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埔教會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搜索
查看: 433|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2024年5月30日靈命日糧讀經註釋 [複製鏈接]

Rank: 8Rank: 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24-5-30 06:59:49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本帖最後由 rbc 於 2024-5-30 07:01 編輯

【路六43】「因為沒有好樹結壞果子;也沒有壞樹結好果子。」

    ﹝文意註解﹞本節是神對兩種不同生命的判定──各從其類(創一11)。神聖生命(「好樹」)和天然生命(「壞樹」)所結的果子截然不同(加五19~23);甚麼樣的生命,就結出甚麼樣的果子(羅六21~22;七4~5)。我們若憑神的生命(「好樹」)而生活工作,自然會流露出屬靈的「好果子」;否則,人在我們身上所能看見的,必然是敗壞的肉體(「壞樹」)所產生的「壞果子」。

          也有的解經家認為,『樹』是指教訓,『好樹』就是正確的教訓,『壞樹』則指假先知的教訓。教訓的正確與否,能影響聽的人產生出對或錯的性格(果子)。

    ﹝話中之光﹞(一)甚麼樣的生命,就有甚麼樣的工作表現和成果。

          (二)追求屬靈的事,須慎選帶領的人;我們若跟錯了帶領的人,跟隨了假先知,將來必受虧損。

          (三)我們的問題不在於外面所作的是好事或壞事,問題乃在於我們憑哪一種生命去作。我們若是憑著基督的生命去作,就結出好果子來;我們若是憑著自己天然的生命去作,即使是作好事,也必結出壞果子來。

          (四)外面的現象雖然可以假冒,但是生命卻是假冒不來的。神聖的生命必然會領人注意神自己,愛慕天上的事物;天然的生命則叫人注意人自己,並顧念地上的事物。

【路六44】「凡樹木看果子,就可以認出它來。人不是從荊棘上摘無花果,也不是從蒺藜裏摘葡萄。」

    ﹝文意註解﹞「凡樹木看果子,就可以認出它來」:『果子』是指人憑著本性所產生的肉體行為。我們認人,不能單憑人的外貌和言語(約七24),而須察驗他們在人背後的生活為人和事奉工作的果子。

    ﹝靈意註解﹞「人不是從荊棘上摘無花果,也不是從蒺藜裏摘葡萄」:『荊棘』和『蒺蔾』是人墮落後,地受神咒詛而長出來的東西(創三18),所以它們象徵人的天然肉體。『無花果』和『葡萄』是迦南地的代表產物(哈三17),它們象徵屬靈生命各方面的表顯。所以本節的靈意是說,在我們的天然肉體上,是不可能長出屬靈生命的果子的。

    ﹝話中之光﹞(一)「果子」是內在生命的流露,故憑果子可認出其生命的本質。屬靈的事看外表是不可靠的,看後果才最準確。

          (二)主的話給我們看見,本節的果子,是出於上節的教訓(先知)的;只有對的教訓,才能產生對的果子。

【路六45】「善人從他心裏所存的善,就發出善來;惡人從他心裏所存的惡,就發出惡來;因為心裏所充滿的,口裏就說出來。」

    ﹝文意註解﹞兩個『存』字在原文有如銀行保險箱的收存法。言語表露一個人的存心(言為心聲);我們的心若接納收存甚麼意念,口裏就會將它發表出來。

    ﹝話中之光﹞(一)求主鑒察我們心裏的意念,好叫我們口中的言語,能蒙主悅納(參詩十九14)。

          (二)我們若要對付口,就得先對付心(箴廿五28)。

          (三)聽一個人的言語如何,就能知道他這個人是如何,因為言語最能表明一個人的心。

          (四)人一生的果效,都是由心發出(箴四23);故須先對付裏面的存心,外面才會有正常的、成熟的表現及生活。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