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埔教會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搜索
查看: 264|回復: 0

【約伯記】第二十八章 [複製鏈接]

Rank: 9Rank: 9Rank: 9

發表於 2016-10-26 11:54:36 |顯示全部樓層
內容綱要

【智慧頌(二十八1~28)】
一、人的智慧(1~11)
二、生命的智慧難尋(12~22)
三、智慧的根源(23~28)
——《新舊約輔讀》

逐節詳解

【伯二十八1】「“銀子有礦,煉金有方。」
  〔呂振中譯〕「『因為出銀子總有礦,煉金子也有一定地方。」
  〔暫編註解〕本章是世界自然史中最古老最優美的篇章之一,也是文學界最偉大的詩篇之一。本章沒有爭論,只有思考。其主旨似乎是人必須順應天意,即使他不理解。約伯說明人對於大自然已有了驚人的發現。但只有敬畏神才能得到真智慧。
         這裡把采銀煉金作為人類技術的一個例子。關於採礦,《舊約》其他地方僅在申8:9提到,說迦南盛產銅和鐵。狄奧都魯斯描述了古代的採礦工藝:沿著礦脈把礦井打入山中。用火把礦石燒得易碎,然後由人點著燈把礦石挖出來砸成粉,用水沖,最後得到黃金。(見厄爾曼《古埃及的生活》第463頁開始)。《約伯記》證明,人類在他這麼早的時候,就已掌握這門技術。
     1-11人用各種技能去開採及提煉金屬和寶石。
         28:1-28  智慧難覓:本章體裁獨立,是一篇美麗的詩歌。全章指出人可用才智找得寶藏,但卻覓不到智慧,因為只有神擁有它。故此,人不可與神相抗。
       這是本書的“智慧之篇”,答覆“何處可以找到智慧”的問題。這首詩,象某些《詩篇》一樣,中間有重複句也就是“副歌”(12和20節)。這副歌將全詩分為三部分:1,寶石藏在最深處無人知尋找智慧的道路(1~11節);2,智慧不在地中,非用世間財寶能購得(12~19節);3,智慧只有神才有,尋求祂人才可得到(20~28節)。
     本章為神後來親自答覆約伯的話(三十八1~四十二6)點出了主題:只有神自己才是約伯和他的三友探索不到的答案。
         ◎這一段被視為一個插曲,作者是不是約伯呢?學者有不同的意見。不過一般都認為這首詩歌至少是約伯記的作者所作。

【伯二十八2】「鐵從地裡挖出,銅從石中熔化。」
  〔呂振中譯〕「鐵從塵土取出,銅由石頭鎔化而來。」
  〔暫編註解〕「銅 ......  化」:指煉銅。
       鐵。本節把鐵作為人類技術和成就的例證(見創4:22注釋;參民35:16;申27:5注釋)。
     銅。指黃銅或青銅(見創4:22;出25:3;26:11)。本節提到“從石中熔化”,說明銅是從礦石中煉出來的。黃銅是銅鋅合金,必須合成。幾百年以後,黃銅得到普遍應用。青銅是銅錫合金,比黃銅要早得多。《舊約》的銅要麼是黃銅,要麼是青銅。
         ● 申 8:9 中提到迦南地有豐富的銅鐵礦藏。約但河東有鐵礦、以東有銅礦、小亞細亞有銀礦,阿拉伯南方有金礦。

【伯二十八3】「人為黑暗定界限,查究幽暗陰翳的石頭,直到極處。」
  〔呂振中譯〕「人探求到黑暗盡邊,將幽暗漆黑中的石頭,都勘察透到極處。」
  〔暫編註解〕本節指人用燈照明,深入礦穴去開採。
       為黑暗定界限。似乎還是指採礦。礦工掘入最黑暗的地方,把燈光或陽光帶到從來沒有亮光的地方。
     幽暗陰翳。見伯3:5注釋。
         ●「幽暗陰翳」:「死蔭黑暗」。
         ●「直到極處」:「徹底」、「完全」、「達至極點」。

【伯二十八4】「在無人居住之處刨開礦穴,過路的人也想不到他們;又與人遠離,懸在空中搖來搖去。」
  〔呂振中譯〕「在無人居住之城人刨開礦坑,足跡忘掉之地;懸空離人、搖來搖去的人。」
  〔暫編註解〕“懸在空中搖來搖去”可能描寫用筐子將工人吊進礦坑的情形。
       本節描述人利用吊籃下到礦井。
     「懸在 ...... 搖去」:可能指用吊籃進入礦井。
         刨開礦穴 (KJV版被譯為“洪水沖出”)。含義不明。約伯似乎還是指採礦的工藝,描述某種當時採用,現已失傳的挖掘礦井的方法。“洪水”一詞也可以指溪流,河水。
         ●「過路的人也想不到他們」:原文是「被腳遺忘」,意義是「被人的腳遺忘」,也就是「走過人們都不記得的地方」。
         ●「懸在空中搖來搖去」:原文只有「搖動」,意思是指人坐吊籃進入礦坑或橫越荒涼的山谷之情境。

【伯二十八5】「至於地,能出糧食,地內好像被火翻起來。」
  〔呂振中譯〕「輪到地、糧食由那而出;但地底下似乎被翻轉,像火捲起。」
  〔暫編註解〕「地內 ...... 翻起來」:也許當時人認為礦藏是火燒而形成的。
       能出糧食。約伯從採礦轉到種地。地裡不但產金銀銅鐵,還產糧食。
     好像被火翻起來。含義模糊。有人認為是指阿拉伯某些地區所開採的煤炭一類的燃料。如果是這樣,那就是指生產糧食的土地,深挖下去就是燃料。還有認為約伯是指下面幾節所提到的寶石。它們可能像炭火那樣發光。

【伯二十八6】「地中的石頭有藍寶石,並有金沙。」
  〔呂振中譯〕「地中石頭乃藏藍寶石之地;那裏也有金沙。」
  〔暫編註解〕藍寶石。是一種半寶石,可能就是現在的天青石(見出28:18)。
       6~11 人借自己的巧智慧從地裏開採寶石,但卻不能找到智慧(12~14節)。

【伯二十八7】「礦中的路鷙鳥不得知道,鷹眼也未見過。」
  〔呂振中譯〕「『礦苖的路、鷙鳥不知道,隼的眼不曾瞥見過;」
  〔暫編註解〕尋找寶石和貴重金屬的人所走過的路,連目光敏銳的鳥也沒有見過。
         ●「鷙鳥」:「攫食的鳥」,跟「鷹」意義相近。
       7-8  礦穴遠在荒地,連飛鳥和動物也未到過。

【伯二十八8】「狂傲的野獸未曾行過,猛烈的獅子也未曾經過。」
  〔呂振中譯〕「驕悍獸類不曾踹過;兇猛獅子不曾經過。」
  〔暫編註解〕尋找寶石和黃金的人所去的地方,連追逐獵物到最危險地區的獅子也不敢進入。

【伯二十八9】「“人伸手鑿開堅石,傾倒山根。」
  〔呂振中譯〕「『人伸手打硬石頭,使山根倒翻過來。」
  〔暫編註解〕這裡依然討論採礦。不論什麼困難,即使要劈開最堅硬的石頭,也無法阻擾採礦人從事自己的工作。
       9-10    雖然礦藏隱密,開鑿工程浩大,但人都能開採得到。

【伯二十八10】「在磐石中鑿出水道,親眼看見各樣寶物。」
  〔呂振中譯〕「他在磐石中劈開溝道;親眼看到各樣寶貝。」
  〔暫編註解〕鑿出。在採礦時,需要挖管道排走礦井裡的積水。
       寶物。他以銳利的目光尋找寶物的跡象。
     ●磐石中鑿出「水道」:應該譯為「坑道」、「隧道」。

【伯二十八11】「他封閉水不得滴流,使隱藏的物顯露出來。」
  〔呂振中譯〕「他封閉江河,不讓滴流、而使隱藏之物出來見光。」
  〔暫編註解〕封閉。可能指建造堤壩等在採礦時控制水。
       物。指深埋在地下的財寶,如黃金,寶石。這個比喻用得十分形象。約伯是要說明真正的智慧不是來自人間的科學或單憑研究。他所選擇的事例表現了人類的最高技藝和智慧,以及他所能透入的最深最黑暗的地帶。他們曾經鑽入岩層,封閉了噴泉,挖掘出埋藏了多世紀的財寶。但是,這一切都無法使他理解神政權的運作。
     ●「滴流」:原文是「哭泣」,形容水「滴流」的樣子。
         ◎這段特別強調人類挖掘寶貴礦物所用的技術與熱情,是遠超過動物所能理解的。下一段就說明即使是用這樣的技術與熱情,還是無法挖掘出智慧,用以顯示出智慧之難得。

【伯二十八12】「“然而,智慧有何處可尋?聰明之處在哪裡呢?」
  〔呂振中譯〕「『然而智慧在哪裏可尋到?明達之處在哪裏呢?」
  〔暫編註解〕約伯窮一人之力希望找出受苦的奧秘,曆述人企圖從滄海與深淵取得寶物,但無論怎樣搜尋總找不到那最偉大的寶藏一智慧,因為神的智慧不能用黃金寶石換取(19~21節)。
         約伯現在解釋他的比喻,目的是要說明智慧不是來自最精深的科學和人類最偉大的成就。
       12-19人所開採得來的寶石,斷不能購買智慧,因智慧的價值無可匹敵,且不易尋獲。

【伯二十八13】「智慧的價值無人能知,在活人之地也無處可尋。」
  〔呂振中譯〕「智慧的路〔傳統:它的價值〕無人知道,在活人之處也不得尋見。」
  〔暫編註解〕「智慧的價值」:智慧的道路。
       價值。希伯來語是`erek。七十士譯本是hodos(“途徑”),譯自希伯來語derek。這兩種解釋都可以。
     地。人類必須尋找更高的智慧來源。真智慧來自神的啟示。
         ●智慧的「價值」:「秩序」、「層次」、「價值」。

【伯二十八14】「深淵說:‘不在我內。’滄海說:‘不在我中。’」
  〔呂振中譯〕「深淵說:“不在我裏面”;洋海說:“不在我這裏”。」
  〔暫編註解〕深淵。希伯來語是tehom(見創1:2注釋);有時指示地下水(創7:11;申8:7)。意思是即使在深淵裡,也找不到真智慧。
       ●「深淵、滄海」:都是指「死亡、神秘、混亂、虛空」的地方,用來與「活人之地」對應。

【伯二十八15】「智慧非用黃金可得,也不能平白銀為它的價值。」
  〔呂振中譯〕「智慧不是用精金可換得的,也不能平白銀去抵價值。」
  〔暫編註解〕「黃金」:金條。
       在15-19節裡五次提到黃金,用了四個不同的希伯來詞語,暗示任何黃金都買不到智慧。

【伯二十八16】「俄斐金和貴重的紅瑪瑙,並藍寶石,不足與較量;」
  〔呂振中譯〕「用俄斐的金不足與評價,用寶貴水蒼玉和藍寶石也不能。」
  〔暫編註解〕“俄斐”。參看列王紀上九章28節的腳註。
       俄斐金。與前面表示“黃金”的詞不同。俄斐金被認為價值很高。關於俄斐,見王上9:28注釋。
     紅瑪瑙,並藍寶石。系半寶石。其含義可能於如今不同。
         ●「俄斐金」 :當時最高等的黃金。

【伯二十八17】「黃金和玻璃不足與比較;精金的器皿不足與兌換。」
  〔呂振中譯〕「金子和玻璃不足與比較,煉淨的金器也不足與兌換。」
  〔暫編註解〕「玻璃」:因十分罕有,上古認為珍品。
       黃金。見第15的注釋。玻璃。該詞原文在聖經別處沒有出現。本節可能指某種岩石晶體。
     ●「玻璃」:也可譯為「水晶」,古代的玻璃相當昂貴。埃及與腓尼基的玻璃器皿在當時頗負盛名。

【伯二十八18】「珊瑚、水晶都不足論;智慧的價值勝過珍珠(或作“紅寶石”)。」
  〔呂振中譯〕「珊瑚與水晶不足提說;取得智慧、勝得珍珠。」
  〔暫編註解〕珊瑚。希伯來語是Ra'moth。不清楚是指哪一種寶石。譯成珊瑚是根據猶太拉比的傳統。
       水晶。有譯本為珍珠。
     珍珠(或作紅寶石)。原文的確切詞義不明(見箴3:15;8:11;20:15;31:10;哀4:7)。
         ●「水晶」:原文是「結晶體」。

【伯二十八19】「古實的紅璧璽不足與比較;精金也不足與較量。」
  〔呂振中譯〕「古實的黃玉不足與比較,用淨金也不足與評價。」
  〔暫編註解〕“古實”。蘇丹,埃及以南地帶。
       「紅璧璽」:原文指黃色的玉石。

【伯二十八20】「“智慧從何處來呢?聰明之處在哪裡呢?」
  〔呂振中譯〕「『智慧從哪裏來?明達之處在哪裏呢?」
  〔暫編註解〕何處?既然智慧無法開採和購買,那麼何處可覓呢呢?本節為了強調,重提了12節的問題。這是本章的基本問題。
       20-28只有神曉得智慧,並擁有它。

【伯二十八21】「是向一切有生命的眼目隱藏,向空中的飛鳥掩蔽。」
  〔呂振中譯〕「是向眾生的眼目隱藏着的,向空中的飛鳥掩蔽着的。」
  〔暫編註解〕智慧是“隱藏”的,正如未發掘的珠寶一樣。
       地上和空中的居民,都無法回答這個問題。“一切有生命的”可能指動物世界,既指走獸,也指飛鳥。

【伯二十八22】「滅沒和死亡說:‘我們風聞其名。’」
  〔呂振中譯〕「因此“滅亡處”〔原文:亞巴頓〕和“死亡”說:“我們只耳聞所風聞的罷了”。」
  〔暫編註解〕「滅沒」:指陰間。
       滅沒。希伯來語是'abaddon(見伯26:6注釋)。約伯已經講述了科學的發現,裡面找不到真智慧。在礦井裡沒有;用金銀寶石買不到;鳥獸也不知道。於是前往“毀滅”和“死亡”的疆域尋找。但他們都無法給出令人滿意的回答,只說:“我們風聞其名”。
     ●「滅沒」:「毀滅之地」、「地獄」。
         ●「風聞其名」:原文是「藉耳朵聽到報告」,「間接聽說」的意思。
         ◎28:12-22這裡的意義是人類無法掌握、追尋或購買智慧,在活人與死人之地,都只間接聽說智慧的風聲,卻無法確實找到智慧。

【伯二十八23】「“ 神明白智慧的道路,曉得智慧的所在。」
  〔呂振中譯〕「『惟獨神明白到智慧的路,只有他知道智慧之所在。」
  〔暫編註解〕人類科學研究的範圍已經遠遠超過約伯的時代。他們甚至探索了原子的秘密。但約伯的話仍與當年一樣正確。真智慧只能來自神的啟示。
       ●神不是智慧,但了解、掌握智慧,這是約伯所信的神與當代其他信仰不同的地方。當代其他信仰常常把神等同於智慧。

【伯二十八24】「因他鑒察直到地極,遍觀普天之下。」
  〔呂振中譯〕「因為他鑒察到地儘邊,他遍看普天之下;」
  〔暫編註解〕說明神無處不在,無所不知。神的眼光是沒有局限,沒有偏見的。祂看到人類所看不到的東西。

【伯二十八25】「要為風定輕重,又度量諸水。」
  〔呂振中譯〕「而為風定輕重,按分量支配眾水。」
  〔暫編註解〕神控制大自然的一切, 例如“風”和“水”。
         「為風定輕重」:猶太人認為風是最輕的東西,它的重量也由神定斷。
         地上最難控制的因素——風和水,處在神的控制下。能為風定輕重,又度量諸水的主,是人類智慧的可靠源泉。
       25-26   大自然是神智慧的安排。

【伯二十八26】「他為雨露定命令,為雷電定道路。」
  〔呂振中譯〕「他為雨露立規矩,為雷電定路線。」
  〔暫編註解〕能控制雨露在主,完全有資格向人類顯示真理,和祂政權治理的原則。

【伯二十八27】「那時他看見智慧,而且述說;他堅定,並且查究。」
  〔呂振中譯〕「那時他看見智慧,便量算它;他立定它,並探察透它。」
  〔暫編註解〕本節用一系列動詞說明神與智慧的關係。祂理解和顯示智慧。智慧沒有其他的來源(見箴8:22-30)。它不是憑空得來的。神是智慧的歸納,因為祂是智慧的創始者。
       ●「述說」:「準確描述」、「精確數算」。
     ●「堅定」:指神「堅定」、「建立」智慧。

【伯二十八28】「他對人說:‘敬畏主就是智慧,遠離惡便是聰明。’”」
  〔呂振中譯〕「他對人說:“敬畏主、乃是智慧,遠離壞事便是明達。”』」
  〔暫編註解〕神是全知的,明白祂自己的一舉一動的意義和影響。祂照自己的旨意行動。人只要遠離惡、敬畏神,這便是他的智慧。這智慧不是人去追尋得來,而是神向人顯明的結果。智慧不是用來解答一切問題,而是用來相信神,遵行祂的話語(23~28節;箴一7)。《詩篇》說:“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一一一10)。
       真正的智慧是敬畏神和遠離邪惡。
     為本章之高潮,與第1章約伯敬畏神的態度互相呼應。
         約伯現在向聽眾指出本章的結論。智慧的什麼?就是“敬畏主”。必須承認祂,順從祂。謙卑,崇敬,尊重,愛慕,信靠──這些都是那超越屬世知識的智慧的要素。這不是知識性的,而是倫理性的,是一種生活準則。敬畏和正直是神的兩大要求。彌迦(見彌6:8)把這兩個品性解釋為待人公義和憐憫,對神存謙卑的心。參太22:36-40。
         ●敬畏「主」:這個字在此是約伯記中第一次出現。
         ●敬畏主就是「智慧」:此處的「智慧」沒有冠詞,前面的「智慧」都是有冠詞的。這裡的智慧可能指得是「實用的智慧」而非前面所指的「智慧的本體」。
         ◎神掌握智慧的本體,而人應透過敬畏主、遠離惡,這種順服的方式間接得著日常生活中實用的智慧。這一整章的思想,與傳道書相近,可參考 傳 12:13 。
         ◎約伯三友錯把神和約伯的遭遇硬是塞入自己頭腦已有的理論架構中,以致縮小了神所擁有的智慧與約伯的可敬德性。約伯有效的反駁朋友的立論,說明神不一定照報應的法則行事。但他卻拒絕讓神有自由不照報應的法則行事,反倒要求神必須基於報應法則宣告他無罪,並且為他辨白。

【暫編註解資料來源】
《啟導本聖經註釋》․《雷氏研讀本聖經註釋》․《串珠聖經註釋》․《SDA聖經注釋》․《蔡哲民查經資料》․

※以上內容摘錄自『查經資料大全』,更多相關內容,請上 http://www.ccbiblestudy.org/index-T.htm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