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埔教會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搜索
查看: 439|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雅各書】第一章 [複製鏈接]

Rank: 9Rank: 9Rank: 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7-11-21 15:44:21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壹、內容綱要

【基督徒信心的試驗】
    一、受試驗的對象──散住十二支派之人(1節)──喻各世代活在世上的信徒
    二、外面的試煉(2~12節)
          1.信心受試驗時當有的心態──大喜樂和忍耐(2~4節)
          2.信心受試驗時應付的能力──神賜給的智慧(5~8節)
          3.信心受試驗的模式──卑微的升高,富足的降卑(9~11節)
          4.信心受試驗後的結果──生命的冠冕(12節)
    三、裏面的試探(13~27節)
          1.試探的來源(13~18節)
                (1)試探的來源不是神,乃是人自己的私慾(13~15節)
                (2)神乃是各樣美善事物的來源(16~18節)
          2.對付試探的秘訣(19~27節)
                (1)神的道(話)能救人(19~21節)
                (2)人藉遵行神的道(話)而得福(22~25節)
                (3)遵行神的道(話)實例──勒住舌頭和看顧孤兒寡婦(26~27節)

貳、逐節詳解

【雅一1】「作神和主耶穌基督僕人的雅各,請散住十二個支派之人的安。」
    〔原文直譯〕「神和主耶穌基督的奴僕雅各,向散居的十二支派問安。」
    〔原文字義〕「僕人」奴僕,奴隸;「散住」分散居住在外邦人中間;「請…安」願你們喜樂,願你們歡樂,恭喜你們,願你們平安。
    〔文意註解〕「作神和主耶穌基督僕人的雅各,」『神和主耶穌基督』表明主耶穌基督的身位與神同等(腓二6),兩者可以相提並論;『僕人雅各』表明他寫本書信不是以主耶穌的肉身兄弟(加一19)的身份,而是強調在神的家中作主奴僕,以服事主和聖徒為職志。
                『僕人』按希臘原文的字根含有兩方面的意思:(1)被捆綁、受約束,意指行動沒有自由,以主人的心意為其心意;(2)生在主人家中的奴隸,意指其一生的命運乃為服事主人,討主人的喜悅。
          「請散住十二個支派之人的安,」『散住』指分散雜居於外邦人中間;『十二支派』指以色列的眾支派,轉指猶太人基督徒(參二1),故本書的勸勉,也可適用於所有的信徒;『請…安』或作『問安』(徒十五23),與保羅慣常所用的『願平安歸與你們』不同字。
    〔話中之光〕(一)主耶穌基督不是次級的神;祂乃是道成肉身,將神表明出來(約一14,18);實際上祂就是神(約一1;十30)。
          (二)我們的主人乃是神和主耶穌基督,但我們並非有兩位主人,我們服事主就是服事神(參羅十四18);尊主為大,也就是尊神為大(路一46;徒十46)。
          (三)作僕人的本分就是毫無保留地獻上他一生的生命、時間、才幹和一切所有的來服事主,並且以服事主作為整個生命的中心。
          (四)我們除神之外,別無主人。我們不能又事奉神,又事奉瑪門(太六24);又想要親近神,又想要與世俗為友(雅四4,8)。
          (五)基督徒是散住在世界上外邦人中間的族類,我們的責任是顯明我們是『世上的鹽』和『世上的光』(太五13~14)。
          (六)我們在世上雖有苦難,但在基督裏面卻有『平安』(約十六33)。

【雅一2】「我的弟兄們,你們落在百般試煉中,都要以為大喜樂;」
    〔原文直譯〕「我的弟兄們,你們無論何時落在百般的試煉中,都要認為是大喜樂的事;」
    〔原文字義〕「落在…中」跌入,陷進;「百般」多種色彩的,各色各樣的,不同味道的;「試煉」試驗,考驗,察驗,實驗,驗證;「以為」認為,當作,算作;「大喜樂」歡歡喜喜,大大地歡喜,全然喜樂。
    〔文意註解〕「我的弟兄們,你們落在百般試煉中,」『我的弟兄們』指主內的弟兄姊妹們(參二1),本書的特點之一,就是一再地以『弟兄們』稱呼受書者(參一2,16,19;二1,5,14;三1,10,12;四11;五7,9,10,12,19),表示彼此之間親密的關係;『落在』指所遭遇的環境並非自己故意招來的,乃是自然臨到的;『百般的試煉』指諸般不同形式的試煉,包括疾病、貧窮、逼迫、剝削、天災、人禍、死亡等令人痛苦或煩惱的事。
                『試煉』指苦難的際遇,原文與本章後面的『試探』(參12節)同一字,但根據上下文,兩者含意不同。『試煉』指為要試驗並成全我們(參3~4節),而從外面臨到我們的苦難;『試探』指為要引誘我們犯罪,而從裏面私慾所引發的苦難(參14~15節)。
          「都要以為大喜樂,」『以為』在原文並沒有半點猶豫或不肯定的意味,乃是經過『坐下計算或酌量』(路十四28,31)之後,確認理當得出如下的結論;『大喜樂』不僅指喜樂的程度是大的,並且按原文還含有除了喜樂之外別無其他感覺的意思。
    〔話中之光〕(一)本節按原文,在前面有『無論何時』、『每逢』或『每當』的字眼,表明信徒遭遇試煉乃是無可避免的。此外,『百般的試煉』一詞表明試煉不單隨時會來,而且會用不同的形態出現。
          (二)信徒一切的遭遇,都是出於神的安排或容許的,目的為要叫我們得益處(羅八28),因此,不論臨到我們身上的是好或壞、是甘或苦,我們都要以喜樂的心全盤接受。
          (三)無論何種試煉,乃是對基督徒品格的訓練,可幫助我們產生忍耐的德行(參3節),進而成為完備的基督徒(參4節),因此我們應當引以為大喜樂。
          (四)一般人視試煉為有害無益的遭遇,所以逃避它;但我們基督徒應當視試煉為大有益處的遭遇,所以樂於接受它。
          (五)基督徒的喜樂,並不是因外面平順的境遇所產生的,乃是出於內在的喜樂,雖身處艱苦的境遇,仍能自得其樂(參徒十六25)。
          (六)我們在任何的環境中都能喜樂;我們若不能喜樂,乃是因為我們的心懷意念出了問題(參腓四4,7)。
          (七)真正蒙恩得救、靈裏重生的人,裏面的心眼已經被開啟(徒廿六18),對於自己身上和周遭所發生的事物,應當有不同的眼光,不能再以外面的得失來看待,而該以屬靈的觀點和永恆的價值去衡量。
          (八)信徒喜樂的大小,可隨自己內心意識而有所不同;對於任何事物,內心認為可喜樂的程度如何,其實際喜樂的程度也如何。
          (九)凡是對我們靈性有幫助的事,都是值得我們大喜樂的事;身體的安康和魂裏的安逸享受,並不值得我們引以為大喜樂。

【雅一3】「因為知道你們的信心經過試驗,就生忍耐。」
    〔原文直譯〕「因為知道你們的信心通過試驗,就能生出堅忍。」
    〔原文字義〕「試驗」(原文用來指檢驗金子的純度,確定是否已除去一切雜質);「經過試驗」考證,受考驗並通過;「生」生出,產生,運行,作成;「忍耐」堅忍,恆忍。
    〔文意註解〕「因為知道你們的信心經過試驗,」『因為』指明在困境中仍能有大喜樂(參2節)的緣由;『知道』原文所用的字指這種知道不是客觀道理上的知道,而是由生活經歷所產生的主觀認識;『你們的信心』指基督徒在基督裏所得的信心(參彼後一1),這信心乃是向著主耶穌基督的(參二1);『試驗』此字在原文指金屬用火熬煉的過程,主要用意並非鑑定其真假,乃在煉淨其雜質;『信心經過試驗』指信心經歷外面環境的考驗後,才得淨化和強化,並證實其純真度。
          「就生忍耐,」『忍耐』並非指消極的忍受,而是指積極應付困境的能力。這種『忍耐』乃是信心經過試驗而生發出來的美德,也可說是一種正常的信心『行為』(參二14,17)。
    〔話中之光〕(一)『因為知道』表明基督徒的喜樂(參2節)並非無緣無故的;我們在試煉中仍能喜樂,乃因知道試煉會給我們帶來益處。
          (二)生活的困境乃是我們信心的實驗室;我們的信心經過百般的試煉(參2節),其純真度立時驗證。
          (三)『百般的試煉』(參2節)可證明人信心的質素,並增加其價值;經過試煉而不動搖的信心,才是真正上好的信心。
          (四)一個有純正信仰的人,是經得起任何試驗的。換言之,人的信心有多少,受過試驗之後便可以知道。
          (五)基督徒的忍耐,絕不是消極、無為、被動、不得不然的忍耐,乃是在面對外來的壓力和困境中,從裏面發出的一種積極、主動、對抗並勝過的能力。
          (六)『生忍耐』表明我們本來沒有這種忍耐,因為它乃是經過試煉之後的產品;換句話說,若不經痛苦的熬煉,便沒有真正的忍耐。
          (七)患難生忍耐(羅五3),真正的忍耐是從屬靈的歷練而得的。多受試煉,就多有忍耐;少受試煉,就少有忍耐。
          (八)忍耐並不是自我抑制;忍耐乃是『因信得生』的新生命,對於困境的一種自然回應,所以『我』不會覺得吃力。

【雅一4】「但忍耐也當成功,使你們成全、完備,毫無缺欠。」
    〔原文直譯〕「但堅忍也當完全,好使你們得以齊全且完備,毫無缺欠。」
    〔原文字義〕「成功」完成願望,達到目的,取得十足效果,完全的;「成全」(和『成功』同字);「完備」完整齊備,十全十美;「缺欠」缺少,留下。
    〔文意註解〕「但忍耐也當成功,」『也當成功』指我們的忍耐必須堅忍不拔,不斷地克敵制勝,直到成就神在我們生命中所預定的目的為止。
          「使你們成全、完備,毫無缺欠,」『使你們成全』指存心與品格達到完全的地步(參太五48;腓三15);『完備』指生命長大成熟、生活見證無可挑剔;『毫無缺欠』乃形容『成全』與『完備』的狀況,臻於無瑕無疵。
    〔話中之光〕(一)基督徒的忍耐,不是世上有修養之人的忍耐;一般屬世的忍耐,只不過是一時的、局部的、勝負參半的忍耐,但屬靈的忍耐,是處處、事事、恆久的忍耐(林前十三4),是達到目的的忍耐。
          (二)『忍耐到底的,必然得救』(太廿四13);忍耐必須成功,絕不能半途而廢。
          (三)神為著培養、造就我們那持之以恆、能完成果效的忍耐,乃不斷地安排萬事萬物來為我們効力(羅八28),所以我們當以喜樂的心態歡迎它們(參2節)。
          (四)基督徒追求達到『完全』的途中,『忍耐』乃是必修的功課,也是必備的條件。
          (五)『成全完備』是真實基督徒經歷試驗後應當達到的地步。
          (六)在人生的旅途中,基督徒會遭遇無數的考驗。但這些試驗的目的,並不是要使我們跌倒,乃是要令我們更向前;不是要挫敗我們,乃是要使我們有得勝的機會;不是要顯明我們的缺點,乃是要叫我們更完全。
          (七)基督徒如何處理生命中所面臨的各種試驗,與我們是否能『成全、完備』關係至大;我們若能堅忍著處理得好,便表示正向著『成全、完備』邁進一大步。
          (八)我們雖然在行為上不能達到完全的地步(腓三12),但在存心上應當追求完全(賽卅八3;參太五48)。

【雅一5】「你們中間若有缺少智慧的,應當求那厚賜與眾人、也不斥責人的神,主就必賜給他。」
    〔原文直譯〕「但你們中間若有任何人缺少智慧,他應當向那厚賜與眾人且不斥責人的神祈求,就必有所賜給他的。」
    〔原文字義〕「厚」單純的,慷慨的,無條件的,無保留的,自然而然的;「斥責人的」責備,辱罵。
    〔文意註解〕「你們中間若有缺少智慧的,」『若有』乃假定語氣,表示並非正常狀況,但仍有可能存在;『智慧』指一種內在的洞察力,比知識更勝一籌,它的特性是使人能運用所持有的知識,在困境中尋得超越之道。
          「應當求那厚賜與眾人、也不斥責人的神,」『應當求…神』神是真智慧的惟一源頭和供應者;『厚賜』指神的賜予慷慨大量,毫不吝惜;『賜與眾人』指神對我們一視同仁,並不偏待人;『不斥責人』指神的賜予不受我們的情況的限制。
          「主就必賜給他,」『就必賜』並不表示神的賜予完全沒有條件(參6節;四3),這裏的意思是說『求』才能有所『得』(參四2),我們若不求,就不能指望神憑空『賜給』我們。
    〔話中之光〕(一)基督徒生存在複雜、混亂的環境中,必須有敏銳的屬靈洞察力,以分辨不同的事物,和採納最好的東西。這種洞察力,就是這裏所說的『智慧』。
          (二)智慧是以實用為本的一種美德,為屬神的人提供生活的方向;智慧能洞悉神的旨意,並將其應用在生活中(參箴二10~19;三13~14;九1~6)。
          (三)真智慧是屬於神的(參四17),惟有祂才是真智慧的根源。
          (四)基督徒的智慧,就是在苦難中仍能找到喜樂,在試煉中仍能學習到造就的秘訣。
          (五)無論我們向神求甚麼,必須先看見自己的『缺少』是甚麼;惟有看見自己的『缺少』有多少,才能向神發出多少真實的禱告。
          (六)我們最好、最上算的禱告,應當是祈求『智慧』(參王上三9~13);得著智慧,就是得著開啟屬靈寶庫的鑰匙。
          (七)神喜悅屬祂的人向祂祈求,並且是預備好了要豐厚地給人,只可惜的是我們『不求』,求了又怕求得太過。
          (八)有經驗的基督徒都能作見證說,許多時候神答應我們的禱告,乃是『超過我們所求所想的』(弗三20)。
          (九)我們必須謹記神的恩典是豐富的,祂絕不吝嗇;我們身為神的兒女也當本著神憐憫的心懷,寬宏大量地幫助有需要的人(參27節)。

【雅一6】「只要憑著信心求,一點不疑惑;因為那疑惑的人,就像海中的波浪,被風吹動翻騰。」
    〔原文直譯〕「不過,總要在信心裏求,一點也不疑惑;因為那疑惑的人,就像海中的波浪,被風吹動,翻騰不已。」
    〔原文字義〕「一點不」毫無;「疑惑」分開,區別,動搖,自相矛盾;「翻騰」煽動,騷動,翻滾。
    〔文意註解〕「只要憑著信心求,」這裏說明向神祈求真智慧不是沒有條件的;『只要』指明僅有一個條件;『憑著信心求』按原文是『在信心裏求』,意指對神有完全的信心,包括:(1)所求的必須是所信的;(2)相信神的心意和能力;(3)所求的必要從神得著答應;(4)但答應的時間與方式,相信神必照祂所認為對我們是最佳的賜給。
          「一點不疑惑,」意指信心堅定,絲毫不動搖。
          「因為那疑惑的人,就像海中的波浪,」『那疑惑的人』指猶豫不決、心思飄忽不定的人;『海中的波浪』形容一個人的心思搖擺不穩,如海浪之變化無常。
          「被風吹動翻騰,」『被風吹動』形容心懷意念常隨環境的變遷而更動;『翻騰』原文含有『不住地在兩方面評估』的意思,亦即是心存批判,時而向左,時而向右,拿不定主意。
    〔話中之光〕(一)凡真正認識神、信靠神的人,縱使不能明白神的『所作』,卻因知道神的『所是』,而能安然接受神所安排的一切。
          (二)我們不能在禱告中規定神為我們作甚麼,但可以肯定,神關心我們,愛憐我們。
          (三)我們向神祈求的時候,應當絕對相信神的能力,並且也深信祂必樂於賜予。
          (四)神對我們禱告的答應,並不因人而有差別待遇(參5節『賜與眾人』),但卻會受到我們禱告的態度的影響和限制。
          (五)禱告是求未見的事,必須憑著信心。我們不只要憑著信心禱告,也要禱告到有信心,禱告到能信。
          (六)我們既求神賞賜智慧,就不可又想靠自己的聰明才智,或是懷疑是否可能得到。

【雅一7】「這樣的人不要想從主那裏得甚麼。」
    〔原文直譯〕「這樣的人,不要妄想能從主得到甚麼。」
    〔原文字義〕「想」設想,妄想;「得」接受,領受,拿取。
    〔文意註解〕「這樣的人,」指那疑惑的人(參6節);「不要想,」意指趁早死心,不要奢望;「得甚麼,」指一無所獲。
          本節含有十分肯定的意思──信才能得,疑心必然無所得。
    〔話中之光〕(一)懷疑乃信心最大的敵人,是使禱告失效的主要原因。
          (二)禱告得答應有一個定律,就是信。信是尊重神,榮耀神;疑惑是輕看神,羞辱神,所以叫神沒法答應我們的禱告。

【雅一8】「心懷二意的人,在一切所行的路上都沒有定見。」
    〔原文直譯〕「一個心懷二意的人,在他一切的行徑上,搖擺不定。」
    〔原文字義〕「心懷二意的」雙魂的;「沒有定見」不穩定,無定向。
    〔文意註解〕「心懷二意的人,」形容一個人懷有兩顆不同的心,各自尋求不同的目標,但沒有一方面取得完全控制(參王上十八21)。
          「在一切所行的路上都沒有定見,」『沒有定見』指沒有固定的信仰和方向。
    〔話中之光〕(一)正如精神分裂乃是一種病態,『心懷二意』乃是一種信仰的病態;這種人無論作甚麼都拿不定主意、反覆無常。
          (二)『心懷二意』是基督徒追求目標『成全完備』(參4節)的死敵,也與神『單一』、『全心全意』(參5節)的本性對立。
          (三)有智慧的人乃是有定見的人(參三13『有智慧有見識』),他在人生的路上懂得『取向』,然後向前直奔(參腓三13~14)。

【雅一9】「卑微的弟兄升高,就該喜樂;」
    〔原文直譯〕「但卑微的弟兄若蒙提升,就讓他誇耀;」
    〔原文字義〕「卑微的」地位低下的;「升高」提升,擢升,得高位;「喜樂」誇耀,自豪。
    〔文意註解〕「卑微的弟兄升高,」『卑微的』指貧賤的人,一般人都看不起窮人(參二3),故世人常將『沒錢、沒勢』連在一起;『升高』指發達,包括財富的增加和地位的提升,兩者之間常互有關連。
          「就該喜樂,」在此應是指為促成升高的『原因』喜樂,因為升高的『情況』有如花草和美容,終必過去(參10~11節)。
    〔靈意註解〕「卑微的弟兄升高,」『升高』喻指信徒屬靈超越的地位和享受。
    〔話中之光〕(一)貧窮的基督徒沒有自感『卑微』的必要,因為:(1)在物質上雖然貧窮,在信上卻富足;(2)在今世雖然貧窮,在來世卻有得國的應許(參二5)。
          (二)信仰給我們帶來了正確的『自我價值觀』:(1)無論貧富,都是『弟兄』──沒有階級;(2)我現在的光景,不能限制我將來的情況;(3)基督為『我』捨命,可見『我』這個人在神的眼中極其重要;(4)不要為自己的『所有』而喜樂,乃要為自己的『所是』而喜樂。
          (三)信徒可藉信心『升高』進入屬天的領域,不受屬地可憐景況的拘束,而享受屬靈的喜樂和逍遙。

【雅一10】「富足的降卑,也該如此;因為他必要過去,如同草上的花一樣。」
    〔原文直譯〕「富貴的人若被貶低,也該如此;因為他必要像草上的花一樣消失。」
    〔原文字義〕「富足的」富有的,富貴的;「降卑」成為卑賤,變成卑微;「必要過去」廢去,經過,消沒,消失。
    〔文意註解〕「富足的降卑,也該如此,」『富足的』包括擁有財富和地位兩者(參9節);『降卑』顯然是指財富和地位不如從前;『也該如此』指也該喜樂(參9節)。
          「因為他必要過去,如同草上的花一樣,」『他』原文無此字,可兼指『富足的人』和其『財富和地位』;『過去』指歸於無有;『草上的花』用來形容雖然今日存在且又美麗,但終必衰殘,沒有永恆的價值(參11節;太六28~30)。
    〔話中之光〕(一)富人和窮人一樣,必須越過外在物質層面,看見長存的屬靈價值,及那肉眼看不見『屬天領域』的真實。
          (二)任何人都不能依靠自己及無法控制的事物,我們必須承認自己的無能,謙卑地倚靠神,惟有祂能賜人那永存的事物。
          (三)錢財好像一朵盛放的花,其美艷極為短暫,隨後便凋謝,歸於無有了。
          (四)人不必先放棄財富再作基督徒;但要作基督徒必須放棄常伴隨著財富而來的自足和自傲。
          (五)基督徒若為堅持信仰,而遭受迫害、剝奪、排斥,即使失去得到財富的機會,或甚至喪失原有的財富,也該值得喜樂、誇耀。
          (六)基督徒的喜樂,不是因財富和地位的蒙福,乃是因為得著那不能『過去』的至寶(參腓三7~8)。

【雅一11】「太陽出來,熱風颳起,草就枯乾,花也凋謝,美容就消沒了;那富足的人,在他所行的事上也要這樣衰殘。」
    〔原文直譯〕「太陽升起,帶著熱風,草就枯乾,花也凋謝,美麗的樣子就消沒了;那富足的人在他所行的事上,也要這樣衰殘。」
    〔原文字義〕「熱風」火熱,燥熱,熾熱;「颳起」帶著,一同;「枯乾」枯萎,萎縮;「凋謝」落下,墜落;「美」外表的美,外在美;「容」容貌,外貌;「衰殘」消滅,消失。
    〔背景註解〕「太陽出來,熱風颳起,」巴勒斯坦地區的東南風,來自乾燥的沙漠,其炎熱的程度,足可使花草在一日之間枯萎。
    〔文意註解〕「太陽出來,熱風颳起,」喻環境的變幻無常,在此暗示逆境就在眼前,隨時會來臨。
          「草就枯乾,花也凋謝,美容就消沒了,」『草就枯乾』喻生命無常;『花就凋謝』喻今生事物不能永存;『美容就消沒了』喻原來所矜誇的會消失無蹤(參賽四十6~9)。
          「那富足的人,在他所行的事上也要這樣衰殘,」『在他所行的事上』也可譯作『在他的追求中』,包括一個人生活的方式,或生命的旅途(參四13);『這樣衰殘』有二意:(1)富足的人突然死亡;(2)富有的財物蕩然無存。
    〔話中之光〕(一)人有旦夕之禍福,人的生命和財物都不足依仗,惟獨神才是我們永遠的倚靠。
          (二)人往往須到臨危或缺乏的時候,才會轉眼注視神;神容許試煉臨到我們身上,目的不是要叫我們受苦,乃是要叫我們學信心的功課。

【雅一12】「忍受試探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經過試驗以後,必得生命的冠冕,這是主應許給那些愛祂之人的。」
    〔原文直譯〕「忍受試煉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既通過了試驗,就必得生命的冠冕,這是主應許給那些愛祂之人的。」
    〔原文字義〕「忍受」堅持,停留在下面(原文與一2『忍耐』同一字根);「試探」試煉,試驗,察驗,考驗,驗證;「有福的」蒙福的,幸福的;「試驗」考驗及格,蒙悅納,被稱許,被接受;「冠冕」花圈,花冠;「應許」宣告,承諾。
    〔文意註解〕「忍受試探的人是有福的,」『試探』在此宜譯為『試煉(參2節);『忍受試探』意指在試煉中能站立得穩,經過試驗之後,仍能保存信心的。
          「因為他經過試驗以後,必得生命的冠冕,」『經過試驗以後』原文為完成式,指通過考驗,被證明合格;『必得』指將來必要領受;『生命的冠冕』指永不衰殘的冠冕(參彼前五4;林前九25),是為那不肯變節的得勝者保留的(參啟二10)。
          「這是主應許給那些愛祂之人的,」『主應許』指在神永遠的計劃中,特為得勝者預備了的獎賞(參提後四8);『愛祂之人』指忍耐到底、勝過試煉的人。
    〔話中之光〕(一)人生『有福』與否,不是憑其環境遭遇來評定,乃是根據其如何應付環境遭遇的情況而定規。
          (二)基督徒擁有世人所沒有的喜樂;惟有真正愛主的基督徒才懂得欣賞那生命的獎賞,生命本身就如一永恆的筵席,喜樂滿溢。
          (三)『生命的冠冕』乃是生命長大成熟,達於『成全完備』(參4節)的地步,所彰顯出來的生命的榮耀,成為其在永世裏的享受。
          (四)信徒若將眼目定睛於將來要得的榮耀上,就能在試煉中找著支持及力量,而不會介意現在所受的苦楚(羅八18;林後四17)。

【雅一13】「人被試探,不可說:『我是被神試探。』因為神不能被惡試探,祂也不試探人。」
    〔原文直譯〕「人被試誘,不可說,我所受的試誘是從神來的,因為神不被邪惡試誘,祂也不試誘人。」
    〔原文字義〕「試探」(本節三次)試驗,試誘,引誘;「惡」邪惡;「不能」未受,不受,不被,不曾,不可能。
    〔文意註解〕「人被試探,」『試探』本節的試探原文均與試煉同字,但根據上下文,此處繙作『試探』或試誘乃是正確的;『試探』意指其動機為要叫人顯出惡與錯來。
          「不可說,我是被神試探,」『不可說』意指不可推諉失敗的責任;『我是被神試探』意指我的失敗乃是神使然。
          「因為神不能被惡試探,祂也不試探人,」『因為』指出人不可說的理由;『神不能被惡試探』按被動而言,神的本性使祂不可能被試探去行惡事;『祂也不試探人』按主動而言,神絕對不用惡去試探人。
    〔話中之光〕(一)那試探人的(太四3;帖前三5),是魔鬼,不是神。
          (二)神絕不懷惡意來『試』人;一切臨到我們身上的,都有神的美意。
          (三)神不試探人,因為試探會摧毀信心,試煉則會建立信心。

【雅一14】「但各人被試探,乃是被自己的私慾牽引誘惑的。」
    〔原文直譯〕「但各人被試誘,乃是被自己的私慾所勾引誘惑的。」
    〔原文字義〕「試探」試驗,試誘,引誘;「私慾」情慾,欲望,願望;「牽引」拉,拖向前;「誘惑」餌誘,用網羅捕捉。
    〔文意註解〕「但各人被試探,」這裏表明人遭遇試探,乃是存在的事實。
          「乃是被自己的私慾牽引誘惑的,」『私慾』原文無『私』字,乃中文翻譯時加上去的,它指人裏面的欲望或欲念,並非完全邪惡,例如正常的食慾和性慾等,乃是天賦的欲望,但若食慾或性慾不受控制,任其錯用或過度發展,便會成為貪戀和邪慾;『牽引誘惑』意指人不知不覺上了慾念的當,而作出錯誤的選擇,這就是人被試探的由來。
    〔話中之光〕(一)人的私慾乃是魚餌和網羅,而所捕獲的竟是人自己(參詩七15)!
          (二)我們若不全力拒絕『慾望』的誘惑,就會不知不覺地上鈎,終致無法逃離它大力的牽引。

【雅一15】「私慾既懷了胎,就生出罪來;罪既長成,就生出死來。」
    〔原文直譯〕「然後,私慾既懷了胎,就生出罪來;但罪若長成了,就產生死來。」
    〔原文字義〕「私慾」情慾,欲望,願望;「懷了胎」懷孕,捉拿;「生出」(第一個字)生產,生育(to give birth);「長成」全部完成,成熟,健全;「生出」(第二個字)產出,致生(to bring forth)。
    〔文意註解〕「私慾既懷了胎,就生出罪來,」『懷了胎』形容人被慾念所控制,慾念在人的決策上發揮作用;『就生出罪來』指犯罪乃其自然的結果。
          「罪既長成,就生出死來,」『長成』按原文是被動式,指罪並非自己長大成熟,乃是因為人放任它而造成的;『就生出死來』指罪的結局乃是死。
                本節說出人墮落的四個過程:(1)私慾懷胎;(2)生出罪來;(3)罪惡長成;(4)生出死來。
    〔話中之光〕(一)慾望本身不是罪,但若我們對於慾望不加設防,反而與其合作,罪就產生了。
          (二)人生來就有犯罪的傾向,如果人特意加以衛護、助長,那麼這私慾便會漸長,直至成熟時便不可控制,從而生出罪來──這也就是通往死亡的途徑。

【雅一16】「我親愛的弟兄們,不要看錯了。」
    〔原文直譯〕「我親愛的弟兄們,不要被誤導。」
    〔原文字義〕「看錯了」受迷惑,被欺騙,被誤導,被引入錯誤,誤入歧途。
    〔文意註解〕「我親愛的弟兄們,」表明這些話是對信主的人說的。
          「不要看錯了,」『看』指人對試探的看法;『看錯』特指視線被模糊,焦點被轉移,以致產生錯誤的判斷。
    〔話中之光〕(一)基督徒對真理和事物的看法相當緊要,它會影響我們追求的目標和事奉的態度,所以主對我們的『見識』非常在意(參太廿四45)。
          (二)我們今天對許多的事彷彿對著鏡子觀看,模糊不清(林前十三12),因此特要小心謹慎,以免看錯了。

【雅一17】「各樣美善的恩賜和各樣全備的賞賜,都是從上頭來的,從眾光之父那裏降下來的;在祂並沒有改變,也沒有轉動的影兒。」
    〔原文直譯〕「一切美善的賜給和所有完備的恩賜,都是從上面,從眾光之父降下來的;在祂並沒有改變或轉動的影兒。」
    〔原文字義〕「各樣」(兩次)一切,所有,全部,每一;「美善的」好的,良善的;「恩賜」賜與,賜給,施予;「全備」完全的,完成的;「賞賜」禮物,恩賜;「改變」變化,變動,變更;「轉動」運轉,歸回;「影兒」蔭影。
    〔文意註解〕「各樣美善的恩賜和各樣全備的賞賜,」『恩賜』指賜給的行動;『賞賜』指賜給的東西。『各樣美善的恩賜』指神一切恩典的作為都是美好、有益的;『各樣全備的賞賜』指神一切恩典的賞賜都是完美無缺的。
          「都是從上頭來的,從眾光之父那裏降下來的,」『從上頭來』指從天上,亦即從神而來;『眾光』指天上的眾發光體;『父』形容源頭;『眾光之父』指神是天上眾發光體的源頭──創造者。
          「在祂並沒有改變,也沒有轉動的影兒,」『沒有改變』指因天體運行而自然產生的改變,如日夜時間的長短、季節溫度的冷熱等;『轉動的影兒』指天上星體因自轉和公轉所投射的影兒,例如月球因繞轉地球而顯出盈虧,又如星宿在不同時間而有光度強弱的現象。
                『在祂並沒有…也沒有…』指神向著人所定的旨意毫無變動(參18節),為此祂賜給我們各樣恩賜和賞賜(參本節上)。
    〔話中之光〕(一)我們周圍的事物都免不了改變和朽壞;但『耶穌基督,昨日、今日,一直到永遠是一樣的』(來十三8)。
          (二)在千變萬化的世界中,甚麼都會改變,但神所賜美善的恩賜,永不改變。

【雅一18】「祂按自己的旨意,用真道生了我們,叫我們在祂所造的萬物中好像初熟的果子。」
    〔原文直譯〕「祂定意用真理的話生了我們,叫我們在祂所造的萬物中,成為一種初熟的果子。」
    〔原文字義〕「按自己的旨意」定意,願意;「真道」真理的話;「所造的萬物」造物;「初熟的果子」初結的果子或子粒。
    〔文意註解〕「祂按自己的旨意,」按原文是過去完成式,意指曾經深思熟慮、決定了的意願,不是心血來潮、一時即興的作為。
          「用真道生了我們,」『真道』指真理的話語,在此應是指福音而言(參西一5);『生了我們』指我們重生的生命乃出於神的話語(參彼前一23)。
          「叫我們在祂所造的萬物中好像初熟的果子,」『初熟的果子』原是指首先收割的莊稼,與頭生的動物一樣,是分別為聖、歸於耶和華的(出廿三16,19;利廿三10;民廿八26);這裏轉指蒙恩得救的信徒,乃是由萬物中首先被分別出來歸與神的一班人──信徒。
    〔話中之光〕(一)神的話裏有生命;我們每次來到神的話語跟前,應當不是為著明白字句,乃是為著享用神的生命。
          (二)『初熟的果子』是專專為著神、歸於神的;我們這些在基督裏新造的人,不可再為自己活,而該為神而活。

【雅一19】「我親愛的弟兄們,這是你們所知道的,但你們各人要快快的聽,慢慢的說,慢慢的動怒,」
    〔原文直譯〕「我親愛的弟兄們,故此你們該知道,每一個人要快快的聽,慢慢的說,慢慢的動怒。」
    〔原文字義〕「快快的」迅速的,敏捷的;「慢慢的」(本節共兩次)遲延的,緩慢的;「動怒」忿怒,生氣。
    〔文意註解〕「我親愛的弟兄們,這是你們所知道的,」廣義的『知道』指13~18節所敘述的話;狹義的『知道』則指18節的話,特別是指『用真道生了我們』的話。
          「但你們各人要快快的聽,」『快快的聽』意指應當注重聽取神的道(參21~22節),因為它對我們大有益處。
          「慢慢的說,」意指應當在自己的話語上小心(參三1~12),亦即要勒住舌頭(參26節)。
          「慢慢的動怒,」意指應當小心控制自己的情感(參三14~16;四1~2)。
    〔話中之光〕(一)自以為聰明或屬靈,而好說話、好批評的人,甚或在動怒中的人,是很難以安靜下來敬聽真道或接受別人的觀點的。
          (二)『快快的聽,慢慢的說,慢慢的動怒』永遠都是生活的最佳原則。
          (三)『快快的聽』叫我們多認識神的心意而少惹神發怒;『慢慢的說』可以少惹人發怒;『慢慢的動怒』可以消除自己怒氣。

【雅一20】「因為人的怒氣並不成就神的義。」
    〔原文直譯〕「因為人的忿怒,並不達致神的公義。」
    〔原文字義〕「怒氣」忿怒,生氣;「成就」作出,作成,完成,達致,產生,實現;「義」公義,公平,公正,遵照規範。
    〔文意註解〕「人的怒氣,」這裏的怒氣應是指不受約束、任意發洩(參19節)的怒氣;「並不成就神的義,」『神的義』意思有二:(1)神所喜悅的善行(參27節);(2)神藉耶穌基督所完成的救恩(羅三25)。
          本節並非說我們永遠不可生氣,乃是說不受約束的生氣對於神的心意無所助益。

【雅一21】「所以你們要脫去一切的污穢和盈餘的邪惡,存溫柔的心領受那所栽種的道,就是能救你們靈魂的道。」
    〔原文直譯〕「所以,你們既脫去了一切的污穢,和種種的邪惡,就該在溫柔中領受那栽種的話,就是能救你們魂的(話)。」
    〔原文字義〕「脫去」除去,剝去(如脫下衣服);「污穢」骯髒;「盈餘的」超過的,過量的;「邪惡」惡劣,卑劣;「栽種的」種下的,在內萌芽的;「道」(原文僅有一次)話;「靈魂」魂。
    〔文意註解〕「所以你們要脫去一切的污穢和盈餘的邪惡,」『一切的污穢』重在指外面的惡行;『盈餘的邪惡』重在指裏面的惡念。
          「存溫柔的心領受那所栽種的道,」『溫柔的心』按原文無『的心』二字,溫柔指安靜順服神的態度,它與『動怒』(參19節)成對比;『所栽種的道』指神的話如種子撒在人的心田裏面(路八11,15)。
          「就是能救你們靈魂的道,」『靈魂』原文僅有魂字,指人的魂生命(參太十六25),即人自己;『救你們靈魂的道』此處不是指重生時的得救,而是指重生以後在試煉和試探中的得救。
    〔話中之光〕(一)人的罪能使人聽不見神的聲音,故如欲聆聽神的話語,須先除去裏外的惡念和惡行。
          (二)內心祥和,能克制一己之意氣,溫馴而謙虛的人,才有受教的耳朵,領受神的話語。
          (三)神的話乃是『拯救的道』,因為它能解決一切試探困難和生活中的困擾。
          (四)基督徒不可以為得救後就與『道』無關了,因這道已成為基督徒永久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恆常在他裏面說話、引導他。

【雅一22】「只是你們要行道,不要單單聽道,自己欺哄自己。」
    〔原文直譯〕「只是你們要作行道者,而不要單作聽(道)者,(單聽而不行)乃是欺哄自己。」
    〔原文字義〕「行道」話的遵行者;「聽道」聽的人;「自己欺哄」欺騙,誤算,錯誤的推論或判斷,錯誤的估計或評價。
    〔文意註解〕「只是你們要行道,」『行道』原文指道的實行者,將所聽見的神的話實行出來,才是聰明人(太七24)。
          「不要單單聽道,」『聽道』原文指道的聽眾,只聽而不行,乃是無知的人(太七26)。
          「自己欺哄自己,」原文意指欺哄的人把行動作在自己身上。
    〔話中之光〕(一)用耳朵適當地接受了的道,必須也影響我們的舌頭、雙腳和雙手。換句話說,要將所聽到的,在生活中實行出來。
          (二)人不能尚未明白道是甚麼而行道;但一個若聽、讀,甚至背誦了神的話的人,如果僅止於此,便是半途而廢。
          (三)真正的『聽道』包括順從神的道,亦即『行道』;聽而不行,等於沒聽。
          (四)世界上最可怕的欺哄,莫過於知道真理而不行真理的人,那是最壞的欺詐事件,再也沒有比一個自己欺詐自己更嚴重。

【雅一23】「因為聽道而不行道的,就像人對著鏡子看自己本來的面目,」
    〔原文直譯〕「因為任何人若是聽道者,而不是行(道)者,這就像一個人對著鏡子觀看他生來的面貌,」
    〔原文字義〕「聽道」聽『話』的人;「行道」遵行的人;「看」關注,思慮,注意,仔細觀看;「本來的」天生的,與生俱來的,自然的,未曾修飾的;「面目」面貌,臉面。
    〔文意註解〕「因為聽道而不行道的,」『因為』指底下乃解釋22節的話。
          「就像人對著鏡子看自己本來的面目,」『鏡子』在此喻指神的道;『自己本來的面目』喻指帶著污穢和邪惡(參21節)的天然本相。
    〔話中之光〕(一)『道』的主要功用之一,乃是顯明人在神面前的真實光景,藉此更多『否認己』,更多信靠神。
          (二)讀經乃是為要把神的話應用在自己身上,但有許多基督徒竟是為別人而讀經,藉神的話來指責別人的不是。

【雅一24】「看見,走後,隨即忘了他的相貌如何。」
    〔原文直譯〕「及至他觀看自己過了就走開,並且隨即忘了他原來的長相。」
    〔原文字義〕「看見」仔細觀看了;「走後」走開,離去;「隨即」馬上,立刻;「相貌」本來的樣子。
    〔文意註解〕「看見,走後,」喻指聽道之後,在日常生活中。
          「隨即忘了他的相貌如何,」『隨即忘了』表明道並沒有進到他的心裏面,以致在日常生活中沒有應用道。

【雅一25】「惟有詳細察看那全備,使人自由之律法的,並且時常如此,這人既不是聽了就忘,乃是實在行出來,就在他所行的事上必然得福。」
    〔原文直譯〕「惟有詳細察看那完備、使人得以自由的律法,並且時常謹守的,他不是一個容易忘記的聽(道)者,而是一個切實的行(道)者,這樣的人在他所行的事上必然有福。」
    〔原文字義〕「詳細察看」駐足細看,看清楚,俯身細察,凝視;「全備」完全的,完備的;「時常如此」停留其中,呆在旁邊,保持,繼續;「忘」忘掉,忽略;「實在」行為,工作;「行出來」遵行者;「所行的」(原文與『行出來』同字)。
    〔文意註解〕「惟有詳細察看那全備,使人自由之律法的,」『詳細察看』指下工夫考查聖經(參徒十七11);『全備…之律法』意指神的道不僅它本身毫無缺陷,並且還能成全行道的人(參4節);『使人自由之律法』意指神的道並非捆綁人,反而能叫人得以自由(參二12;約八32)。
          「並且時常如此,」按原文的結構含有時常與神的話在一起,又或住在神的話語裏面的意思。
          「這人既不是聽了就忘,乃是實在行出來,」意指這種人,道已深入其內心(參詩一百十九11),他與道結合在一起,他的行為就是道的發表。
          「就在他所行的事上必然得福,」表明神的話大有功效,必要在遵神話而行的人身上成就神的美意,凡他所行的必蒙神祝福(參賽五十五11)。
    〔話中之光〕(一)神的話誠然是屬靈的鏡子(參23節),但人須詳細察看,並且是時常如此,才不至於過後即忘,且能實在行出來。
          (二)要實踐聽、行並重的生活,必須專心細看,時常察看,牢記和實在行出來。除此以外並無他法。
          (三)神的話乃是活的,其作工的方式,先是進到一個人的內心深處,然後從他的行事為人表現出來。

【雅一26】「若有人自以為虔誠,卻不勒住他的舌頭,反欺哄自己的心,這人的虔誠是虛的。」
    〔原文直譯〕「你們中間若有人自以為是虔誠的,卻不勒住他的舌頭,反而欺哄他自己的心,這人的虔誠是徒勞無效的。」
    〔原文字義〕「自以為」認為,心裏認定;「虔誠」有宗教心,敬畏神;「勒住」用嚼環牽引或駕馭,控制,管制,約束;「虛的」空虛的,空洞的,無用的,徒勞無效。
    〔文意註解〕「若有人自以為虔誠,」『若有人』雖為假定語氣,但也暗示確有這種人;『自以為』從下面的『卻』字表示乃是一種不被別人認可的心態;『虔誠』指敬畏神,嚴守信仰規條或禮儀的人。
          「卻不勒住他的舌頭,」意指胡亂發言,自以為是,實則一無所知。
          「反欺哄自己的心,」所言違背所思,即心口不一致。
          「這人的虔誠是虛的,」意指僅有敬虔的外貌,卻背了敬虔的實意(提後三5)。
    〔話中之光〕(一)許多神的兒女只用嘴唇尊敬神,心卻遠離神(參太十五8);但也有許多人反其道而行,內心自以為尊敬神,嘴唇卻不受神的約束(參三2)。兩者都是神所定罪的。
          (二)正常的基督徒乃是『心口一致』的基督徒,他所說的,就是他所想的;他的內心若受道的管束,他的舌頭也必受道的勒住。

【雅一27】「在神我們的父面前,那清潔沒有玷污的虔誠,就是看顧在患難中的孤兒寡婦,並且保守自己不沾染世俗。」
    〔原文直譯〕「在神和父面前,那清潔沒有玷污的虔誠,乃是看顧在患難中的孤兒和寡婦,保守自己不受世界的沾染。」
    〔原文字義〕「神我們的父」神與父;「清潔」純正;「沒有玷污」無污穢的;「看顧」訪問,提供幫助;「患難」壓迫,困頓;「保守」防守,守衛;「不沾染」沒有瑕疵;「世俗」世界,世界體系。
    〔文意註解〕「在神我們的父面前,那清潔沒有玷污的虔誠,」這裏指純正、真實而無欺詐的虔誠,與前面『虛的虔誠』(參26節)相對立。
          「就是看顧在患難中的孤兒寡婦,」『在患難中的孤兒寡婦』在此代表人群中最需要別人幫助的軟弱的人(參徒二十35)。
          「並且保守自己不沾染世俗,」意指從世界分別出來(參林後六17),不與世界同流合污。
    〔話中之光〕(一)真正的虔誠,必須藉著積極應用神的教訓而與神有適當的關係。
          (二)真正敬虔的人,必須像『神我們的父』一樣,作那些無父者之父──看顧在患難中的孤兒寡婦。
          (三)人若與世俗為友,便是與神為敵(參四4);人若愛世界,愛父的心就不在他裏面了(約壹二15)。
          (四)基督徒是『入世』而『超世』的人;一面看顧世界上『弱勢』的人,另一面卻不受世界上那些『強勢』的人的影響。

叁、靈訓要義

【基督徒的忍耐】
    一、基督徒忍耐的來源──百般的試煉(2~3節)
    二、基督徒忍耐的條件──必須讓試煉成功(4節上)
    三、基督徒忍受試煉的目的和結果
          1.使我們成全完備(4節中)
          2.使我們毫無缺欠(4節下)
    四、基督徒忍耐的方法
          1.求神的智慧(5節)
                (1)神厚賜眾人
                (2)神不斥責人
          2.憑著信心求,一點不疑惑(6節上)
                (1)疑惑的人像波浪翻騰(6節下)
                (2)疑惑的人不能從主得甚麼(7節)
                (3)疑惑的人沒有定見(8節)

【兩種的試驗】
    一、試煉──被外面苦難的環境所試驗(2,12節)
    二、試探──被裏面私慾的引誘所試驗(13~15節)

【如何對付試煉與試探】
    一、面臨試煉與試探的基本心態──喜樂和忍耐(2~4節)
    二、勝過試煉與試探的方法──憑信心求神(5~11節)
    三、試煉與試探的來源──神藉試煉賞賜美物,人的私慾引來試探(12~18節)
    四、對付試煉與試探的必備條件──行道(19~27節)

【禱告三要件】
    一、必須認識自己的需要是甚麼──『若有缺少』(5節上)
    二、必須對禱告的對象有正確的認識──『應當求那…神』(5節下)
    三、必須有正確的態度──『憑著信心求』(6節)

【勝過試驗的路】
    一、祈求神賜智慧(5節)
    二、在各種境遇中維持喜樂(9~10節)
    三、記得經過試驗以後必得生命的冠冕(12節)

【勝過試探的五大原則】
    一、要面對現實(Be Realistic)──人人會被試探(13節上)
    二、要接受責任(Be Responsible)──不可推責給神(13節下)
    三、要作好準備(Be Ready)──認識試探的根源(14~15節)
    四、要轉移焦點(Be Refocused)──仰望神的恩賜(16~17節)
    五、要聽而行道(Be Reactivated)──惟道能救人(18~25節)

【道和信徒的關係】
    一、道生了我們(18節)
    二、道教導我們(19節)
    三、道拯救我們(21節)
    四、道引導我們(22~25節)

【信徒對於道該有的情形】
    一、聽道(19節)
    二、領受道(21節)
    三、詳細察看道(25節)
    四、行道(22,25節下)

【領受那所栽種的道的先決條件】
    一、快快的聽,慢慢的說,慢慢的動怒(19節)
    二、脫去一切的污穢和盈餘的邪惡(21節)
    三、存溫柔的心(21節)

【勝過試探所需的準備工夫】
    一、準備工夫之一:要快快的『聽』神的道(19~21節)
          1.要慢慢的說(19節中)
          2.要慢慢的動怒(19節下~20節)
          3.要脫去一切的污穢和盈餘的邪惡(21節上)
          4.要存溫柔的心領受那所栽種的道(21節下)
    二、準備工夫之二:要『行』道,不要單單聽道(22~25節)
          1.單單聽道的人,自己欺哄自己(22節)
          2.聽道而不行道的人,忘了他所聽的道(23~24節)
          3.聽道而行道的人必然從神的道得福(25節)
    三、準備工夫之三:『勒住』自己的舌頭(26節)
    四、準備工夫之四(27節)
          1.『看顧』別人的需要──在患難中的孤兒寡婦(27節上)
          2.『保守』自己不沾染世俗(27節下)

── 黃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經系列──雅各書註解》

參考書目:請參閱「雅各書提要」末尾處

本查經注釋是出自《華人基督徒查經資料網站-查經資料大全》http://www.ccbiblestudy.org/index-T.htm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