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埔教會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搜索
查看: 349|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士師記】第一章 [複製鏈接]

Rank: 9Rank: 9Rank: 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6-6-4 09:54:42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內容綱要

【屬靈生活中得勝的秘訣(一1~15)】
   一、求問耶和華(1)——不要倚賴人過於依靠主,要學習在屬靈的追求上「自立」,學習求問主,與祂交通。
   二、同心合力(3)
   三、切實行動(4~8)
——《新舊約輔讀》

【失敗的前因(一16~36)】
   一、猶大支派的勝利(17)──他們的勝利在於他們把敵人「盡行毀滅」
   二、耶和華同在(19、22)──猶大家和約瑟家在戰爭上取得勝利,當然是由於神與他們同在
   三、以色列人沒有把敵人完全消除(19、21、27)
   四、以色列人只顧跟前利益而沒有把迦南人全部趕走,其中一個原因,就是迦南人可充當他們的廉價勞工
——《新舊約輔讀》


逐節詳解

【士一1】「約書亞死後,以色列人求問耶和華說:“我們中間誰當首先上去攻擊迦南人,與他們爭戰?”」
   〔呂振中譯〕「約書亞死了以後,以色列人求問永恆主說:『誰要為我們先上去攻擊迦南人,和他們交戰呢?』」
   〔暫編註解〕“求問耶和華”:可能由祭司使用方在決斷胸牌利的烏陵和土明來尋求神諭(參出二十八30;書七14;十四6;士二十18)。求問的聖所可能在約書亞設有總部的吉甲或中心聖所之所在地示羅,但吉甲的可能性較大(書十四6)。
         約書亞的死,標誌另一個時期的結束,正如先前摩西之死一樣(書一1)。“求問耶和華”。也許借烏陵和土明。參看出埃及記二十八章30節的腳註。“迦南人”。包括迦南地的各個種族。
         學者對這上半節(「約書亞死後」)與下文的關係有不同見解:1 與下文(1:1下-2:5)銜接,表明各支派在約書亞死後攻取自己先前抽籤所得的地業。2 與下文不銜接,只是整本書的導言,指出本書記載約書亞死後以民在迦南的情況。
         約書亞的死亡,是約書亞記最後一章的內容重點 書 24:29-31 ,士師記一開始就由約書亞的死亡接續寫起。
         「約書亞死後」:這句話有兩派不同的見解,一則認為這句話與 ( 1:1-2:5 )銜接,表明各支派在約書亞死後攻取先前抽籤所得的地業;另一派認為這句話與與下文並不銜接,只是作為整本士師記的導言,指出士師記是在記載約書亞死後以色列民在迦南的情況。
         以色列人求問誰該帶頭上去攻打以色列人,求問神諭的方式我們不知道,可能透過烏陵和土明向耶和華求問( 民 27:21 ),烏陵和土明應該是小而平、上面刻了字的寶石,就像現代的骰子。這個方式在遠古近東地帶相當流行。就連新約時代,五旬節神的靈降臨眾人以前的信徒也採用類似的方法求問神 徒 1:24-26 。參 箴 16:33 「籤放在懷裡,定事由耶和華。」
         「上去」:「上升」、「上去」。可能指「往高地去」也用來指「上戰場」。
         1-8  猶大與西緬二支派合力在比色贏得第一仗:前者跟著奪得耶路撒冷,可能他們沒有移居那裡,於是稍後耶布斯人遷入居住(參21)。
         本書承接《約書亞記》二十四29~33的記敘。約書亞雖然帶領以色列人征服了迦南地,但沒有消滅全部迦南人,剩下來的又逐漸強大起來。新一代的以色列人因此須設法征服當日未完全取得的土地。
         本章載有極富歷史價值的資料,有不少為他處所無者。1~7節講猶大與西緬二支派聯手向南發展,去取得仍由迦南人居住的南部土地。他們先後佔領了耶路撒冷(8節)、希伯侖(10節),又由俄陀聶取得底璧(基列西弗11~15節),再深入西南部(16~17節)。這時,“約瑟家”(以法蓮與瑪拿西支派)也奪得伯特利(22~26節)。
         本章21~34節忠實記述便雅憫等七個支派並未完全取得抽籤分配到的土地,與約書亞記》十五63;十六10及十七11~13所記一致。二一11~15與《約書亞記》十五15~19幾乎完全相同。
         本章所記大約為發生在主前1400至1100年間的事,恰在中國周室初興時期。士師、時代究有多長,因不少士師在同一時期的不同地點工作,2~16章的年代必多重複,故只能約略推算。
         士師記第一章主要在說明解釋士師記這段期間出現混亂情勢的原因在於他們的不順服,並未將敵人趕走還拜偶像與外邦人通婚,以致於不能全然獲取得地的祝福。
         1:1下-2:5  攻取迦南地:約書亞生前帶領以民攻打迦南,只是攻打頑強的迦南人,各支派抽籤而得之地,仍須各自去佔領。

【士一2】「耶和華說:“猶大當先上去,我已將那地交在他手中。”」
   〔呂振中譯〕「永恆主說:『猶大要上去;看吧,我已把那地交在他手中了。』」
   〔暫編註解〕士師記一開始就提到猶大支派,讓人不由得想起以色列王國初期就是猶大支派統治,因此士師記更可能是以色列王國初期寫成的。

【士一3】「猶大對他哥哥西緬說:“請你同我到拈鬮所得之地去,好與迦南人爭戰;以後我也同你到你拈鬮所得之地去。”於是西緬與他同去。」
   〔呂振中譯〕「猶大對他哥哥西緬說:『請同我上去、到我拈鬮可得的地去,我們好和迦南人交戰;以後我也可以同你到你拈鬮可得的地去』;於是西緬和他同去。」
   〔暫編註解〕西緬支派的土地在劃給猶大支派的土地內(書十九1~9),都在南部。“拈鬮所得之地”參《約書亞記》十四2;十五1~12.
         “猶大對……西緬說”。各支派以其祖先為稱號。猶大已經分得一片大的土地(參看書一五1~12的腳註),西緬事實上已合併在猶大裏面(參看書一九1~9的腳註)。
         猶大與西緬均為利亞所出(參創29:33-35),關係密切;而且西緬支派分配得的地是在猶大支派境內(參串四),因此,兩支派合作不無理由。
         「西緬」:與猶大同是「利亞」所生 創 29:33-35 ,地業位於猶大地業之間 書 19:1-9 。

【士一4】「猶大就上去。耶和華將迦南人和比利洗人交在他們手中,他們在比色擊殺了一萬人。」
   〔呂振中譯〕「猶大就上去;永恆主把迦南人和比利洗人交在他們手中;他們在比色擊敗了一萬人。」
   〔暫編註解〕“比利洗人”:以色列人未入迦南前已住在那裡的七個民族之一(書三10~11;參創十五20),比色所在地不詳,聖經中只有《撒母耳記上》十一8提到此名;掃羅王曾在此集結軍隊,解救基列雅比之圍。
         “比利洗人”也許是一個跟迦南人不同的種族。
         「比色」:可能在基色附近,是耶路撒冷西北偏西的地方。
         「比色」:字義是「閃電」的意思,後來掃羅在那裡召集以色列人撒上 11:8 。掃羅召集百姓的地點在示劍東北,不過猶大的地業應該是在耶路撒冷以南,所以是不是有另一個比色?就無法確定了。
         「迦南人」:指迦南地的原有居民,有時也特指「佔據山谷和海岸平原」的迦南地原有居民。「亞摩利人」則指著「佔據山地」的人迦南地原有居民。
         「比利洗人」:字義是「村莊的居住者」,此民族的身份不詳。在此跟迦南人相提並論,表示他們也是此地的居民。

【士一5】「又在那裡遇見亞多尼比色,與他爭戰,殺敗迦南人和比利洗人。」
   〔呂振中譯〕「他們在比色遇見了亞多尼比色〔或譯:亞多尼洗德〕,和他交戰,擊敗了迦南人和比利洗人。」
   〔暫編註解〕「亞多尼比色」:字義是「比色是我的主」,很可能是「比色的君王」。

【士一6】「亞多尼比色逃跑,他們追趕,拿住他,砍斷他手腳的大拇指。」
   〔呂振中譯〕「亞多尼比色逃跑;他們追趕他,把他抓住,砍斷他手腳的大姆指。」
   〔暫編註解〕砍斷戰俘手腳上的大拇指是古代近東一種殘忍的刑罰,不只侮辱,也使之失去作戰能力。這種刑罰用在亞多尼比色身上,可能還寓有廢除其王的神聖地位之意。從前亞倫承接祭司聖職,須把血抹在右耳垂和右手與右腳大拇指上。
         「砍斷他手腳的大姆指」:可能是「使其無法有效的使用武器」,不過由於迦南王同時也有祭司的身份創 14:18 因此砍斷大姆指就使得他無法進行祭司的職分,廢棄其祭司的身份。當時的諸王用來刑罰仇敵,奉為復仇法則之圭臬。
         6~7 許多迦南細小城邦的“七十個王”。砍斷“手腳的大拇指”有兩個目的:以示貶黜,及失去使用兵器的能力。

【士一7】「亞多尼比色說:“從前有七十個王,手腳的大拇指都被我砍斷,在我桌子底下拾取零碎食物。現在 神按著我所行的報應我了。”於是他們將亞多尼比色帶到耶路撒冷,他就死在那裡。」
   〔呂振中譯〕「亞多尼比色說:『從前有七十個王、手腳的大姆指都被我砍斷、常在我桌子底下撿食物;我怎樣行,神怎樣報應我了。』他們將亞多尼比色帶到耶路撒冷;他就死在那裏。」
   〔暫編註解〕迦南地由許多小城邦組成,每城都設有王。“七十”是個概數,有“眾多”之意(參九5耶路巴力的七十個兒子;王下十7王的七十個兒子)。
         “桌子底下拾取”:把人當狗,極盡侮辱能事。
         「七十」:很可能不是實數,只是比喻眾多之意。亞多尼比色對待敵人異常殘酷(這本是古代近東的習俗),最後也受到同樣報應。
         猶大人將他帶返耶路撒冷處決,以殺一警百之效。
         「七十個王」:誇飾法,表示數目極多。
         「在我的桌子底下」:指出亞多尼比色對於這些戰敗的王對狗一樣的對待。( 太 15:27 )
         「神」按著我所行的報應我:這個「神」雖然是陽性複數,但還是無法確認到底是不是「耶和華」。
         「耶路撒冷」:別名「耶布斯」 士 19:10-11 。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西元前3000年就已經存在了。 書 18:28  耶路撒泠在後約書亞時期被分配給便雅憫支派。
         猶大人將亞多尼比色帶回耶路撒冷有殺一儆百的效果。

【士一8】「猶大人攻打耶路撒冷,將城攻取,用刀殺了城內的人,並且放火燒城。」
   〔呂振中譯〕「猶大人攻打了耶路撒冷,將城攻取,用刀擊殺了城裏的人,放火燒城。」
   〔暫編註解〕耶路撒冷在猶大與便雅憫邊界上,位於便雅憫支派屬地境內(書十八28)。猶大幫助便雅憫攻打耶路撒冷,並未完全取得此城(21節;十九10~12);要到大衛時代,才完全佔領(撒下五6~10)。
         耶路撒冷只是暫時和部分被攻取(比較21節和書一五63的腳註)。
         與 士 1:21  書 15:63 似乎有所矛盾,但這有可能是猶大人協助便雅憫支派奪取耶路撒冷後,沒有對耶布斯人「滅絕淨盡」(有殺,但沒有殺光)。

【士一9】「後來猶大人下去,與住山地、南地和高原的迦南人爭戰。」
   〔呂振中譯〕「後來猶大人下去,和住山地南地和低原的迦南人交戰。」
   〔暫編註解〕“山地”為希伯侖以北屬猶大支派土地,海拔逾一千公尺。“南地”又叫尼革,為南部乾燥草原。“高原”應譯為“低原”,指猶大西南山坡地帶。
         “山地”。猶大的山脈,包括耶路撒冷(高2,500英尺或762米)和希伯崙(高3,040英尺或926米)。“南地”(Negev)。從希伯崙以南開始的半沙漠地帶。“高原”(Shephelah)。位於沿海平原與猶大山脈中間的丘陵地帶,以色列人與非利士人的多場戰役都在這裏進行。
         「山地」:在耶路撒冷和希伯侖之間。
         「南地」:為半乾旱地帶,在希伯侖與加低斯中間。
         「高原」:應作丘陵(示非拉),巴勒斯坦中央山脈與沿海平原之間較低之山麓地帶。
         「山地、南地、高原」:指迦南地南部的三個地理區域。
         「山地」:指巴勒斯坦中央山脈位處水平線以上至少900公尺的城邑,耶路撒冷和希伯崙之間。
         「南地」:為半乾旱地帶,在希伯崙與加低斯巴尼西中間,就是指希伯崙以南乾燥的地帶,包括別是巴以及加低斯巴尼西。
         「高原」:應作「丘陵」,指示非拉(或作薩非拉),泛指沿海平原與中央山脊之間的較低的山麓地區。

【士一10】「猶大人去攻擊住希伯侖的迦南人,殺了示篩、亞希幔、撻買。希伯侖從前名叫基列亞巴。」
   〔呂振中譯〕「猶大人去攻擊住希伯崙的迦南人,擊殺了示篩、亞希幔、撻買;希伯崙從前名叫基列亞巴。」
   〔暫編註解〕「示篩、亞希幔、撻買」:這是迦勒在希伯崙趕出的三個亞納族族長 士 1:20  民 13:22  書 15:14 ,迦勒應該是猶大人的領袖。
         「希伯崙」:字義是「聯合」、「同盟」,位於耶路撒冷南方30公里左右。亞伯拉罕曾在此築壇 創 13:18 ,大衛作王的前七年以該城為猶大國首都 撒下 5:5 。
         「基列亞巴」:意思就是「亞巴的城」,「亞巴」是亞納族人的始祖,字義是「第四」的意思。民 13:33  書 14:15  15:13
         10~15看《約書亞記》十五13~19注。

【士一11】「他們從那裡去攻擊底璧的居民。底璧從前名叫基列西弗。」
   〔呂振中譯〕「他們從那裏去攻擊底壁的居民;底壁從前名叫基列西弗。」
   〔暫編註解〕「底壁」:猶大山地的一座城,位於希伯崙的西南方十一公里左右。底璧即今日的「特比美心廢丘」(Tell Beit Mirsim),是考古重鎮,也是堅固城。西元前1220年左右毀於火災。後來不斷有人居住,不過住民的建築與文化水準均大不如前。可能是一座十分堅固的城池,足以讓迦勒承諾將自己的女兒押撒賜給那奪取這城的人。
         「基列西弗」:「書本之城」或「紀錄之城」的意思,可能是當地的行政文化中心。也可能跟當時美索不達米亞的大城市一樣擁有大量圖書資料。

【士一12】「迦勒說:“誰能攻打基列西弗,將城奪取,我就把我女兒押撒給他為妻。”」
   〔呂振中譯〕「迦勒說:『誰能攻擊基列西弗,將城攻取,我就把我女兒押撒給他為妻。』」
   〔暫編註解〕迦勒的事可看《民數記》十四6~9及《約書亞記》十四6~15。古時女兒為父親的財產,可以賜給有戰功的人(參出二十一7;撒上十八27)。
         「迦勒」: 民 32:12 中被稱為基尼洗族耶孚尼的兒子,基尼洗族字義是是「基納斯的後裔」,在 創 36:11 中「基納斯」是以東人的宗族(以掃的後裔)。值得注意的是,迦勒和俄陀聶出身以東族,卻分別是窺探迦南地的首領和攻城掠地的勇士,表示當時的社會不分階層貴賤。
         12~13 關於“俄陀聶”的勝利,參看約書亞記十五章13至19節的腳註。

【士一13】「迦勒兄弟基納斯的兒子俄陀聶奪取了那城,迦勒就把女兒押撒給他為妻。」
   〔呂振中譯〕「迦勒的兄弟、那比他小的、基納斯的兒子俄陀聶攻取了那城,迦勒就把女兒押撒給他為妻。」
   〔暫編註解〕「迦勒兄弟基納斯的兒子」:原文中俄陀聶可能是加勒的姪子或幼弟。
         對於一個女子的愛情尚且能使人如此捨生忘死,奮勇向前,對神的愛將如何更加激勵人不畏艱險呢?

【士一14】「押撒過門的時候,勸丈夫向她父親求一塊田。押撒一下驢,迦勒問她說:“你要什麼?”」
   〔呂振中譯〕「押撒過門的時候,慫恿丈夫向她父親求塊田地;押撒一下驢,迦勒就問她說:『你要甚麼?』」
   〔暫編註解〕押撒過門的時候。押撒和其他婦女兒童顯然遠離戰區,留在安全的地方。但現在父親要她在眾目睽睽之下嫁給俄陀聶,以表彰他的勇氣,為部隊樹立榜樣。當時都是由父母來安排女兒的婚事。但是只要不濫用這個習俗,父母還是不會強迫女兒嫁給自己所不喜歡的人的(創24:57)。
         勸丈夫向她父親求一塊田。15節則說她自己向她父親求一塊田。七十士譯本的譯文似乎更自然一些:“丈夫勸她向父親求一塊田”。但本節的意思是他要求丈夫准許她向父親求一塊田,或權丈夫向父親要。
         押撒一下驢。押撒尊敬她的父親,所以下驢同他說話。在今日貝督因人的習俗依然要求晉見族長的人必須下馬步行前往。

【士一15】「她說:“求你賜福給我。你既將我安置在南地,求你也給我水泉。”迦勒就把上泉下泉賜給她。」
   〔呂振中譯〕「她說:『請將一件祝福禮給我;你既給我住南地,求你也給我一塊有水的盆地。』迦勒就把上盆地和下盆地都給了她。」
   〔暫編註解〕押撒要求父親給她水泉作為嫁妝,因為南地氣候乾旱。
         為何押撒會跟父親要求水泉乃是因為水泉對於南部乾燥之地(此處是押撒已經從父親那裡接受的田土範圍)極為重要。這裡的水泉可以是指位於希伯崙西南的斯爾得底比(Sel ed-Dilbe)之儲水池或水庫,或者這些水泉是指在特畢美森廢丘(Tell Beit Mirsim)用來灌通地面的坑道水。
         這裡顯出押撒的能力,一面透過丈夫取得田地,又透過自己取得水源。

【士一16】「摩西的內兄(或作“岳父”)是基尼人,他的子孫與猶大人一同離了棕樹城,往亞拉得以南的猶大曠野去,就住在民中。」
   〔呂振中譯〕「摩西的岳父是基尼人,他的子孫和猶大人一同離開了棕樹城,上亞拉得那裏的南地猶大的曠野去,和族民同住。」
   〔暫編註解〕基尼人是摩西岳父(一作內兄)何巴的後裔(出二16;士四11),與以色列人一同進入迦南(民十29~31),住在南地的曠野中。希伯來傳統說他們的遠祖為土八該隱,因為基尼人以打造各樣銅鐵利器為業(創四22),此時在希伯侖東南的亞拉得開礦冶銅。他們熟悉曠野情況,又能製造利器,為以色列人在新土上作戰,建立國家所不可少的幫手。
         以色列人的歷史上常提到這個民族(四11;五24;撒上十五6;二十七10;三十29)。殺死夏瑣將軍西西拉之婦人雅億就是基尼人希百的妻子(四11,17)。
         “棕樹城”為耶利哥城的別稱,看《申命記》三十四3;《約書亞記》二1注。
         “基尼人”。葉忒羅。參看民數記十章29至32節的腳註。“棕樹城”。耶利哥。參看約書亞記六章26節的腳註。
         「亞拉得」:位於希伯侖以南廿四公里(十五英里)。
         「基尼人」:是游牧民族,這名稱意指「金工工人」,與亞瑪力人關係密切 撒上 15:6 。這裡提及他們是因為他們曾經聯同以色列共求應許之地  民 10:29-34 。
         「棕樹城」:可能是指「耶利哥城」或指死海南端的一座城。
         「亞拉得」:位於希伯崙的南方約26公里處。是一處軍事要點。現今這是一個很理想的務農地區,這地牢靠在一個小山之上,且這小山處於一個闊大而又稍微陡斜的平原之中,其強健的土堆能夠抵禦人為和天然環境故意的破壞。

【士一17】「猶大和他哥哥西緬同去,擊殺了住洗法的迦南人,將城盡行毀滅,那城的名便叫何珥瑪。」
   〔呂振中譯〕「猶大和他哥哥西緬一同去,擊殺了住洗法的迦南人,把那城盡行毀滅歸神。那城的名字便叫做何珥瑪〔即:「被毀滅歸神的」的意思〕。」
   〔暫編註解〕何珥瑪在《民數記》二十一1~3說是亞拉得的別稱,義為“毀滅”,因亞拉得王和北上的以色列人在曠野戰爭失敗,後者將亞拉得城盡毀而得名。本節所記洗法被毀亦取名何珥瑪,則洗法可能就是亞拉得。事實上,洗法為“瞭望台”之意,本屬通用名詞。
         「洗法」:位於希伯侖之西南卅二公里(二十英里)。
         「洗法」:這城正確的位置仍未得到具體的證實,應位於別是巴境內。這城曾致力參與外邦人偶像的崇拜並與以色列為敵,原屬西緬所獲分之地( 書 19:4 ),所以猶大聯合西緬一起攻擊這城,並在將這城完全破壞後( 1:17 ) 將這城稱為「何珥瑪」。
         「盡行毀滅」:特指「聖戰式的毀滅」。一切的人口和牲口都要殺滅,可燃燒的貨物都要燒毀,不可燒的金屬器物要全部奉獻給神。 申 7:2  20:16-18 中要求以色列人要將迦南人「滅絕淨盡」,但以色列人僅有在此處與 士 21:11 中實行這樣的政策。此字的原文音譯就是「何珥瑪」。結果一個應該普遍實行的政策,卻因很少實施,所以被「滅絕淨盡」的洗法反而可以被改名「何珥瑪」。

【士一18】「猶大又取了迦薩和迦薩的四境,亞實基倫和亞實基倫的四境,以革倫和以革倫的四境。」
   〔呂振中譯〕「猶大又攻取了迦薩和迦薩四境,亞實基倫和亞實基倫四境,以革倫和以革倫四境。」
   〔暫編註解〕迦薩、亞實基倫和以革倫是非利士人在地中海東岸的大城。迦薩在南,靠近埃及。猶大人所取得的只是山地,沿海平原土地仍在非利士人手中(19節)。到參孫時代,非利士人開始強大(十四19;十六1;比較撒上五10),成為大患。
         “迦薩……亞實基倫……以革倫”。非利士人主要的沿岸城市。
         「迦薩」、「亞實基倫」和「以革倫」:在沿海平原,屬非利士人所有(見2:3注)。
         「迦薩....亞實基倫....以革倫」:這是非利士五大城中的三大城,位於沿海平原上。不過當時非利士人可能還沒遷移到此處。
         18~36從本節至36節,為各支派攻取分得的土地的綜合記述。

【士一19】「耶和華與猶大同在,猶大就趕出山地的居民,只是不能趕出平原的居民,因為他們有鐵車。」
   〔呂振中譯〕「永恆主和猶大同在,猶大就取得了山地;只是不能把山谷的居民趕出,因為他們有鐵車。」
   〔暫編註解〕迦南人在物質文明發展上可能比以色列人還進步,作戰而用上“鐵車”(可能是一種用鐵作軸和用鐵皮包輪的木制戰車),便是一個證明。遇到這種強敵,而又在信仰上一再退讓,例如與迦南人締約,容許其拜偶像的風俗存在(二1~2),而本身又不能持守所信,反在道德上敗壞(二17),便給了四周的異族坐大的機會,無力把他們趕走(21,27,29~31節)。而亞摩利人且逼得但人後來要向北遷徙(十八章)。
         “鐵車”(有鐵器裝配如車軸的木車)是以色列人敗仗的軍事原因,但不遵從神的命令是屬靈方面的原因(二1~3)。
         以色列人在山地的戰役是成功的;但在平原上卻遇上不少困難,因為迦南人已踏入鐵器時期,擁有鑄鐵的技術,能製成堅硬的鐵車,而以色列人仍活在銅器時期。鐵車的架構用鐵裝配,車身則用木和皮革製成。不過,以色列人不能戰勝的原因主要不是武器問題,而是信心問題(參串14)。
         「鐵車」:就是指「戰車」,這最初是由「海民」引進巴勒斯坦,非利士人就是擁有戰車的海民之一。當時剛進入鐵器時代,鐵可能只用在戰車的某一部份,而非全車都是鐵。迦南人、非利士人很早就從赫人身上曉得鑄鐵的秘密,而且很謹慎保持他們的優勢( 撒上 13:19-22 )。以色列人則是一直到了大衛時才脫離青銅器時代晚期。
         1:19 是一個很重要的記載,闡述耶和華為猶大支派帶來勝利,幫助他們佔據山區;但猶太人始終沒能將平原的迦南人趕出乃因為敵人擁有鐵車。儘管如此,神仍應許他們獲勝( 申 20:3-4 ),所以猶大人的失敗可被理解為以色列人缺乏信心的表現。
         猶大的軍事行動大致上是勝利的,不過似乎還是敗在軍事武器遠超過他們的平原居民手中。

【士一20】「以色列人照摩西所說的,將希伯侖給了迦勒,迦勒就從那裡趕出亞衲族的三個族長。」
   〔呂振中譯〕「以色列人照摩西所說過的、將希伯崙給了迦勒;迦勒就從那裏把亞衲人的子孫三族系趕出。」
   〔暫編註解〕關於“亞衲族”,參看民數記十三章33節的腳註。
         1:20 承接 1:19 ,相同的事績記在約書亞記中  書 15:13-14 。

【士一21】「便雅憫人沒有趕出住耶路撒冷的耶布斯人,耶布斯人仍在耶路撒冷與便雅憫人同住,直到今日。」
   〔呂振中譯〕「至於住耶路撒冷的耶布斯人、便雅憫人卻沒有把他們趕出;於是耶布斯人和便雅憫人就同住在耶路撒冷、直到今日。」
   〔暫編註解〕耶路撒冷城屬於便雅憫支派(參書18:16),與猶大支派領土僅一谷之隔,故此與猶大支派占地的戰爭並提。
         「耶布斯人」:這是迦南人的一支,由約書亞到大衛時期,這一族人一直佔據耶路撒冷 書 15:63  撒下 5:6-10  24:16 。
         這裡與 1:8 看似矛盾,不過很可能耶路撒冷、非利士的三大城都曾經被以色列人攻打下來,但是後來又被奪回去。尤其非利士人也大約西元前1200年才進入巴勒斯坦,可能以色列人先奪取沿海的城市後來又被非利士人奪去。
         「直到今日」:不見得是大衛攻陷耶路撒冷( 撒下 5 ,約西元前九九三年)以前的日子,因為大衛攻陷耶路撒冷以後,仍允准他們住在那裡 (參 撒下 24:16 )。

【士一22】「約瑟家也上去攻打伯特利,耶和華與他們同在。」
   〔呂振中譯〕「約瑟家也上去攻打伯特利;永恆主和他們同在。」
   〔暫編註解〕“約瑟家”指以法蓮和河西瑪拿西兩個支派。
         “約瑟家”。即以法蓮和瑪拿西支派。如今行動集中在巴勒斯坦中部。關於“伯特利”,參看創世記二十八章19節。
         「約瑟家」:指以法蓮和瑪拿西。
         「伯特利」:位置與「艾城」相當接近。 書 8:9,12 這城座落於便雅憫與以法蓮的邊界,雖屬於便雅憫人獲分之地,但因為伯特利強行進入以法蓮的領土,於是以法蓮便攻擊這城。
         對以色列來說,攻佔伯特利是相當重要的,因為此地是神向雅各顯現之地,雅各並立即將這地的原名稱「路斯」改為「伯特利(神之家)」(創 28:10-19 )。

【士一23】「約瑟家打發人去窺探伯特利。那城起先名叫路斯。」
   〔呂振中譯〕「約瑟家打發了人去窺探伯特利。那城從前名叫路斯。」
   〔暫編註解〕伯特利在以法蓮和便雅憫二支派地業的分界處(書十六2;十八13)。伯特利原名路斯(創二十八19),但《約書亞記》十六2有“從伯特利到路斯”一語,說明並非同一地方的名字。路斯或為伯特利城的一個敬拜所在。考古學家發現此城有主前十三被毀遺跡,或為此次戰事的結果。
         “窺探”即偵察。
         他們在攻城以前先進行充分的偵察,以尋找克敵制勝的最佳途徑。本節還說明那城起先名叫路斯。希伯來人佔領該城以後,又重新將之命名為伯特利,以紀念雅各在這裡的經歷(創28:10-22)。新城顯然不建在舊城的地點上。因為在《約書亞書》中,這兩個城市是分開描述,但又是毗連的(住16:2)。該城原屬便雅憫支派,但靠近以法蓮的邊界(書18:13,21,22)。

【士一24】「窺探的人看見一個人從城裡出來,就對他說:“求你將進城的路指示我們,我們必恩待你。”」
   〔呂振中譯〕「偵探看見一個人從城裏出來,就對他說:『請把進城的路指示我們,我們就恩待你。』」

【士一25】「那人將進城的路指示他們,他們就用刀擊殺了城中的居民,但將那人和他全家放去。」
   〔呂振中譯〕「那人把進城的路指示他們,他們就用刀擊殺了城裏的人,們將那人和他全家放走。」
   〔暫編註解〕1:25 是根據  申 20:16-17  向這地執行清洗的工作,目的是要確保以色列人不會習染迦南人不道德習俗所帶來的腐敗  申 7:1-5 。

【士一26】「那人往赫人之地去,築了一座城,起名叫路斯。那城到如今還叫這名。」
   〔呂振中譯〕「那人往赫人之地去,建造了一座城,起它起名叫路斯;直到今日、那城還叫這名。」
   〔暫編註解〕“赫人之地”在亞述人記錄中,包括巴勒斯坦和敘利亞(比較書一4),範圍甚廣,此處所說“路斯”的位置無法確定。
         “赫人之地”。北方的敘利亞(比較書一4)。
         「赫人」:是印歐民族的一支,西元前1800-1200年在小亞細亞及敘利亞建立一個強大的國家。考古學家發現,以色列先祖與摩西時期的律法與風俗與赫人有許多相似之處,特別是赫人宗主國與藩屬國所立的盟約,使我們更瞭解以色列早期的歷史。

【士一27】「瑪拿西沒有趕出伯善和屬伯善鄉村的居民,他納和屬他納鄉村的居民,多珥和屬多珥鄉村的居民,以伯蓮和屬以伯蓮鄉村的居民,米吉多和屬米吉多鄉村的居民。迦南人卻執意住在那些地方。」
   〔呂振中譯〕「瑪拿西也沒有趕出伯善和屬伯善廂鎮的居民,他納和屬他納廂鎮的居民,多珥和屬多珥廂鎮的居民,以伯蓮和屬以伯蓮廂鎮的居民,米吉多和屬米吉多廂鎮的居民;這些迦南人執意住在那地。」
   〔暫編註解〕這些城邑都在耶斯列平原,五城形成迦南地北邊從東到西保衛中央平原的防禦據點,此時或像當年亞摩利人五王聯盟(書十章)一樣,共抗以軍。
         這些城市從東至西沿艾斯杜倫平原形成迦南人的防禦要塞。
         1:27 提及瑪拿西未能將城邑奪取實在是一件相當重要的事情,因為這些迦南的城邑位於山區通往中央平原的通道控制處,這些通道由南至北位於貿易往來的主要路線,迦南人仍留在這些山谷之中雖然是因為他們使用鐵車,但他們所佔據的城邑可使他們與以色列分隔。
         「伯善」:控制約但河谷和耶斯列谷之間的要塞。直至蘭塞三世(西元前一一七五至一一四四年)以前,這裡都是埃及的駐軍之處。
         「以伯蓮」:控制以斯德倫谷南部通往示劍及伯特利的出口。
         「他納」:位於米吉多東南8公里處。是從沙崙平原進入山區的主要路線,控制向海大道(Via Maris,由「耶斯列谷」通往「沙崙平原」)沿線。
         「米吉多」:與「他納」共同控制以斯德倫平原西南通往多珥的道路(向海大道)。
         「多珥」:位於地中海沿岸,迦密山以南。
         「執意」:「下決心」。
         27-36  以民並沒有將迦南人完全趕出:從民34:3-5看來, 神為其選民所定迦南地之邊界,這時除了南部穩握在手外,其餘東、西部和北部之地以民仍未奪得。不過,後來到以民鞏固了自己的領土後,就控制了先前未能佔領的外族城邑,又強迫居民進貢,甚至要他們服徭役。

【士一28】「及至以色列強盛了,就使迦南人作苦工,沒有把他們全然趕出。」
   〔呂振中譯〕「到以色列強大了,就使迦南人作苦工,沒有把他們全部趕出。」
   〔暫編註解〕“作苦工”亦作“強迫勞動”,是一種徵調輪流服苦役的制度,既說“及至以色列強盛了”,當指後來發生的事。這一帶的迦南人到大衛時代才出現有組織的服苦役,故本節或為編者所加注腳。
         “使迦南人作苦工”。另參看第30、33節。
         1:28 顯出責備的意思,因為神命令以色列人要將迦南人滅絕盡淨,而以色列人軍力不行時當然不能怎樣,但軍力足夠時他們卻貪圖迦南人的勞力,只要他們服苦役,沒有將之「全然趕出」。事實上迦南人已經全然敗壞了,以致神要透過以色列人審判迦南人。申 9:3-6  20:16-18 。結果以色列人沒有遵行這個命令,下場就是國破家亡。

【士一29】「以法蓮沒有趕出住基色的迦南人。於是迦南人仍住在基色,在以法蓮中間。」
   〔呂振中譯〕「以法蓮也沒有把住基色的迦南人趕出;於是迦南人仍住在基色、在以法蓮中間。」
   〔暫編註解〕基色在近海平原上,位於從海港約帕到耶路撒冷的大道中間,是個重要的城邑,屬以法蓮支派。後來所羅門藉埃及法老的兵力才完全控制其地(王上九15~19)。
         本節說“迦南人仍住在基色”,證明本書寫于所羅門王以前。
         1:29 進一步說明以色列人除了不能將居住在其中的迦南人趕出之外,甚至與迦南人混合的趨勢已經蔓延到全地。
         「基色」:位於耶路撒冷以西29公里處。埃及碑文數度提到此地,顯見該城為重要城邑。以色列人之所以能有此城,是因為埃及法老攻陷此城,殺光其中的百姓,作為女兒嫁給所羅門的嫁妝。 王上 9:15-17

【士一30】「西布倫沒有趕出基倫的居民和拿哈拉的居民。於是迦南人仍住在西布倫中間,成了服苦的人。」
   〔呂振中譯〕「西布倫沒有趕出基倫的居民和拿哈拉的居民趕出;於是迦南人仍住在西布倫中間,成了作苦工的人。」
   〔暫編註解〕「服苦的人」:被強制付出勞力的奴隸。這個用語曾被用作描繪以色列人昔日伏在埃及人欺壓的捆鎖中。 出 1:11
         作者開始敘述分配在巴勒斯坦北部,位於埃斯德賴隆平原以北的支派。沒有提到以薩迦支派,儘管在《底波拉之歌》(士5章)中,以薩迦是一個比較強大的支派。每一個支派的情況都是差不多的。他們沒有足夠的力量攻佔自己領土中的要塞。在山區,他們無法相南方的支派那樣實施有效的控制。他們只是奪取一些小塊的土地,聚居在迦南人原有的定居點之間。

【士一31】「亞設沒有趕出亞柯和西頓的居民,亞黑拉和亞革悉的居民,黑巴、亞弗革與利合的居民。」
   〔呂振中譯〕「亞設沒有把亞柯的居民和西頓的居民趕出,也沒有把亞黑拉、亞革悉、黑巴、亞弗革、和利合的居民趕出;」
   〔暫編註解〕這幾座城位於迦密山以北海旁平原,後來成為腓尼基的重要海港(比較撒下五11;王上五1~12),這七城也可能結成聯盟,以色列的亞設支派只得局居加利利山地。
         “亞柯”。新約的多利買城(徒二一7),或今天的亞格(Acre)。
         亞設支派和西布倫支派一樣窩囊。劃給它的是沿海的平原和迦密北部的丘陵。這原是腓尼基人的土地。腓尼基當時還沒有成為海上貿易的強國。亞設支派散居在迦南人中間,在文化和宗教上比其他支派更易受迦南人的影響。他們很快就喪失了自己的許多宗教特色。後來當底波拉呼籲各支派聯合起來對付迦南人時,她說“亞設人在海口靜坐,在港口安居”(士5:17)。
         書19:30說,這個地區有22座城鎮分給亞設支派。本章則告訴我們其中至少有七座城市還沒有被攻佔,包括著名的亞柯和西頓。顯然亞設支派在征服自己領地的工作中收效甚小。
         「西頓」:是腓尼基中最古老的城邑,在 創 1:19 早已被提及。
         「亞柯、西頓、亞黑拉、亞革悉」:位於迦密山北邊,未來發展成腓尼基王國,日後,大衛和所羅門都分別與他們結盟 撒下 5:11  王上 5:1-12 。也是耶洗別的祖國 王上 16:31 。
         亞設、拿弗他利和但支派不如其他支派多少能趕出所分配之地的迦南人,亞設、拿弗他利和但支派完全無法趕出迦南人,於是住在迦南人中間。有些支派攻佔未果,轉而侵佔鄰近支派的邊境。可見地業的分配並無法像約書亞當初所規劃的那麼理想化。

【士一32】「於是,亞設因為沒有趕出那地的迦南人,就住在他們中間。」
   〔呂振中譯〕「於是亞設人住在那地的居民迦南人中間,因為他們沒有把他們趕出。」
   〔暫編註解〕1:32 在專門用語上出現了一個重要的改變,先前敘述只是表達「迦南人繼續住在以色列中間」,但到了這一節卻改指「以色列民住在迦南人中間」!
         29和30節說迦南人住在希伯來人中間,說明希伯來人更強大一些。但作者在本節卻說亞設人住在迦南人中間,這似乎暗示迦南人在當地占支配地位。

【士一33】「拿弗他利沒有趕出伯示麥和伯亞納的居民。於是拿弗他利就住在那地的迦南人中間,然而伯示麥和伯亞納的居民,成了服苦的人。」
   〔呂振中譯〕「拿弗他利沒有把伯示麥的居民和伯亞納的居民趕出;於是拿弗他利就住在那地的居民迦南人中間;然而伯示麥和伯亞納的居民卻成了給以色人作苦工的。」
   〔暫編註解〕「伯示麥」:位於加利利北部,不是亞雅倫附近的伯示麥。意思是「太陽之家」,可能是為了拜太陽神而蓋的廟。 撒上 6:9 。
         「伯亞納」:地點不詳,字義是「亞納之家」,「亞納」則是迦南人的生育女神,也是巴力神的妻子。
         這是同樣不幸的局面。拿弗他利支派未能征服的地方是古老的城邑,名字取自女神亞納和太陽神示麥的著名廟宇。但希伯來人十分強大,使這些城市的居民為他們服勞役。拿弗他利地區後來叫加利利。那裡異教的成分十分活躍,以致被稱為“外邦人的加利利地”(賽9:1),意為“外邦地區”。

【士一34】「亞摩利人強逼但人住在山地,不容他們下到平原。」
   〔呂振中譯〕「亞摩利人把但人擠回山地上,不容他們下到山谷來。」
   〔暫編註解〕但人終於被迫要往北方尋找新的領土(一八1~31)。
         但支派因不能將亞摩利人從他們分得之地驅逐出去,結果要另覓居所(參18)。
         1:34 描述以色列民所受的對抗到了極致,竟被外邦人強迫住在山上!亞摩利人強迫但人住在山地並且不容許他們在平原上佔領所獲分的城邑 書 19:41-46 ,到最後但支派被強迫遷移到極北的地方 18:1-31 。
         亞摩利人堅持在住在這裡的三個城鎮市因為這些城鎮控制耶路撒冷及高地一直到沿海平原的蠍子山路(Scorpion Pass,從死海的西南角通往別是巴)主要路線。
         34~35約書亞曾擊敗亞摩利人(書十5~11)。新一代的但人來攻取分得之地,亞摩利人不但可以力抗,且逼得但人北遷(十八章;書十九47)。
         從但人參孫與非利士人間的衝突看,壓迫以色列人的當為非利士人。等到但人向北遷徙,才遭遇亞摩利人的阻擋。

【士一35】「亞摩利人卻執意住在希烈山和亞雅倫並沙賓。然而約瑟家勝了他們,使他們成了服苦的人。」
   〔呂振中譯〕「亞摩利人執意住在希烈山、亞雅倫、和沙賓,然而約瑟家的手佔了優勢,他們就成了作苦工的人。」
   〔暫編註解〕希烈山義為“太陽之山”,可能為約書亞死前所住的亭拿西拉附近的山丘。
         「希烈山」:「太陽山」的意思,位於耶路撒冷以西24公里左右的地方。
         「亞雅倫」:位於耶路撒冷西北18公里處。
         「希烈山和亞雅倫並沙賓」:掌控從耶路撒冷和中央山地通往沿海平原的要道,構成以色列邊境的一大天然屏障,凸顯了南國猶大的孤立無援。

【士一36】「亞摩利人的境界,是從亞克拉濱坡,從西拉而上。」
   〔呂振中譯〕「亞摩利人〔或譯:以東人〕的境界是從亞克拉濱上坡、從西拉岩上去的。」
   〔暫編註解〕此處的西拉不是以東的首邑,而是死海西南通往亞拉伯的一個關口,銅礦藏量甚豐(王下十四7)。“亞克拉濱”義為“蠍子”,為以色列所得迦南地南邊的土地(參民三十四3~5)。亞摩利人的境界包括從亞拉伯沙漠到別是巴東南草原(看書十五3)。
         「亞克拉濱坡」:「蠍子坡」的意思。
         以色列人雖有神的應許,也進入迦南地,但是卻未完全得到神所應許的所有地方。猶大支派只差沒有把最艱難的部份--在平地的有強大鐵車的迦南人趕出去;而便雅憫等支派都只能與迦南人同住,沒有趕出當地的迦南人;但支派更糟,被亞摩利人強迫只能留在山地。這些艱辛的過程與結果彷彿就像是映射當今基督徒在世界上的表現:常常因種種因素而軟弱失去信心,以致沒有辦法完全得到神所應許的平安與喜樂。盼望我們都能像猶大支派一樣,憑信心得著大部份的應許!

【暫編註解資料來源】
《啟導本聖經註釋》․《雷氏研讀本》․《串珠聖經註釋》․蔡哲民等《士師記查經資料》․《SDA聖經注釋》․

※以上內容摘錄自『查經資料大全』,更多相關內容,請上 http://www.ccbiblestudy.org/index-T.htm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