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埔教會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搜索
查看: 170|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2023年6月14日靈命日糧讀經註釋 [複製鏈接]

Rank: 8Rank: 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23-6-14 06:50:34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本帖最後由 rbc 於 2023-6-14 06:51 編輯

【來十一32】「我又何必再說呢?若要一一細說,基甸、巴拉、參孫、耶弗他、大衛、撒母耳,和眾先知的事,時候就不夠了。」

    〔原文直譯〕「此外,我還要說甚麼呢?我若要談到關於基甸、巴拉、參孫、耶弗他、大衛、撒母耳,和眾先知的事,時間就不夠了。」

    〔原文字義〕「一一細說」充分敘述,詳盡告訴,詳細討論;「時候」時間,時期;「不夠了」失敗,倒下。

    〔文意註解〕「我又何必再說呢?若要一一細說」:這裏意指古時信心的偉人不勝枚舉。

          「基甸、巴拉、參孫、耶弗他」:他們都是士師,他們的事蹟記載在《士師記》裏面。

          「大衛、撒母耳」:『大衛』是以色列人中著名的君王;『撒母耳』則為著名的先知;他們兩人的事蹟詳載於《撒母耳記上下》。

          「和眾先知的事,時候就不夠了」:『眾先知』詳載於歷史書和大小先知書;『時候就不夠了』意指篇幅有限,恕不贅述。

【來十一35】「有婦人得自己的死人復活。又有人忍受嚴刑,不肯苟且得釋放(原文是贖),為要得著更美的復活。」

    〔原文直譯〕「有些婦人得回自己的死人復活過來;另有人忍受酷刑拷打,不肯妥協得釋放,為要得著更美的復活。」

    〔原文字義〕「忍受嚴刑」被折磨,受棒擊敲打;「茍且得」望得;「釋放」付清贖價得赦免,贖出,得贖,解救。

    〔文意註解〕「有婦人得自己的死人復活」:譬如以利亞和以利沙均曾使婦人的兒子從死裏復活(王上十七17~24;王下四32~37)。

          「又有人忍受嚴刑,不肯苟且得釋放」:『忍受嚴刑』指或直接鞭打或棒打,或被捆在轉輪上用棍棒打折肢體,直至斃命;這裏可能是指馬喀比時期的抗敵事蹟。

          「為要得著更美的復活」:『更美的復活』指『超越(或傑出)的復活』(腓三11原文);當基督再來時,所有在主裏睡了的人都要復活(帖前四16),但只有得勝的基督徒才能有分於更美的復活,在國度裏與基督一同作王(啟二十4)。

【來十一36】「又有人忍受戲弄、鞭打、捆鎖、監禁、各等的磨煉」:

    〔原文直譯〕「此外有人忍受戲弄和鞭打,甚至捆鎖和監禁的試煉。」

    〔原文字義〕「戲弄」玩弄,取笑;「磨煉」試煉(原文和『試驗』同一字系)。

    〔文意註解〕「又有人忍受戲弄、鞭打」:『戲弄』指用拙劣的模仿對人進行嘲弄,使人精神受苦;『鞭打』則使人肉體受苦。

          「捆鎖、監禁、各等的磨煉」:『捆鎖』指手腳被鐵鍊捆鎖住;『監禁』指被囚禁在監牢裏面;『各等的磨煉』指忍受戲弄、鞭打、捆鎖、監禁等各種的苦難。

【來十一37】「被石頭打死,被鋸鋸死,受試探,被刀殺,披著綿羊山羊的皮各處奔跑,受窮乏、患難、苦害」:

    〔原文直譯〕「被石頭打死,被鋸鋸死,受試探,被刀劍殺戮而死;披著羊皮或山羊皮各處奔跑,受窮乏,遭患難,被苦害。」

    〔原文字義〕「各處奔跑」到處遊蕩,繞著行走;「受窮乏」缺乏;「患難」壓迫,使困頓。

    〔文意註解〕「被石頭打死,被鋸鋸死」:『被石頭打死』指被大眾用亂石活生生的打死,這是以色列人最普遍的刑罰;『被鋸鋸死』傳說先知以賽亞是被一把木鋸鋸死的,據猶太人文件記載,他在受酷刑時,不喊叫又不流淚,而是藉著聖靈說話,直至被鋸成兩截。

          「受試探,被刀殺」:『受試探』或指被刑逼拷問;『被刀殺』是一種最普通的死刑。

          「披著綿羊山羊的皮各處奔跑」:有謂先知們穿的是羊皮外衣;但亦有謂這是羅馬帝國逼迫基督徒的一種酷刑,把剛剝下來的羊皮綁在受刑人的手和腳上,在烈日曝曬下任其乾縮,他們只能不斷地在曠野中奔跑,企圖減少肉身的痛苦,但至終抽筋或皮肉腐爛而死。

          「受窮乏、患難、苦害」:『受窮乏』指被剝奪財物和日用品;『患難』指受到壓榨和逼迫;『苦害』指受虐待,不被當人對待。

【來十一38】「在曠野、山嶺、山洞、地穴,飄流無定,本是世界不配有的人。」

    〔原文直譯〕「他們是這世界不配有的,就在曠野,在山嶺,在洞窟,及在地穴飄流無定。」

    〔原文字義〕「飄流無定」流浪,迷路;「配有的人」應得的,該受的,合宜的,相稱的,值得的。

    〔文意註解〕「在曠野、山嶺、山洞、地穴,飄流無定」:『飄流無定』指像迷失的羊被狼追逼的那種情況。

          「本是世界不配有的人」:這些人被視為不配在文明社會生活,但實際上是文明社會不適宜他們居住。

    〔話中之光〕(一)凡是因信忠心為主受苦的人,表面看,他們是世界不配有的人,事實上是世界配不上他們,他們也不屑世界的好處。

          (二)每一次苦難的試煉,叫我們更進一步脫離世界,而更配親近神,更配得著神的賞賜。

【來十一39】「這些人都是因信得了美好的證據,卻仍未得著所應許的;」

    〔原文直譯〕「這些人全都藉著信得了證據,卻仍未領受所應許的。」

    〔原文字義〕「美好的」(原文無此字);「證據」印證,指證,作見證。

    〔文意註解〕「這些人都是因信得了美好的證據」:指他們因著信蒙神證實他們已經蒙悅納了(參2節)。

          「卻仍未得著所應許的」:指他們死時仍未見應許的實現(參13節)。

【來十一40】「因為神給我們預備了更美的事,叫他們若不與我們同得,就不能完全。」

    〔原文直譯〕「因為神為我們預備了更美的事,以致若沒有我們,他們就不完全。」

    〔原文字義〕「預備」預見,提供;「更美」更好,更強,更有力,更尊貴;「完全」完成,成全,完滿,達到目標。

    〔文意註解〕「因為神給我們預備了更美的事」:『我們』指新約的信徒;『更美的事』指基督的救贖。所有舊約獻祭贖罪的事都是影兒,惟獨基督獻上自己的身體為我們成就永遠的救贖,才是將來的美事(參十1,4,12),就是更美的事。

          「叫他們若不與我們同得,就不能完全」:『他們』指在舊約時代有信心之神的選民;『同得』指一同得著神所應許的(參39節),而神的應許是在基督裏實現,故指他們也要在基督裏得著救恩。

    〔話中之光〕(一)舊約的信心偉人只得了應許,而我們新約的信徒卻已得了應許的應驗;他們只盼望所應許的,而我們卻承受所應許的。如果應許的盼望足以叫他們活出奇妙信心的見證,我們嘗到應許實現的人豈不更當活出信心的見證嗎?

          (二)舊約聖徒的美好見證,激勵我們更學習信心的功課;我們新約信徒的被成全,也要讓他們所盼望的得以完全。他們和我們,彼此相輔相成,一同臻於完全的地步。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