間群惡會。埃及下入陰間後,在那裡遇見從前列強,包括亞述、以攔、米設、土巴、以東、西頓。列強因在世作惡多端(「曾在人之地使人驚恐」),現在都遭同樣的命運:打入陰間,再也不為人所聞問(「與下坑的人一同當羞辱」);埃及也逃不過這個命運。此段經文不可視為聖經有關陰間的啟示,作者是借用上古近東所流行的觀念來描寫列邦的收場。
         17~32是最後一段關於埃及的預言。本文由六個哀歌組成,即:①對埃及百姓與勇士的哀歌(17-21節);②亞述的滅亡(22,23節);③以攔的滅亡(24,25節);④米設和土巴的滅亡(26-28節);⑤以東和西頓的滅亡(29,30節);⑥預言法老也將遭受與他們相同的滅亡(31,32節)。

【結三十二18】「“人子啊,你要為埃及群眾哀號,又要將埃及和有名之國的女子,並下坑的人一同扔到陰府去。」
  〔呂振中譯〕「『人子阿,你要為埃及的眾民而哀號哦,將他們、將埃及和大有威力的列國哭喪女、都送下地府之最低處,跟那些下了陰坑的人在一起哦!」
  〔暫編註解〕「有名之國的女子」:即「眾強國的百姓」;有學者認是指哭喪的婦女(參16),並將「又要將 ...... 到陰去」譯作「你和眾強國的婦女要把她和下坑的人一同交到陰府去」。
       有名之國的女子: 指埃及眾多殖民地或同盟國的百姓。 下坑的人: 是埃及滅亡之前,就已去世的埃及百姓或列國之民。強調埃及將會驟然滅亡。其結局也將極其可怕。
     坑(she'ol)。見第21節注釋。指地球的低窪地帶(見結31:15注釋)。關於用she'ol 比作喻死亡之地,見箴15:11注釋。

【結三十二19】「“你埃及的美麗勝過誰呢?你下去與未受割禮的人一同躺臥吧!」
  〔呂振中譯〕「“埃及阿,你比誰更可喜悅呢?下去吧!去跟那些沒受割禮的長臥在一起吧!”」
  〔暫編註解〕「你下去與未受割禮的人一同躺臥」:這個咒詛包含著羞辱之意。在陰府中似乎分開有榮譽與羞辱的地方,下文題及的各國都屬羞辱之地,充滿玷污的意味。
       「未受割禮」:未被潔淨。
     你埃及的美麗勝過誰呢: 神斥責埃及虛妄的驕傲,指出埃及的輝煌與周邊國家沒有分別。
         埃及人在希伯來人來到以前,就已實行割禮。與未受割禮的人一同躺臥被視為奇恥大辱。

【結三十二20】「“他們必在被殺的人中僕倒。他被交給刀劍,要把他和他的群眾拉去。」
  〔呂振中譯〕「他們必仆倒在那些被刀刺死的人中間;有刀交出來了;把她和她所有的眾民拉下去吧〔經文殘缺意難確定。或點竄作“同她躺在一起的必有她一切的眾民”〕!」
  〔暫編註解〕原意不詳,可能指埃及人必在列強中僕倒,一起被處置。

【結三十二21】「強盛的勇士,要在陰間對埃及王和幫助他的說話:‘他們是未受割禮被殺的人,已經下去,躺臥不動。’」
  〔呂振中譯〕「大有威勢的領袖必從陰間中論到埃及跟她的幫助者說:“他們已經下來,長臥着不動呢:嘿,沒受割禮的、被刀刺死的人。”」
  〔暫編註解〕強盛的勇士: 死於法老之前的外邦暴君和其黨羽(31:11)。幫助他的: 誓死為法老爭戰的法老軍兵。
       說話。在比喻中各個民族都一同躺在陰間交談。關於這個比喻的另一種預言性用法,見賽14:4,15-19“巴比倫王”的注釋。
     埃及王。指國王時用陽性代詞。指王國時用陰性代詞。
         陰間(she'ol)。見結31:15注釋。

【結三十二22】「“亞述和他的眾民都在那裡,他民的墳墓在他四圍,他們都是被殺倒在刀下的。」
  〔呂振中譯〕「『在那裏有亞述和她一團的眾人;其墳墓在她四圍:他們都是被刺死、倒斃於刀下的;」
  〔暫編註解〕亞述。一個古老的國家(見創10:11注釋)。尼尼微的陷落是在西元前612年。百姓記憶猶新。
       22~23第二首哀歌,回顧了已被巴比倫所毀滅的亞述(31:10-14)。亞述曾一時擁有最高權力,卻因殘暴的行為和驕傲,受到神的審判而滅亡(31:14)。這曉諭我們,驕傲殘忍的世俗政權,必受到歷史的掌管者神的嚴厲審判(哈2:4-8)。 坑中極深之處:  意指亞述將落到最悲慘而令人羞愧的下場,這與亞述昔日所擁有的榮耀相比。貪戀世界的福樂,會犯下更多的罪,也必因此受到神更重的刑罰(林後5:10)。
     22-23   論亞述的葬身之地。

【結三十二23】「他們的墳墓在坑中極深之處,他的眾民在他墳墓的四圍,都是被殺倒在刀下的,他們曾在活人之地使人驚恐。」
  〔呂振中譯〕「其墳墓設在陰坑中的極深處;她一團人在她墳墓的四圍,都是被刺死、倒斃於刀下的;他們曾在活人之地使人驚恐。」

【結三十二24】「“以攔也在那裡,他的群眾在他墳墓的四圍,都是被殺倒在刀下,未受割禮而下陰府的,他們曾在活人之地使人驚恐,並且與下坑的人一同擔當羞辱。」
  〔呂振中譯〕「『在那裏有以攔,她的眾民在她墳墓的四圍;都是被刺死、倒斃於刀下的;他們沒受割禮而下地府之最低處;他們曾在活人之地使人驚恐,如今正擔受着羞辱、跟下了陰坑的人在一起呢。」
  〔暫編註解〕“以攔”:西亞一大古國,後來併入波斯版圖。
         以攔是佔據巴比倫以東高原的國家,曾受制於亞述人,後來被巴比倫人所統治(見耶49:34注釋)。
       24~25是第三首哀歌,敘述了以攔的悲劇。以攔位於巴比倫東部,底格裡斯河邊岸,屬於閃族(創10:22),是好戰且征服欲極強的民族。他們曾經稱霸世界,攻打巴比倫而使它成為附庸城邑(B.C.1160),並在帝國各地建立了他們的神殿。B.C.1130左右,尼布甲尼撒一世突然攻陷了首都書珊,從此就受巴比倫的統治。B.C.640,被亞述的巴尼帕徹底殲滅,以攔歷史就此終結。未受割禮: 舊約時代以色列人作為與神立約的記號,也作為潔淨身體的標誌,行了割禮(創17:10-14)。割禮表示宗教上的優越感,他們排斥未受割禮的希臘人或非利士人,稱他們為“未受割禮的”卑賤民族(士14:3;15:18;撒上14:6;17:26;徒15:1)。因此,這句話意味著他們被神離棄了(創17:9-14)。
     24-25   論以攔:這地位於巴比倫東面,曾是一個強國,後歸順亞述。在陰府中以攔與亞述同一命運。

【結三十二25】「人給他和他的群眾在被殺的人中設立床榻。他民的墳墓在他四圍,他們都是未受割禮被刀殺的,他們曾在活人之地使人驚恐,並且與下坑的人一同擔當羞辱。以攔已經放在被殺的人中。」
  〔呂振中譯〕「人給她和她的群眾在於被殺刺死的人中設立床榻。她民的墳墓在於她四圍,他們都是沒未受割禮被刀殺刺死的;他們曾在於活人的之地使人驚恐,並且與跟下陰坑的人一起呢擔當要就必羞辱。以攔已經放在於被殺刺死的人中。」

【結三十二26】「“米設、土巴和他們的群眾都在那裡。他民的墳墓在他四圍,他們都是未受割禮被刀殺的,他們曾在活人之地使人驚恐。」
  〔呂振中譯〕「『在那裏有米設和土巴跟她所有的眾民;其墳墓在她四圍;他們都是沒受割禮而被刀刺死的;他們曾在活人之地使人驚恐。」
  〔暫編註解〕“米設、土巴”:見二十七13注。
       米設。即古典文獻中的Moshians,亞述銘文中的Mushku(見創10:2注釋)。
         土巴。即希羅多德筆下的Tibarenians 和亞述銘文中的Tabalaeans(見創10:2注釋)。
     26-27  論米設、土巴。
         26~28第四首哀歌,陳述了米設和土巴的結局。據聖經記載米設是雅弗的兒子(創10:2;代上1:5);但據亞述國的記載。當撒珥滾作亞述王時,米設和土巴較強盛,與推羅等頻繁交易,但在B.C.696毀滅。B.C.9-8世紀,小亞西亞是重要的政治要地,土巴屬於這個地區。土巴曾以冶金術著稱,後被亞述的撒珥滾王所滅。骨頭上有本身的罪孽: 意指米設和土巴人是因自己所行的罪孽而死(賽14:18,19)。它也提醒今天的聖徒,將來在神的白色大寶座面前審判(啟20:11),各人是“按著他所行的”(林後5:10)。

【結三十二27】「他們不得與那未受割禮僕倒的勇士一同躺臥。這些勇士帶著兵器下陰間,頭枕刀劍,骨頭上有本身的罪孽,他們曾在活人之地使勇士驚恐。」
  〔呂振中譯〕「他們豈不是跟古來〔傳統:從沒有受割禮〕倒斃的勇士們長臥在一起麼?這些勇士帶着戰具下陰間,腦袋下枕着刀劍,骨頭上有盾牌〔傳統:罪孽〕蓋着,因為他們曾在活人之地使勇士們驚恐。」
  〔暫編註解〕「勇士」:或指古代的英雄偉人(參創6:4; 民13:33),他們死時得享榮譽的葬禮,全副武裝地躺在陰間。
       「他們曾在活人之地使勇士驚恐」:原文或作「因為勇士的驚嚇(籠罩)著活人之地」。
     在七十士譯本和亞蘭語文本中沒有否定詞,似乎更恰當一些。七十士譯本為 “他們與古時僕倒的巨人一起躺臥”。

【結三十二28】「“法老啊,你必在未受割禮的人中敗壞,與那些被殺的人一同躺臥。」
  〔呂振中譯〕「而你法老阿,你就在沒受割禮的人中間被破滅,跟被刀刺死的人長臥在一起了。」
  〔暫編註解〕埃及也逃不過這個下場。
     參第19節。以西結再次對法老說話,提醒他準備好面對與其他國家一樣的厄運。

【結三十二29】「“以東也在那裡。他君王和一切首領雖然仗著勢力,還是放在被殺的人中,他們必與未受割禮的和下坑的人一同躺臥。」
  〔呂振中譯〕「『在那裏有以東,她的王和眾首領雖然英勇,還被安置跟被刀刺死的人在一起;他們跟沒受割禮的人長臥在一起,跟那些下了陰坑的在一道。」
  〔暫編註解〕論以東。
       以東。見結25:12注釋。
     29~30是第五首哀歌,敘述了以東和西頓的結局。以東是以掃的後裔,他們拜偶像,且好戰而勇猛驕傲(25:12-14;代下25:14;耶49:16)。西頓位於推羅北部(創10:15,19),他們時常欺壓以色列子孫(士10:12),將他們賣給希臘人(珥3:4-6)。但是,他們只依靠自己的財富和力量,最終受到了神的公義審判。若有人依靠一時的財富和力量,他就是極其愚拙的人(箴11:4)。 北方的眾王子: “北方”是巴勒斯坦北部所有官長,指亞述、以攔、推羅、西頓等。無論是軍事還是經濟都屬於先進國家。但是,他們卻因著富貴和權力自高自大起來,且專門作惡,終於惹動神的審判而毀滅。

【結三十二30】「“在那裡,有北方的眾王子和一切西頓人都與被殺的人下去。他們雖然仗著勢力使人驚恐,還是蒙羞。他們未受割禮,和被刀殺的一同躺臥,與下坑的人一同擔當羞辱。」
  〔呂振中譯〕「『在那裏有北方的公侯與西頓的眾人、都跟被刺死的人一起下去,雖則他們曾以他們的英勇使人驚恐,他們仍然蒙羞,沒受割禮而跟被刀刺死的人長臥在一起,擔受着羞辱,跟那些下了陰坑的人在一起。」
  〔暫編註解〕西頓及北方的首領也難逃厄運。
       北方的眾王子。可能指亞蘭的眾首領。
     西頓人。常常泛指腓尼基人。關於腓尼基人,特別是西頓人的起源,見創10:15,18注釋。

【結三十二31】「“法老看見他們,便為他被殺的軍隊受安慰。這是主耶和華說的。」
  〔呂振中譯〕「『法老看見他們,必為了他所有的眾民、法老自己和他的全軍、被刀刺死的、而引以自慰;主永恆主發神諭說。」
  〔暫編註解〕當法老看見有其他帝國淪落陰府時,心中至少獲得一絲淒然的安慰。
       法老看見其他富強的國家像他一樣倒在塵埃中,便略得安慰。關於從前驕傲的埃及遭遇屈辱,見出14:23-31;15:1-27注釋。
     31~32至今以來,神審判了諸多列邦,本文告訴我們,神也將審判法老和其官長。埃及王法老因受到神的審判而下地獄,在那裡他將見已身在陰間的其它諸王,從而得到安慰和共鳴。由此可知,神必懲罰那些以世界強國自居,驕傲地侵辱弱者,專事不義之輩(啟6:13-17)。 使人驚恐: 神曾經使用法老審判了惡人。但是他卻忘記了自己的本分,將被造的人高舉到神的位置,從而受到了神的審判。神喜悅謙卑之人,而敗壞驕傲的人(箴16:18)。

【結三十二32】「我任憑法老在活人之地使人驚恐,法老和他的群眾必放在未受割禮和被殺的人中。這是主耶和華說的。”」
  〔呂振中譯〕「因為法老曾經在活人之地使人驚恐;因此他必須永被安放在沒有受過割禮的人中間,法老自己和他所有的眾民、跟那些被刀刺死的人在一起:這是主永恆主發神諭說的。』」

【暫編註解資料來源】
《啟導本聖經註釋》․《雷氏研讀本》․《串珠聖經註釋》․《聖經精讀本──以西結註解》․《SDA聖經注釋》․

※以上內容摘錄自『查經資料大全』,更多相關內容,請上 http://www.ccbiblestudy.org/index-T.htm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