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埔教會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搜索
查看: 534|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彼得前書】提要 [複製鏈接]

Rank: 9Rank: 9Rank: 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7-11-27 09:55:33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壹、作者

        本書作者自稱「耶穌基督的使徒彼得」(一1),就是主耶穌十二門徒中的首徒,原名西門,主另給他起名磯法(亞蘭文),繙成希臘文就是彼得(約一42),聖經常稱呼他為西門彼得(參太十六16)。
        磯法和彼得的原文字義均為「石頭」,主耶穌似乎有意藉此改名啟示一項真理,即人在未得救之前原為無用的泥土(參創二7),但主的救恩乃要將人改造成活石,作為建造靈宮的材料(彼前二5)。主耶穌基督乃是建造教會的根基(林前三11),祂要將眾多蒙恩得救的人──眾活石,就是教會──建造在祂這塊磐石上(太十六18),成為神藉著聖靈居住的所在(弗二22)。
        主耶穌將天國的鑰匙託付給彼得(太十六19),要他領先在猶太人和外邦人中開啟救恩的門(參徒二40~42;十44~48)。彼得所負的使命,剛好和他蒙主呼召時所從事的工作相符,那時他正在海裏撒網,主耶穌呼召他說:「來跟從我,我要叫你們得人如得魚一樣」(太四18~19)。所以彼得從主所領受的事工,正是為主得著一批又一批的人,作為建造教會的材料(參徒二41;四4;五14;十44)。
        彼得乃是一個天生的領袖人物,時常率先說話行事,領導群倫(參約廿一3),卻也因此而經常被主責備(參太十四28~31;十六22~23;十七4~8,24~27;廿六33~34)。但經過主耶穌三年半的教養訓練,特別是在主死而復活之後,四十天之久藉著聖靈的顯現和講論(徒一2~3),竟使彼得彷彿脫胎換骨、變成另外一個人似的,成為一位謙卑而勇敢、虛心而不自矜、能與人同工且同心的真實屬靈領袖(參徒三1,12;四13;十一17;十二17;十五7~11)。
        彼得「原是沒有學問的小民」(徒四13),而本書的希臘文筆頗具造詣,因此晚近有些聖經學者質疑本書作者並非彼得本人。然而,根據下列諸多理由,仍宜認定彼得就是本書的作者:
        (一)「原是沒有學問的小民」乃指他沒有正式受過「拉比」的教育,並非指他完全沒有學過希臘文。希臘語文乃是當時巴勒斯坦地居民的兩大通用語文之一,以亞蘭語文為主,希臘語文為輔。
        (二)直至書寫本書為止,彼得來往各地服事主(參徒八14;九32;十1~5,23~24;十五7),已歷數十年,其間必有很多機會操演希臘語文,使他更為熟諳。
        (三)在本書結束前透露「我略略的寫了這信,託我所看為忠心的西拉轉交你們,勸勉你們」(五12),按原文可譯為「我藉著西拉」,意指他得到西拉的幫助寫成本書,又託西拉轉交。可見本書可能是由彼得口授或初稿,經西拉代書或修改,故彼得仍為本書的原作者。
        (四)至於西拉,他原為耶路撒冷教會的領袖人物(參徒十五22),後與使徒保羅同工(徒十五40;十七1)。雖然英文譯名稍有不同(本書譯名為Silvanus,《使徒行傳》則為Silas),但聖經學者相信均指同一人。此西拉應有足夠能力修飾成如此優美的希臘文。
        (五)《彼得後書》題到他曾寫了前書(彼後三1)。一般聖經學者相信《彼得前書》所呈現的是經西拉修飾過的希臘文,而《彼得後書》則是未經他人修飾的「原味原汁」希臘文。
        (六)本書的內容和特色,也支持彼得乃本書的作者,例如:彼得親眼見過主耶穌(參一8),更見過祂榮耀的顯現(參四13;彼後一16~18;太十七1~2);他雖然曾經抗拒過基督受苦的觀念,如今卻強調歡喜為主受苦(參四1,13,16;太十六21~23);他雖身為使徒,卻也身兼耶路撒冷教會的長老(參五1;徒六1~4);他曾特別受主託付牧養主的小羊(參五2;約廿一15~17);他與馬可一家有很親密的關係(參五13;徒十二12~13)。
        (七)教會初期的許多教父們題到過本書,且公認本書為使徒彼得所著,例如:革利免(主後95年)、愛任紐(主後140~203年)、特土良(主後150~222年)、亞力山太的革利免(主後155~215年)、俄利根(主後185~253年)等。

貳、寫作時地

        據可靠史料,彼得大約於主後65~67年間,在羅馬被暴君尼祿殺害,為主殉道。因此,彼得前後兩封書信,均寫於殉道前不久,且兩封書信的相隔時間不會太長(參彼後三1)。根據下列理由予以推測,前書約寫於主後64年:
        (一)羅馬暴君尼祿(主後54~68年)正要開始對基督徒施加迫害,《暴君焚城錄》和其後的大屠殺近在眉睫。其時基督徒的處境艱危,正與本書所描寫的情景吻合(參四14~16;五8~9)。
        (二)本書當寫於西拉離開彼得,攜帶本書前往小亞西亞之前(參五12;一1),以及馬可仍與彼得同在一處,尚未動身會晤保羅之前(參五13;提後四11)。西拉何時離開保羅而去與彼得同工,聖經並無明文記載,最早約在主後五零年代後期(參林後一19;帖前一1;帖後一1);至於馬可,最遲是在保羅為主殉道(大約主後67年)之前。
        (三)根據彼後三15~16可知,彼得確曾讀過使徒保羅的一些書信;而本書部分內容和保羅所寫的《以弗所書》和《歌羅西書》很相近,可試比較彼前一1~3和弗一1~3;彼前二18和弗六5及西三22;彼前三1~6和弗五22~24;彼前五5和弗五21等,便知本書的確多少受該兩書的影響。而該兩書大約寫於主後61~63年,故可推知本書成書日期不早於主後63年。
        至於本書的寫作地點,彼得自稱是「在巴比倫」(五13),有些解經家認為既然本書開頭的受書者明言是給「分散在本都、加拉太、加帕多家、亞西亞、庇推尼寄居的」(一1),則此處的巴比倫也應是指實際的巴比倫城。其實,「前後一致的解經原則」乃是應用在同一個事例或同一段經文,並非全卷書都必須採取同一解法。例如,《啟示錄》也曾明言「達與以弗所、士每拿、別迦摩、推雅推喇、撒狄、非拉鐵非、老底嘉」(啟一11)等實際的地方,但後來的「巴比倫大城」(參啟十七、十八章)卻改作隱喻而非指實際的巴比倫城。
        鑒於下列諸理由,本書的「巴比倫」應是暗指羅馬:(1)初期教會的傳說和資料,從未提起彼得曾經到過巴比倫;(2)根據教會的傳說,彼得是在寫完前後書之後不久,在羅馬被害;(3)當時正值風雨即將來臨的前夕,彼得被迫必須隱蔽他的所在地;(4)後來使徒約翰也以巴比倫隱喻羅馬(參啟十七1,5,9,18)。

參、本書受者

        本書是「寫給那分散在本都、加拉太、加帕多家、亞西亞、庇推尼寄居的」(一1)。這五個地方均位於小亞西亞地區(即今土耳其境內),係當時羅馬帝國的五個行省,其確實位置是在黑海、地中海和愛琴海之間,大約呈順時鐘方向羅列。
        一般解經家對於本書受書者的所在地大致沒有異議,但對受書者的身份卻有不同的看法,有的根據「分散…寄居的」等用語(一1,18)和彼得原來的職責(參加二7~8),而認定本書是寫給被迫分散到小亞西亞地區的猶太人信徒,有的則根據「你們從前算不得子民,現在卻作了神的子民」(二10),以及「往日隨從外邦人的心意行邪淫…」(四3)等而認定是寫給外邦人信徒的。
        其實,教會發展至此階段,在巴勒斯坦地以外的眾教會,已不再有所謂猶太人信徒和外邦人信徒之分(參西三11)。因此,凡是居住在該五個地區的基督信徒,都是本書的受者。我們今天讀此書信,更應將自己包括在內,而把本書勸勉的話,應用在自己身上。

肆、寫本書的動機

        彼得自稱「寫了這信…勸勉你們,又證明這恩是神的真恩;你們務要在這恩上站立得住」(五12)。這話表明寫本書的兩個目的:
        (一)使受書者更深認識自己所蒙神的恩,這恩包括信徒在已過所得靈的救恩(一2~3,19~20,23),現在正在經歷魂的救恩(一8~9;二2~3;三21),以及將來所要得完全的救恩(一13;四13,18;五4)。
        (二)勸勉受書者身處邪惡的世代(二11~12;四2~3),以及即將面臨的逼迫與苦難(三13,17;四12~14),要靠神的恩剛強站穩,作主榮耀的見證。

伍、本書的重要性

        在新約聖經的八卷「普通書信」(或稱「一般書信」)當中,《希伯來書》注重「信心」的教訓,《雅各書》則補充說明「信心」須有行為;《彼得前書》注重「盼望」的教訓,《彼得後書》則補充說明有了「盼望」,仍須在恩典和知識上長進;《約翰壹書》注重「愛心」的教訓,《約翰貳書、參書》和《猶大書》則補充說明必須在正確的真理上有「愛心」。如此,基督徒所不可或缺的信、望、愛三項美德(林前十三13),藉此八卷普通書信得著完滿的啟示。而《彼得前書》中兼論信心(一5,7,9,21;五9)、盼望(一3,21;三15)和愛心(一8,22;二17;三8;四8;五14),故在這八卷書信中具有承先啟後的地位和作用。

陸、主旨要義

        本書旨在勸勉信徒既已擁有活潑的盼望,就要有受苦的心志,順從神的旨意,一心為善,在世度餘下的光陰,好歸榮耀給神。即或身處苦難,也當效法基督受苦的榜樣,忍受冤屈,將自己交託給神。今日我們若與基督一同受苦,倒要歡喜快樂,因為主榮耀的顯現即將來臨,那時就要得享祂永遠的榮耀。

柒、本書的特點

        本書具有如下的特點:
        (一)本書不是寫給某特定教會或個人,而是寫給一般基督徒的「一般書信」或「普通書信」。
        (二)本書以勸勉代替責備,充滿了牧人那溫柔、慈愛、關懷和瞭解的心腸(二25;四9~11;五1~4)。
        (三)本書是寫給受苦教會的書信,勉勵屬神的人要甘心樂意為神的旨意、為基督的名、因行善而受苦(二15,20;三16~17;四1、2,12~19;五9~10)。
        (四)本書非常清楚地描繪神的真恩,包括三一神如何成就這恩(一2),如何將這恩啟示給人(一10~12),如何藉這恩吸引、造就、保守、堅固並成全信徒(一13;二2~3;三7;四10;五10)。
        (五)本書強調「主的再來」,總共有八次提到主將要顯現、鑒察、審判(一5,7,13;二12;四13,17;五1,4)。
        (六)本書是寫給那些得著天上基業的人(一4),目前暫時寄居在地上作客旅(二11),如何在世度餘下的光陰(四2)。
        (七)本書強調基督徒活在世上三件最寶貴的事:信心(一5,7,9,21;五9)、盼望(一3,21;三15)和愛心(一8,22;二17;三8;四8;五14)。
        (八)本書特別提到基督徒順服和謙卑的美德,作者彼得不但勸勉信徒要順服和謙卑(一2,14,22;二13,18;三1,5,8;五5,6),並且他也以身作則,敬重後進同工保羅(五12~13請西拉送信,又將馬可送回給保羅)。
        (九)本書又強調信徒要存敬畏的心過聖潔的生活,將來才能坦然見主(一15~17;二17;三2,5,15)。
        (十)最後,本書對主耶穌基督作了最完善和最清楚的交代:(1)在創世以前被神預先知道(一20);(2)降世受苦難(一11;二21,23;四1);(3)被釘流血(一2,19;二24);(4)代人受死(一18~20);(5)死後曾下陰間(三19~20);(6)復活(一3,21;三18);(7)升天(三22);(8)將在榮耀裏顯現(一7,13;四13;五4)。

捌、本書與其他聖經書卷的關係

        本書有些教訓與保羅書信並《雅各書》相似,今試作比較:
    彼前一4~5──弗一4~7;二8         彼前一6~7──雅一2~4
    彼前一14──弗四17~19                  彼前一24──雅一10
    彼前二6~10──羅九25~32              彼前二11──加五17
    彼前二13──羅十三1~4                  彼前二18──弗六5;西三22
    彼前三1──弗五22                          彼前三9──羅十二17~19
    彼前三22──羅八34;弗一20       彼前四1──羅六6~7
    彼前四8──雅五20                          彼前四10──羅十二6
    彼前五1──羅八18                          彼前五5──弗五21
    彼前五5~9──雅四6~7,10
        有人將「主禱文」(太六9~13)與本書的一些經節並列如下:
        「我們」(一3)在「天上」(一4,12)的「父」(一17),願人都「尊你的名為聖」(一15~16),願「你的國降臨」(二9);願「你的旨意」(二15;三17;四2,19)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我們「日用的飲食」(五7),今日賜給我們;「免我們的債」(四7~8),如同我們免了人的債;不叫我們遇見「試探」(四12),救我們「脫離兇惡」(四13);因為「國度」(五11)、「權柄」(四11)、「榮耀」(一11,21;四11),「都是你的」(四11),「直到永遠」(四11;五11)。「阿們」(四11;五11)。

玖、鑰節

        「叫你們的信心既被試驗,就比那被火試驗,仍然能壞的金子,更顯寶貴,可以在耶穌基督顯現的時候,得著稱讚、榮耀、尊貴。」(一7)
        「你們蒙了重生,不是由於能壞的種子,乃是由於不能壞的種子,是藉著神活潑常存的道。」(一23)
        「惟有你們是被揀選的族類,是有君尊的祭司,是聖潔的國度,是屬神的子民,要叫你們宣揚那召你們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二9)
        「基督既在肉身受苦,你們也當將這樣的心志作為兵器;因為在肉身受過苦的,就已經與罪斷絕了。」(四1)
        「務要牧養在你們中間神的群羊,按著神的旨意照管他們;不是出於勉強,乃是出於甘心;也不是因為貪財,乃是出於樂意;也不是轄制所託付你們的,乃是作群羊的榜樣。」(五2~3)

拾、鑰字

        「盼望」(一3,13,21;三15)
        「試驗」、「火煉的試驗」、「苦楚」、「受苦」、「苦難」(一7;二19,20;三14,17,18;四1,12,13,15,16;五1,9,10)
        「顯現」、「鑒察的日子」、「審判」(一5,13;二12;四5,6,13,17;五1,4)
        「榮耀」、「榮光」(一7,8,11,21;四11,13,14,16;五1,4,10)
        「恩典」、「恩惠」、「救恩」、「恩賜」、「恩」、「真恩」(一2,5,9,10,13;二3;三7;四10;五5,10,12)
        「寶貴」(一7;二4,6,7;三4)
        「活潑」、「活」、「復活」、「活著」(一3,21,23;二4,5,24;三18,21;四6)
        「行善」、「為善」、「好行為」(二12,15,20;三6,11,13,17;四19)
        「靈魂」、「心」、「人」(一9,22;二11,25;三20;四19)註:以上各節的原文均為「魂」

拾壹、內容大綱

【在神的真恩上站立得穩】
   一、認識神的真恩(一1~12)
         1.蒙恩的人和這恩的由來(一1~2)
         2.神完備的真恩──過去、現在和未來(一3~5)
         3.享受這恩的途徑──信心受試驗(一6~9)
         4.這恩的啟示(一10~12)
   二、神的真恩和基督徒的生命(一13~二10)
         1.因基督的寶血而得聖潔的生命(一13~21)
         2.因神活潑常存的道而得純愛的生命(一22~二3)
         3.因主這活石而得新功用的生命(二4~8)
         4.因神揀選而得新地位的生命(二9~10)
   三、神的真恩和基督徒的生活(二11~四6)
         1.蒙恩者在世生活的身份和目標(二11~12)
         2.蒙恩者在世生活與地上制度的關係(二13~17)
         3.蒙恩者在世生活與屬地主人的關係(二18~25)
         4.蒙恩者在世生活與家庭的關係(三1~7)
         5.蒙恩者在世生活與弟兄並世人的關係(三8~16)
         6.蒙恩者在世生活與神旨意的關係(三17~四6)
   四、神的真恩和基督徒的盼望(四7~五14)
         1.因萬物即將結束而作神百般恩賜的好管家(四7~11)
         2.因主再來的審判而歡喜與基督一同受苦(四12~19)
         3.因牧長顯現的榮耀而甘心牧養神的群羊(五1~4)
         4.因賜諸般恩典的神而以謙卑束腰並謹守儆醒(五5~11)
         5.勸勉並祝願務要在這恩上站立得住(五12~14)

── 黃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經系列──彼得前書註解》

本查經注釋是出自《華人基督徒查經資料網站-查經資料大全》http://www.ccbiblestudy.org/index-T.htm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