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埔教會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搜索
查看: 506|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2020年11月03日靈命日糧讀經註釋 [複製鏈接]

Rank: 8Rank: 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20-11-3 06:03:55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本帖最後由 rbc 於 2020-11-3 06:04 編輯

【詩一1】「不從惡人的計謀,不站罪人的道路,不坐褻慢人的座位,」

不從惡人的計謀,”——這樣,具有智慧和聰明的人,乃是常行於耶和華的律法中的人。凡他所行的,都是虔敬與平安的道路。

“不站罪人的道路,”——每一個罪人均有其犯罪的特性。罪人均有其絆跌的緣由,所以以賽亞曾說:惡人當離棄自己的道路。“當歸向耶和華,即蒙憐恤得赦免。”

“不坐褻慢人的座位,”——在罪惡中過活的人,他們所行的儘是罪孽敗壞。當他們在開始犯罪的一刹那間,他們同時開始把神的道路忘掉,那時他還沒有習慣去犯罪。但愈行其中則愈不以為然了。在那些故意而且公開犯罪的人群中,有了他一份。再過一個時期,他們更進一步坐上了褻慢人的座位上了,而且成了犯罪者的師傅,然而那些被祝福了的人們,他愈被賜福,他愈不能與罪人同住,他總得保守自己不沾染汙穢,他們寧可奮發前往,和基督一同遭受淩辱,也不願暫時享受罪中之樂(來十一章廿五節)——包忠傑《詩篇註解》

〔暫編註解〕“惡人”原指犯了罪的人,此處通常指與神為敵的人,因此惡人也敵視神的子民。“不從惡人的計謀”就是不聽與神為敵之人的甜言蜜語,要聽從神的教導。“從”有“走”的意思。

“罪人”原指射矢不中的人,也就是偏離正道、習以為常的人。“不站罪人的道路”是說不循罪人的方式生活。“座位”不單指坐的地方,也指會聚之所。“褻慢人”心高氣傲,自以為是,既不遵循神的教訓,也不聽人的勸善,對走正途行義路的人一味冷諷熱嘲。這種好譏誚人的必為神所譏誚(箴三34)。不坐其座位就是在思想和行動上都羞與這一類的人為伍。

雖然本節用了不“從”(走)、不“站”、不“坐”三種動作,又用了“惡人”、“罪人”和“褻慢人”來講三種人,事實上是詩人運用“同義對仗”(參<參考資料>中“希伯來人的詩”條)來闡明正直的人決不度不敬虔之徒的那種生活。

有福!希伯來語是'ashre,在《詩篇》裡共用了二十五次。按照現在的用法,該詞似為感歎詞。福氣包容著物質上和精神上的,都是遵從神之道的結果。在登山寶訓八福(太5:3-11)中的“有福”也是這個詞(希臘語是makario)。詩篇以有福開始,以哈利路亞結束(見詩150篇)。

不從……,不站……,不坐……。這三個詞採用遞進的順序,描述了罪惡道路的步驟:一,朝著違背神之人的方向,隨從世俗的習慣(見《證言》卷四587頁);二,與那些受罪惡誘惑、屈從試探的叛逆者交往;三,決心與罪人同流合污,褻慢亮光。一位拉比說過:“兩個人坐在一起,如果不談論律法,就會褻慢人。有格言道:‘義人不與褻慢人同流。’”

本詩先用否定詞描述義人的生活。他們不與惡人交往,不受邪惡的污染,拒絕罪惡。他的生活是有準則的。

         惡人(resha`im)。是sedeq(義人)的反義詞,表示刻意頑固地違犯神的命令。

         罪人(chatta'im)。其詞根為chata'(沒打中目標),或因疏忽,或因意志不堅強。

         褻慢人的座位。義人不會與那些故意選擇罪惡,以對別人發揮有害的影響為樂的人同流。

         本節是典型的綜合平行句。

         13 從消極的角度看,義人的信仰、行為和生活圈子跟惡人不同(1節)。從積極的角度看,神的道是信心與行為的品質證明(2節)。所以,他在靈裏是健康和結果子的(3節)。“有福”(2節)。這用語的希伯來文是複數,意思是:“啊,多麼快樂!”

         1-3  義人的寫照:消極方面,他不與壞人同流合污(「褻慢人」是那些驕傲自大、輕蔑歧視義人的惡人,參箴21:24)。積極方面,他喜愛神的話,晝夜研讀,要去明白和加以實行。

         1:1-6  這篇詩是整本詩篇的引言:開宗明義指出善惡的對比。

         這首佚名的智慧詩,是整卷詩篇的忠心守門者。詩歌提醒那些進入行公義和結果子之生活的人,行公義和結果子就是喜悅神律法之人的特徵(1~3節)。而他們的生命與結局跟不敬虔的人很不相同;不敬虔的人只會滅亡(4~6節)。關於類似的新約對比經文,參看馬太福音七章13、14節和約翰一書五章12節。


【詩一2】
「惟喜愛耶和華的律法,晝夜思想,這人便為有福。」

    “惟喜愛耶和華的律法”——所謂“喜愛”者,乃是對神的話有充分而濃厚的興趣。就是在任何一種艱難,窮困,憂傷的景況中,仍以它為樂,而且決不因此而荒廢失落它,請特別注意那“惟”字,可見這些人是專門在神的話上用功夫。

“晝夜思想,”——聖經必須多多的去看,隨時揣摩,從其中纔能發現亮光。如果晝夜去思想神的話,就不會有其他不良的思想了。

“這人便為有福”——聖經中論到“福氣”二字,在希伯來文及英文中都是一個字,希伯來文是AAHREI英文是BLESSED換句話說,那就是“快樂”,這一個字在詩篇中已用了廿五次。信神所有的福氣,就是與神同行,並遠離罪惡所得的快樂。——包忠傑《詩篇註解》

  〔暫編註解〕耶和華的律法是神旨意的顯明,是人正常生活的規範,能將遵行的人從罪惡中釋放出來。這律法因此是神的恩典和憐憫,而非難以忍受的轄制。敬畏神的人會喜愛它、渴慕它,願意不斷記住、述說,欣然實行,成為一股完全、正直、遠離惡事的力量。

         喜愛(chephes)。意為“快樂”,“願望”。16世紀科弗達爾版本(Coverdale)的聖經試圖把這兩個概念結合起來,譯為“渴望的喜樂”。這裡用肯定詞描述義人的生活(見第1節)。真正的聖徒對義說“是”。他們因思考神的律法而得到不間斷的喜樂。他們學習神的道是習慣性、有規律的,不會厭煩。詩人在詩119:16,35,47等中表達了個人快樂的體驗。

         律法(torah)。其基本含義是“教誨”,“訓誡”。還他“命令”,“法律”指意。總之,torah指神旨意成文的啟示。

         思想(hagah)。直譯是“低語”,引申為“小聲讀”,“默想”。詩人在詩119:15,148中表達了默想的體會。不過那裡用了一個hagah的同義詞(又見《服務真詮》503,504頁;《證言》卷四539頁)。參摩西在第二次演講中對以色列人的勸告(申6:6-9),以及神在約書亞開始工作時對他的勸勉(書1:8)。有這樣認識,怪不得義人會體驗到詩1:3所描寫的結果。晚上睡不著覺,最好用來默想神的道(見詩17:3;詩42:8;119:55;等)。


【詩一3】
「他要像一顆樹,栽在溪水旁,按時候結果子,葉子也不枯乾。凡他所作的,盡都順利。」

    他要像一棵樹栽在溪水旁,”——這棵樹並非自長的野樹,乃人手所栽植的,有主人的。這樣有根基的樹,到末日也絕不會拔出來的,主曾說:“若不是我無父栽種的,必要撥出來。”(太十五章十三節)這棵樹是時時需要滋潤的,由於他栽在聖靈的溪水旁,聖靈的恩賜就供應它一切需用(耶十七章七節八節賽四十四章三節四節)。

“按時候結果子,”——神的目的要使信徒按時候結果子,結果子就是與罪惡分開與主交通自然的效驗。只內心充滿神的話神的靈,那自然會結出許多使神喜悅的果子,基督徒乃是神所栽種的葡萄樹,一經過栽培的人修理乾淨以後,就能結出更美的善果(加五章廿二節廿三節,約翰十五章一節至八節)。

“葉子也不枯乾;”——馬丁路得也勸我們應當先注意結果子的問題,其次再說到葉子的事,在神眼中,葉子倒不要緊,果子乃是最要緊,最貴重。

“凡他所作的,盡都順利。”——神所賜的福氣實在寬廣,愛主的人,若保持目的純正,他的結果必然是好的。總而言之,就是我們該把神的事擺在第一位,以榮耀神為首要,然後神就必使我們所作的一切,蒙他的賜福。——包忠傑《詩篇註解》

  〔暫編註解〕一棵樹有它與生俱來的正常發展的規範和潛力,要是栽在水源充足的地方,不受惡劣氣候變化的影響,按時結果子,即今天旱,葉子也不會枯萎。同樣,敬畏神的人的生命也必生氣蓬勃,豐沛富實,平安順利。

         像一棵樹。詩人以果樹(不只是觀賞的)為比喻,說明瞭虔誠生活的結果。耶17:8也有類似的比喻。

         栽。喻指刻意把樹栽在理想的地方,小心培育。

         溪水(pelagim)。指引水溝,人工管道。進一步說明栽樹的心血(見結31:3,4)。

         按時候。原文動詞是非完成體,指重複的行為。

         不枯乾。義人熱愛神的道,結果得到了三種福氣。一,他們有效率的生活,結出聖靈的果實(見加5:22,23;來12:11);二,始終有充沛的精力(詩92:12,13);三,他們的努力最後取得了成功。正如樹紮根在沃土裡,從不竭的溪水中吸收水分,義人也在救恩的泉源裡紮根和吸取養分。他非常穩定和牢固。雖然會遭遇苦難和試探,依然堅定不移;試煉越大,根就紮得越深,更堅定地依靠神。

         凡他所作的,盡都順利。義人無論是做什麼事,都必順利。不管成敗如何,他都相信神會使他從永恆的泉源中吸取生命最終達到自己的目標。


【詩一4】
「惡人並不是這樣,乃象糠秕被風吹散。」

    “惡人並不是這樣”,——這裏所用的“惡人”英文乃是用UNGODLY或可譯為“心中沒有神的人”。

“乃像糠秕被風吹散。”——糠秕乃是沒價值的東西,且是輕微之物,既無重量,且屬虛浮的。——包忠傑《詩篇註解》

  〔暫編註解〕不敬畏神的惡人,不單只己身如糠秕一樣無用,生活也象糠秕一樣空虛短暫。只有恢復與神的關係,生活才有尊嚴,生命才有價值。看過打禾場的人,會明白這個比喻:混有糠秕的谷粒,迎風揚起,穀粒重,落在場中;糠秕輕,被風吹走。

         七十士譯本用雙重否定來進行強調:“義的人並是這樣。”

         像糠秕。詩人以糠秕為比喻,指出罪惡生活的結果。伯21:18和賽17:13也有類似的比喻。與果樹相比,糠秕沒有根,不固定。無生命、枯乾又無奈,完全受制於環境。惡人也沒有依靠。他們不穩定,不耐久。在巴勒斯坦,打穀場設在平露天的地方,往往是在有風的山坡上。糠秕被風刮走以後,寶貴的穀粒留了下來。如果詩人生活在世界其他地區,他也許會以風滾草為比喻。

         被風吹散。兩個比喻用了似非而是的修辭手法。從表面上看,果樹受到了限制;但實際上它卻自由生長,結出果實。糠秕表面上很自由,其實是環境的奴隸。基督徒依靠他們生命和力量的來源神生長結果。糠秕則沒有依靠,與力量的泉源隔開,不會結果子。糠秕的自由是沒有價值的。參閱耶穌關於兩所房子的比喻(太7:24-27)。

         46 相反來說,惡人在靈裏是死的,在神面前是有罪的。正如揚榖的時候碎草被風吹走一樣,惡人絕對不能得到無罪開釋;無論今生還是來世。

         4-6  惡人的寫照:惡人像毫無價值的糠秕,必被吹走。


【詩一5】
「因此,當審判的時候惡人必站立不住;罪人在義人的會中,也是如此;」

    “因此當審判的時候,惡人必站立不住;”——馬太三章十二節就是我們以上所說的那一些惡人所不能逃避的結局。

“罪人在義人的會中也是如此。”——每個教會都含有魔鬼活躍的成份,即稗子和麥子均一同生長起來。——包忠傑《詩篇註解》

  〔暫編註解〕“審判”指神現在的刑罰和末時的審判。神不讓惡人留在神的聖所裡與神的子民一道,以確保神給人的力量和權柄,都可用來為人類造福,而非為一己私利。

         “站立不住”是說惡人熬受不住神的刑罰,只能在祂的忿怒中走向滅亡。

         特別是在最後審判的時候。那時按照每個人所行的,惡人與義人分離出來(見太25:31-46)。

【詩5 審判時站立】在審判或集會時站立(起立)的,是獲准發言,可以在會中說話的人。這話通常是指見證人(如:申十九15;詩二十七12),但約伯記三十28卻用這話形容作為原告的約伯。在烏加列的巴力迴圈中,有某個控訴者在諸神(伊勒的眾子)之會中,站起來唾駡巴力。──《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詩5 義人的會】這會是正式的司法團體,與上節注釋中伊勒眾子之會一樣。詩篇八十二1描述神在司法議會中的職務,在概念上與此相仿。在天上有如此功用的神聖議會(見:賽四十13~14的注釋),但人類的法庭也是集會運作(書二十9)。──《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詩一6】
「因為耶和華知道義人的道路,惡人的道路,卻必滅亡。」

    “因為耶和華知道義人的道路,惡人的道路,卻必滅亡。”——主的眼睛隨時在看顧義人的腳蹤。義人的道路雖經歷黑暗,但是神的眼睛看的很清楚,那些行惡的人要歸入滅亡,連他們所行的道路,也終必歸於無有。感謝神!義人的道路乃是愈走愈明;然而惡人的道路,終必有一天被砍斷,再無法行得通,“惡人的道路終必不通(箴言四章十八節十九節)——包忠傑《詩篇註解》

  〔暫編註解〕“知道”不只是頭腦裡的明白,也包括個人間的關係。神關心義人,照顧他的全生命。但惡人既不遵行神的律法,等於不要神看顧,自絕於神。

         兩條路擺在人前,由人自己選擇。

         “道路”。生活方式、志向和最終的結局(比較一一二10)。

         「知道」:乃指神的看顧和憐愛。

         神關照義人,所以他們會順利。本篇最後一節指出了兩條道路不同結局的最後原因。神洞悉一切。祂會按照永恆的標準接納或懲罰人。

         “只有一個教訓和一段歷史要明顯地重複:世界是建立在某種道德基礎之上的。從長遠看,義人會得善終,惡人將遭厄運”(弗勞德引自《塔木德》的編者桑西諾《詩篇》的注釋)。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