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埔教會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搜索
查看: 494|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彼得前書】第五章 [複製鏈接]

Rank: 9Rank: 9Rank: 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7-11-27 09:58:57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壹、內容綱要

【對蒙恩者最後的勸勉】
    一、對作長老的──務要牧養和照管神的群羊(1~4節)
          1.按著神的旨意
          2.不是出於勉強,乃是出於甘心
          3.不是因為貪財,乃是出於樂意
          4.不是轄制所託付的,乃是作群羊的榜樣
    二、對一般信徒(5~9節)
          1.對人──要謙卑、順服(5節)
                (1)年幼的要順服年長的
                (2)眾人都要以謙卑束腰,彼此順服
          2.對神──要自卑,交託(6~7節)
                (1)要自卑,服在神大能的手下
                (2)要將一切的憂慮卸給神
          3.對魔鬼──要儆醒、抵擋(8~9節)
                (1)務要謹守、儆醒
                (2)要用堅固的信心抵擋牠
    三、祝頌、結語和問安(10~14節)
          1.祝頌──神必要成全,願權能歸祂(10~11節)
          2.結語──本封書信的受託人和書寫的主要目的(12節)
          3.問安(13~14節)

貳、逐節詳解

【彼前五1】「我這作長老、作基督受苦的見證、同享後來所要顯現之榮耀的,勸你們中間與我同作長老的人:」
    〔原文直譯〕「所以我這同作長老的,也作基督受苦的見證,並且是那將要顯現之榮耀的同享者,勸你們當中作長老的人。」
    〔原文字義〕「作長老」同作長老的人;「見證」見證人,殉道者;「同享」分享;「勸」請求,鼓勵;「長老」年老的人。
    〔文意註解〕本節按原文在開頭有『所以』一詞,表示後面有關對長老們(參1~4節)和對眾信徒(參5~11節)的勸勉,乃是根據前面『因為時候到了,審判要從神的家起首』(參四17)而有的回應。
          「我這作長老,」『長老』指治理教會者的職稱,其工作是牧養和照管(參2節),故又稱『監督』(參提前三1~7);本句按原文乃是『我這同作長老的』(a fellow elder),這話的語氣並非強調他作長老的權柄,而是要以同為長老的身份,和對方分享他的經驗之談。
                彼得身兼使徒(參一1)和長老,前者乃超越地方,到處為主作工;後者的工作範圍僅適用於當時的居住地教會。
          「作基督受苦的見證,」指彼得曾親耳聽過主耶穌受苦的教訓(參太十六21),又曾親眼見過祂受苦的經歷(參太廿六58),故此配為祂作受苦的見證;主受苦所顯明的愛,驅使我們甘心牧養祂的小羊(參約廿一15~17)。
          「同享後來所要顯現之榮耀的,」本句含有『瞻前』和『顧後』兩重的意思:(1)瞻前──指彼得曾經在變像山上看見過主耶穌榮耀的顯現(參路九32);(2)顧後──指彼得確信主耶穌將來還要在榮耀中顯現(參路九26)。『同享』意指包括彼得和所有的信徒在內,都有分於祂將來榮耀的顯現。
          「勸你們中間與我同作長老的人,」底下2~4節勸勉的話,同樣適用於在教會中負有事奉職責的人。
    〔話中之光〕(一)彼得在此並不題他使徒的身分,而是以長老的身分來與別人認同;他不自視高人一等,作主的僕人應當學習這樣的胸襟,拋棄階級觀念──尼哥拉一黨人的行為和教訓(啟二6,15)。
          (二)長老不是教會內德高望重之人的一項榮譽,而是一項差事,交付給那些肯為基督的受苦作見證的人。
          (三)作長老並非作大官,乃是作一個使人知道基督如何為人受苦,並甘願為基督受苦的人。
          (四)只有那些在靈裏看見基督受苦的人,才有資格作長老,去看顧那些為神的旨意而受苦的信徒們(參三17~18)。
          (五)有些所謂主的僕人,他們鄙視十字架的道理,不屑作基督受苦的見證,而專講基督的復活和生命。其實,沒有十字架就沒有復活,沒有基督受苦的見證就沒有基督復活的見證(參徒三15;四33)。
          (六)先受苦,後榮耀;只有肯為主受苦的人,才能與主共享將來的榮耀(參四13)。
          (七)與主同享祂所要顯現的榮耀──主如何的榮耀,我們也要如何的榮耀──何等榮耀的享受!

【彼前五2】「務要牧養在你們中間神的羣羊,按著神旨意照管他們;不是出於勉強,乃是出於甘心;也不是因為貪財,乃是出於樂意;」
    〔原文直譯〕「務要牧養那在你們中間神的群羊,按著神(的旨意)照管(他們),不是出於勉強,乃是出於樂意;也不是為著貪圖私利,乃是出於熱忱;」
    〔原文字義〕「牧養」牧放羊,餵養,滋養;「照管」看顧,照顧,監督;「勉強」被迫;「貪財」貪圖錢財或利益。
    〔文意註解〕「務要牧養在你們中間神的羣羊,」『牧養』含有供應靈糧、引導、看顧、保護等意思;『群羊』指眾信徒,又指教會;『神的群羊』意指眾信徒和教會是屬神的,神將他們暫時託付給長老(參3節)牧養和照管。
          「按著神旨意照管他們,」按原文並無『旨意』一詞,本句意指像神對待祂子民那樣的照管(或看顧)他們;『照管』含有小心留意地看守、管理、督責、改正、幫助等意思。
          「不是出於勉強,乃是出於甘心,」『出於勉強』意指被迫而為、不得不擔起責任;『出於甘心』意指自動自發、樂意而為。
          「也不是因為貪財,乃是出於樂意,」『貪財』按原文意指可恥的獲取(base gain),即指貪圖卑下和令人鄙夷的利益,包括貪圖錢財、名譽、地位等;『樂意』按原文意指熱切的動機,故『出於樂意』即指熱心服事(參羅十二11)。
    〔話中之光〕(一)教會和眾聖徒是屬於神的,長老並不是教會的主人;長老在教會中絕不可隨心所欲地待人、處事。
          (二)「牧養」乃是長老的第一要務;如何讓眾聖徒靈裏飽足、靈命長大,乃是長老最大的課題。
          (三)長老不是虛銜,而是實職──牧養群羊;神將責任交給了長老,所以長老應當全力以赴,好像神待我們一般,忠心地完成任務。
          (四)長老有責任向眾信徒顯明神的忍耐、寬恕、永不止息的愛,及祂永遠無限的關懷及扶持,這才配得過「按著神」。
          (五)「牧養」和「照管」乃是長老的兩大職責──教導和治理應並駕齊驅,平衡進行。
          (六)長老在教會中待人處事,決不可隨人的私意,乃要「按著神的旨意」;不可討人的喜歡(參加一10),乃要討神的喜悅。
          (七)牧養教會的事工,不是按自己的本領、心意、才幹,而是按神的旨意;因此長老在事奉之先必須明白神的旨意,一個不能清楚明白神旨意的人,在牧養的事情上是白費功夫的。
          (八)信徒不應在被別人或環境勉強的情況下接納教會中某種職分,而應出自甘心樂意的事奉。
          (九)在一切神的聖工上,都應當甘心樂意地去作;不是消極、被動的勉強,乃是積極、主動的甘心。
          (十)信徒千萬不可為著個人有所得而謀取教會中的任何職位;斤斤計較薪資多寡、假期長短、福利好壞等,乃屬世俗的行為。
          (十一)牧者最大的特色,乃是對羊浛那份無私的犧牲的愛。任何人若以獲取權利為接受教會職分的考量,這人是本末倒置。
          (十二)正如過去一位美國總統的名言:「不要想從國家得到多少利益,乃要想能為國家擺上多少貢獻。」在教會中事奉神,不要想從教會得到多少利益,乃要想能為教會擺上多少貢獻。
          (十三)一個基督徒應處處熱衷於提供事奉,但同時卻深深地自覺不配;神將事奉的條件賜給人,但人必須以樂意的心來配合。

【彼前五3】「也不是轄制所託付你們的,乃是作羣羊的榜樣。」
    〔原文直譯〕「也不是作主轄制那些託付給你們的,…。」
    〔原文字義〕「轄制」作主掌權,掌管,統治,控制,作主人;「託付」劃出一份,一份產業;「榜樣」模型,樣式。
    〔文意註解〕「也不是轄制所託付你們的,」『轄制』原文為現在分詞,乃複合的單字,表示繼續不斷君臨之意;『託付』按原文含有神將信徒們當作『產業』而信託給長老的意思。
          「乃是作羣羊的榜樣,」『榜樣』原文作模型或範例,意思是自己先實行,然後使其他的人也跟自己的樣子行。但榜樣不是包辦,不是代替了別人的本分,不是自己勞碌作工,而讓信徒坐下不動;乃是自己事奉神,又使信徒照樣事奉神。
   〔話中之光〕(一)我們所擁有的一切,都不是我們所配得的,完全是出於神的恩典。
         (二)神將教會中的責任託付給長老,故此長老應以神對教會的心來對待會眾。
         (三)長老應作群羊的榜樣,而不是做獨裁者;他們應走在群羊之前作領導,而不是在後面驅趕。他們不可將群羊看成是屬於自己的來對待。
         (四)榜樣之建立,與因轄制而生的作用截然不同。榜樣是叫人羨慕,人人都願學效;轄制則是勉強別人遵從。
         (五)長老最常犯的毛病就是怠惰、貪婪(參2節)和弄權(本節),並且甚麼樣的長老,就帶出甚麼樣的信徒來,所以長老應當以身作則。

【彼前五4】「到了牧長顯現的時候,你們必得那永不衰殘的榮耀冠冕。」
    〔原文直譯〕「到那牧長顯現的時候,你們就必領受那不能衰殘的榮耀冠冕。」
    〔原文字義〕「牧長」牧人的首領;「必得」獲得,接受。
    〔文意註解〕「到了牧長顯現的時候,」『牧長』指主耶穌;祂行走在地上時,看見人如同無牧之羊(太九36),就一面差遣祂的門徒出去尋找迷失的羊(太十6),另一面祂自己也去找那迷路的羊(太十八12),甚至為羊捨命,所以祂是好牧人(約十11),又是我們的牧長(參約廿一15~17)。『顯現的時候』指主再來的時候(參帖後一7,10)。
          「你們必得那永不衰殘的榮耀冠冕,」『那永不衰殘的』指具有永存的價值,且歷久彌新;『榮耀』形容蒙神稱許、高舉;『冠冕』形容與主一同掌權作王。
                『榮耀冠冕』聖經中題到將來的冠冕有喜樂的冠冕(帖前二19)、公義的冠冕(提後四8)、生命的冠冕(雅一12;啟二10)等,以形容對得獎賞者今日之表現相稱的報答。長老們今日任勞任怨,卻被聖徒們認為理所然,但神在觀看,將來必要給予合宜的獎賞。
    〔話中之光〕(一)主耶穌就是「那牧長」(參來十三20),教會中的牧人們,不可隨心所欲對待聖徒,必須照主的意思牧養群羊。
          (二)確信主必再來,乃是我們今日忍辱負重的「能源」;當我們定睛仰望主,知道主正觀看,便叫我們有穩定,有堅持下去的力量。
          (三)長老盡心竭力服事教會,往往得不著信徒們的欣賞和感謝,反而招來誤會;然而,神卻應許要給忠心的長老們獎賞。
          (四)世人是追求能壞的冠冕,我們基督徒則是追求不能壞的冠冕(參林前九25);我們積存在基督裏的一切,都是永不衰殘的(參一4)。
          (五)服事人的,今日若能叫神在凡事上得榮耀(參四11),他日就必能從神得榮耀;今日若是與基督一同受苦(參四13),他日就必與主一同得榮耀(羅八17)。

【彼前五5】「你們年幼的,也要順服年長的。就是你們眾人也都要以謙卑束腰,彼此順服;因為神阻擋驕傲的人,賜恩給謙卑的人。」
    〔原文直譯〕「照樣,你們年輕的要順服年長的;並且你們眾人相待,也都要彼此順服,以謙卑束(腰);因為神與狂傲的人作對,卻賜恩給謙卑的人。」
    〔原文字義〕「順服」在下,順從;「年長的」長老,老年人;「束腰」打上結;「阻擋」反對,抵抗;「驕傲」傲慢,自認高於別人;「謙卑」自己低微,壓低;「束腰」穿上,綁上。
    〔文意註解〕「你們年幼的,也要順服年長的,」『年幼的』指年紀較輕的,當日連三、四十歲的青壯年人,也列在『年幼的』之內;『順服』裏面存心的『服』較外面行動上的『順』意思更重(參弗五22);『年長的』按原文和『長老』同字,此處泛指一切年紀較大的信徒。年幼與年長,不僅限於實際年齡,在倫理上也可應用於蒙恩年日的長短,以及靈性的成熟程度。
          「就是你們眾人也都要以謙卑束腰,彼此順服,」『你們眾人』指所有的信徒;『以謙卑束腰』按原文是『穿戴謙卑』,意指約束自己,在人面前顯出謙卑,也含有用一種像僕人等候主人吩咐的態度,接受別人指正的意思;『彼此順服』此處的順服,沒有考慮年紀大小的因素,主要是出自謙卑為懷。
          「因為神阻擋驕傲的人,賜恩給謙卑的人,」『因為』說明基督徒須要謙卑順服的理由,下面的話請參閱箴三34及雅四6;『神阻擋驕傲的人』指神與驕傲的人為敵,祂不喜悅任何傲慢的人;『賜恩給謙卑的人』這話引自箴三34,意指謙卑乃是領受神恩典的首要條件。
    〔話中之光〕(一)教會中長幼有序,尊敬老年人是基督徒該有的基本態度;一般而言,除非對方錯得離譜(參徒四19;五29),總要順服。
          (二)初蒙恩的理應順服久蒙恩的,因為他們在神的事上經歷較多,對神的話有更深入的認識。
          (三)在教會中,往往有所謂的「代溝」存在──年長的倚老賣老,年輕的衝勁十足──各擁長處,互不尊重,所以難得彼此順服。
          (四)屬靈之事的對或不對,並不根據我們生活的經歷,也不根據我們年歲的多少,乃是根據主在我們這個人身上能得著多少的敬畏。
          (五)基督徒之間的順服,不僅要求外面態度和行動上的順從,並且是從裏面的『心服』做起,自己卑微,存心順服(腓二8)。
          (六)「存心謙卑,看別人比自己強」(腓二3)的人才能順服別人;凡是自覺高人一等的人,無法順服別人,因為他不但心中傲慢,並且會在人前顯露出來。
          (七)謙卑乃是「聚集一切美德的聚寶箱」,它並非膽小、卑屈、不敢說不、奴隸的根性,而是敢於面對自己的勇氣。
          (八)試想:全能的神定意抵擋驕傲的人,有誰能夠衝破祂的阻礙呢?反之,祂定意賜恩給謙卑的人,又有誰能夠攔住祂的賞賜呢?

【彼前五6】「所以,你們要自卑,服在神大能的手下,到了時候祂必叫你們升高。」
    〔原文直譯〕「所以你們要自己謙卑,服在神大能的手下,使祂到了時候,可以將你們升高。」
    〔原文字義〕「自卑」使低下,壓低,削平;「服在…下」在下,低於;「大能的」強大;「升高」高舉,抬舉。
    〔文意註解〕「所以,你們要自卑,」『所以』乃承接前面的話,神既『賜恩給謙卑的人』(參5節),驕傲便自絕於神的恩典,謙卑才能領受神恩;『自卑』表示謙卑乃出於自動自發的壓低,並非別人或情勢使然(參腓二7~8)。
          「服在神大能的手下,」意指甘心接受神手的安排。
          「到了時候祂必叫你們升高,」『到了時候』指達到神在我們身上所定的目標之時;『祂必叫你升高』意指得以脫離被壓制的情況。
    〔話中之光〕(一)寧可自卑為懷,免得被主降為卑。
          (二)若要對人謙卑,首須對神謙卑;真正向神謙卑的人,在每一個蒙恩人的身上,都能看見神手的作為。
          (三)基督徒絕不應抗拒生命中的任何經歷,因為神的手在安排一切;對我們的生命,祂有美好的安排。
          (四)面對試驗最好的方法,是謙卑地從主的手中接受過來。到了時候,衪會堅固衪的子民(參10節),並叫他們升高。
          (五)放下掙扎努力,「服在神大能的手下」,最為安全且上算,因為神的手比撒但的手更有能,也比人的手更可靠(參撒下廿四14)。
          (六)神的手對待我們,既有分寸(參林前十13),且有定期──到了時候就會放手。

【彼前五7】「你們要將一切的憂慮卸給神,因為祂顧念你們。」
    〔原文字義〕「憂慮」掛慮,思慮;「卸給」拋在,搭在;「顧念」關心,在意,照顧。
    〔文意註解〕「你們要將一切的憂慮卸給神,」本句引自七十士譯本詩五十五22;『一切的憂慮』指所有造成心理重擔的因素;『卸給神』指如卸貨一般,將自己原先所承擔的重擔,轉讓神來承擔(參太十一28~30;詩六十八19;來十三5)。
          「因為祂顧念你們,」『顧念』這裏所說神的顧念有兩種:一種是顧念我們所憂慮的,另一種是出於愛心而顧念我們的需要。
    〔話中之光〕(一)「憂慮」的原文字根是「分開」,轉化為「分心」;我們的憂慮常使我們分心,離開向神的敬虔。
          (二)憂慮是不必要的,因為神既願意並能夠替我們肩負重擔,我們就毋須將擔子扛在自己的肩頭上;憂慮是毫無作用的,因為憂慮不能解決問題。
          (三)人們的憂慮,許多時候是多餘的,是沒有理由和必要的,然而憂慮卻不斷來襲,若不將它們「卸下」,必受極大的困擾。
          (四)基督徒的特權,就是能夠將他們的一切憂慮卸給主,深信祂必顧念。天上的飛鳥、野地裏的百合花,神尚且顧念,祂豈不更顧念我們嗎(參太六26,30)?
          (五)憂慮是罪,因為憂慮否定神的愛,認為祂不會顧念我們;憂慮是罪,因為憂慮否定神的能力,認為祂不能解決我們的問題。
          (六)基督教信仰與凡俗宗教不同的地方,就在真神顧念我們;我們不必費盡心思去討好奉承神,因為這是祂自然而然的愛心──神就是愛(約壹四8,16),祂知道我們一切的需用(太六32)。
          (七)許多信徒相信神掌管「一切」,卻不能相信神也掌管「我的一生」──恐怕祂不會顧念我一生中的瑣碎細節。

【彼前五8】「務要謹守,儆醒。因為你們的仇敵魔鬼,如同吼叫的獅子,遍地游行,尋找可吞吃的人。」
    〔原文直譯〕「…,你們的對頭魔鬼,如同咆吼的獅子,到處走動,尋找可吞吃的人。」
    〔原文字義〕「謹守」保持清醒,不醉酒,有節制,謹慎;「儆醒」喚醒,提高警覺;「仇敵」對頭,對手;「魔鬼」控告者,說讒言的;「遍地游行」走遍四處。
    〔文意註解〕「務要謹守,儆醒,」『務要』意指我們將一切的憂慮卸給神(參7節)之後,並不就表示說可以鬆懈自己,因仍有該負的責任;『謹守』按原文與一13的『謹慎自守』同一字,意指保守心中的警備、清明,且在凡事上有節制;『儆醒』的意思和『謹守』相近,但有分別,謹守是指不醉酒,儆醒是指不沉睡。
          「因為你們的仇敵魔鬼,」『仇敵』是法律用語,指訴訟案件中的對手或敵方,聖經轉用來指撒但,因牠是『那在我們神面前晝夜控告我們弟兄的』(啟十二10),而『撒但』的原文意思就是『對敵』;『魔鬼』是撒但的別名,原文意指讒謗者,因牠讒謗神(參創三5),也躲在世人背後讒謗教會(參二12;三16;四4)。
          「如同吼叫的獅子,」形容魔鬼張牙舞爪、窮凶極惡的模樣(參詩廿二13)。
          「遍地游行,」形容牠到處巡行,無處沒有牠的蹤跡(參伯一7;二2)。
          「尋找可吞吃的人,」『尋找』表示牠的目標對象受到限制,並非人人都可讓牠欺負;『可吞吃的人』就是那些不謹守儆醒的人,亦即那些靈性昏昏沉沉、醉生夢死、麻木不仁的人。
    〔話中之光〕(一)把心思用在憂慮上(參7節),倒不如把心思用在謹守和儆醒上;因前者是虛耗心力,後者是儲備戰力,構築防禦工程。
          (二)我們若把本章七、八兩節連在一起看,就知道「憂慮」常從魔鬼而來,牠叫我們為今世的事掛心,以致靈性打盹或沉睡,所以我們必須謹守儆醒。
          (三)「謹守」才能對仇敵防範週密;「儆醒」才能迅速應付仇敵的攻擊。
          (四)基督徒日常的生活,正不斷在進行著一場屬靈的爭戰,所以需要提高警覺,識破仇敵的詭計。
          (五)我們對這世界的本質不可漫不經心,對仇敵魔鬼的動機和攻擊不可掉以輕心,以免輕率隨便地生活,以致上了牠的當。
          (六)我們並不是與屬血氣的爭戰,乃是與屬靈氣的惡魔爭戰(參弗六12);我們必須認清,我們的仇敵不是任何人,乃是藏在人背後的魔鬼。
          (七)魔鬼有兩副臉面:有時像蛇,裝作光明的天使,以欺騙手法得人(林後十一14);有時張牙舞爪,如同吼叫的獅子,公然吞噬人。
          (八)有位屬靈人說:魔鬼有一樣長處,就是「殷勤」;牠「遍地游行」,到處尋找糊塗、靈裏沉睡的信徒,伺機吞噬。
          (九)「可吞吃的人」,暗示並非一切人都是魔鬼所能吞吃的,那些軟弱而打盹的人,才是牠吞吃的對象;所以我們戰勝這兇猛仇敵的方法,就是作一個剛強的人。

【彼前五9】「你們要用堅固的信心抵擋牠,因為知道你們在世上的眾弟兄也是經歷這樣的苦難。」
    〔原文直譯〕「你們要抵擋牠,要在信心上堅固,因為知道在這世上跟你們一同作弟兄的,也須經歷這樣的苦難。」
    〔原文字義〕「堅固的」堅定不移的,穩固的;「抵擋」站住,抗拒,反對;「經歷」完成,辦成。
    〔文意註解〕「你們要用堅固的信心抵擋牠,」『堅固』意即堅忍不拔,不屈不撓;『抵擋』乃軍事用語,意即堅壁清野,抗戰到底。
          「因為知道你們在世上的眾弟兄也是經歷這樣的苦難,」『因為知道』表示若是知道了底下所述理由,便會堅定地抵擋魔鬼;『你們在世上的眾弟兄』意指只要是活在世上的信徒,無一能免;『這樣的苦難』指照神旨意為主所受的苦難(參三17;四19),這些苦難常來自魔鬼的攻擊。
    〔話中之光〕(一)信徒決不能憑自己的力量與魔鬼相抗衡,僅能倚靠神的大能,而「信心」就是搬動神手的最佳方法,促使神不能不出手。
          (二)魔鬼雖如吼叫的獅子(參8節),其實牠是色厲內荏,稍加抵擋,就必轉身逃跑了(雅四7)。
          (三)魔鬼的伎倆之一,就是令我們以為所身受的苦難是別人所沒有的,以致我們感到沮喪灰心,所以「知道」許多在世上的眾弟兄也有相同的遭遇時,就會覺得吾道不孤,而重新振作起來。
          (四)當我們感到孤單、軟弱、無助、與人隔離時,我們多半只看見自己的困境,而失去對周圍危險的警覺,這時最容易受撒但攻擊。
          (五)每一個屬神的兒女,他所承擔十字架的重量都一樣;不要以為從事某一行業的人,他所受的苦難特別多。
          (六)自卑(參6節)使我們浸沉在神恩典的海洋之中,讓神大能的手蔭庇我們;堅固的信心則使我們飛到神屬天的領域之內,遠離魔鬼的攻擊。謙卑和信心,乃是我們勝過魔鬼的兩個秘訣。

【彼前五10】「那賜諸般恩典的神曾在基督裏召你們,得享祂永遠的榮耀,等你們暫受苦難之後,必要親自成全你們,堅固你們,賜力量給你們。」
    〔原文直譯〕「但那一切恩典的神,就是那曾在基督耶穌裏呼召你們進入祂永遠榮耀的,等你們暫受苦難之後,必要親自成全你們,使你們堅固、加強、並根基穩定。」
    〔原文字義〕「諸般」一切,所有;「成全」裝備齊全,製作,修補,準備;「堅固」堅立,加強;「賜力量」(原文有兩個字)加力(首字),根基穩定(次字)。
    〔文意註解〕「那賜諸般恩典的神曾在基督裏召你們,」『諸般恩典』意指神的恩典具有多樣性,足夠應付我們各種不同的需要;『曾在基督裏召你們』意指神的呼召具有貫徹性,必要達成祂呼召我們的目的。
          「得享祂永遠的榮耀,等你們暫受苦難之後,」本句中有三組對應:(1)『享』對『受』──今日所『受』為我們帶進將來得『享』;(2)『永遠』對『暫』──今日所受是『暫時』的,將來得享是『永遠』的;(3)『榮耀』對『苦難』──今日所受『苦難』至暫至輕,將來得享『榮耀』極重無比且永遠(參林後四17)。
          「必要親自成全你們,堅固你們,賜力量給你們,」『必要親自』強調神正參預我們所遭受的一切境遇;『成全』指靈性方面的培育和裝備;『堅固』指信心和品格方面的加強與堅定;『加力量』按原文有兩個字,一個是『加力』,指能力方面的加添,另一個是『根基穩定』指整體方面的建立。
    〔話中之光〕(一)享受神「諸般的恩典」,是我們勝過苦難的秘訣;我們享受恩典越多,就越有能力勝過苦難。
          (二)神呼召我們的目的,不是要我們受苦,乃是要我們得享榮耀。「苦難」不是神的目的,它乃是神的手段;苦難是「暫受」的,得享祂榮耀乃是「永遠」的。
          (三)「等」字說出靈歷的次序──先經試煉,後享榮耀(參一7)。我們進入神的國,必須經歷許多艱難(徒十四22)。
          (四)經歷苦難,有助於「修補」我們靈性上的弱點,使我們更趨完全(「成全」之意)。
          (五)經過苦難之火煉的人,會顯得意志更「堅剛」,信心更「堅強」(「堅固」之意)。
          (六)苦難能造就信徒,使我們的靈性更趨成熟老練,信心和品格更為堅定穩固,表現更強而有力,根基立得更牢靠。

【彼前五11】「願權能歸給祂,直到永永遠遠。阿們!」
    〔原文直譯〕「願榮耀和權能歸於祂,世世無窮。阿們!」
    〔原文字義〕「權能」大能,權勢;「阿們」真實的,可信靠的。
    〔文意註解〕『願權能』原文作『願榮耀和權能』,這是因為前面題到聖徒所遭受的苦難,一面雖來自魔鬼的迫害(參9節),另一面也是神的旨意所容許(參三17;四19),為要藉著祂權能的作為──賜恩典、成全、堅固、加力量等,以成就祂永遠的榮耀(參10節),故此惟有祂配得榮耀和權能(參四11)。

【彼前五12】「我略略的寫了這信,託我所看為忠心的兄弟西拉轉交你們,勸勉你們,又證明這恩是神的真恩。你們務要在這恩上站立得住。」
    〔原文直譯〕「我藉著我所認為忠心的弟兄西拉,略略地寫信勸勉你們,並見證這是神真實的恩。在這恩上你們務要站立得住。」
    〔原文字義〕「略略的」稍微;「看為」算作,列入;「忠心」信實;「勸勉」懇求,安慰;「證明」作見證;「真」實在的;「站立得住」站住,堅立。
    〔文意註解〕「我略略的寫了這信,」意指本封書信簡單扼要,略表裏面的負擔。
          「託我所看為忠心的兄弟西拉轉交你們,」本句按原文沒有『轉交』一詞,而『託』字在原文含有『藉著、經由』的意思,故全句亦可譯作『我藉著我所認為忠心的弟兄西拉』;『看為忠心』意指對方的忠心已經被認定,值得信賴;『西拉』按原文與使徒保羅的同工西拉(參徒十六25;林後一19)有差異,但眾聖經學者均同意這兩個名字乃指同一個人,這裏是正式稱呼,而別處則為暱稱。
          「勸勉你們,又證明這恩是神的真恩,」『勸勉』重在指口頭言語的表達;『證明』則指以言語和行為作見證。『證明這恩是神的真恩』這句話的含義極深:(1)信徒們所遭遇的逼迫苦難,正是他們蒙神真恩的佐證(參一10~11);(2)信徒們在經歷苦難之中,神要恩上加恩,賜給他們諸般恩典(參10節上);(3)惟有更多享受神恩,才能在苦難中被神成全(參10節下);(4)所以務要在這恩上站立得住。
          本節顯示彼得交託西拉代辦四件事:(1)筆錄彼得的口述;(2)送信;(3)勸勉受信人;(4)證明神的真恩。
          「你們務要在這恩上站立得住,」表示惟有靠恩才能站住,惟有靠恩才能勝過苦難。
    〔話中之光〕(一)事奉主最重要的兩個條件:忠心和有見識(參太廿四45);忠心才能託付事物,有見識才能在恩典上站立得穩。
          (二)教會中不是每個人都蒙召作教師或傳道,但是每個人都要為主作見證人,證明我們所領受的恩典實是出於神。
          (三)人在患難中最容易懷疑神的恩典是否真實可靠;但我們既因信得進入現在所站的這恩典中(羅五2),就應當繼續不斷的持守地位,藉著享受神所賜諸般恩典(參10節),在這恩上站住。

【彼前五13】「在巴比倫與你們同蒙揀選的教會問你們安。我兒子馬可也問你們安。」
    〔原文直譯〕「在『巴比倫』與你們同蒙揀選的,以及我的兒子馬可,向你們問安。」
    〔原文字義〕「巴比倫」巴別,混亂;「同蒙揀選」一起被選,選列一塊;「馬可」有禮貌的。
    〔文意註解〕「在巴比倫與你們同蒙揀選的教會問你們安,」『巴比倫』應是暗指羅馬城(參啟十七5,18),因當時彼得所處環境情勢危急,不容他暴露藏身之地;『同蒙揀選的』按原文乃屬陰性名詞;『教會』原文無這詞,但全句語法含有這個意思。
          「我兒子馬可也問你們安,」『我兒子』指屬靈的兒子(參提前一2;提後一2);『馬可』即巴拿巴的表弟馬可(西四10),原跟從使徒保羅事奉主(徒十二25),曾一度離開保羅(徒十三13),根據教會傳統,後來跟隨使徒彼得,並寫了《馬可福音》,眾信它乃彼得口授,馬可書寫,兩人之間情同父子(參徒十二12),最後,他又被保羅所重用(參提後四11)。

【彼前五14】「你們要用愛心彼此親嘴問安。願平安歸與你們凡在基督裏的人!」
    〔原文直譯〕「你們要用愛心的親嘴彼此問安。願平安歸與你們一切在基督耶穌裏的人。」
    〔原文字義〕「愛心」聖愛(agape);「親嘴」示友愛(philema)。
    〔文意註解〕「你們要用愛心彼此親嘴問安,」『親嘴問安』是當時中東和西方人的慣用方式,有時會流於形式;彼得在此特意加上神聖的『愛心』(原文agape),和使徒保羅的『親嘴問安,務要聖潔』(帖前五26)用意相近,題醒聖徒行為和存心應當一致。
          「願平安歸與你們凡在基督裏的人,」『凡在基督裏的人』指名副其實的基督徒。
    〔話中之光〕(一)作基督徒,並不就要放棄世上慣行的禮儀,但我們要藉外表的形式,切實表達內心的實際。
          (二)我們信徒在世上雖然有苦難,但在基督裏面卻有平安(參約十六33);我們的主來到這地上,就是要把真實的平安帶給我們(參路二14)。

叁、靈訓要義

【長老須知】
    一、長老的職責
          1.作基督受苦的見證(1節)
          2.牧養神的群羊(2節)
    二、長老盡職的原則
          1.按著神的旨意照管(2節)
          2.不是出於勉強,乃是出於甘心(2節)
          3.不是因為貪財,乃是出於樂意(2節)
          4.不是轄制所託付的,乃是作榜樣(3節)
    三、長老的獎賞
          1.同享後來所要顯現之榮耀(1節)
          2.必得那永不衰殘的榮耀冠冕(4節)

【教牧三守則】
    一、不是出於勉強,乃是出於甘心(2節)──可以除去一切的「勉強」
    二、不是因為貪財,乃是出於樂意(2節)──可以杜絕「圖利」的心態
    三、不是轄制所託付的,乃是作群羊的榜樣(3節)──可以從教會剔除「官僚主義」

【一般信徒三守則】
    一、要以謙卑束腰,彼此順服(5節)
    二、要將一切的憂慮卸給神,因為祂顧念你們(7節)
    三、務要謹守、儆醒(8節)

【要以謙卑束腰】
    一、謙卑的表現──彼此順服(5節)
    二、謙卑的必要──神阻擋驕傲的人(5節)
    三、謙卑的好處──神賜恩給謙卑的人(5節)
    四、謙卑的要領──自卑,即自己卑微(6節;參腓二8)
    五、謙卑的情形──服在神大能的手下(6節)
    六、謙卑的果效──到了時候,神必使升高(6節)

【暫受苦難的的好處和果效(10節)】
    一、好處──使我們在今世得享神所賜諸般的恩典:
          1.神必親自成全──使我們裝備齊全
          2.堅固──使我們堅定穩固
          3.加力量──使我們力上加力
          4.建立根基(原文有此字)──使我們根基牢靠
    二、果效──使我們將來得著獎賞:
          1.達到神在基督裏呼召我們的目的
          2.得享祂永遠的榮耀

── 黃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經系列──彼得前書註解》

參考書目:請參閱「彼得前書提要」末尾處

本查經注釋是出自《華人基督徒查經資料網站-查經資料大全》http://www.ccbiblestudy.org/index-T.htm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