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埔教會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搜索
查看: 413|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約翰福音】第七章 [複製鏈接]

Rank: 9Rank: 9Rank: 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7-8-22 10:35:24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壹、內容綱要

【神子救主是住棚節的實際】
   一、不信的人只有住棚節的外表,而沒有住棚節的實際:
          1.猶太人在住棚節的背景下,想要殺祂(1~2節)
          2.祂的肉身弟兄不信祂,激祂在節期中顯揚自己(3~10節)
          3.猶太人憑外貌斷定是非,希奇祂在節期中的教訓(11~24節)
          4.眾人不知道祂的源頭(25~36節)
   二、祂向人顯明是住棚節的實際:
          1.眾人在住棚節的末日,仍感乾渴(37節上)
          2.祂向乾渴的人招呼前來就祂(37節下)
          3.信祂的人要流出活水的江河,永解乾渴(38~39節)
   三、人們對這位是住棚節實際者的反應:
          1.人們因祂而起分爭(40~43節)
          2.差役違命沒有捉拿祂(44~46節)
          3.法利賽人堅持不信祂(47~49,52節)
          4.尼哥底母為祂辯護(50~51節)

貳、逐節詳解

【約七1】「這事以後,耶穌在加利利遊行,不願在猶太遊行;因為猶太人想要殺祂。」
    ﹝原文字義﹞「遊行」行走,作人,度日;「想要」尋求。
    ﹝文意註解﹞「這事以後,」按原文或作『這些事以後』;這話表明在作者心中有時序的感覺(參五1;六1)。
          「耶穌在加利利遊行,」『遊行』是指拉比帶著門徒們到處講學。
    ﹝話中之光﹞(一)「猶太人想要殺祂,」這是描繪宗教的一幅最佳寫照──宗教徒一面敬拜神,一面卻籌劃迫害真正屬於神的人。
          (二)人們的敵意,限制了主耶穌的行動──「不願在猶太遊行」;我們必須愛祂、凡事順服祂,才能讓祂在我們身上自由作工。

【約七2】「當時猶太人的住棚節近了。」
    ﹝背景註解﹞『住棚節』是猶太人的三大節期之一,是在猶太曆七月十五日開始(相當於陽曆九、十月間),一連慶祝七天。期間,時值莊稼收割完畢以後,百姓都上耶路撒冷過節,居住在以樹枝臨時搭蓋的棚內(參尼八14~17),記念他們祖先四十年飄流曠野時住在帳棚內的經歷,並感謝神厚賜一年豐收,所以也是一個歡樂的節期(參利廿三34,39~43;申十六13~15)。
    ﹝文意註解﹞約六章的事蹟是發生在『猶太人的逾越節近了』(參六4)之時;逾越節和住棚節之間,大約相隔六個月。
    ﹝靈意註解﹞『住棚節』是一年當中的最後一個節期,表徵人一生奮鬥的結局,或多或少總會帶給人一些收穫(參出廿三16),在學業、事業、婚姻、家庭等各方面都有成就,也有其快樂和享受之處。然而,這些成就與歡樂的享受,卻都有其盡頭,就像在住棚節期的末日,人們的心靈深處仍會感到乾渴(參37節)一樣。
    ﹝話中之光﹞(一)我們今天是在地上作客,居住帳棚,盼望那永存的帳幕(參來十一9~10),就是新耶路撒冷(參啟廿一2~3)。
          (二)我們在地上的享受無論如何美好,總不能解除裏面的乾渴(參37節;啟廿二17);惟有住在主裏面,才是我們解決人生問題的答案。

【約七3】「耶穌的弟兄就對祂說:『你離開這裏上猶太去罷,叫你的門徒也看見你所行的事。」
    ﹝原文字義﹞「離開」起程;「這裏」從這裏。
    ﹝文意註解﹞「你離開這裏上猶太去罷,」『這裏』即加利利;『上猶太去』指去耶路撒冷過節,那裏的地勢較加利利為高,故用上去。
          「叫你的門徒也看見你所行的事,」『你的門徒』或指居於猶太地和耶路撒冷的眾門徒(參二23;三26;四1);『你所行的事』指行神蹟奇事,以顯明祂就是彌賽亞。這句話也表明主耶穌的弟兄,並不認自己是祂的門徒。

【約七4】「人要顯揚名聲,沒有在暗處行事的;你如果行這些事,就當將自己顯明給世人看。』」
    ﹝原文字義﹞「暗處」隱藏的,秘密的;「顯明」顯現,弄清。
    ﹝文意註解﹞「你如果行這些事,」注意,主耶穌的弟兄並不是說,祂『沒有行』或『不會行』這些事。
          「就當將自己顯明給世人看,」在主耶穌肉身弟兄的心目中,猶太的耶路撒冷才是彌賽亞公開彰顯自己的地方。
    ﹝話中之光﹞(一)不信主的人(參5節),行事的動機常為顯揚自己的名聲,貪圖虛浮的榮耀。
          (二)撒但若不是引誘你在世界上追求名聲,牠就是引誘你在教會中追求名聲(參路四5~6,9『站在殿頂上』)。
          (三)我們行事的動機若是為著顯明給別人看,以博取別人的稱讚,其結果必然會失望,因為人心變幻無常,今日稱讚,明日生厭;所以我們若不想招致失望,最好行事只求神的喜悅。

【約七5】「因為連祂的弟兄說這話,是因為不信祂。」
    ﹝文意註解﹞「是因為不信祂,」這是指他們說話的當時,還未相信祂,但他們後來也相信了(參徒一14;十五13;林前十五7;加一19;雅一1;猶一1)。
    ﹝話中之光﹞(一)信徒事奉主,家中往往有人反對(參太十34~36);但我們決不可因他們的阻擋,而失去為主的忠心(參太十37~39)。
          (二)被身邊至親至愛的人「不信」,乃是一個人最大的十字架。

【約七6】「耶穌就對他們說:『我的時候還沒有到;你們的時候常是方便的。」
    ﹝原文字義﹞「時候」適當的時機,恰當的場合,有利的機會,合宜的時間(指質方面的時間)。
    ﹝文意註解﹞「我的時候還沒有到,」主耶穌這話表明,祂行事不憑自己的意思,而尋求神旨意的引導(參17~18節)。
          「你們的時候常是方便的,」因為他們隨自己的意思行。
    ﹝話中之光﹞(一)主作事決不隨便,乃順從神的「時候」而行,並不受任何人的支配。
          (二)主是那永遠無限的神,卻為我們甘願受時間的限制。我們信徒為著遵行神的旨意,也當甘願失去自由,在時間上受神的約束。
          (三)我們作任何事,也要像主那樣,不隨自己的意思行動,而在求問中學習等候神的時候來到;如此,我們所作的就能符合神的旨意,且能蒙保守避免發生錯誤。

【約七7】「世人不能恨你們,卻是恨我;因為我指證他們所作的事是惡的。」
    ﹝文意註解﹞「世人不能恨你們,」『世人』乃指不認識主、也不接待祂的人(參一10~11);他們被魔鬼利用來抵擋主耶穌,因此,凡不信祂的人(參5節)都被視為其同道,故不會恨他們。
    ﹝話中之光﹞忠言逆耳;世人大半不喜歡人指出他們的錯處,說他們是惡人(箴九7~8)。

【約七8】「你們上去過節罷;我現在不上去過這節;因為我的時候還沒有滿。』」
    ﹝原文字義﹞「上去」升;「滿」填滿,完成。
    ﹝文意註解﹞「我現在不上去,」有古卷作『我不上去』,但意思相若,指『我不會照你們所提議的方式上去。』

【約七9】「耶穌說了這話,仍舊住在加利利。」
    ﹝原文字義﹞「仍舊住在」留下。

【約七10】「但祂弟兄上去以後,祂也上去過節,不是明去,似乎是暗去的。」
    ﹝原文字義﹞「明」公開。
    ﹝文意註解﹞「不是明去,似乎是暗去的,」意即不是照祂弟兄所提議的方式受人簇擁著張揚而去(參4節),乃是以不引人注目的方式去的。
    ﹝話中之光﹞(一)主不只受時間的限制,甚至在行動上也受限制。
          (二)信徒在教會中事奉神,最好多作些暗地裏的事奉(「暗去」);切忌敲鑼打鼓(「明去」),故意要得人的榮耀(參太六1~4)。

【約七11】「正在節期,猶太人尋找耶穌說:『祂在那裏?』」
    ﹝文意註解﹞「猶太人尋找耶穌,」『猶太人』在此明顯與『眾人』(參12~13節)有別,乃指猶太教領袖。

【約七12】「眾人為祂紛紛議論;有的說:『祂是好人。』有的說:『不然,祂是迷惑眾人的。』」
    ﹝原文字義﹞「紛紛議論」竊竊私語;「迷惑」欺哄,誘騙。
    ﹝文意註解﹞「眾人為祂紛紛議論,」『眾人』乃指來耶路撒冷過節的群眾,不但與『猶太人』(參13節)有別,且與居住本地的『耶路撒冷人』(參25節)不同。
                『紛紛議論』不是指公開的談論(參13節),而是指彼此『耳語』的論及祂。
    ﹝話中之光﹞(一)人不能運用理性去推理、議論主耶穌,連對祂最好的評語──「祂是好人」──也是不完全的。
          (二)是「好人」或是「迷惑人的」,全在論斷者主觀的看法,而非基於客觀的事實,所以我們不要在意別人的論斷(參林前四3)。

【約七13】「只是沒有人明明的講論祂,因為怕猶太人。」
    ﹝原文字義﹞「明明的」公開地,大膽自信地。
    ﹝話中之光﹞(一)人要作主耶穌的真門徒,就必須「明明的」承認祂(參太十32~33;羅十9~10)。
          (二)在信仰不自由的國家和地區裏,人們因害怕在上的權威,而不敢發表信仰的言論;然而今天在大部分信仰自由的國家和地區裏,撒但卻利用了另一種形式的威嚇──怕羞、怕人譏笑、怕說錯話、怕被自己的話綁住...等等,叫許多信徒不敢放膽作見證。

【約七14】「到了節期,耶穌上殿裏去教訓人。」
    ﹝文意註解﹞「到了節期,」意指節期當中的任何一天。
          「耶穌上殿裏去教訓人,」『殿裏』指人們可以自由進出的外院,又稱『所羅門廊』。

【約七15】「猶太人就希奇說:『這個人沒有學過,怎麼明白書呢?』」
    ﹝原文字義﹞「學」學習,研究;「明白」知道;「書」文字,教育。
    ﹝文意註解﹞「猶太人就希奇,」『猶太人』在此仍指猶太教領袖(參11節註解),而且特指法利賽人和文士,他們均熟悉聖經。
          「這個人沒有學過,怎麼明白書呢?」『書』在原文指文字(letters),在此轉指舊約聖經知識;主耶穌並未在拉比手下受過正式的訓練,所以祂對聖經的解釋令那些專家們希奇得難以置信。
    ﹝話中之光﹞(一)今天在基督教中,也有許多人的心態和當日的猶太人一樣,認為必須從神學院畢業,才能懂得基督教的道理,才能在教會中教導別人。
          (二)傳講神的話,不一定要受過宗教的訓練;最要緊的是要有從神來的啟示(參加一11~17)。

【約七16】「耶穌說:『我的教訓不是我自己的,乃是那差我來者的。」
    ﹝文意註解﹞本節說明祂的教訓乃是來自更高的源頭,差祂來的天父乃是祂的『拉比』。
    ﹝話中之光﹞(一)傳道人應當時常自我省察:『我的教訓究竟是出於自己的呢?還是出於那差遣我們的主呢?』
          (二)我們所說的話、所傳的道,若是出於自己的,則無論話語是多麼地動聽,道理是多麼地高超,仍不能給人真實的幫助。

【約七17】「人若立志遵著祂的旨意行,就必曉得這教訓或是出於 神,或是我憑著自己說的。」
    ﹝文意註解﹞本節的意思是說:任何人若能像主耶穌一樣遵行神的旨意,而不求自己的意思,就能認識祂的教訓乃是出於神(參申廿九29)。
    ﹝話中之光﹞(一)聖奧古斯丁說:甚麼是「立志遵著祂的旨意行」呢?就是立志去相信;信心的酬報就是明白神的教訓。
          (二)「人若立志遵著祂的旨意行,就必曉得,」神不肯將祂的旨意,指示無心要明白的人;也不願把祂的旨意,告訴有心要明白,而無心要遵行的人。
          (三)有的信徒雖然在那裏尋求知道神的旨意,但是他根本沒有意思要遵行神的旨意,只是把神的旨意拿來當作一個知識而已;他有他自己的心意,他不過是要神來贊同、認可他的心意而已。對於這樣的人,神決不會向他清楚顯明祂的旨意。
          (四)和受恩教士說:明白神旨意的秘訣,百分之九十五乃在『順服』,剩下的百分之五才是『明白』。
          (五)遵行神旨意的人,他們對神的話有經歷,也從經歷中明白神的話。
          (六)一個若懇切誠心想要知道並遵行真理的人,神便會向他啟示──『順服乃是屬靈知識的鑰匙』。
          (七)真理是可以實踐的,實踐乃是明白一項真理是否出自神的最佳驗證法;凡不能實踐的真理,就不是出於神的。
          (八)今天有許多傳道人,只會講道,而不會行道;這種傳道人所講的道,對別人並沒有多大的幫助。

【約七18】「人憑著自己說,是求自己的榮耀;惟有求那差祂來者的榮耀,這人是真的,在祂心裏沒有不義。」
    ﹝文意註解﹞「是求自己的榮耀,」『榮耀』指受人稱讚和敬重。
          「這人是真的,」或作『這人是屬真理的』;『這人』是指主耶穌。《約翰福音》一面表明『神是真的』(參28節;三33;八26),一面也表明『主耶穌是真的』,從此可知主耶穌與神是同等的。
          本節顯明主耶穌的四個特性:(1)祂從不求自己的榮耀;(2)祂只求父的榮耀;(3)祂的所是、所作、所說都是真的;(4)祂的裏面毫無不義。
    ﹝話中之光﹞(一)每一個主的僕人都應該求神的榮耀,而不求自己的榮耀。凡以求自己榮耀為出發點所傳的道,都虧缺了神的榮耀。
          (二)只有求神的榮耀的人,才是「真的」;換句話說,凡求自己的榮耀的人,都是虛假的。

【約七19】「摩西豈不是傳律法給你們麼?你們卻沒有一個人守律法。為甚麼想要殺我呢?』」
    ﹝文意註解﹞「摩西豈不是傳律法給你們麼?」指摩西五經上的律法;猶太人以蒙神揀選,得承受神藉摩西所傳的律法為傲(參羅二17)。
          「你們卻沒有一個人守律法,」主耶穌在此明白指出:猶太人全都觸犯了他們一向引以為榮的律法(參羅二17~29;三10~23;加六13)。
          「為甚麼想要殺我呢?」主耶穌在此暴露了猶太教領袖們想要殺祂的念頭(參五18)。律法明明禁戒殺人(參出廿13),殺人的意念有如殺人(參太五21~22),故此任何殺人的圖謀正是違犯了律法。

【約七20】「眾人回答說:『你是被鬼附著了;誰想要殺你?』」
    ﹝文意註解﹞「眾人回答說,」這裏講話的『眾人』,仍指來耶路撒冷過節的群眾。
          「你是被鬼附著了,」這話有如中國人罵人:『鬼迷心竅』,以致說話行事不像是正常人的表現(參八48;十20)。
          「誰想要殺你?」這話表明那些群眾是由外地來過節的人,並不知道猶太教領袖的陰謀,但居住在耶路撒冷的本地人則知道此事(參25節)。

【約七21】「耶穌說:『我作了一件事,你們都以為希奇。」
    ﹝文意註解﹞「我作了一件事,」這是指主耶穌數月前在耶路撒冷畢士大池旁,在安息日醫治一個病了三十八年的人之事(參五1~18)。

【約七22】「摩西傳割禮給你們,(其實不是從摩西起的,乃是從祖先起的。)因此你們也在安息日給人行割禮。」
    ﹝文意註解﹞「摩西傳割禮給你們,」『割禮』源起於亞伯拉罕時代(參創十七10;廿一4);是摩西把割禮正式列入律法中,成為律例(參利十二3)。
          「乃是從祖先起的,」這話表明割禮是先律法而有,所以當二者發生抵觸的時候,前者享有優先權。
          「你們也在安息日給人行割禮,」摩西律法規定所有男嬰必須於出生的第八天行割禮(參利十二3),即使該日為安息日亦不例外。

【約七23】「人若在安息日受割禮,免得違背摩西的律法,我在安息日叫一個人全然好了,你們就向我生氣麼?」
    ﹝原文字義﹞「違背」喪失,犯法,廢除,取消;「好了」健康。
    ﹝文意註解﹞「人若在安息日受割禮,」意指在安息日也可容讓割切身體上的一部分。
          「免得違背摩西的律法,」指免得違背摩西律法中所規定男嬰在第八天須受割禮的條例。
          「我在安息日叫一個人全然好了,」意指在安息日保全了一個人的身體(參五5~10)。
          「你們就向我生氣麼?」主耶穌的意思是,既然在安息日也可以容許像行割禮這一類的工作,那麼,叫人得痊愈的醫治工作,豈不更該容許在安息日進行嗎?可見你們的發怒是不合理的。
    ﹝話中之光﹞(一)我們若單從聖經上片斷的字句來判定可否行某些事,也常會犯了和猶太人同樣的毛病;我們應當從聖經全面的精義,來瞭解神的心意,才不致於犯錯。
          (二)人的怒氣並不成就神的義(雅一20);信徒千萬不要為道理上的見解歧異而動怒。要接納看法不同的人,但各人心裏要堅定持守從主所領受的(參羅十四1,5)。

【約七24】「不可按外貌斷定是非,總要按公平斷定是非。』」
    ﹝原文字義﹞「外貌」容貌,臉面,相貌;「斷定」判斷。
    ﹝文意註解﹞「不可按外貌斷定是非,」摩西在律法上也吩咐人不可按外貌判斷(參申一16~17);主耶穌的意思是說,猶太教的領袖按照律法的字句斷定祂不該在安息日醫治人,他們這樣的判斷就是按外貌斷定是非。
          「總要按公平斷定是非,」指判斷一件事情,總要考慮到事情的本末真相,以及處理事情的出發點,是否違背了律法的精義。
    ﹝話中之光﹞(一)人判斷事物,往往喜歡憑外表眼見,而不憑內在實情,故此一錯再錯。
          (二)耶和華是公平的神(賽卅18),因為公義和公平,是神寶座的根基(詩九十七2)。我們惟有在祂裏面,才能行公平的判斷。

【約七25】「耶路撒冷人中有的說:『這不是他們想要殺的人麼?」
    ﹝文意註解﹞「耶路撒冷人,」指居住在耶路撒冷的本地人,他們與本章中的『眾人』(參12,20,31,32,40節)有別。
          「這不是他們想要殺的人麼?」『他們』指猶太教的領袖們;他們想要殺害主耶穌的陰謀,只有那些本地人知道,由外地來的眾人則不知道(參20節)。

【約七26】「你看祂還明明的講道,他們也不向祂說甚麼;難道官長真知道這是基督麼?」
    ﹝原文字義﹞「難道」是否,可能。
    ﹝文意註解﹞「難道官長真知道這是基督麼?」在原文裏,這種發問的形式一定會帶來一個否定的答案;『基督』乃彌賽亞(希伯來文)的希臘文同義詞。
    ﹝話中之光﹞(一)主明知猶太教領袖想要殺祂(參19,25節),卻「還明明的講道」;惟有在這種危險的情形下,仍能傳講神的話的人,才知道甚麼叫作『十字架』。
          (二)信徒固然不須要冒不必要的險(參10節),但有時到了不能避免危險的時候,雖有危險亦在所不辭。

【約七27】「然而我們知道這個人從那裏來;只是基督來的時候,沒有人知道祂從那裏來。』」
    ﹝文意註解﹞「只是基督來的時候,沒有人知道祂從那裏來,」按當時一些人的想法,彌賽亞雖然將會誕生在伯利恆(參42節;太二5~6),但一直到祂突然出現在眾人眼前之前,祂的身分乃是隱秘而不顯露的,別人並不知道祂的出身和住所(參太廿四23~27),所以他們認為明顯來自加利利(參41,52節)的耶穌,便不可能是彌賽亞。

【約七28】「那時耶穌在殿裏教訓人,大聲說:『你們也知道我,也知道我從那裏來;我來並不是由於自己,但那差我來的是真的;你們不認識祂。」
    ﹝原文字義﹞「大聲」喊;「知道」認識,曉得;「認識」知道,曉得(『知道』與『認識』原文同字,均指裏面主觀的領會);「真的」真正的,名副其實的。
    ﹝文意註解﹞「我來並不是由於自己,」指主耶穌來到世間,既不是由於祂自己的權柄,也不是為著行祂自己的意願。
          「但那差我來的是真的,」主耶穌有意在此指出,祂所以是『真的』(參18節),乃因為差祂來的神是『真的』。
          「你們不認識祂,」意指他們所以不認識祂,乃因為他們不認識神。
          主耶穌在本節的意思是說,猶太人雖然知道祂肉身的出處,卻不曉得祂屬天的來源。
    ﹝話中之光﹞(一)人若認識真神,就必認識祂所差來的主耶穌;認識神,乃是認識一切屬神事物的訣要。
          (二)按表面看,主耶穌的出身並不太好──猶太人都知道祂的出處是加利利的拿撒勒,但實際上,祂的本質乃出自父神──猶太人卻不認識神。我們信徒應當重視一個人的內涵,過於他的外表。
          (三)我們信徒有寶貝放在瓦器裏;所以我們不喪膽,外面的人雖然毀壞,裏面的人卻要一天新似一天(參林後四7,16原文)。

【約七29】「我卻認識祂;因為我是從祂來的,祂也是差了我來。』」
    ﹝原文字義﹞「差了」差遣,差作全權代表。

【約七30】「他們就想要捉拿耶穌;只是沒有人下手,因為祂的時候還沒有到。」
    ﹝原文字義﹞「捉拿」逮捕;「下手」用手拿住,伸手捉住。
    ﹝文意註解﹞「只是沒有人下手,」沒有人下手捉拿祂的原因或許有二:(1)找不到適當的時機,免得觸怒群眾(參31節),惹起事端;(2)他們彼此推諉,都不願自告奮勇,去作這可能惹動公憤的事。
          「因為祂的時候還沒有到,」上述兩個原因也不過是外表上的,實際上是因按神的旨意,定規主耶穌被殺的時候還沒有到(參八20)。
    ﹝話中之光﹞(一)「時候」乃在主的手中,人所作的一切事,都在主的掌握之中。
          (二)主不立即上去過節,是因為『祂的時候還沒有到』(參6節);主未被人捉拿,也是因為「祂的時候還沒有到」。主一直活在神的「時候」裏,這不但是祂的約束,也是祂的保障。同樣的,我們若甘心卑微,學習活在神的「時候」裏,神也必以祂主宰的「時候」,來保守我們;不到「時候」,定規不讓我們遭遇太難的事。

【約七31】「但眾人中間有好些信祂的,說:『基督來的時候,祂所行的神蹟,豈能比這人所行的更多麼?』」
    ﹝文意註解﹞這些相信祂的人,顯然是因看見祂所行的神蹟而信;這種相信的動機,並不太好(參二23~25)。

【約七32】「法利賽人聽見眾人為耶穌這樣紛紛議論,祭司長和法利賽人,就打發差役去捉拿祂。」
    ﹝文意註解﹞「就打發差役去捉拿祂,」他們的意思是要差役在避免百姓生亂的情形下(參太廿六4~5),伺機捉拿主耶穌。

【約七33】「於是耶穌說:『我還有不多的時候和你們同在,以後就回到差我來的那裏去。」
    ﹝文意註解﹞主耶穌在此是用隱喻的方式豫言,祂即將被害,完成救贖大工後,回到天父那裏去(即復活升天)。
    ﹝話中之光﹞主一再向人提起那位『差祂來者』(參16,18,28,29節),用意在表明祂的源頭乃是永遠的父;而祂在地上的一切作為,乃是彰顯父本性一切的豐盛(參西二9)。

【約七34】「你們要找我,卻找不著;我所在的地方你們不能到。』」
    ﹝原文字義﹞「找不著」發現不到,尋找不著。
    ﹝文意註解﹞「你們要找我,卻找不著,」暗指祂在死後將復活升天,連祂的身體也無處尋覓。
          「我所在的地方你們不能到,」因為人若不相信祂、藉著祂,就不能到天父那裏去(參十四6)。
    ﹝話中之光﹞(一)當趁主耶穌可以尋找的時候尋找祂,相近的時候求告祂(參賽五十五6),以免機會一錯過,恐怕機會就不再來。
          (二)凡棄絕主耶穌的人,都不能親近神,因為祂是人進到神前惟一的道路(參十四6);世界上所有的宗教都尋求神,可惜除了基督教以外,都沒有門路。

【約七35】「猶太人就彼此對問說:『這人要往那裏去,叫我們找不著呢?難道祂要往散住希利尼中的猶太人那裏去教訓希利尼人麼?」
    ﹝文意註解﹞「散住希利尼中的猶太人,」即指寄居在羅馬帝國境內各處的猶太人(參彼前一1)。『希利尼』即希臘;在羅馬帝國興起之前,希臘曾雄據地中海沿岸各國,包括小亞細亞、波斯、敘利亞、巴勒斯坦和埃及一帶地方。
          「去教訓希利尼人麼?」猶太人是不相信真的彌賽亞會教訓外邦人的,所以這話表示他們更深地否認耶穌為彌賽亞。

【約七36】「祂說:“你們要找我,卻找不著,我所在的地方,你們不能到。”這話是甚麼意思呢?』」
    ﹝文意註解﹞他們聽不懂主耶穌話中的意思,乃因為他們沒有心願意接納祂。
    ﹝話中之光﹞正如有話說:『一個人若存心不願意看,就沒有比這更瞎眼的了。』我們若想瞭解主的話,首須對主有正確的存心。

【約七37】「節期的末日,就是最大之日,耶穌站著高聲說:『人若渴了,可以到我這裏來喝。」
    ﹝背景註解﹞按當時的習俗,在住棚節期間,祭司每天用金壺從西羅亞池(參九7)汲水,然後將水倒進聖殿祭壇旁有孔的銀盆中,讓水由銀盆的孔口流出;此外,並誦讀有關活水的經文(如:賽十二3;亞十四8;結四十七1)。他們藉此澆奠的儀式,一面記念摩西曾擊打磐石流出水來,解決以色列人乾渴的事蹟(參出十七6);一面盼望彌賽亞來解救他們脫離異族的統治。
    ﹝文意註解﹞「節期的末日,」住棚節共有七天,但在第八天有一個結束的『聖會』(參利廿三36),乃是歡樂之後的一個『嚴肅會』(參民廿九35)。有些解經家認為『末日』是指第七日,但也有些主張應指第八日。本書作者約翰有意以住棚節為背景,說明基督乃是住棚節的實際;從這一個觀點來看,『末日』仍以第八日較有屬靈的含意。
          「就是最大之日,」住棚節的最後一日,也是一年當中眾節期的最後一日(參利廿三章),所以是最大之日。
          「耶穌站著高聲說,」一般拉比教訓人時,乃是坐著講論;這裏主耶穌『站著』且『高聲』,表明祂得人之心何等迫切。
    ﹝靈意註解﹞「節期的末日,就是最大之日,」表徵人生的歡樂享受有所結束,舊事已過,從此有了一個新的起頭(第八天)。
          「人若渴了,可以到我這裏來喝,」主這話表明祂自己乃是那靈磐石(參林前十4),湧流出生命的活水,能滿足人深處的乾渴。
    ﹝話中之光﹞(一)人生命中所有的成就與享受,都有其「末日」──你的財富、健康、事業、美滿婚姻,都會有終結的時候;所以不要完全浸沉在其中,而忽略了到主面前來。
          (二)許多人要等到「節期的末日」──快樂達到極點之後,才會意識到這一切也不過是虛空的虛空(參傳一2;二11);惟真正有智慧的人,不須等到那一日,就能及早醒悟。
          (三)人若沒有「渴」的感覺,就不會到主這裏來「喝」;當人仍舊以屬地的喜樂為滿足時,就不會來追求屬天的喜樂。
          (四)望斷以及於耶穌(來十二2原文另譯);信徒必須望斷主之外的一切事物,才會轉眼專一地注目主自己。
          (五)「喝」就是暢飲的意思;我們每次來到主面前,應當打開自己,好好的享受祂。許多信徒有「來」的行動,卻缺少「喝」的經歷。
          (六)主耶穌不是供我們來看、來聽、來研究分析、來議論批判的,祂乃是供我們來「喝」、來享受的;只有將祂「喝」進去,才與我們有益。

【約七38】「信我的人,就如經上所說:“從他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來。”』」
    ﹝文意註解﹞「就如經上所說,」經文的出處不詳,可能引自賽五十五1;五十八11;箴九4;十八4等。
          「從他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來,」『他』指『信主的人』;『江河』原文是複數詞。
    ﹝靈意註解﹞「從他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來,」『活水的江河』指生命多方面的流出(參羅十五30;帖前一6;帖後二13;加五22~23);『流出活水的江河』指聖靈在信徒裏面如同泉源,使生命長流不息(參39節)。本句話表明生命之靈的特點如下:
                1.江河是有源頭的──這源頭原在天上,如今乃在人裏面。
                2.河水的流是自然的──沒有人工的勉強,乃是自然的流露。
                3.河水是往低處流的──謙卑的人,最易得著活水。
                4.河水是豐沛的──活水的量,非涓涓細流,乃湓溢澎湃。
                5.河水是長流不息的──決不至於乾旱枯竭。
                6.這水是活的──賜人生命,且為生命長進的必需。
                7.這江河是多汊支的──生命的表現形形色色,不一而足。
                8.這江河是流向眾人的──生命的供應非單為己,乃為別人。
                9.這江河是接通天上的──凡享受這活水的,必與神相通。
    ﹝話中之光﹞(一)基督是生命的餅,使饑餓的人得以飽足(參六35);聖靈是活水的江河,使乾渴的人得以解渴。
          (二)約四章說到主在我們裏面成為『活水的泉源』(參四14),而這裏又說到主在我們裏面成為「活水的江河」。感謝主,祂豐富的恩典不只如同『泉源』,永遠滿足我們自己;還如同「江河」,從我們裏面湧出,供應別人。
          (三)只有因信得著活水泉源的人,才能流出活水。我們必須自己先蒙恩,然後才能帶領別人同嘗主恩。
          (四)信徒每一次來到聚會中,應當要讓裏面的活水能流出來。如果只有少數人盡功用,聚會就會枯乾;如果大家都盡功用,整個聚會就有活水泛濫,彼此就得著生命豐盛的供應。
          (五)信徒的裏面早已有了活水的泉源(參四14),但我們的問題是這泉源常被我們困在裏面,活水流不出來,其原因不外:(1)缺乏禱告;(2)禱告時只用頭腦理智,而沒有以靈拜靈。

【約七39】「耶穌這話是指著信祂之人,要受聖靈說的;那時還沒有賜下聖靈來;因為耶穌尚未得著榮耀。」
    ﹝文意註解﹞「那時還沒有賜下聖靈來,」原文作:『那時還沒有靈』;這話並不是說聖靈在此以前還沒有存在,而是說尚未正式受子差遣作祂的代表(參十四26;十五26;十六7)。
          「因為耶穌尚未得著榮耀,」在《約翰福音》裏,一貫以主耶穌的死、復活、升天為祂『得著榮耀』的途徑(參十二16,23;十三31~32;十七1)。
    ﹝話中之光﹞(一)信主的人必要領受聖靈;我們一信主,裏面就已經有了聖靈的內住,今天我們的問題不是裏面有沒有聖靈,乃是裏面有沒有被聖靈充滿(參弗五18)。
          (二)誰死而復活的經歷多,誰的裏面才有豐富的聖靈。
          (三)聖靈乃是耶穌得榮耀的產品和記號,聖靈賜下也是專為榮耀耶穌的。我們所喝入並流出的活水江河,就是這一位得榮耀之耶穌的靈。所以無論我們喝入或流出活水,都該感到並彰顯耶穌的榮耀;因為活水的江河不僅是給人解渴的,更是為榮耀耶穌的!

【約七40】「眾人聽見這話,有的說:『這真是那先知。』」
    ﹝文意註解﹞「這真是那先知,」『那先知』原文有定冠詞,指人們已有所聞的,或指申十八15所應許將有一位像神的先知(參一21;六14)。

【約七41】「有的說:『這是基督。』但也有的說:『基督豈是從加利利出來的麼?」
    ﹝文意註解﹞「基督豈是從加利利出來的麼?」這問話的方式,在原文含有強烈的詫異成分和否定的意味,即:『基督絕不會是從加利利出來的罷?』
    ﹝話中之光﹞(一)可見人們喜歡憑頭腦推理,按著基督的外貌來認識祂,以致有不同的看法;但我們不再憑外貌基督了(參林後五16),乃要憑基督內在的實際來認識祂。
          (二)我們對於一個信徒,不要根據他的外貌、屬靈知識、口才、恩賜等來認人,而要根據他裏面基督的成分如何來認人。

【約七42】「經上豈不是說:“基督是大衛的後裔,從大衛本鄉伯利恆出來的麼?”』」
    ﹝文意註解﹞「基督是大衛的後裔,」聖經的確明言,那要來的彌賽亞將必是大衛的子孫(參詩八十九3~4;一百卅二11;賽十一1)。
          「從大衛本鄉伯利恆出來的,」聖經也曾豫言,彌賽亞將要從伯利恆出來(參彌五2);伯利恆乃大衛的本鄉(撒上十七12)。
          他們對有關彌賽亞的聖經知識並沒有錯誤,問題卻出在他們對主耶穌的身世一知半解:(1)無論是祂的養父約瑟,或是祂的生母馬利亞,都是大衛的子孫(參太一6,16;路三23,31);(2)他們只知道主耶穌是拿撒勒人(參一45),卻不知道祂是降生在伯利恆(參太二1;路二4~7)。

【約七43】「於是眾人因著耶穌起了分爭。」
    ﹝原文字義﹞「分爭」分裂,紛爭。
    ﹝話中之光﹞(一)本章一再提及眾人因對主耶穌有不同的見解,而引起議論和分爭(參12,40~41節)。這告訴我們:人若對基督的認識參差不齊,就永遠無法和諧;只有在認識神兒子的事上同歸於一(弗四13原文),人群中間才有真實的和平。
          (二)連主耶穌都會成為眾人分爭的原因,所以難怪今天似乎越是屬靈、生命越是成熟的人,越會引起一般人對他有不同的看法。
          (三)我們不要太過在意別人對我們的誤會和不瞭解,要緊的是我們在主面前的內在實情如何。

【約七44】「其中有人要捉拿祂;只是無人下手。」

【約七45】「差役回到祭司長和法利賽人那裏;他們對差役說:『你們為甚麼沒有帶祂來呢?』」

【約七46】「差役回答說:『從來沒有像祂這樣說話的。』」
    ﹝原文字義﹞「從來沒有」決不,從來不。
    ﹝文意註解﹞差役的使命顯然是要趁適當的機會逮捕主耶穌(參32節),但他們深受祂話語所震撼,無法下手。

【約七47】「法利賽人說:『你們也受了迷惑麼?」
    ﹝原文字義﹞「迷惑」欺哄,誘騙。

【約七48】「官長或是法利賽人,豈有信祂的呢?」
    ﹝文意註解﹞「官長或是法利賽人,」『官長』在此指祭司長之流;『法利賽人』這句話表明法利賽人自高自大,自視不同常人。

【約七49】「但這些不明白律法的百姓,是被咒詛的。』」
    ﹝文意註解﹞「這些不明白律法的百姓,」這是法利賽人輕看一般百姓的話;意指一般百姓並不像法利賽人那樣熟悉舊約聖經。他們這話也含示:人若明白律法,就不會相信主耶穌了(參48節)。
          「是被咒詛的,」指由於不明白律法而致違背律法,其結果必然會遭受咒詛而滅亡(參利廿22,26)。

【約七50】「內中有尼哥底母,就是從前去見耶穌的,對他們說:」
    ﹝文意註解﹞「就是從前去見耶穌的,」有關他與主耶穌對話的事,記載於三章一至十五節。

【約七51】「『不先聽本人的口供,不知道祂所作的事,難道我們的律法還定祂的罪麼?』」
    ﹝話中之光﹞(一)約六章末了的猶大(參六70~71),他天天貼近主耶穌,卻沒有接受主;約七章末了的尼哥底母,他雖然只見過主耶穌一次,卻暗中接受了主。人即使是暗中信祂,也能享受活水的供應。
          (二)我們若要認識主耶穌,便須好好的查讀祂所說的話──聖經;這聖經能使我們因信基督耶穌有得救的智慧(提後三15)。

【約七52】「他們回答說:『你也是出於加利利麼?你且去查考,就可知道加利利沒有出過先知。』」
    ﹝文意註解﹞「你也是出於加利利麼?」加利利人操特別口音(參太廿六73),為猶太地居民所輕視。
          「加利利沒有出過先知,」嚴格來說,這話並不準確,因舊約的先知約拿乃出自加利利(參王下十四25;書十九13)。
          法利賽人在本節的答話表明,他們認為主耶穌的罪是顯而易見的,根本無須再問取甚麼口供。
          有些古卷將八章一節的首句『於是各人都回家去了』,放在本節的末了,也有些譯本將它另立第五十三節。

叁、靈訓要義

【乾渴人的需要】
   一、人生乾渴的情形:
          1.猶太人想要殺祂(1節)──因乾渴而排除異己
          2.猶太人的住棚節近了(2節)──因乾渴而追求節日的歡樂
          3.行事為顯揚名聲(3~4節)──因乾渴而追求名聲地位
   二、人生乾渴的原因:
          1.不信祂(5節)──離開主的人生,永遠沒有滿足
          2.你們的時候常是方便的(6節)──行事不受神的約束
          3.他們所行的事是惡的(7節)──犯罪作惡
          4.不認識主耶穌(15節),也不認識神的旨意(17節)
          5.只求自己的榮耀,而不求神的榮耀(18節)
          6.只會遵守律法的字句,卻違犯了律法的精意(19~23節)
          7.只按外貌斷定是非,而不會按公平斷定是非(24節)
          8.只憑眼見,以致被自己所知道的誤導,而不認識那是『真的』(25~29節)
          9.不知抓住機會,信靠主,反而逼迫主(30~36節)
   三、惟有主能消解人的乾渴:
          1.節期的末日,耶穌站著高聲喊(37節上)──正當人覺得敗興、虛空的時候,主來叩人的心門
          2.人若渴了,可以到我這裏來喝(37節下)──主向人宣告,祂能消解人的乾渴
   四、人如何才能消解乾渴:
          1.渴(37節中)──心靈感到不滿足,有迫切的需要
          2.來(37節下)──到主面前來尋求
          3.喝(37節下)──敞開心門來接受
          4.信(38節上)──接受的方法就是相信祂,用信心來接受祂
   五、人消解乾渴的原理和果效:
          1.從他腹中(38節中)──不是外面的,乃是裏面心靈的滿足
          2.活水(38節中)──不是屬物質的,乃是屬生命的
          3.流出活水的江河來(38節下)──信祂的人不但能消解自己的乾渴,且能流出活水的江河,幫助別人消解乾渴
   六、主如何消解人的乾渴:
          1.耶穌得著榮耀(39節下)──主生命的活水,須藉著祂在十字架上的死,才能釋放出來
          2.信祂的人要受聖靈(39節上)──主死而復活、升天之後,成了賜人生命的靈,居住在人的裏面,把生命供應給人

【論到基督,你們的意見如何】
   一、猶太人(猶太教領袖):
          1.想要殺祂(1,19,25節)──因祂破壞安息日的傳統規條
          2.在節期尋找祂(11節)──與祂作對
          3.希奇祂的教訓(15節)──認為祂不學無術
          4.打發差役捉拿祂(33節)──要封住祂的口
          5.不明白祂的話(35節)──被屬世的邏輯困住
          6.不信祂(47~49節)──驕傲,自認明白律法
          7.由祂的出身斷定祂不是神所差來的(52節)──誤用聖經
   二、主的肉身弟兄:
          1.指使祂上耶路撒冷(3節)──認為那裏才是合適的地方
          2.激祂公開行神蹟,以顯揚名聲(4節)──認為祂行事是為揚名
          3.不信祂(5節)──被肉身關係所蒙蔽
   三、去耶路撒冷過節的眾人:
          1.為祂紛紛議論(12節上)──把祂當作新聞,談談說說
          2.有的說祂是好人(12節中)──認為祂是品格高尚的好人
          3.有的說祂是迷惑人的(12節下)──認為祂是惡人
          4.有的說祂是被鬼附著的(20節)──認為祂是狂人
          5.有的因祂所行的神蹟而信祂(31節)──認為祂是超人
          6.有的說祂是那先知(40節)──認為祂是神所差來的先知
          7.有的說祂是基督(41節上)──認為祂是拯救猶太民族的彌賽亞
          8.有的說祂絕不是基督(41節下~42節)──認為祂的出身不對,不可能就是聖經所豫言的彌賽亞
   四、耶路撒冷的居民:
          1.不明白祂為何不怕官長要殺害,還公然講道(25~26節上)──認為祂是奇人
          2.斷定祂不是基督(26節下~27節)──認識祂的肉身來歷,所以不符合他們對彌賽亞的觀念
   五、尼哥底母:
          1.為祂敢於反對法利賽人的偏見(50~51節)──因曾領受主的教益,而有勇氣站出來說話
          2.認為應當多聽取祂自己的解釋(51節)──從主的話來認識祂的作為

【對基督正確的認識】
    一、我的時候還沒有到(6,8節)──祂行事受神的時候所限制
    二、我指證他們所作的事是惡的(7節)──祂來顯出人的黑暗
    三、不是明去,似乎是暗去的(10節)──祂行事的方式受神的限制
    四、我的教訓不是我自己的,乃是那差我來者的(16~17節)──祂不憑自己說話,祂的教訓乃是出於神
    五、祂不求自己的榮耀,乃求那差祂來者的榮耀(18節)
    六、祂不按外貌斷定是非,乃按公平斷定是非(24節)
    七、祂來不是由於自己,乃是那位『真的』差祂來(28~29節)
    八、祂在地上僅有不多的時候,就要回到差祂來的那裏去(33節)
    九、惟有祂能消解人的乾渴(37~38節)
    十、在祂得著榮耀之後,才賜下聖靈來,解人乾渴(39節)

── 黃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經系列──約翰福音註解》

參考書目:請參閱「約翰福音提要」末尾處

本查經注釋是出自《華人基督徒查經資料網站-查經資料大全》http://www.ccbiblestudy.org/index-T.htm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