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埔教會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搜索
查看: 445|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約珥書】第二章 [複製鏈接]

Rank: 9Rank: 9Rank: 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7-6-20 11:23:17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壹、內容綱要

【耶和華降災的日子】
   一、耶和華降災日子的可怕(1~11節)
   二、呼籲悔改歸向耶和華(12~17節)
   三、耶和華答允禱告並應許賜福(18~27節)
   四、應許賜聖靈給求告耶和華的人(28~32節)

貳、逐節詳解

【珥二1】「你們要在錫安吹角,在我聖山吹出大聲。國中的居民都要發顫;因為耶和華的日子將到,已經臨近。」
   〔呂振中譯〕「在錫安吹號角哦!在我的聖山大聲吹哦!讓國中的居民都戰抖哦,因為永恆主的日子快到了,已經臨近了。」
  〔原文字義〕「錫安」乾枯之地;「聖」分別,神聖;「吹出大聲」吹出響聲,喊叫;「發顫」顫抖,激動;「臨近」接近的。
  〔文意註解〕「你們要在錫安吹角,在我聖山吹出大聲」錫安和聖山是同義詞,均指錫安山,亦即指聖殿所在的耶路撒冷;全句意指祭司當吹出拉長的角聲信號,警告全民災難即將來臨。
         「國中的居民都要發顫」意指全民都當因災難的即將到來而戰兢。
         「因為耶和華的日子將到,已經臨近」耶和華的日子可分降災和末日審判兩種日子(參一15註解),此處是指前者,即指降災的日子,已經迫在眉睫。
  〔話中之光〕(一)

【珥二2】「那日是黑暗、幽冥、密雲、烏黑的日子,好像晨光鋪滿山嶺。有一隊蝗蟲〔原文是民〕又大又強;從來沒有這樣的,以後直到萬代也必沒有。」
   〔呂振中譯〕「一個黑暗墨黑的日子,一個密雲暗霧的日子,像烏黑(傳統:晨曦。今改點母音譯之)鋪滿著山嶺的是一團隊蝗蟲、又大又強盛;從來沒有這樣的,以後也不會再有,直到萬代萬年。」
  〔原文字義〕「黑暗」黑暗,幽暗;「幽冥」陰暗,邪惡;「密雲」雲層,雲;「烏黑」烏雲,漆黑;「鋪滿」鋪,攤開;「蝗蟲」百姓;「大」大量,許多;「強」強大的,強壯的;「萬代(原文雙同字)」世代,年代。
  〔文意註解〕「那日是黑暗、幽冥、密雲、烏黑的日子」形容大群蝗蟲遮天蔽日的飛來,使得全地暗無天日;本句轉用來形容災難的可怕(參賽八22)。
         「好像晨光鋪滿山嶺」有謂原文「晨光」和「烏黑」諧音,故形容黑暗籠罩大地;也有謂當大群蝗蟲振翅飛來時,翅翼反射陽光,閃耀有如晨光,表示蝗群龐大驚人。注意,本書中的蝗蟲天災,用來暗示敵國人禍的可怕。
         「有一隊蝗蟲又大又強;從來沒有這樣的,以後直到萬代也必沒有」此處蝗蟲的原文是人民;全句意指前來犯境的敵軍陣容龐大(參一6),空前絕後。
  〔話中之光〕(一)

【珥二3】「牠們前面如火燒滅,後面如火焰燒盡。未到以前,地如伊甸園;過去以後,成了荒涼的曠野;沒有一樣能躲避牠們的。」
   〔呂振中譯〕「它們前面像火燒滅著,它們過後像火焰燒過;未到以前、地像伊甸園,過去以後、地成了荒涼曠野;唉阿,沒有一樣能逃脫了它們的。」
  〔原文字義〕「燒滅」吃,吞噬;「燒盡」燃燒,點燃;「伊甸」快樂;「荒涼」荒涼,荒廢;「躲避」躲避,拯救。
  〔文意註解〕「牠們前面如火燒滅,後面如火焰燒盡」形容敵人的來到,有如野火燎原,經過之後,留下一片燒毀的慘狀。
         「未到以前,地如伊甸園;過去以後,成了荒涼的曠野」形容敵人來前和去後的景況截然不同,來前是豐饒美麗有如伊甸園,去後是廢棄荒涼有如曠野,恍若兩地。
         「沒有一樣能躲避牠們的」意指一切賴以生存之物,全都被毀。
  〔話中之光〕(一)

【珥二4】「牠們的形狀如馬,奔跑如馬兵。」
   〔呂振中譯〕「它們的形狀像馬的形狀;駿馬怎樣跑,它們也怎樣奔跑。」
  〔原文字義〕「形狀」外表;「奔跑」奔跑,快跑;「馬兵」駿馬,騎馬者。
  〔文意註解〕「牠們的形狀如馬,奔跑如馬兵」形容其動作迅速,席捲一切,無可逃避。
  〔話中之光〕(一)

【珥二5】「在山頂蹦跳的響聲如車輛的響聲,又如火焰燒碎秸的響聲,好像強盛的民擺陣預備打仗。」
   〔呂振中譯〕「它們在山頂蹦跳的聲音正如車輛的響聲,正如火焰焚燒碎秸的響聲,正如強盛的軍隊擺好了陣以備爭戰。」
  〔原文字義〕「蹦跳」跳舞,跳躍;「響聲(首字)」(原文無此字);「車輛」兩輪戰車;「響聲(次字及三字)」聲音,噪音;「燒」吃,吞噬;「碎秸」禾秸;「強盛的」強大的,強壯的;「擺陣」按次序排好;「預備」(原文無此字)。
  〔文意註解〕「在山頂蹦跳的響聲如車輛的響聲」形容如大軍壓境,來勢洶洶,聲勢驚人。
         「又如火焰燒碎秸的響聲」形容其響聲,有如火燒乾草,也一樣聲勢驚人。
         「好像強盛的民擺陣預備打仗」形容其陣容,有如強大軍隊,擺開陣勢,吶喊壯勢,挫敵銳氣。
  〔話中之光〕(一)

【珥二6】「牠們一來,眾民傷慟,臉都變色。」
   〔呂振中譯〕「在它們面前、眾族人都翻騰難過,大家臉都失色發暗。」
  〔原文字義〕「一來」面,臉;「傷慟」痛苦,折磨;「變色(原文雙字)」聚集,召集(首字);光,熱(次字)。
  〔文意註解〕「牠們一來,眾民傷慟,臉都變色」形容災難的到來,使眾民為之悲傷哀痛,臉面失色發暗。
  〔話中之光〕(一)

【珥二7】「牠們如勇士奔跑,像戰士爬城;各都步行,不亂隊伍。」
   〔呂振中譯〕「它們奔跑如勇士,像戰士爬上城牆;各按自己的路前進,並不偏歪(傳統:取抵押出借。今仿七十子敘利亞拉丁通俗譯之)路線。」
  〔原文字義〕「勇士」強壯的,大能的;「爬」上升,攀登;「城」牆;「步行(原文雙字)」行走(首字);道路,路程(次字);「亂」互換;「隊伍」路徑,路線。
  〔文意註解〕「牠們如勇士奔跑,像戰士爬城」形容其行動迅速可怕,無可抵擋。
         「各都步行,不亂隊伍」形容其行動訓練有素,相互合作,毫不紊亂。
  〔話中之光〕(一)

【珥二8】「彼此並不擁擠,向前各行其路,直闖兵器,不偏左右。」
   〔呂振中譯〕「彼此並不擁擠,各按自己道兒前進;直向兵器闖去,並不折斷進路。」
  〔原文字義〕「擁擠」擁擠,壓迫;「向前」(原文無此字);「路」大道,公路;「直闖」推下,襲擊;「不偏左右」切斷,以暴力取得。
  〔文意註解〕「彼此並不擁擠,向前各行其路」形容其行動整齊劃一,井然有序。
         「直闖兵器,不偏左右」形容其行動勇往直前,毫不畏縮。
  〔話中之光〕(一)

【珥二9】「牠們蹦上城,躥上牆,爬上房屋,進入窗戶如同盜賊。」
   〔呂振中譯〕「它們蹦撞著城,竄上了牆,爬進房屋,像盜賊由窗戶進去。」
  〔原文字義〕「蹦上」蹦,跑來跑去;「爬」上升,攀登。
  〔文意註解〕「牠們蹦上城,躥上牆,爬上房屋」形容其行動無堅不摧,無可抵禦。
         「進入窗戶如同盜賊」形容其行動無縫不入,無法防守。
  〔話中之光〕(一)

【珥二10】「牠們一來,地震天動,日月昏暗,星宿無光。」
   〔呂振中譯〕「它們一來,地震動,天搖撼,日月昏暗,星辰收回其光輝。」
  〔原文字義〕「一來」面,臉;「震」震動,顫動;「動」震動,搖動;「昏暗」黑暗,變暗。
  〔文意註解〕「牠們一來,地震天動,日月昏暗,星宿無光」形容其來臨,給人們的生活環境帶來巨大的變動,彷彿世界末日臨到一樣(參太二十四29)。
  〔話中之光〕(一)

【珥二11】「耶和華在祂軍旅前發聲,祂的隊伍甚大;成就祂命的是強盛者。因為耶和華的日子大而可畏,誰能當得起呢?」
   〔呂振中譯〕「永恆主在祂的軍隊前頭發出聲音;祂的營兵極大;那執行祂命令的是強盛者。永恆主的日子很大;極其可畏懼:誰能擔受得起呢?」
  〔原文字義〕「軍旅」軍隊,武力;「隊伍」軍旅,營盤;「甚大」許多,大量;「成就」製作,完成;「命」言語,言論;「強盛者」強大的,強壯的;「大」巨大的;「可畏(原文雙字)」極度地,非常地(首字);懼怕,敬畏(次字);「當得起」容納,忍受。
  〔文意註解〕「耶和華在祂軍旅前發聲,祂的隊伍甚大」意指前述災難(參2~10節),乃出自神的旨意,是祂在發令,而奉命出動的的軍兵非常龐大。
         「成就祂命的是強盛者」意指執行神命令的軍兵非常強大。
         「因為耶和華的日子大而可畏,誰能當得起呢?」意指神降災的日子(參1節註解)異常可怕,無人能夠承受得住。
  〔話中之光〕(一)

【珥二12】「耶和華說:雖然如此,你們應當禁食、哭泣、悲哀,一心歸向我。」
   〔呂振中譯〕「永恆主發神喻說:『如今雖如此,你們還要全心全意來歸向我,以禁食哀哭及號啕來返回。」
  〔原文字義〕「悲哀」哀號;「一心」心,心思;「歸向」返回,轉回。
  〔文意註解〕「耶和華說:雖然如此」按原文的意思是,雖然神的命定即將來臨,但神的話語也給人們留下一條出路。
         「你們應當禁食、哭泣、悲哀」意指你們要為自己當前的情況憂傷痛悔。
         「一心歸向我」意指全心轉向神。
  〔話中之光〕(一)

【珥二13】「你們要撕裂心腸,不撕裂衣服。歸向耶和華──你們的神;因為祂有恩典,有憐憫,不輕易發怒,有豐盛的慈愛,並且後悔不降所說的災。」
   〔呂振中譯〕「你們要撕裂的是心,倒不是衣服。』要回歸永恆主你們的神;因為祂有恩惠有憐憫,祂不輕易發怒,而有豐盛的堅愛,祂並且能改變心意、不降災禍。」
  〔原文字義〕「撕裂」撕,撕碎;「不撕裂」(原文無此字);「歸向」返回,轉回;「不輕易」忍耐的;「發怒」鼻孔,怒氣;「豐盛」許多,大量;「後悔」遺憾,懊悔;「降…災」惡的,壞的。
  〔文意註解〕「你們要撕裂心腸,不撕裂衣服」意指不要僅在外表上有痛悔的行動,要緊的是發自內心的憂傷痛悔。
         「歸向耶和華──你們的神」意指將你們的心從一切人事物轉向神自己。
         「因為祂有恩典,有憐憫」恩典是指人不需要出代價,全然由於神的賞賜(參弗二8);憐憫是指當人不夠資格,全然由於神逾格的同情慈愛。
         「不輕易發怒,有豐盛的慈愛」前面一句意指祂能夠包容人的許多過錯,除非人錯到離譜;後面一句意指祂能夠遮掩人的許多罪過(參箴十12;彼前四8),除非人任意妄為。
         「並且後悔不降所說的災」所謂後悔,並不是指神因說錯了話而感到後悔,而是指因對方有所改變,而改變心意不照原先所說的去行。神公義和信實的本性與原則是不會改變的,但祂向著人報應的時間與程度會因人而異。
  〔話中之光〕(一)

【珥二14】「或者祂轉意後悔,留下餘福,就是留下獻給耶和華──你們神的素祭和奠祭,也未可知。」
   〔呂振中譯〕「或者祂能回轉、改變心意,留下餘剩的祝福,留下獻素祭奠祭給永恆主你們的神的機會、也未可知。」
  〔原文字義〕「轉意」返回,轉回;「後悔」遺憾,懊悔;「留下」保留,遺留;「餘」在…之後;「奠祭」奠酒;「知」認識。
  〔文意註解〕「或者祂轉意後悔,留下餘福」意指祂向著真心悔改的人,會改變心意不予懲罰,甚至照各人的情況而給予相應的祝福。
         「就是留下獻給耶和華──你們神的素祭和奠祭,也未可知」這是說明前句的「餘福」,就是讓他們的田產收穫,除了自己吃飽之外,或者還有餘裕用作獻給神的素祭和奠祭的供品(參一9,13),為他們的將來帶進更大的祝福。
  〔話中之光〕(一)

【珥二15】「你們要在錫安吹角,分定禁食的日子,宣告嚴肅會。」
   〔呂振中譯〕「在錫安吹號角哦!要行聖禮擬定禁食,宣告聖節會哦;」
  〔原文字義〕「錫安」乾枯之地;「分定」分別,使成聖;「宣告」宣告,朗讀;「嚴肅會」嚴肅會,聚會。
  〔文意註解〕「你們要在錫安吹角」這裡的吹角不是警告災難即將來臨(參1節),而是號召眾人聚集耶路撒冷求告神。
         「分定禁食的日子,宣告嚴肅會」意指要特別分別出某些日子,向大眾宣告周知,讓眾人聚在一起,刻苦己心,禁食禱告(參一14)。
  〔話中之光〕(一)

【珥二16】「聚集眾民,使會眾自潔:招聚老者,聚集孩童和吃奶的;使新郎出離洞房,新婦出離內室。」
   〔呂振中譯〕「要聚集人民,使大眾潔淨自己為聖;要招聚老年人,聚集孩童,以及在母懷嗍奶的;要叫新郎出洞房,叫新婦離開內室。」
  〔原文字義〕「聚集」招聚;「會眾」會眾,群體;「自潔」分別,使成聖;「招聚」召集,集合;「出離」出來,離開。
  〔文意註解〕「聚集眾民,使會眾自潔」意指前來聚集的人,必須符合潔淨的條例,才能蒙神悅納。
         「招聚老者,聚集孩童和吃奶的」意指聚集的對象,包括男女老幼一切屬神的人。
         「使新郎出離洞房,新婦出離內室」意指連新婚夫妻也不例外(參申二十四5)。
  〔話中之光〕(一)

【珥二17】「事奉耶和華的祭司要在廊子和祭壇中間哭泣,說:耶和華啊,求你顧惜你的百姓,不要使你的產業受羞辱,列邦管轄他們。為何容列國的人說:『他們的神在哪裏』呢?」
   〔呂振中譯〕「伺候永恆主的祭司須要在廊子和祭壇之間哭泣,說:「永恆主阿,顧惜你人民哦!不要讓你的產業被羞辱,而在列國中令人談笑哦。為什麼容人在列族之民中譏刺說:『他們的神在哪裡?』呢」
  〔原文字義〕「事奉」服事,供職;「廊子」門廊;「顧惜」憐憫,同情;「產業」財產,基業;「羞辱」責備,毀謗;「管轄」統治,掌權
  〔文意註解〕「事奉耶和華的祭司要在廊子和祭壇中間哭泣」廊子指聖殿入口處的門廊(參王上六3),祭壇位於外殿的入口處;在廊子和祭壇中間,即聖殿的內院,含意是站在神與人之間作中保,代表眾民獻上哀求。
         「說:耶和華啊,求你顧惜你的百姓」意指求神施憐憫寬恕祂自己的百姓。
         「不要使你的產業受羞辱」在此產業與百姓同義,神的百姓就是神的產業(參出三十四9;申九26,29);神的產業受羞辱,也就是神自己蒙受羞辱。
         「列邦管轄他們」按上下文,這裡意指他們在列國中成為笑柄。
         「為何容列國的人說:他們的神在哪裏呢?」暗示他們的神竟棄他們於不顧;或更壞的意思是,他們的神是無能為力的假神(參王上十八27)。
  〔話中之光〕(一)

【珥二18】「耶和華就為自己的地發熱心,憐恤祂的百姓。」
   〔呂振中譯〕「於是永恆主就為了自己之地發熱心,憐惜祂的人民。」
  〔原文字義〕「發熱心」發熱心,嫉妒;「憐恤」留情,憐惜。
  〔文意註解〕「耶和華就為自己的地發熱心」意指神回應祭司的代禱(參17節),為祂自己的地業(產業)發熱心。
         「憐恤祂的百姓」意指神「顧惜」(參17節)祂的百姓。
  〔話中之光〕(一)

【珥二19】「耶和華應允祂的百姓說:我必賜給你們五穀、新酒,和油,使你們飽足;我也不再使你們受列國的羞辱;」
   〔呂振中譯〕「永恆主應允他的人民、說:『看吧,我一定送給你們五穀、新酒、新油,使你們滿足;我必不再使你們在列國中被羞辱。』」
  〔原文字義〕「應允」回答,回應;「飽足」滿意,滿足;「羞辱」責備,毀謗。
  〔文意註解〕「耶和華應允祂的百姓」意指神滿足祂百姓的心願。
         「說:我必賜給你們五穀、新酒,和油,使你們飽足」此刻他們最缺少的,也是最想望的,當然是五穀、新酒和油(參一10)。
         「我也不再使你們受列國的羞辱」這是回應「你的產業受羞辱,列邦…」(參17節)的禱告。
  〔話中之光〕(一)

【珥二20】「卻要使北方來的軍隊遠離你們,將他們趕到乾旱荒廢之地:前隊趕入東海,後隊趕入西海;因為他們所行的大惡〔原文是事〕,臭氣上升,腥味騰空。」
   〔呂振中譯〕「我卻要使北方的蝗蟲隊遠離你們;我必趕逐它們到乾旱荒涼之地,使其前隊入東海,其後隊入西海;使其臭氣上升,其腥味上騰,因為它們幹了大壞事了。」
  〔原文字義〕「遠離」遠,有距離;「乾旱」乾燥;「荒廢」荒野,荒涼;「大惡」大事,變大;「臭氣」惡臭,腐臭;「腥味」難聞的味道;「上升」上去,攀登;「騰空」(原文與「上升」同字)。
  〔文意註解〕「卻要使北方來的軍隊遠離你們」本書中的蝗蟲之災可視為影射敵軍之蹂躪(參2節註解),以天災喻指人禍,故「北方來的軍隊」即指亞述、巴比倫的大軍先後來犯。
         「將他們趕到乾旱荒廢之地」意指趕到曠野荒無人跡之地,使其餓死。
         「前隊趕入東海,後隊趕入西海」東海指死海,西海指地中海;本句意指使其溺斃。
         「因為他們所行的大惡,臭氣上升,腥味騰空」以蝗蟲死屍腐爛所造成令人作嘔的惡臭,來喻指敵軍所作所為令神感到厭惡。有解經家將本句解作神差遣祂的使者殺戮亞述大軍十八萬五千人(參王下十九35),以致橫屍遍野,無人收埋,臭氣熏天。
  〔話中之光〕(一)

【珥二21】「地土啊,不要懼怕;要歡喜快樂,因為耶和華行了大事。」
   〔呂振中譯〕「地土阿,不要懼怕,要歡喜快樂;因為永恆主行了大事了。」
  〔原文字義〕「地土」土地,陸地;「懼怕」害怕,敬畏;「歡喜」歡欣,快樂;「快樂」歡喜,誇耀;「大事」長大,變大。
  〔文意註解〕「地土啊,不要懼怕」地土意指地業或產業(參18節註解),即指神的百姓;這裡神指示祂的百姓不必懼怕。
         「要歡喜快樂,因為耶和華行了大事」意指神為他們行了神蹟奇事,拯救他們,所以應當歡喜快樂。
  〔話中之光〕(一)

【珥二22】「田野的走獸啊,不要懼怕;因為,曠野的草發生,樹木結果,無花果樹、葡萄樹也都效力。」
   〔呂振中譯〕「田野的走獸阿,不要懼怕;因為曠野的草場又發育了,樹木結果子了,無花果樹、葡萄樹都效力了。」
  〔原文字義〕「走獸」野獸,牲畜;「懼怕」害怕,敬畏;「發生」長出,發芽;「結」承擔,舉起;「效力(原文雙字)」給,置,放(首字);力量,能力(次字)。
  〔文意註解〕「田野的走獸啊,不要懼怕」這裡以走獸代表一切有知覺的活物。
         「因為,曠野的草發生,樹木結果,無花果樹、葡萄樹也都效力」意指神改造了生存的環境,使之生氣勃勃。
  〔話中之光〕(一)

【珥二23】「錫安的民哪,你們要快樂,為耶和華──你們的神歡喜;因祂賜給你們合宜的秋雨,為你們降下甘霖,就是秋雨、春雨,和先前一樣。」
   〔呂振中譯〕「錫安的子民哪,要快樂,要靠著永恆主你們的神來歡喜;因為他賜給你們秋霖以顯義氣,他給你們降下甘霖,就是秋霖春雨、像(傳統:在)先前一樣。」
  〔原文字義〕「民」子女;「快樂」歡喜,歡欣;「歡喜」歡喜,快樂;「合宜的」公平,公義;「甘霖」雨,陣雨;「春雨」晚雨。
  〔文意註解〕「錫安的民哪,你們要快樂,為耶和華──你們的神歡喜」錫安的民代表神的選民;以色列民應當為神自己而歡喜快樂。
         「因祂賜給你們合宜的秋雨,為你們降下甘霖,就是秋雨、春雨,和先前一樣」秋雨利於幼苗茁壯,春雨使穀粒飽滿;本句形容天候使得農作物豐收。
  〔話中之光〕(一)

【珥二24】「禾場必滿了麥子;酒醡與油醡必有新酒和油盈溢。」
   〔呂振中譯〕「禾場必滿有麥子,酒池油醡必有新酒新油盈溢著。」
  〔原文字義〕「禾場」打穀場;「滿了」充滿;「油醡」(原文無此字);「油」新油;「盈溢」豐足,滿溢。
  〔文意註解〕「禾場必滿了麥子」禾場指打穀場,麥子代表五穀;本句形容豐收。
         「酒醡與油醡必有新酒和油盈溢」五穀、新酒和油是古代以色列人生活上最重要的三大農產品(參一10註解),同時也是素祭和奠祭(參一9,13)供物的主要來源。
         本節再次附和19節的應許。
  〔話中之光〕(一)

【珥二25】「我打發到你們中間的大軍隊,就是蝗蟲、蝻子、螞蚱、剪蟲,那些年所吃的,我要補還你們。」
   〔呂振中譯〕「我所打發到你們中間去的、我的大軍隊、蝗蟲、蝻子、螞蚱、剪蟲、所吃盡那些年頭的收成、我必補還給你們。」
  〔原文字義〕「打發」送走,遣散;「大」巨大的;「蝗蟲、蝻子、螞蚱、剪蟲」不同種類的蝗蟲;「補還」補償,陪還,回報。
  〔文意註解〕「我打發到你們中間的大軍隊,就是蝗蟲、蝻子、螞蚱、剪蟲」意指往年的天災人禍(參一4~6註解)。
         「那些年所吃的,我要補還你們」那些年暗示天災人禍不僅一年;全句意指神的祝福超越過祂的懲罰。
  〔話中之光〕(一)在甚麼地方跌倒,就在甚麼地方起來。記得,墮落的時候,就是失去的時候。只要我們回頭,神要償還我們浪費的時間。我們如果曠廢年日,那麼十年也許只能算一天,但我們如果愛惜光陰,也可能一日抵上千日。── 倪柝聲

【珥二26】「你們必多吃而得飽足,就讚美為你們行奇妙事之耶和華──你們神的名。我的百姓必永遠不至羞愧。」
   〔呂振中譯〕「你們必吃得多,而得飽足,就頌贊耶和華你們的神的名,因為他為你們行了奇妙的事:我的人民必永遠不失望。」
  〔原文字義〕「多吃(原文雙同字)」吃,吞噬;「飽足」滿意,滿足;「讚美」讚美,誇耀;「奇妙事」了不起的,超凡的;「羞愧」蒙羞,失望的。
  〔文意註解〕「你們必多吃而得飽足」意指豐收的應許(參19,24節),必要成為事實的享受。
         「就讚美為你們行奇妙事之耶和華──你們神的名」意指感謝神的祝福。
         「我的百姓必永遠不至羞愧」這是回應列國的羞辱(參17節)。
  〔話中之光〕(一)

【珥二27】「你們必知道我是在以色列中間,又知道我是耶和華──你們的神;在我以外並無別神。我的百姓必永遠不致羞愧。」
   〔呂振中譯〕「你們必知道是我在以色列中間,必知道我永恆主是你們的神,我以外並沒有別的神:我的人民必永遠不失望。」
  〔原文字義〕「知道」認識;「中間」在當中,在…之中;「在我以外並無別神」(原文無此片語);「羞愧」蒙羞,失望的。
  〔文意註解〕「你們必知道我是在以色列中間,又知道我是耶和華──你們的神」這是回應列國的人說「他們的神在哪裏」(參17節)的諷刺話。
         「在我以外並無別神」意指以色列人經歷了災難,悔改歸向神之後蒙神極大的祝福,因此「你們必知道」祂是真神,除祂以外別無拯救(參徒四12)。
         「我的百姓必永遠不致羞愧」重複強調26節末句(參26節註解)。
  〔話中之光〕(一)

【珥二28】「以後,我要將我的靈澆灌凡有血氣的。你們的兒女要說預言;你們的老年人要做異夢,少年人要見異象。」
   〔呂振中譯〕「(希伯來經卷作珥三1)「日後我必將我的靈傾注於一切血肉之人;你們的兒女就必說豫言,你們的老年人就作異夢,你們的少年人就見異象。」
  〔原文字義〕「以後」後面的,今後;「靈」靈,氣,風;「澆灌」澆,傾倒;「有血氣的」血肉之體;「說預言」預先說話,為神說話;「異夢」夢,有含意的夢;「異象」景象,恍惚狀態所見景象。
  〔文意註解〕「以後」使徒彼得在他的第一篇信息中曾經引用28~32節(參徒二17~20),指出這段經文可應用在「末後的日子」中,亦即在新約時代裡。
         「我要將我的靈澆灌凡有血氣的」意指如同將膏油傾倒在人頭上(利八12)一樣,神從天上將聖靈大量降在人身上,使其得著能力,能夠遂行特殊的使命。「凡有血氣的」指所有墮落的人類,不分性別、年齡、身分,也不分猶太人和外邦人,只要他們接受主耶穌作他們的救主。
         「你們的兒女要說預言」說預言重在指傳講神的信息(forth-telling),而非指預先宣告將來要發生的事(foretelling);本句意指將來基督的信徒(即神的兒女),因被聖靈澆灌,而領受聖靈的恩賜,得以作先知講道(參林前十四3),為神說話。
         「你們的老年人要做異夢,少年人要見異象」異夢與異象乃同義詞,指看見屬靈的景象,能以明白神的旨意,然後傳講給眾人知道。
  〔話中之光〕(一)

【珥二29】「在那些日子,我要將我的靈澆灌我的僕人和使女。」
   〔呂振中譯〕「連僕人和使女、當那些日子、我也必將我的靈傾注於他們。」
  〔原文字義〕「靈」靈,氣,風;「澆灌」澆,傾倒;「使女」女僕,婢女。
  〔文意註解〕「在那些日子」指末後的日子,亦即新約時代。
         「我要將我的靈澆灌我的僕人和使女」僕人和使女指男女奴僕;新約的信徒都是主耶穌用重價買來作神的奴僕,目的為要在我們的身上榮耀神(參林前六20)。為這緣故,聖靈澆灌在我們身上,使我們得著神的能力,能夠為神說話(參徒二18)並作事。
  〔話中之光〕(一)

【珥二30】「在天上地下,我要顯出奇事,有血,有火,有煙柱。」
   〔呂振中譯〕「在天上在地上我必顯出奇事,有血、有火、有煙柱;」
  〔原文字義〕「顯出」給,置,放;「奇事」奇蹟,預兆;「柱」柱子。
  〔文意註解〕「在天上地下,我要顯出奇事」意指在天上藉著天象的異變,又在地上人間藉著神蹟奇事,顯明神的作為。
         「有血,有火,有煙柱」這些都與主再來之前的大災難有關(參啟八7;九2;十四20;十六3,8)。根據這些奇特的現象,30至32節似乎轉到新約時代的末期,說明另一個「耶和華的日子」(參一15註解),也就是末日審判之前所要發生的事。
  〔話中之光〕(一)

【珥二31】「日頭要變為黑暗,月亮要變為血,這都在耶和華大而可畏的日子未到以前。」
   〔呂振中譯〕「日頭必變為黑暗,月亮必變為血色,在永恆主大而可畏懼的日子未到以前。」
  〔原文字義〕「變為」改變,轉動;「大」巨大的;可畏的」懼怕,害怕;「到」進來,發生。
  〔文意註解〕「日頭要變為黑暗,月亮要變為血」日全蝕與「血月」,如此天象的異變,也敘述在主再來之前的大災難情景中(啟六12;八12;太廿四29)。
         「這都在耶和華大而可畏的日子未到以前」意指神末日的審判到來之前。
  〔話中之光〕(一)

【珥二32】「到那時候,凡求告耶和華名的就必得救;因為照耶和華所說的,在錫安山,耶路撒冷必有逃脫的人,在剩下的人中必有耶和華所召的。」
   〔呂振中譯〕「到那凡呼求耶和華永恆主之名的必得逃脫;因為在錫安山在耶路撒冷照永恆主所說的、必有逃脫的人,在剩下的人之中必有永恆主所呼召的。」
  〔原文字義〕「求告」召喚,呼喚;「得救」拯救,挽救;「逃脫的人」躲避,拯救;「剩下的人」倖存者,生還者;「召」召喚。
  〔文意註解〕「到那時候,凡求告耶和華名的就必得救」意指在大災難中,凡求告真神的人,必會被拯救脫離災難。此處特別是向著在巴勒斯坦地區的以色列人說的,不過我們信徒也適合引用。
         「因為照耶和華所說的,在錫安山,耶路撒冷必有逃脫的人」神的話應許,以耶路撒冷為代表的巴勒斯坦地區,在末日大災難中必有逃脫的以色列人(參俄17)。在末後的大爭戰中,當以色列極度危急的時候,基督將要降臨,祂的腳踏在橄欖山上,使它裂為兩半,中間有極大的谷,以色列民要從谷中逃脫(參亞十四4~5)。
         「在剩下的人中必有耶和華所召的」意指那些逃脫的人必是存留蒙保守而餘剩的人。
  〔話中之光〕(一)

叁、靈訓要義

【】

── 黃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經系列──約珥書註解》

參考書目:請參閱「約珥書提要」末尾處


本查經注釋是出自《華人基督徒查經資料網站-查經資料大全》http://www.ccbiblestudy.org/index-T.htm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