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埔教會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搜索
查看: 267|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詩篇】第七十三篇 [複製鏈接]

Rank: 9Rank: 9Rank: 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6-12-6 15:11:11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內容綱要

【無法相比(七十三1~28)】
一、嫉妒的危險(七十三1~14)
二、信心的光芒(七十三15~28)
──《丁道爾聖經註釋》

逐節詳解

【詩七十三1】「神實在恩待以色列那些清心的人。」
  〔呂振中譯〕「〔亞薩的詩。〕神實在是恩待以色列,善待心裏清潔的人。」
  〔暫編註解〕“清心的人”:看13節,指在思想和行為上向神盡忠、得享福祉的人(二十四3~4)。
         這是詩人從一個幾乎使他失去信心的試驗(2節)中得到的結論。
         實在('ak)。見詩62:1注釋。'Ak還出現在第13節和第18節。
         神……恩待。儘管表面上不是這樣。
  “在令人惱火的混亂之中,
   在風暴洪水的顛簸之中,
   我的靈魂緊緊依靠,
   我深知神的良善!”(惠蒂爾《永恆的良善》)
  這就是詩人經過一段時期的困惑以後所得出的結論。本詩闡明瞭他得出這個結論的過程。
         清心的人。或“心靈純潔的人”(見詩24:4;51:10;73:13;太5:8)。
         1-16  詩人的疑團:他不明白為甚麽那些殘暴的惡人事事如意,飛黃騰達,有錢有勢,年富力強,享盡人間最好的福樂;反觀敬畏神的人(包括他自己)卻是處處碰壁,時時遇難。這樣,神的公平在那裡呢?公義的神去了那裡?為何神不按祂的話恩待忠於祂的人呢?
         73:1-28  這是一篇智慧詩。
       這是一首教導的詩,主題與《約伯記》相似,講義人與惡人的命運,何以惡人興旺而義人反受苦。卷三以本篇為首,和以第一篇為全本《詩篇》之首,用意大概相同,二者同屬“智慧文獻”,教導年輕一代怎樣生活和思想。
     成詩時期難確定,但大多數學者認為在被擄回歸後。全詩分兩部分:1~14節講義人的信心在苦難中受到考驗,因為只見到惡人得勢,幾乎喪失信心;15~28節描寫詩人在聖所中看見惡人的歸宿,信心恢復。
         詩七三 亞薩(參看詩五○的腳註)從惡人與義人不同的終局(15~28節),找到惡人為何昌盛(1~14節)這個令人不解之問題的答案。

【詩七十三2】「至於我,我的腳幾乎失閃,我的腳險些滑跌。」
  〔呂振中譯〕「我,我的腳幾乎失閃了;我的步代險些兒滑跌了。」
  〔暫編註解〕“失閃”、“滑跌”指在真理的正直道路上失足,詩人看見惡人情景(3節),幾乎信心盡失。
       至於我。使我們把注意力引向詩人,以及他如何得出解決本詩問題的答案,即為什麼惡人興旺,義人受苦?
         幾乎失閃。一個很特殊的比喻,指詩人幾乎喪失了信心(見詩44:18)。
         險些滑跌。見詩17:5。詩人差一點從信心的岩石,滑跌到懷疑主義的深坑裡。
     2~3 “我的腳幾乎失閃”。由於嫉妒“惡人……享平安”,他對耶和華的信心幾乎失去。

【詩七十三3】「我見惡人和狂傲人享平安,就心懷不平。」
  〔呂振中譯〕「因為我見惡人平安興旺,我對狂傲之人就生了嫉妒。」
  〔暫編註解〕心懷不平。見詩37:1注釋。這種羡慕表明重視屬世的事物,勝過神的悅納。
     平安。英文KJV版為“興旺”。

【詩七十三4】「他們死的時候沒有疼痛,他們的力氣卻也壯實。」
  〔呂振中譯〕「因為他們都沒有〔傳統:當他們死的時候〕疼痛;他們的身體又健全又肥胖。」
  〔暫編註解〕疼痛。在詩人看來,惡人死時似乎沒有受苦,而是平安地結束人生(見伯21:13,23)。
       壯實。或“豐滿”。
     4~12本節至12節是詩人眼中所見惡人的發達情況,以及那種自高自大,目中無人的態度。筆法誇張,勾繪出詩人心中的強烈水準(參伯二十一章)。

【詩七十三5】「他們不像別人受苦,也不像別人遭災。」
  〔呂振中譯〕「他們不在般人之中受苦難,也不和普通人同遭災害。」
  〔暫編註解〕受苦。他們似乎逃脫了人類普遍的命運(見伯5:7)。
       像別人 (第一個,'enosh)。“軟弱的人”。見詩8:4注釋。
     像別人(第二個,'adam)“人類”。見詩8:4注釋。

【詩七十三6】「所以,驕傲如鏈子戴在他們的項上,強暴像衣裳遮住他們的身體。」
  〔呂振中譯〕「因此驕傲就做了他們的脖鍊兒;強暴的打扮也遮住他們。」
  〔暫編註解〕“驕傲”如項飾,“強暴”如衣裳,二者成了惡人的商標。
       「強暴像衣裳」:惡人對施用暴力習以為常,就像每天穿衣服一樣。
     鏈子。或“項鍊”,作為裝修品(見箴1:9;3:22)。
         像衣裳。他們慣於行強暴(見創6:11),就像穿衣服一樣(見詩109:18,19)。

【詩七十三7】「他們的眼睛因體胖而凸出,他們所得的過於心裡所想的。」
  〔呂振中譯〕「他們的罪孽〔傳統:眼睛〕因體胖而生出;他們心裏所狂想的橫流瀰漫。」
  〔暫編註解〕“眼睛…凸出”指惡人有錢有勢變得飛揚跋扈,罪行隨之。下半節是說他們心裡甚麼壞事都想得出,有的譯文作:“他們心思的惡念毫無止境”。
       7上  原指他們並不滿足於自己已得的財富,仍隨時準備行惡以獲利。
     7下  可意譯為「他們的心滿了惡念,永無止境」。
         體胖。他們沒有像別人那樣因勞累而虛弱,而是因優裕的生活而發胖。
         他們所得的。他們可以隨心所欲,要什麼,就能得到什麼,並且超過所希望的。

【詩七十三8】「他們譏笑人,憑惡意說欺壓人的話,他們說話自高。」
  〔呂振中譯〕「他們譏笑人,憑着壞心意說話:居高臨下地說欺壓人的話語。」
  〔暫編註解〕原是「他們譏笑人,說惡毒的話;他們自大,圖謀欺壓人」。
     本節可譯為:“他們墮落,說壞話;傲慢地說欺壓人的話”。這裡展示了惡人驕傲的神態。

【詩七十三9】「他們的口褻瀆上天,他們的舌譭謗全地。」
  〔呂振中譯〕「他們肆口褻瀆上天,他們的舌頭游擊了全地。」
  〔暫編註解〕惡人嘲笑神,並在其它人面前逞威風。
     上天。或“在天上”。意為“他們說話就像在天上”。與同義平行的後半句“全地”對稱。他們冒充權威發號施令,東奔西忙,憑惡意說話(第8節)。

【詩七十三10】「所以神的民歸到這裡,喝盡了滿杯的苦水。」
  〔呂振中譯〕「因此他們飽喫了食物〔傳統:因此他的人民歸到這裏〕,也喝了充盈的水〔傳統:充盈的水都被他們排洩乾了〕。」
  〔暫編註解〕此節的意思難確定,一般認為是說:惡人說的話與做的事十分吸引人,連“神的民”也不認為有甚麼不對,信以為真。
       即使是神的子民,也會受引誘去做出不正當的行為。
     連神的子民也歸順這些惡人,接受他們所說的話。
         本節的準確含義不明。七十士譯本為:“所以我的民將歸到這裡;他們的日子將會圓滿”。“神的民”有人認為是指惡人。如果本節的主語是義人,“歸到這裡”就可能指回到本詩的主題。如果主語是惡人,就是指惡人回去陪伴他們邪惡的領袖。

【詩七十三11】「他們說:“神怎能曉得?至高者豈有知識呢?”」
  〔呂振中譯〕「他們說:『神怎能曉得?至高者哪能知道?』」
  〔暫編註解〕見詩10:4,11,13;14:1。

【詩七十三12】「看哪,這就是惡人;他們既是常享安逸,財寶便加增。」
  〔呂振中譯〕「看哪,這就是惡人;總享受優游興盛,資財增加。」
  〔暫編註解〕參伯21:7-15。

【詩七十三13】「我實在徒然潔淨了我的心,徒然洗手表明無辜。」
  〔呂振中譯〕「哎,我保持我心純潔、實在無用。我洗手表明無辜,也是徒然。」
  〔暫編註解〕「潔淨」:回應第一節的「清心」;詩人是清心的人,神卻沒有恩待他。
       實在('ak)。見第1節注釋。
         徒然。在詩人看來(第3-12節),他在神面前保持純潔並沒有得到任何好處(見伯9:27-31)。
         洗手。象徵無辜或純潔(見伯9:30)。
     13~14 行公義的人得不到可見的賞賜,這使惡人終身的興旺令人更感困惑。

【詩七十三14】「因為我終日遭災難,每早晨受懲治。」
  〔呂振中譯〕「因為我終日不斷地受災害,我每日早晨都受懲罰。」
  〔暫編註解〕遭災難。詩人曾說惡人沒有“遭災”(第5節)。
     每早晨。詩人每天都遭遇新的責難(見伯7:18)。

【詩七十三15】「我若說,“我要這樣講”,這就是以奸詐待你的眾子。」
  〔呂振中譯〕「我若心裏說:『我要持這言論』,那我就對你自己子孫的族類不住了。」
  〔暫編註解〕「以奸詐待你的眾子」:即摒棄盟約,不再是神選民的一分子。
       全節意思是:如果詩人像惡人一樣說出狂言(11),他就不再是神的子民。
         我若說。或“如果我曾說”,可能是自言自語。從本節開始闡述信心的勝利。
         我要這樣講。如果我表達心裡所想的一切。
         這就是以奸詐。我本應恨他們,以奸詐待他們,在他們的路上放置絆腳石。但詩人寧願保持沉默。這是高尚的沉默(見雅3:2)!
     15~16詩人知道如果接受惡人的想法{“我要這樣講”},等於自絕於神的子民,毀棄與神立的約(“以奸詐待你的眾子”),後果不堪設想。但他親眼看見、親身體驗的事,的確與神賞善罰惡的原則不符(”怎能明白這事“),十分不容易協調(“眼看實系為難”)。
         15~17 若不考慮神的觀點和祂最後的審判——保證惡人必被毀滅(18~20,27節)——人就會被第3至14節所描述的情況所誤導。

【詩七十三16】「我思索怎能明白這事,眼看實系為難,」
  〔呂振中譯〕「我直思索着要明白這事,看來實在為難;」
  〔暫編註解〕詩人思考這個問題,設法解釋神政權表面上的不公,但還是不明究裡。這個問題太深奧,他無法難解。

【詩七十三17】「等我進了神的聖所,思想他們的結局。」
  〔呂振中譯〕「等我來到神聖的所在,我纔領會他們的結局。」
  〔暫編註解〕詩人解決問題的方法:這一節是整篇詩的轉捩點;他解決疑難的方法,就是進入聖殿,面對面把他的困惑向神傾訴,透過與神交通,得著新的亮光,對問題有新的理解。
       等。這個問題快要解決了。
         聖所。詩人不再依靠自己解決這個問題,而是進入聖所(見王下19:14)。人生的真正問題只能通過與神的交往才能解決。
         思想。在寧靜的聖所裡,詩人的疑雲消散了。神賜給他問題的真正答案。他還明白了自己過去曾喪失遠見,誇大了惡人的興旺。
         他們的結局。惡人在表面上不論怎樣興旺,他們的處境是很不穩定的。他們沒有可靠的立足之處,隨時都可能墜落。再考慮到惡人的最後毀滅,理由就更加充足了(啟20:9,14,15)。
     17~24詩人進到神面前,有機會安靜思想神的作為和神在以色列民族的歷史上所行的事;緬懷往事,細數主恩,他的疑慮盡去,誘惑全消;明白有神同在,比世上一切都寶貴(23節),因神才可領他平安走崎嶇險巇的世途,最後且能進入神的榮耀裡(24節;看四十九15);而惡人也必滅盡(19節)。

【詩七十三18】「你實在把他們安在滑地,使他們掉在沉淪之中。」
  〔呂振中譯〕「阿,你實在把他們安在滑地,使他們掉在完全荒廢的地步。」
  〔暫編註解〕「安在滑地」:像放在斜坡路,必要跌倒。
       詩人信心的恢復是因為他看到惡人在今生的結局,以及他們如何由盛轉衰。詩人曾因喪失遠見而看不到惡人常遭報應,直到他進入聖所,完全投身於神。他忘記了所多瑪和蛾摩拉被天火所燒滅,法老的土地被瘟疫所摧毀,他的兵馬被淹死在海裡。
     18-28  詩人所獲得的答案:在神的光照下,他明白自己不應以人擁有多少財富作為唯一的衡量標准;那些有財有勢的惡人必要滅亡,他們的富貴榮華必要煙消雲散,一切成空,有如「南柯一夢」。另一方面,敬畏神的人所擁有的乃是神自己,能與神同在比一切都更寶貴,惟有神才可以滿足人心。

【詩七十三19】「他們轉眼之間成了何等的荒涼!他們被驚恐滅盡了。」
  〔呂振中譯〕「一眨眼間他們怎樣地成了荒涼阿!他們全都被可怕的災難滅盡了。」
  〔暫編註解〕轉眼之間。惡人或惡人政權的興旺,往往是頃刻間垮掉的。本詩的問題只有通過看到惡人的結局才能解決。而這種結局隨時都可能臨到。
     驚恐。令他們驚恐的災難(見伯18:11;24:17;27:20)。

【詩七十三20】「人睡醒了,怎樣看夢,主啊,你醒了,也必照樣輕看他們的影像。」
  〔呂振中譯〕「就像個夢,醒了以後、便歸無有〔傳統:主〕;你起來,就看不到其影像。」
  〔暫編註解〕怎樣看夢。興旺就像一場夢(見賽29:7,8)。夢中醒來是現實。
     他們的影像。在寧靜的永恆之中,神必不理會地上人類的睡夢。與永恆相關的,是構成人類真正品格的要素。

【詩七十三21】「因而我心裡發酸,肺腑被刺。」
  〔呂振中譯〕「因此我的心思乖戾〔原文:發酸〕,我的心腸〔原文:腎〕都被刺傷;」
  〔暫編註解〕因而。他找不到問題的答案是因為他沒有冷靜地思考。“心裡發酸”,就是“心裡悲傷”,原文指“發酵”(見出12:34,39)。他的心失去了甜味,就像發酵一樣。沮喪的心情會破壞人的判斷力。詩人坦率地承認自己的錯誤。他是在憂鬱的心情中,根據表面現象,而不是根據永恆的價值來解決這個問題。
       肺腑。見詩7:9注釋。
     21-22   詩人大為懊悔,深知他不應像畜牲這樣不智,竟嫉妒惡人的權勢和財富。

【詩七十三22】「我這樣愚昧無知,在你面前如畜類一般。」
  〔呂振中譯〕「我,我是畜類無知;在你面前就如牲口一般。」
  〔暫編註解〕我。位於句首,表示強調。
       愚昧無知。參詩92:6;箴30:2。詩人對情況不瞭解。
     在你面前。詩人如果獨身一人,就可能愚蠢至極。但在神眼前,他是完全該受譴責的(見詩51:4)。

【詩七十三23】「然而我常與你同在,你攙著我的右手。」
  〔呂振中譯〕「但是我,我卻不斷和你同在;是你在攙着我的右手。」
  〔暫編註解〕「攙著我的右手」:代表扶助和保護(參18:35; 63:8)。
       我。和22節一樣,位於句首,表示強調。儘管我抱怨懷疑神的公義,祂還是與我同在,不會把我從祂身邊趕走。
     詩人在23-28節中闡述了本詩問題的最終解決:答案在神那裡,在於意識到祂今生和來生的同在和引導。這段細膩優美的文字,無論從思維,還是從措辭上,都是難以表述的。
         我的右手。參詩18:35;63:8。

【詩七十三24】「你要以你的訓言引導我,以後必接我到榮耀裡。」
  〔呂振中譯〕「你用你的勸言忠告來領導我,以後還要拿尊榮來接我〔或譯:接我到榮耀裏〕。」
  〔暫編註解〕「接」:叫人想起以諾和以利亞被「接」上天的事蹟。
       以你的訓言。詩人認識到神在按照祂為他的今生所定的計畫引導他。過去他忽視神的引導和勸勉,幾乎完全陷於懷疑之中(見詩48:14)。
         以後。當今生結束的時候。
         到榮耀裡。詩人在這裡表明他對來生的信念。在天國的榮耀中,沒有任何懷疑的餘地。榮耀,就是永恆的真正輝煌,與惡人今生的“影像”,“夢想”和“虛榮”形成鮮明的對照。
     24~26“以後”:經過此次信心的考驗之後。“以你的訓言引導”:有神同在,有祂話語的引領,詩人不但可以今生生活在幸福中,對將來也有榮耀的盼望(神的完全救贖,參林後四17)。詩人的肉體雖然朽壞,內心卻一天新似一天(26節)。

【詩七十三25】「除你以外,在天上我有誰呢?除你以外,在地上我也沒有所愛慕的。」
  〔呂振中譯〕「你以外、在天上我有誰呢?你以外、在地上我也無所愛慕。」
  〔暫編註解〕在天上。在天上,沒有誰可以與神相比。沒有誰“對於我來說相當於神”(巴恩斯)。
     在地上沒有。神豐富無缺的。我的一切幸福都系於祂。這種親密的關係是《詩篇》的主要教誨之一(見詩42:1,2;63:1)。

【詩七十三26】「我的肉體和我的心腸衰殘,但神是我心裡的力量,又是我的福分,直到永遠。」
  〔呂振中譯〕「我的肉體我的心腸衰殘;但神是我心靠的磐石,是我的業分到永遠。」
  〔暫編註解〕從以色列民族來說,迦南地分得的產業是他們的福分;從無地業的利未人來說,神就是他們的福分。因他們的負責是在殿中侍奉神。神也是今天信徒的力量和福分,因屬神的人是被揀選的子民,也是神國的祭司(彼前二9)。侍奉和傳揚神都是我們的責任。
       「福分」:原與分配產業有關(參申10:9),此處卻指神和詩人之間的特殊關係:神是他唯一的倚靠。
     力量。直譯是“岩石”。
         福分。詩人幸福的泉源不是朋友,名譽,財富,或任何屬世的事物,而是神。神是他的至愛。受到本節的啟發,查理·衛斯理(1707-88)在臨終時向他的妻子口授了他6,500首讚美詩中的一首:“耶穌,……是我軟弱身心的力量”。

【詩七十三27】「遠離你的,必要死亡。凡離棄你行邪淫的,你都滅絕了。」
  〔呂振中譯〕「阿,遠離你的、必定死亡;凡變節離棄你的、你都剿滅。」
  〔暫編註解〕“行邪淫”指離棄神去拜偶像,有若不貞的女子。
       「行邪淫」:指屬靈的淫亂,就是離開神去敬拜偶像。
         遠離你的。與神在一起就有生命;遠離祂就是死亡。詩人認識到這一點,從而解決了神如何對待人類的問題(見第3-12)。
         行邪淫。聖經常常用婚姻的關係來比喻神與祂子民的關係(見詩45;耶3:8,9,14;5:7;13:27;林後11:2;弗5:25;雅4:4)。當神的兒女與祂疏遠時,就是背叛了自己的婚約。
     27~28 “離棄你行邪淫的”。即在靈裏對神不忠的。亞薩正確地下結論說,惡人必然衰亡,而縱然面對逆境,亞薩仍在神裏找到避難所。

【詩七十三28】「但我親近神是與我有益,我以主耶和華為我的避難所,好叫我述說你一切的作為。」
  〔呂振中譯〕「至於我呢,親近神是最好的:我以主永恆主為我的避難所,好叫我敘說你一切的作為。」
  〔暫編註解〕“述說你一切的作為”:詩人從神給他的啟迪和幫助中得到新的經驗,其實這也是神拯救大能的一部分。他得到親近神的益處,願意述說出來與眾人分享。
       親近神 。見來10:22。我們親近神,祂就親近我們(見雅4:8)。人與神之間有著美妙的互動關係:我們越靠近祂,祂就越充分地顯示自己。
     主耶和華('Adonai Yahweh)。這是不常見的組合。詩人在疑惑之中,仍對神有一定程度的信心。以後不再有疑惑,只有一心信靠。
         好叫我述說。詩人認識到自己有責任告訴別人,他是怎樣從疑惑到信心,靠著主耶和華解決了本詩的問題。本詩以這句嚴肅的誓願結束。

【暫編註解材料來源】
《啟導本聖經註釋》․《雷氏研讀本聖經註釋》․《串珠聖經註釋》․《SDA聖經註釋》․

※以上內容摘錄自『查經資料大全』,更多相關內容,請上 http://www.ccbiblestudy.org/index-T.htm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