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埔教會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搜索
查看: 118|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2024年2月18日靈命日糧讀經註釋 [複製鏈接]

Rank: 8Rank: 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24-2-18 09:22:52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詩九十1】「主啊,你世世代代作我們的居所。」

         “居所”亦作“避難所”。神今天也像往昔一樣,是祂子民的避難所。――《啟導本詩篇註釋》

         意味神施予以色列祖先的揀選、恩典,也蘊含所有人惟在神裡,才能尋覓到真正的居所與安息。 ――《聖經精讀本》

    本節中的主,是頭銜。因此,這裡不單以神為我們的蔭庇,也承認祂的主權:祂固然屬於我們,可以安然享受,我們也屬於祂,當聽命於祂。居所(ma{`o^n),七十士譯本及武加大譯本讀為「避難所」(ma{`o^z)。兩個意思都通,但是本詩既強調人類的無根,「居所」比較相配,而摩西的祝福中,也曾用到這個比喻:「永生的神是你的居所」(申三十三27)。七十一3的禱告(按 AV而非 RSV),使這個真理活化在生命中:「你是我穩固的居所,我可以不斷住在其中。」──《丁道爾聖經註釋》

         以色列人在曠野飄流四十年,居無定所。但即便在神震怒的三十八年裡,祂還是作自己百姓安息的「居所」(1節),從來沒有停止嗎哪的供應和雲柱火柱的帶領。今天,信徒也像以色列人被分散在世界、在地上寄居,但也正像神向以色列人所應許的:「我還要在他們所到的列邦,暫作他們的聖所」(結十一16)。只要神與我們同在,無論什麼地方都是我們可以安息的「居所」。──《聖經綜合解讀》

         在曠野飄流的四十年裡,摩西眼看著與他同出埃及的那代人一個個倒斃在路上,包括他的哥哥、姐姐和親朋好友,這在人看是何等的淒涼。但摩西的生命與永恆的神聯合,所以他不是環顧周圍、感慨人生,而是仰望「從亙古到永遠」(2節)的神,在浩瀚無際的時空中能得享安息和盼望。──《聖經綜合解讀》

         ●「居所」:SH 4583,「住處」、「避難所」。──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主啊('Adonai)。見本注釋卷一173頁。

  居所(ma′on)。見申26:15;詩26:8;68:5;91:9。── SDA聖經注釋



【詩九十1~2】祈求的基礎:神的永恆是詩人禱告的基礎;世界未被造以前、 已經存在,且世世代代作選民的避難所。――《串珠聖經註釋》



【詩九十1~4】神的永恆性與超越性。當人瞻仰以神威嚴能力所創造的萬物榮耀,都會被神的權威壓倒。摩西在感歎人的軟弱之前論及神的偉大,正是為了顯明神是人所依存,事奉的對象。 ――《聖經精讀本》



【詩九十2】「諸山未曾生出,地與世界你未曾造成,從亙古到永遠,你是神!」

         未有世界以先就有了神,祂從永遠到永遠,威嚴、華美、全能,遠超人的想像。――《啟導本詩篇註釋》

         「諸山」:選民認為「山」是永恆和堅定不移的象徵。――《串珠聖經註釋》

         天地尚未被造、時間尚未存在之前,神已是全知全能、無所不在、獨一無二的存在。 ――《聖經精讀本》

    這一節中間那行,可以有兩種譯法。第一種按字面譯,「或在你經歷地與世界的生產之苦以前」──這個比擬很生動,但是卻不像以色列人的思想,因聖經堅持認為,神與祂創造之工截然不同。第二種(參安德生)為:「或在地與世界(與他們一同)受生產之苦以前」,意即,造成諸山以前(參,一○四8;又參,伯三十八8,海似乎是從地的子宮沖出)。神上古以來的威嚴是本節的主題;接下去的詩文顯示,這威嚴固然令人恐慌,卻也有安撫的作用。──《丁道爾聖經註釋》

         ●「造成」:SH 2342,「 (即將分娩而) 痛苦扭動」。

         ●「從亙古到永遠」:SH 5769+SH 5704+SH 5769,「永遠直到永遠」、「古時直到永遠」。──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諸山。參箴8:25,26。

  從亙古到永遠。見詩93:2;箴8:23;彌5:2;哈1:12。祂是“亙古常在者”(但7:9)。這是關於神永恆的最出色的語言。凡認識到神的永恆,並視自己的生命與永恆相關的人,將會獲得強大的動力,度尊嚴而有價值的人生。── SDA聖經注釋



【詩九十3】「你使人歸於塵土,說:“你們世人要歸回。”」

         與永存的神(1,2節)相反,人是脆弱的,而且按照創世記三章19節的咒詛,他們要歸回“塵土”。――《詩篇雷氏研讀本》

         人因犯罪,死亡隨之,為塵土所造,仍歸塵土(創三19)。――《啟導本詩篇註釋》

         人的有限性、不能逃避死亡的命運皆源於神的命令,是人犯罪的後果(創3:19)。因此,不能將人間的生老病死視為萬古不變的永恆法則(羅5:12)。 ――《聖經精讀本》

    雖然塵土與創世記三19不是同一個字(「你本是塵土,仍要歸於塵土」),但回歸的觀念(歸於),幾乎可肯定是指亞當所受的咒詛,而且也用一個動詞。下文強調人生的短暫,乃因神的忿怒之故,原因就在此;不過第7節以後才會談到這主題。本段最讓我們注意的,則是人生苦短;它用一連串令人怵目驚心的比方來表達。──《丁道爾聖經註釋》

         與永恆的神相反,罪人終有一死,肉體要「歸於塵土」(3節),「靈仍歸於賜靈的神」(傳十二7)。罪人若永遠不死,就成了不死的社會癌細胞,這是最可怕的事。而神「使人歸於塵土」,既是對罪惡的咒詛(創三19),也是使罪人回轉重生的門路。──《聖經綜合解讀》

         ●「塵土」:SH 1793,「成為粉末」、「塵土」。聖經中此字僅出現於此。與 創 2:7 的「塵土」SH 6083用字不同。

         ●「世人」:SH 1121+SH 1200,「人的兒子」、「人的後裔」。

         ◎ 90:3 死亡讓人知道要「回頭」。但「回頭」什麼就沒明確說明,也可能是詩篇作者故意要保持的模糊狀態,讓讀者自己去思考面對其他人死亡時自己想改變什麼。──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人('enosh)。“軟弱的人”(見詩8:4注釋)。

  塵土(dakka')。“壓碎”。在詩34:18;賽57:15中譯為“痛悔”。這裡可能指壓碎的微粒,如灰塵。

  歸回。顯然指死亡。人不論其階層,國籍,貧富或其他差異,都必須死亡。這一點足以發人深省。── SDA聖經注釋



【詩九十3~12】詩人同胞的苦況:人生短暫,轉瞬即逝;另一方面,因人所犯的罪,這短暫的歲月是活在神的震怒下,日子還要縮減,且充滿勞苦愁煩。――《串珠聖經註釋》



【詩九十4】「在你看來,千年如已過的昨日,又如夜間的一更。」

         人類最長的壽命(瑪土撒拉活了九百六十九年)在神看來不過是一日;祂不像人一樣受時間約束,這只是夜間的一更而已。――《詩篇雷氏研讀本》

         在永恆神眼中,千年短如昨天;就象人睡覺時夜間一更那樣轉瞬即逝。“一更”:希伯來人將夜間分為三更:自日落到10時,自10時至清晨2時,自2時至日出。此處極言其短暫。――《啟導本詩篇註釋》

         「一更」:約四個鐘頭。――《串珠聖經註釋》

         神超越時間。在人類生活中,時間有著巨大的影響力,神卻不受時間的局囿。神超越時間的救贖不勝其數,如一夜殺死18萬5千亞述軍(王下19:35);以色列與亞摩利人爭戰時,神使日頭停留(書10:12~14);作為醫治希西家王病的兆頭,使日影往後退(王下20:8~11)等事件。 ――《聖經精讀本》

    有些猶太人和基督徒根據本節經文,想將人的世代規化成千年為一日計的「一周」。但這樣作就是忽略了最後一句,又如夜間的一更,這句話否定了任何死板的解釋。這種比方就像以賽亞書四十15以下的用法:「萬民都像水桶的一滴,又算如天平上的微塵。」這種比方將我們的世界放入正確的背景中──就是神自己,並將我們的時間置於永恆的布幕中。這讓人的驕傲很不好受(本節的用意在此),但因看到神的介入與祂在時間上的安排,又讓人心裡覺得溫暖(這是彼後三8、9的用意)。──《丁道爾聖經註釋》

         人即使像瑪土撒拉那樣活到九百六十九歲(創五27),在神看來,只不過是「千年如已過的昨日,又如夜間的一更」(4節),在不知不覺中就過去了。時間在永恆裡毫無意義,人活得長短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在神面前有意義、在永恆裡有價值。──《聖經綜合解讀》

         「一更」(4節)大約是四個小時。古代以色列人將一夜分為三更:日落到10點、10點到淩晨2點、2點到日出。──《聖經綜合解讀》

         ◎「夜間的一更」:希伯來人將夜間分為三更,日落到10時,自10時到凌晨2時,自凌晨2時至日出。每一更大約是四小時。

         ◎ 90:4 說明神的永恆,時間對祂的存在並沒有任何影響。──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千年。時光的流逝,對於永生的神來說算不得什麼。即使是瑪土撒拉的一生(見創5:27),與永生的神相比,也只相當於一天;就像已經過去的昨天,回想起來,更覺短暫(見彼後3:8)。

  一更。強調前半句的思想:一千年對於神來說只是夜晚的一更。注意第4~6節畫面的迅速轉換。── SDA聖經注釋



【詩九十5】「你叫他們如水沖去,他們如睡一覺。早晨他們如生長的草,」

     此處比喻快速地變化,給人不安全感與流動不停之感;有些現代譯本想將其修飾得較平滑些,因為原文略有困難,但其實並無此必要。掃除(和合:如水沖去),直譯應為「用洪水驅除」,如暴雨的沖刷或河流的氾濫。譯作夢(和合:睡一覺)的字,直譯為「睡覺」,這可以表達死亡(參,七十六5;伯十四12),但 RSV等譯本的解法可能是正確的。參詩篇七十三20,不過那裡是用一般常用的「夢」字。──《丁道爾聖經註釋》

         自從亞當犯罪以後,人就與永恆生命的源頭斷絕了關係(創二17),人的生命就成了:

1.「如水沖去」(5節)、從出生就開始死去的生命,生命的每一天都會帶著我們更加接近死亡。

2.「如睡一覺」(5節)、南柯一夢的生命,無論夢中有怎樣的榮華富貴、功名霸業,最後都會被死亡喚醒。

3.「如生長的草」(5節)、短暫無常的生命,雖然早上看起來青綠喜人,晚間就會被割下枯乾,失去一切美容。──《聖經綜合解讀》

         ●「你叫他們如水沖去」:直譯是「你沖走他們如睡一覺」。──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見詩37:2;72:16;103:15;賽40:7;雅1:10,11。── SDA聖經注釋



【詩九十5~6】人生在神手中短若新長出來的青草,清晨冒出土壤,酷日一曬,晚間便已枯萎。“割下枯乾”亦作“凋萎枯乾”。 ――《啟導本詩篇註釋》

         可意譯作「你像洪水把他們沖走,使他們有如南柯一夢;又使他們像剛出生的嫩苗青草,早上生長茂盛,晚上卻已凋萎枯乾」。――《串珠聖經註釋》

         將人生的無常比作草的榮華。即使開放極其美麗的花,草轉瞬就會凋零。人生亦是如此。 ――《聖經精讀本》

         我們或許認為,早晨一語(5b節)應當與5a節消散的夢或睡眠相連(參 NEB,「像破曉時的夢」);但按5b節的本文來看,它卻是在加強下一節,因為其重複的畫面,刻劃出初期的興盛模樣,而在這種情況下的夭折,令人加倍失望。兩度出現的更新(和合:生長)一字,描繪出早晨原野的清新,意指全人類的狀況:不斷生長,也不斷衰亡。這是聖經很喜歡的一幅圖畫,參,三十七2;以賽亞書四十6以下;彼得前書一23~25。但請注意,主耶穌以不一樣的角度來看這比喻:馬太福音六28~30。──《丁道爾聖經註釋》

         ◎ 90:5~6 陳述人生命的短暫與無常,不管過程如何,經過短暫的時間就要面對死亡。──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九十5~12】人的軟弱。對比上述神的永恆性,人如此軟弱。使人知曉自己的限度,尋求認識神的智慧。 ――《聖經精讀本》



【詩九十6】「早晨發芽生長,晚上割下枯乾。」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