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埔教會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搜索
查看: 127|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2024年4月7日靈命日糧讀經註釋 [複製鏈接]

Rank: 8Rank: 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24-4-7 07:30:47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本帖最後由 rbc 於 2024-4-7 07:32 編輯

【詩一百零七篇題註】

         在聖歌的架構裏,詩人以呼籲人來讚美作開始(1~3節),以描述神的看顧作結束(33~43節),當中用了四幅文字圖畫來描畫出以色列民從被擄得釋放的情景(4~32節):處於困境的旅行者被引導到一個城市(4~9節);在牢獄中的囚犯得釋放(10~16節);患病的人恢復健康(17~22節);以及航海者被安全地送往目的地(23~32節)。當中每一幅圖畫都包含一個困難(4,5,10,12,17,18,23,27節)、一個禱告(6上,13上,19上,28上)、神的看顧(6下,7,13下,14,19下,20,28下~30)和讚美(8,9,15,16,21,22,31,32節)。留意在1、8、15、21、31、43節多次提到神的“慈愛”(堅定的、約中的愛;參看何二19的腳註)。――《詩篇雷氏研讀本》

         這是一首感恩的讚美詩,勸勉人頌贊神永不改變的慈愛,祂聽人在患難中的禱告,並且拯救他們。寫作的背景為以色列人獲釋回歸故國(3節),親灸到神的仁慈和憐憫,救他們脫離了生命中遭遇到的各種危險,包括沙漠和曠野中的迷失(4~9節),身陷黑暗的冤獄中(10~16節),罹重病臨近死亡(17~22節),和漂流茫茫大海上(23~32節)。詩人感恩之心油然而生,先是感謝,接著發為讚美。全詩結構謹嚴:1,引言,邀請會眾稱謝神(1~3節),然後有四段(4~32節)每段都以兩句隔開的副歌作結(6,8節;13,15節;19,21節;28,31節),由前述四種獲得拯救的“贖民”講述所遇的患難,如何因禱告,得慶生還,因此獻上感謝。接上以兩段近乎智慧詩的訓誨,述說神如何化災禍為祝福(33~38節),使困苦窮乏的人得到保護和眷顧(39~42節)。最後勗勉會眾,紀念神的慈愛,和引言相呼應。――《啟導本詩篇註釋》

         這是一篇團體的感恩詩:本篇記述四類人向神發出的感恩,感恩的格式包括:受痛苦、祈求神、蒙拯救、獻感謝四方面的描述。――《串珠聖經註釋》

         讚美神的根據。以讚美謝恩詩占主流的卷五與以悲歎為主的卷一、二不同,充滿歡喜。本詩背景是以色列從被擄之地巴比倫歸回的重大歷史事件。詩人再次回顧神拯救百姓的慈愛,呼召百姓讚美神。可分為以下三個部分:①序論,督促人讚美神(1~3節);②正文,讚美神的具體原因(4~32節);③結論,正直、智慧人當讚美神的正義、主權(33~43節)。 ――《聖經精讀本》

         詩篇第五卷從一百零七篇開始,一直到一百五十篇,與摩西五經第五卷申命記相對應,述說神的律法,大多數是不署名的。包含兩組大衛的詩(一百零八至一百一十篇;一百三十八至一百四十五篇),六篇「哈利路詩篇」(Hallel Psalms,一百一十三至一百一十八篇),十五篇「上行之詩」(一百二十至一百三十四篇)和五篇「哈利路亞詩篇」(Hallelujah Psalms,一百四十六至一百五十篇)。──《聖經綜合解讀》

         本篇是一首感恩的讚美詩,背景是以色列人獲釋回歸故國。以色列人被亞述、巴比倫擄走,分散四方,現在回歸故國(2~3節)。今天,每一個重生得救的人也是被神救贖的「贖民」(2節),從全地被神招聚來。──《聖經綜合解讀》

         4~32節是用四個畫面來描繪「贖民」的光景,從四個角度來描述神的救贖,每一段的模式都是受苦、哀求(6、13、19、29節)、拯救(6、13、19、29節)和讚美(8、15、21、31節):

1.迷途中蒙神引導(4~9節);

2.被囚中蒙神釋放(10~16節);

3.重病中蒙神醫治(17~22節);

4.風浪中蒙神搭救(23~32節)。──《聖經綜合解讀》

         ◎第五卷包含兩組大衛詩歌 108 到 110 與 138 到 145 ,十五篇上行之詩120 到 134 ,最後五篇 146 到 150 是哈利路亞詩。另外猶太傳統也將113 到 118 視為一組逾越節時使用的「埃及讚美詩」。

         ◎這一首詩雖然被當成是第五卷的開頭,但與 105 106 的題材類似,都是由歷史中看到神的作為,因此感謝神。

         ◎「於是,他們在苦難中哀求耶和華;他從他們的禍患中拯救他們」。是每一段重複出現的副歌 107:6,13,19,28 。──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序言——這是《詩篇》第五部分的第一首(見本冊注釋第626頁),在文學上屬詩歌藝術的顛峰之作。其結構獨特,顯然是為了啟應吟唱。每一段均成對稱。先描寫災難,再呼籲幫助,接著就是馬上的答覆,再呼籲感謝,並說明呼籲的理由。雙重的副歌,稍經變動,具有明顯的效果(見第6~9,13~16,19~22,28~32節)。本詩的前言(第1~3節)邀請贖民稱頌神,然後詩人用四個段落表達四個觀點。

第一段(第4~9節)討論神看顧曠野的漂流者。第二段(第10~16節)指出神是被囚之人的解放者。第三段(第17~22節)稱神為偉大的醫治者。第四段(第23~32節)說神是大海的統治者。在這裡,文學結構發生了變化。第33~42節敘述臨到義人的福氣和臨到惡人的詛咒。詩歌最後呼籲智慧者思考上述事實,以便更好地理解神的慈愛。── SDA聖經注釋

【詩一百零七1】「你們要稱謝耶和華,因他本為善,他的慈愛永遠長存。」

         「善」(1節)可譯為「好的」(創一4),指完全、光明、可喜的。神的創造是「好的」(創一),神向著人的旨意也是「好的」。──《聖經綜合解讀》

         「慈愛」(1節)可譯為「不變的愛」(英文ESV譯本),是盟約中的用語,特指神向祂的百姓信守聖約的「不變的愛」。本篇六次提到神的「慈愛」(1、8、15、21、31、43節),強調被擄回歸的百姓之所以能蒙神的憐憫和恩惠,並不是因為自己的行為或品德,而是因為神在西奈山所宣告的:祂「是有憐憫有恩典的神,不輕易發怒,並有豐盛的慈愛和誠實」(出三十四6;民十四18)。──《聖經綜合解讀》

         ●「善」:SH 2896,「好的」、「令人愉悅的」。──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你們要稱謝耶和華。呼籲全人類同聲感謝耶和華。這是人類回報神慈愛的最低本分。讚美是甚得神喜悅的。我們應當經常發出感恩的歌聲。

  (tob)。善良是神的偉大品性之一。神不但自己善良,而且是一切善良的源泉。

  慈愛(chesed)。“神的愛”(見詩36篇補充注釋)。詩人顯然意識到神的良善和慈愛不斷地伴隨著他(見詩23:6注釋)。在人生的一切考驗中,如果認識神偉大的胸懷,充滿著對人類的慈愛和憐憫,就能得到很大的安慰。 ――《SDA聖經注釋》

【詩一百零七1~3】引言:詩人邀請選民讚頌和感謝神。――《串珠聖經註釋》

         這個起頭的呼召,言明本詩的背景是:以色列從被擄的狀況中釋放出來;此一主題在全詩中不斷出現,且有變化。贖民一字回應了一個習俗,即一個人的近親有義務將他從債務或奴僕的身分中釋放出來。這正是神所做的,而招聚一字亦正回答了一百零六47的禱告。有些註釋家認為,祈求與應允既如此相配,就當不理會第四、五卷的傳統分隔方式,而視一百零五~一百零七篇為三重組曲,陳明神的恩惠,即對以色列的揀選與教養(一百零五篇)、忍耐與管教(一百零六篇),以及最後再度得著她(一百零七篇)。克巴確克指出,三首詩皆以地一字相連,將神的應許(一百零五44)、刑罰(一百零六27)與拯救(一百零七3),具體呈現出來。──《丁道爾聖經註釋》

         ◎這一段被放在第五卷的開頭,似乎就是要回應第四卷結尾的懇求106:47 。──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一百零七2】「願耶和華的贖民說這話,就是他從敵人手中所救贖的,」

         「贖民」:特指下文提到的四類人。――《串珠聖經註釋》

         耶和華的贖民: 指從巴比倫俘虜生活獲得解放的人(賽51:11;耶31:11),屬靈意義指從罪惡世界得到救拔的人。 ――《聖經精讀本》

         ●「贖民」:SH 1350,「贖回」、「做近親當做的」。──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人類因為犯罪而把自己賣給了仇敵。但上天為贖回他們,已支付了無限的代價。全世界的贖民都有充分的理由說神本為善,祂的慈愛永遠長存。我們應當經常述說基督為我們所做的事。隨著我們的述說,我們對祂的愛就會加深。――《SDA聖經注釋》

【詩一百零七2~3】“贖民”、“救贖”都指遭患難獲拯救。“從各地”:以民被亞述、巴比倫諸王擄走,四散各方(看王下二十四,二十五章;尼一章;斯八章),現在回歸故園。――《啟導本詩篇註釋》

【詩一百零七3】「從各地、從東、從西、從南、從北所招聚來的。」

         從東、從西、從南、從北: 以色列百姓被強制從故鄉擄到各地,他們相隔何等遙遠。神將他們召聚在一起,回到故鄉。 ――《聖經精讀本》

         ●從「南」從北:SH 3220,「海」。──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救贖的信息要傳到地球上一切黑暗的角落。各國,各族,各方,各民都將有人帶著感恩的心回應(見太24:14;啟14:6~12)。 ――《SDA聖經注釋》

【詩一百零七4】「他們在曠野荒地漂流,尋不見可住的城邑,」

         「可住的城邑」:就是有人居住、可讓旅客覓得飲食的市鎮。――《串珠聖經註釋》

         曝曬的太陽、折磨人的乾渴、一望無際的曠野荒地,可以說是背負罪之重軛之人共同面臨的障礙。然而,較之更令人焦急、難過的是,沒有盼望和平安。相反,盼望新耶路撒冷的永恆安寧與福樂,卻能勝過現實中的所有苦難(彼前1:3)。 ――《聖經精讀本》

         ◎以色列的南方就是曠野,以色列人出埃及也經過曠野的環境。因此以色列人非常熟悉在曠野迷路、飢渴交迫的狀況。此處用曠野的環境來描述困境,用找到城市、解決飢渴來描述神的恩典。──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原來指以色列子女。我們也是客旅,在世上沒有永久的城邑。但是我們是在無限智慧的神引導之下。祂將率領我們行走正道,並最後帶我們進入天城(見來11:10)。 ――《SDA聖經注釋》

【詩一百零七4~9】迷路的旅客:他們在曠野迷路,山窮水盡十分危險;他們祈求,耶和華就俯聽,搭救他們。――《串珠聖經註釋》

         在大部分現代譯本中,以下四段的開頭都類似(「有些人漂流……」,「有些人坐在黑暗中……」等),如此,就似乎在談四種不同之人的遭遇。但這並不正確,其實這四幕景象,可能是以四種不同的方式看同一件事,即以色列蒙拯救所脫離的可悲光景,但這種譯法使人看不出此種可能性。事實上,所有罪人的光景都與此類似,所以本篇可直接拿來應用,不必透過以色列的眼睛。

  迷失、飢餓、乾渴、疲乏,都是比喻的話,主耶穌亦曾提到,並且提供祂自己作道路、靈糧、活水,與賜安息者。本段的這一幕,把救恩的這幾方面結合在一起,又以可居住的城邑為其冠冕:若沒有這個高潮,無論就那一種含義而言,拯救便比急救好不了多少。新約常論到這點:參,如:以弗所書二22以下:希伯來書十二22以下;啟示錄二十一,二十二章。──《丁道爾聖經註釋》

         當人偏行己路的時候,神就任憑他們「在曠野荒地漂流,尋不見可住的城邑」(4節),等到他們「又饑又渴,心裡發昏」(5節)的時候,才會向神求告,順服神帶領的道路(7節),體會「饑渴慕義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飽足」(太五6)。──《聖經綜合解讀》

         4~9節是第一幅畫面:迷途中蒙神帶領。──《聖經綜合解讀》

【詩一百零七4~32】四類蒙恩的人。――《串珠聖經註釋》

【詩一百零七5】「又饑又渴,心裡發昏。」

         心裡: 表明痛苦已滲入內心深處。 ――《聖經精讀本》

         ●「心裡」 107:5,9 :SH 5315,「生命」、「自我」。

         ●「發昏」:SH 5848,「昏厥」、「暈倒」。──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生動地描寫他們的困境。他們因為遭遇不幸而絕望了。贖民卻不會這樣。神希望祂的子民快樂。對於聲稱信靠祂的人來說,“灰心失望是有罪的,也是不合理的”。――《SDA聖經注釋》

【詩一百零七6】「於是,他們在苦難中哀求耶和華,他從他們的禍患中搭救他們;」

         ●「苦難」:SH 6862,「困境」、「困苦」。

         ●「禍患」:SH 4691,「困境」、「困苦」、「壓力」。──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這句副歌貫穿於整首詩歌(第13,19,28節)。百姓在苦難中求告那能夠幫助他們的神。他們在危險之中開始祈禱(見士3:9注釋)。 ――《SDA聖經注釋》

【詩一百零七6~8】每一類人述說完神恩後都用這副歌。――《啟導本詩篇註釋》

         第6、8節是本詩重複四次的副歌。神使用「苦難」(6節)來教導人,讓人透過「禍患」(6節)來學習敬畏和順服神的話語。神領我們進入「苦難」,也領我們出離「禍患」(28節),在這一進一出之間,我們的生命被更新了,與神的關係也被改變了,轉而因著神信守聖約的不變的「慈愛」而讚美祂。──《聖經綜合解讀》

【詩一百零七7】「又領他們行走直路,使他們往可居住的城邑。」

         “行走直路”指途中平安無風險,無攔阻,走在康莊大道上。“可居住的城邑”指有人煙可以安置的地方(參拉二70及注)。――《啟導本詩篇註釋》

         「直路」:通到有人居住之城邑的捷徑。――《串珠聖經註釋》

         直路: 亦可稱為“不認識的道”(賽42:16)、“當行的路”(賽48:17)、“平安的路”(路1:79)。 ――《聖經精讀本》

  直路。“正確的路”或“平坦的路”。正確的路是直的。犯罪的路是彎曲的。直路是通往我們永久之家的最佳捷徑。 ――《SDA聖經注釋》

【詩一百零七8】「但願人因耶和華的慈愛和他向人所行的奇事,都稱讚他;」

         耶和華的慈愛: 具有永遠(108:4;賽54:8)、豐盛 (尼9:17;珥2:13;拿4:2)、公正(路6:35;來5:2)等屬性。神的慈愛還能延續生命(哀3:22,23)、督促悔改(珥2:13)、赦免罪過(彌7:18),帶著使人得救(多3:5)的驚人能力與祝福。 ――《聖經精讀本》

  詩人在這裡發出充滿激情的呼籲,號召所有的人和他一起讚美救贖主。當我們回顧神把我們從罪的奴役中解救出來的時候,如果我們不一起讚美並感謝那為我們行了如此奇妙大事的神,我們就肯定是忘恩負義的人。 ――《SDA聖經注釋》

【詩一百零七9】「因他使心裡渴慕的人得以知足,使心裡饑餓的人得飽美物。」

         神不僅領我們進入他的國度,而且在旅途中不斷提供身體之糧(創1:29;伯36:31)及靈魂之糧(賽55:2;結34:14;約6:51;林前10:3,4)。 ――《聖經精讀本》

         ●心裡「渴慕」:SH 8264,「來回走動」、「渴望」。──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即使在曠野之中,以色列人的需求也得到了滿足。神從磐石中向他們供水,從天上為他們供糧。這位神依然活著。祂必滿足一切饑渴慕義的人(太5:6),決不會讓任何人空手回去。 ――《SDA聖經注釋》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