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埔教會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搜索
查看: 548|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民數記】第二十二章 [複製鏈接]

Rank: 9Rank: 9Rank: 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6-4-12 10:42:26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內容綱要

【民數記二十二章】
一、靈命危機(1~14)
二、巴蘭精神的活現(15~30)
三、神使我們清醒過來(31~41)
1、祂對我們說話(32)
2、祂使我們的良知醒覺(30)
3、祂藉著基督徒朋友來提醒我們
——《新舊約輔讀》


逐節詳解

【民二十二1】「以色列人起行,在摩押平原、約但河東,對著耶利哥安營。」
  〔呂振中譯〕「以色列人往前行,在摩押原野紮營、就是在約旦河東邊,耶利哥對面。」
  〔暫編註解〕以色列人打了勝仗,回到摩押平原,也就是約但河的東邊,在死海之北安營;隔河便是耶利哥一進攻迦南的第一個目標。
         他們在這裡停留了頗長一段時間,所發生的事都記在本章至三十六章。包括米所波大米的先知巴蘭說預言(二十二~二十四章),以色列人拜偶像,祭司非尼哈為民贖罪(二十五章),第三次人口調查(二十六章)。然後是連串條例的宣佈和對已宣佈的律法作的解釋。這都是為進入迦南作好準備(二十八~三十六章)。
         “摩押”。參看創世記十九章31節和阿摩司書二章1節的腳註。“摩押平原”。就在死海東北面的地帶,以色列人要從那兒過到迦南地去。
         摩押平原。摩押平原本來屬摩押人。雖然被亞摩利人所征服(民21:26),但仍保留原來的地名。聖經沒有告訴我們以色列人在摩押平原安營是在哪一個月,但一般認為他們是在第四十年的年末離開毗斯迦山或亞巴琳的(民21:20;33:48)。該平原的面積大約有155平方公里。
         約但河東。在耶利哥城的對面。他們直到約書亞成為領袖以後才過約但河(書3:1)。
         1-6 巴勒召巴蘭:亞摩利人比摩押人強大,所以當以色列人取道摩押時,摩押人肯供給糧食和水 (申2:28-29) , 只期望亞摩利人會擊敗以色列人。現在亞摩利人慘敗,摩押人就更恐懼了。他們既知憑軍事實力難勝以色列民,便循宗教途徑咒詛敵人。古代的民族有一相同信念,認為國家的興衰有系於一國之神的強弱。現在巴勒要請他國之神來幫忙。

【民二十二2】「以色列人向亞摩利人所行的一切事,西撥的兒子巴勒都看見了。」
  〔呂振中譯〕「以色列人向亞摩利人所行的一切事、西撥的兒子巴勒都看見了。」
  〔暫編註解〕「巴勒」:意即「毀滅者」。
         巴勒。意思就是“劫掠者”,“踐踏者”,源於詞根“使……荒廢”,“劫掠”。 巴勒在書24:9;彌6:5中與巴蘭一起再次被提到;在士11:25中被單獨提到。
         西撥。意思是“小鳥”。其陰性形式是摩西妻子西坡拉的名字。陽性形式在《舊約》中再也沒有出現。但瑣法(伯2:11)是西撥的另一種拼法。
         向亞摩利人所行的一切事。就是向亞摩利人(見創10:16注釋)的王西宏和噩所行的。他們是當時迦南最強大的統治者(申3:8)。

【民二十二3】「摩押人因以色列民甚多,就大大懼怕,心內憂急,」
  〔呂振中譯〕「摩押人極其懼怕以色列民、因為他們眾多;摩押人對以色列人真是憎厭了。」
  〔暫編註解〕摩押人並不是以色列人的目標。神曾吩咐以色列人不得入侵摩押地(申二9),他們才繞過以東和摩押,取道曠野來到摩押平原(二十21;二十一13)。但是摩押的王巴勒甚是害怕,與米甸人聯手對抗。米甸人多住在西奈和約但河東的沙漠中,他們知道打硬仗無法取勝,派長老去向巴蘭求助,希望籍異教鬼神之力可以轉危為安(4~7節)。
         他們不知道神曾命令以色列人不要騷擾他們,所以擔心失去自己的領土(參出1:12中埃及人的態度)。摩押人現在的恐懼是早有預言(出15:15)。

【民二十二4】「對米甸的長老說:“現在這眾人要把我們四圍所有的一概舔盡,就如牛舔盡田間的草一般。”那時西撥的兒子巴勒作摩押王。」
  〔呂振中譯〕「摩押人對米甸的長老說:『現在這一集團要把我們四圍所有的一概餂盡、就像牛餂盡田野的青草一般。』那時西撥的兒子巴勒做摩押王;」
  〔暫編註解〕由於巴勒懼怕以色列人,所以試圖與東面的米甸人聯盟。參看出埃及記二章15節的腳註。
         「米甸」:在沙漠散居的遊牧民族;無論是在西乃曠野及約但東部沙漠高原(出2:15; 士6:3), 均可見他們的影蹤。米甸與摩押既屬近鄰,憂戚相共,便聯手對付以色列。
         米甸的長老。摩押與米甸歷來為敵(創36:35),這時卻願意聯合起來對付以色列人。“長老”似乎又稱為“王”(民31:8)和“族長”(書13:21)。在東方民族,年長而有閱歷的男子至今日仍被稱為“長老”。米甸人是亞伯拉罕和基土拉的後代(創25:2,4),是牧民和行商(創37:28)。
         田間的草。直譯為“田間的綠物”,即一切植物。

【民二十二5】「他差遣使者往大河邊的毗奪去,到比珥的兒子巴蘭本鄉那裡,召巴蘭來,說:“有一宗民從埃及出來,遮滿地面,與我對居。」
  〔呂振中譯〕「他就差遣使者到比珥的兒子巴蘭那裏、到大河那邊的毘奪、亞捫人〔或譯:他本國的子民〕之地那裏、去請巴蘭來,說:『看哪,有一族從埃及出來,遮滿了地面,也住在我的對面。」
  〔暫編註解〕巴蘭住在幼發拉底河西岸的小鎮毗奪(申二十三4),(位於米所波大米北部)。巴蘭一定是當時名聞遐邇的異教術士,能用觀兆解夢、妖術等等來預卜吉凶休咎。摩押王用重金禮聘他的目的,是要他用咒詛的法力趕走以色列人。
         “毗奪”。位於幼發拉底河的西岸,在米所波大米北部地帶(申二三4)。
         「大河」:米所波大米的幼發拉底河。巴蘭的故鄉「 奪」位於亞蘭(23:7),即敘利亞的東北部,也就是米所波大米的北部;這是當時文化發達,宗教蓬勃的地方。巴蘭作法的威力,必名噪一時,以致巴勒差使者遠道而來,邀請他去咒詛以色列人。
         差遣使者。顯然是經米甸人同意而差遣的(見第4節)。
         巴蘭。來源於一個表示“吞沒”,“毀滅”的動詞。
         毗奪。現在被確認為彼特魯,距離幼發拉底河不遠,在迦基米施的南面。所以“大河”肯定是指幼發拉底河(見出23:31;書24:2,3,14)。根據巴蘭自己的話(民23:7),他來自亞蘭,即上美索不達米亞地區。
         本鄉。直譯為“亞毛”。根據伊德利米神像上的銘文,該地已被確認為撒珠爾谷(Sajur)地區。該谷位於阿勒坡和迦基米施之間。從彼特魯出發大約640公里的路程,需要兩周時間。
         一宗民。一個四十年前曾劫掠埃及並使法老降卑的有組織的民族。
         與我對居。指有組織的搶劫團夥不斷的威脅。這種情形自然使摩押人極為不安。

【民二十二6】「這民比我強盛,現在求你來為我咒詛他們,或者我能得勝,攻打他們,趕出此地。因為我知道,你為誰祝福,誰就得福;你咒詛誰,誰就受咒詛。”」
  〔呂振中譯〕「這族比我強盛,現在求你來、為我咒詛這族,或者我能擊勝他們,能把他們趕出此地;因為我知道你給誰祝福,誰就得祝福,你咒詛誰,誰就受咒詛。』」
  〔暫編註解〕為我咒詛他們。巴勒及其百姓相信這個術士及其咒語的能力。魔術,巫術和交鬼自然與偶像崇拜伴隨在一起。
         比我強盛。巴勒意識到需要超乎人力的説明,來應付以色列人明顯的優勢。
         誰就受咒詛。巴勒打算消滅以色列人,但又不敢以自己的力量進行嘗試。他曾聽說巴蘭的本領。祝福和詛咒在古代是很常見的,正如挪亞(創9:25-27),以撒(創27:27),雅各(創49),約書亞(書6:26)和以利沙(王下2:24)所做的。同樣,歌利亞在與大衛交戰以前,也求他的神詛咒這個少年(撒上17:43)。用騙術來解釋異教邪術的一切現象乃是愚蠢的。
         6~7 巴蘭顯然享受被視為成功先知的榮譽。“卦金”。即巴蘭服務的酬勞。

【民二十二7】「摩押的長老和米甸的長老手裡拿著卦金,到了巴蘭那裡,將巴勒的話都告訴了他。」
  〔呂振中譯〕「摩押的長老和米甸的長老手裏拿着占卜禮金,就起身,到了巴蘭那裏,將巴勒的話都告訴了他。」
  〔暫編註解〕摩押人和米甸人在這個陰謀中勾結在一起。算卦和代求的報酬被認為是合法的(見撒上9:7,8;王上14:3;王下8:8)。自古以來,如果不帶禮物,幾乎就無法接近一個有名望的人(創43:11,25,26;瑪1:8)。
         7-41 巴蘭三次遇見神:使者團由摩押和米甸的長老組成,他們帶同貴重的禮金來見巴蘭,當時的法師都是藉收取禮金維生的。巴蘭認識耶和華並不出奇,因為耶和華領以色列人出埃及已有四十年時間,期間所行的神跡已傳遍列國。巴蘭並不是耶和華的先知(本章從沒有用這詞),他求問耶和華只是為錢的緣故(彼後2:15-16),像新約的西門一樣(徒8:18-20);他用的法術(24:1)且是神所禁止的(申18:10)。巴蘭第一次求問神時,神禁止他隨摩押的使者回去與咒詛以色列民。
         巴勒派出更多、更尊貴的使臣,並應允更多的報酬 (15, 17), 顯出他對巴蘭的信心。雖然巴蘭知道神的心意不會改變,但因貪圖報酬,所以仍請客人留宿一宵,在晚上行法術,希望神有新的啟示,但他並不敢奢望,所以說行事不得越過耶和華的命令。這一次神准他起行,但有一個條件,就是遵行神的話。
         神第三次向巴蘭顯現,首先向他的驢顯現,藉驢向他說話。驢的遭遇是比喻巴蘭的情況,驢三次被天使攔阻去路,巴蘭也三次不得咒詛以色列人。驢不欲前進,但在主人催促下惟有硬著頭皮前進,巴蘭在神的面前不也是一樣不願意服從嗎?驢竟然開口說話,就如米所波大米的法師可講出神的祝福和預言,都叫人難以置信,竟然二者都是神超然的工作。巴蘭這一行十分愚昧,就像他的驢子一樣,他的結局本應是死亡(31:8),就像他拔刀要殺驢一樣,遭受不順服主人的後果。當時的法師通常用法術和咒語,使靈界照他的意思而行,但這次經歷卻使巴蘭不敢隨己意輕舉妄動。

【民二十二8】「巴蘭說:“你們今夜在這裡住宿,我必照耶和華所曉諭我的回報你們。”摩押的使臣就在巴蘭那裡住下了。」
  〔呂振中譯〕「巴蘭對他們說:『今夜你們且在這裏過夜,我要照永恆主告訴我的話回報你們』;摩押的首領就在巴蘭那裏過夜。」
  〔暫編註解〕巴蘭夜間求問神,神告訴他不可以去,以致進退維谷。但他把神的話照實告訴了巴勒的使臣。從巴蘭稱神為“耶和華我神“(18節),似乎說明他是相信真神的一位先知。可是從以後的記載,可以看出並非如此:1.本書作者在9,12,20諸節提到耶和華時只用“神”字,而未象慣常用“耶和華”,似在指出巴蘭尚未明白,他所見到的以色列的神,並非他所聲稱認識的神;2.巴蘭貪錢的動機是很明顯的,他用神的禁止來提高他向巴勒要索的酬金(7,15~18節;參創二十三11~15)。他口裡雖說不要金銀,不越過神的命令,事實上是在提高身分,強調他的法力無邊;3.巴蘭後來在背後策動以色列人拜巴力,犯淫亂罪,說明他根本無意侍奉耶和華神(二十五1~6;三十一8~16);4.聖經的作者都視巴蘭為貪錢的人(彼後二15~16;猶11節;啟二14),不是聖潔的先知。
         巴蘭既非聖潔的先知,神何以仍用他說預言?從聖經中受感說話的人來看,受感說話的人來看,受感的不一定是聖潔的。驢可以說話,連假先知都可以準確預言將來(申十三1~5)。受神罰的掃羅王仍可說預言(撒上十九23~24)。猶太人中有人可奉耶穌的名趕鬼卻不信他祂(可九38~39;徒十九13~16)。神可以用任何人替祂說話,巴蘭能說神要說的話,不一定就表示他聖潔。
         回報你們。這個背道的先知正在玩火,希望得到屬世的利益。巴蘭瞭解以色列人以及神對他們的態度。
         耶和華。神的聖名。許多注釋家很不理解巴蘭提到耶和華的名字。因為他們認為他是異教的先知。事實上巴蘭本來是神的真先知,但他為了屬世的利益而濫用了自己的恩賜。麥基洗德和葉忒羅也是真神的代表。拉班雖然家中藏有偶像,但有時神仍屈尊與他交往(創31:19,24,30)。

【民二十二9】「神臨到巴蘭那裡,說:“在你這裡的人都是誰?”」
  〔呂振中譯〕「神來找巴蘭說:『在你這裏的那些人是誰?』」
  〔暫編註解〕這不是向他打探,因為神十分瞭解情況(見創3:10,11)。這是一種責問,為了提醒巴蘭,他所要涉足的道路是何等危險(見王上19:9;賽39:3,4)。
         9~20 巴蘭認識真神,雖然他也使用預兆(7節;二四1)和占卜(書一三22)。“還要……說什麼”(19節)。巴蘭這句話跟他在第18節漂亮的承諾不符。雖然耶和華已經吩咐他不要去(12節),但他仍希望神改變主意而讓他前去。神確實批准了他(20節),但也表達了祂對巴蘭貪圖金錢的不悅(22節;比較彼後二15)。

【民二十二10】「巴蘭回答說:“是摩押王西撥的兒子巴勒打發人到我這裡來,說 :」
  〔呂振中譯〕「巴蘭對神說:『是摩押王西撥的兒子巴勒,他差遣人到我這裏來、說:」
  〔暫編註解〕暗示聯盟中較強的一方是摩押王巴勒。米甸人則是較弱的一方。

【民二十二11】「‘從埃及出來的民遮滿地面,你來為我咒詛他們,或者我能與他們爭戰,把他們趕出去。’” 」
  〔呂振中譯〕「『看哪,有一族從埃及出來的、遮滿了地面;現在求你來、為我咒詛他們,或者我能戰勝他們,把他們趕出去。”』」

【民二十二12】「神對巴蘭說:“你不可同他們去,也不可咒詛那民,因為那民是蒙福的。”」
  〔呂振中譯〕「神對巴蘭說:『你不可和他們一同去,也不可咒詛那族,因為那族是蒙祝福的。』」
  〔暫編註解〕你不可。巴蘭知道自己的責任和義務(見第8節注釋)。他貪戀禮物,但也知道他的咒詛傷害不了以色列人。
         那民是蒙福的。沒有人能把神的祝福變為咒詛。

【民二十二13】「巴蘭早晨起來,對巴勒的使臣說:“你們回本地去吧,因為耶和華不容我和你們同去。”」
  〔呂振中譯〕「巴蘭早晨起來,對巴勒的首領說:『回你們本地去吧;因為永恆主不容我和你們一同去。』」
  〔暫編註解〕巴蘭再次提到耶和華的名,如同他在第8節所做的那樣。但他沒有告訴巴勒的使臣,以色列人是蒙神祝福的。

【民二十二14】「摩押的使臣就起來,回巴勒那裡去,說:“巴蘭不肯和我們同來。”」
  〔呂振中譯〕「摩押的首領就起來,往巴勒那裏去、說:『巴蘭不肯和我們一同來。』」
  〔暫編註解〕使臣們自然誤解了巴蘭的動機(見第13注釋),不能帶給巴勒真實的報告。他們還很自然地把出使失敗的責任推到巴蘭身上。

【民二十二15】「巴勒又差遣使臣,比先前的又多又尊貴。」
  〔呂振中譯〕「巴勒又差遣首領比這些人又多又尊貴。」
  〔暫編註解〕這是東方人在這種情況下所採用的典型做法。巴勒推想巴蘭是要得到更大的尊重,就派遣級別更高的使臣,帶來更多的報酬,以表示對他服務的更加重視。

【民二十二16】「他們到了巴蘭那裡,對他說:“西撥的兒子巴勒這樣說:‘求你不容什麼事攔阻你不到我這裡來,」
  〔呂振中譯〕「他們來見巴蘭,對他說:『西撥的兒子巴勒這樣說:”求你別讓甚麼事阻止你不到我這裏來;」
  〔暫編註解〕原文動詞的反身形式暗示巴勒把巴蘭的猶疑理解為希望得到更大的認可和酬謝。

【民二十二17】「因為我必使你得極大的尊榮。你向我要什麼,我就給你什麼;只求你來為我咒詛這民。’”」
  〔呂振中譯〕「因為我一定要使你非常榮耀;凡你向我說甚麼,我就作甚麼;只求你來、為我咒詛這族。”』」
  〔暫編註解〕我必使你得。參但2:6。
         你向我要什麼。不是指報酬,而是指合作實現巴勒的目標。

【民二十二18】「巴蘭回答巴勒的臣僕說:“巴勒就是將他滿屋的金銀給我,我行大事小事也不得越過耶和華我神的命。」
  〔呂振中譯〕「巴蘭回答巴勒的臣僕說:『就使巴勒將他滿屋的金銀都給我,我也不能越過永恆主我的神所吩咐的、來多作少作。」
  〔暫編註解〕他滿屋的。參王上13:8中不知名先知的經歷。
         金銀。反映了巴蘭的心思是在屬世的財富上。他常常犯貪婪的罪。
         我行大事小事也不得越過耶和華我神的命。直譯為,“我不能越過耶和華我神的口”。暗示他對天上的真神很熟悉。
         行大事小事。意思是“無論何事”(見撒上20:2;22:15;25:36)。巴蘭知道神雖然不能控制他的思想,卻能控制他的行為。

【民二十二19】「現在我請你們今夜在這裡住宿,等我得知耶和華還要對我說什麼。”」
  〔呂振中譯〕「現在請你們今天夜裏也在這裏住宿,等我得知永恆主還要同我說甚麼話。』」
  〔暫編註解〕住宿。就像對待第一批使臣一樣。
         等我得知。巴蘭已經知道神會說什麼(見第12節和第8節注釋)。他試圖與神交涉,似乎神會隨便改變自己的主意。

【民二十二20】「當夜,神臨到巴蘭那裡,說:“這些人若來召你,你就起來同他們去,你只要遵行我對你所說的話。”」
  〔呂振中譯〕「當天夜裏、神來找巴蘭、對他說:『這些人既然來請你,你就起來、和他們一同去吧;只是我所吩咐你行的事、你只要那樣行就好啦。』」
  〔暫編註解〕神臨到。是全能的神親自臨格。
         這些人若來。就是如果他們早上來聽他的答覆的話。
         起來同他們去。神允許先知去做他想要做的事。巴蘭不是在真心尋求神的旨意,因為他早已知道神的旨意(第12節)。他決心一意孤行,只想求得表面的許可。
         話。巴蘭從這句話得知神不允許他咒詛以色列人。他也知道與巴勒的使臣同去就意味著豐厚的禮物和弄虛作假。

【民二十二21】「巴蘭早晨起來,備上驢,和摩押的使臣一同去了。」
  〔呂振中譯〕「巴蘭早晨起來,備上驢,和摩押的首領一同去。」
  〔暫編註解〕一個自以為法力無邊的術士卻看不見神的天使,連驢也不如。耶和華叫驢開口。除了伊甸園的蛇(創三1),全部聖經只有這裡記載動物開口說話。不同的是:蛇的話出乎魔鬼,驢說話是神叫它(28節)。
         驢在當時被各階層的人所普遍使用,特別是短途旅行。駱駝用於長途旅行。士5:10和王下4:22的原文是指母驢。提到公驢的次數更多一些(出4:20;書15:18;撒上25:20;撒下16:2;17:23等)。《舊約》中,備驢好幾次與悲劇聯繫在一起(撒下17:23;王上2:40;13:13)。

【民二十二22】「神因他去就發了怒;耶和華的使者站在路上敵擋他。他騎著驢,有兩個僕人跟隨他。」
  〔呂振中譯〕「因了他去、神就發怒;永恆主的使者站在路上敵擋他。他騎着驢,有他的兩個僮僕和他同行。」
  〔暫編註解〕神既然答應巴蘭可以去見巴勒王(20節),何以又發怒,並叫天使阻止他?神容許巴蘭去的條件是“要遵行我對你所說的話”(20節),但神知道此人貪婪,是為錢而去(32節),特遣天使警告他,打開他的眼,能見到神的使者和手中的刀(31節),要他只說神對他說的話(35節)。巴蘭現在應已徹底明白,不可以改變或者不說神要他說的話(38節)。
         神……發了怒。在第12節中,神向巴蘭表明了祂的旨意。在第20節中,耶和華允許他去了。但這種許可是基於巴蘭自己的意思,而不是神的旨意。如果先知真心尋求神的旨意,那麼12節的話就已經夠了。但是如果一個人存心悖逆,神可能會允許他為所欲為並自食其果(見詩81:11,12;何4:17)。
         巴蘭是一個有負於自己恩召之先知的例子。他想用其神聖的恩賜謀取私利。所以我們在聖經中讀到“巴蘭的教訓”(啟2:14),“巴蘭的錯謬”(猶11)和“巴蘭的路”(彼後2:15)。
         耶和華的使者。通常指基督(出3:2,14;23:20,23;32:34;),但不一定都指基督(見來1:14)。本節似乎指基督(參出23:20)。
         站在路上。直譯為“置身於路上”。
         敵擋(satan)。意為“敵人”。撒但是神和人類的大敵,所以被稱為撒但或直譯為“仇敵”(代上21:1;伯1:6;亞3:1)。耶和華作為對手站在巴蘭的路上,主要不是因為先知決意走滅亡的道路,而是因為他讓自己成為神選民的敵人。“撒但”是這個希伯來詞的音譯,與《新約》中的“魔鬼”同義。他是人類的仇敵,要讓他們永遠毀滅。
         有兩個僕人跟隨他。沒有提到巴勒的使臣與巴蘭在一起。這些帶著許多禮物和更多承諾的尊貴使臣(第15-17節),因巴蘭沒有立刻答應與他們同去而生氣。他們以為會再次遭到拒絕,就早已動身回家了。巴蘭想趕上他們,所以對任何耽延都特別惱火。兩個僕人沒有進入故事的畫面,也沒有協助主人控制一下驢。
         22~35 神特意讓巴蘭經歷驢子與“耶和華的使者”的事件(參看創一六9腳註),要叫巴蘭更明白神不滿他此行的動機。巴蘭自願轉回(34節),但神吩咐他繼續前往。

【民二十二23】「驢看見耶和華的使者站在路上,手裡有拔出來的刀,就從路上跨進田間,巴蘭便打驢,要叫它回轉上路。」
  〔呂振中譯〕「驢看見永恆主的使者在路上立着、手裏拿着拔出來的刀,就轉離了路、在田地裏走,巴蘭便擊打驢,要叫牠轉上路來。」
  〔暫編註解〕驢看見。兩個僕人顯然與他們的主人一樣盲目。耶和華開了驢的眼,正如祂不久之後開了它的口一樣。
         有拔出來的刀。直譯為“攻擊的武器”,源於動詞“攻擊”,“擊倒”(見書5:13)。
         就……跨進田間。葡萄園有圍牆,田間卻沒有。

【民二十二24】「耶和華的使者就站在葡萄園的窄路上;這邊有牆,那邊也有牆。」
  〔呂振中譯〕「永恆主的使者站在葡萄園的窄路上、這邊有圍牆、那邊也有圍牆。」
  〔暫編註解〕先知在經過耕田的途中,來到兩個葡萄園之間被圍起來的地方,兩邊都是牆,中間有一個通道。

【民二十二25】「驢看見耶和華的使者,就貼靠牆,將巴蘭的腳擠傷了;巴蘭又打驢。」
  〔呂振中譯〕「驢看見永恆主的使者,就擠靠着牆,將巴蘭的腳擠牆撞傷了;巴蘭又擊打驢。」
  〔暫編註解〕就貼靠。驢盡力把身體貼著牆壁,才從天使身邊經過;而天使又攔到前面去了。
         將巴蘭的腳擠傷了。驢從天使身邊擠過的時候,頂著牆嚴重擠傷了巴蘭的腳。

【民二十二26】「耶和華的使者又往前去,站在狹窄之處,左右都沒有轉折的地方。」
  〔呂振中譯〕「永恆主的使者又往前走,去站在狹窄之處,左右都沒有轉折的地方。」
  〔暫編註解〕驢既不能左轉,也不能右轉,更無法退回去。

【民二十二27】「驢看見耶和華的使者,就臥在巴蘭底下,巴蘭發怒,用杖打驢。」
  〔呂振中譯〕「驢看見永恆主的使者,就伏在巴蘭底下;巴蘭一發怒,就用行杖擊打驢。」
  〔暫編註解〕驢意識到絕望的處境。因貪婪和忿怒而變得盲目的先知所看到的是驢的行為乖僻固執。

【民二十二28】「耶和華叫驢開口,對巴蘭說:“我向你行了什麼,你竟打我這三次呢?”」
  〔呂振中譯〕「永恆主開了驢的口,驢就對巴蘭說:『我到底作了甚麼觸犯着你,你竟擊打了我這三次呢?』」
  〔暫編註解〕當神令驢子說話的時候,巴蘭似乎並沒有感到驚訝(參看創三1)。也許他也曾見過動物靠魔力來說話。
         聖經記錄動物開口說話的唯一其他例子就是創3章中的蛇。

【民二十二29】「巴蘭對驢說:“因為你戲弄我,我恨不能手中有刀,把你殺了。”」
  〔呂振中譯〕「巴蘭對驢說:『因為你作弄了我,我不巴得手中有刀,即刻將你殺死。』」
  〔暫編註解〕戲弄我。直譯為“把我當小孩子來玩弄”,視我為玩物愚弄我。該動詞在士19:25和撒上31:4中譯為“淩辱”;在伯16:15中譯為“玷污”;在詩141:4中譯為“行”惡事。
         把你殺了。這裡暴露了先知的偽善。他自稱能憑藉咒語毀滅一個民族,卻無奈到要殺他的驢。一頭驢與自己說話居然不感到驚奇,真是盲目到了極點。

【民二十二30】「驢對巴蘭說:“我不是你從小時直到今日所騎的驢嗎?我素常向你這樣行過嗎?”巴蘭說:“沒有。”」
  〔呂振中譯〕「驢對巴蘭說:『我,我不是你從小時到今日所騎的驢麼?我素常曾向你這樣行過麼?』巴蘭說:『沒有。』」
  〔暫編註解〕從小時。直譯為“從你存在時起”,就是“自從你開始騎”。
         我素常向你這樣行過嗎?“這是我平常的行為方式嗎?”母驢的奇特舉止本應使巴蘭意識到發生了問題,因為它從來沒有過這樣古怪的行為。

【民二十二31】「當時,耶和華使巴蘭的眼目明亮,他就看見耶和華的使者站在路上,手裡有拔出來的刀,巴蘭便低頭俯伏在地。」
  〔呂振中譯〕「當下永恆主開了巴蘭的眼,他就看見永恆主的使者在路上立着,手裏拿着拔出來的刀,巴蘭便伏臉下拜。」
  〔暫編註解〕巴蘭的眼目。參以利沙僕人的經歷(王下6:17)。
         他就看見……使者。巴蘭缺乏屬靈的眼光。他的兩個僕人顯然什麼也沒有看到。參與保羅同行之人的經歷(徒9:7)。
         便低頭。不是真正悔悟自己的罪惡企圖,而是出於絕望的恐懼。

【民二十二32】「耶和華的使者對他說:“你為何這三次打你的驢呢?我出來敵擋你,因你所行的,在我面前偏僻。」
  〔呂振中譯〕「永恆主的使者對他說:『你為甚麼這三次擊打了你的驢呢?看哪,是我出來敵擋你的,因為你對着我逆行了路。」
  〔暫編註解〕偏僻。即“魯莽”。巴蘭是在一意孤行,並不符合神的旨意。

【民二十二33】「驢看見我就三次從我面前偏過去;驢若沒有偏過去,我早把你殺了,留它存活。”」
  〔呂振中譯〕「驢看見我就在我面前偏轉了這三次。假使驢沒有從我面前偏轉着,我早已把你殺死、而讓牠活着。』」
  〔暫編註解〕我早把你殺了。先知全虧他所毒打的驢才倖免於難。控制巴蘭的精神在他的行為上完全暴露出來。
         留它存活。神即使殺了巴蘭,也會保住驢的性命。在神的眼中,順從是一種美德。參另一位悖逆先知之驢的經歷(王上13:24)。

【民二十二34】「巴蘭對耶和華的使者說:“我有罪了。我不知道你站在路上阻擋我;你若不喜歡我去,我就轉回。”」
  〔呂振中譯〕「巴蘭對永恆主的使者說:『我有罪了;我不知道是你在路上站着來對付我;現在你若不喜歡我去,我就回去得啦。』」
  〔暫編註解〕我有罪了。他也許想到了對驢的無理鞭打,以及對巴勒禮物的貪求。
         你若不喜歡。他知道這次允許他出行只是因為他的頑固。

【民二十二35】「耶和華的使者對巴蘭說:“你同這些人去吧!你只要說我對你說的話。”於是巴蘭同著巴勒的使臣去了。」
  〔呂振中譯〕「永恆主的使者對巴蘭說:『你同這些人去吧;不過我所吩咐你說的話、你只要那樣說就好啦。』於是巴蘭和巴勒的首領一同去。」
  〔暫編註解〕參第20節第一次給予這樣的許可,並確認神為發言者。

【民二十二36】「巴勒聽見巴蘭來了,就往摩押京城去迎接他;這城是在邊界上,在亞嫩河旁。」
  〔呂振中譯〕「巴勒聽見巴蘭來了,就出去到摩押的京城迎接他:這城在亞嫩河地界、就在邊界上。」
  〔暫編註解〕巴勒到亞嫩河旁,也就是摩押北疆的邊界,親近巴蘭,親口答應重重酬謝他(37節)。巴蘭已從驢子學到教訓,只說神傳給他的話(38節)。
         「亞嫩河」:是摩押人和亞摩利人的邊界,以色列人就在河邊紮營,所以巴勒到此迎接巴蘭,希望巴蘭迅速地辦完他所願望的事。但巴蘭預先聲明,他只講神要他說的話,此句在下文複述多次(23:3, 12, 26; 24:13), 表面上是要為求巴勒諒解,實際是要保護自己。
         就……去。巴勒帶著一大群首領和貴族前來迎接先知。人們期待這位先知能使國家擺脫外族入侵的恐懼。
         摩押京城。參民21:15。可能指亞珥。
         在亞嫩河旁。亞摩利王西宏曾征服摩押地直到亞嫩河。巴勒到他國家的邊境來迎接先知。

【民二十二37】「巴勒對巴蘭說:“我不是急急地打發人到你那裡去召你嗎?你為何不到我這裡來呢?我豈不能使你得尊榮嗎?”」
  〔呂振中譯〕「巴勒對巴蘭說:『我不是迫切打發人到你那裏去請你麼?你為甚麼你不到我這裏來呢?難道我果真不能使你得榮顯麼?』」
  〔暫編註解〕急急地打發人。這是巴勒對巴蘭的恭維。因為巴勒不想隱瞞或淡化他的憂慮。
         使你得尊榮嗎?見第17節;民24:11。
         37~38 巴勒以為巴蘭是來咒詛以色列人的,巴蘭卻靈巧地給予含糊的回答。也許他仍希望神容許他咒詛以色列,好讓他得到所承諾的酬金。

【民二十二38】「巴蘭說:“我已經到你這裡來了!現在我豈能擅自說什麼呢?神將什麼話傳給我,我就說什麼。」
  〔呂振中譯〕「巴蘭對巴勒說:『看哪,我已經到你這裏來了;現在我哪能說甚麼呢?神將甚麼話放在我口中,我就說甚麼罷了。』」
  〔暫編註解〕巴蘭向巴勒暗示說,他是受到限制的,不論他是多麼的不願意(見民23:5,12,16;王上22:14)。

【民二十二39】「巴蘭和巴勒同行,來到基列胡瑣。」
  〔呂振中譯〕「巴蘭和巴勒同行,來到基列胡瑣。」
  〔暫編註解〕基列胡瑣。直譯為“街道的城市”。地理位置不詳。有些注釋家將其認同於基列亭(民32:37)。

【民二十二40】「巴勒宰了(原文作獻)牛羊,送給巴蘭和陪伴的使臣。」
  〔呂振中譯〕「巴勒宰獻了牛羊,送給巴蘭和陪伴着他的首領們。」
  〔暫編註解〕巴勒似乎把牛羊的肝送到巴蘭那裏,是供他作占卜之用。
         這很可能是為巴蘭舉行的一次獻祭之宴,好讓事情有良好的開端。巴勒就這樣表達了他對先知平安到達的快樂(參撒上9:23,24)。

【民二十二41】「到了早晨,巴勒領巴蘭到巴力的高處;巴蘭從那裡觀看以色列營的邊界。」
  〔呂振中譯〕「到了早晨,巴勒領巴蘭上巴力〔即:主;乃外國人的神〕的山邱;巴蘭就從那裏觀看以色列民的邊界。」
  〔暫編註解〕巴勒帶巴蘭去到好幾個地方,可以遠眺以色列人的營地。這些地名的確切所在不詳,但一定都在摩押北疆。“巴力的高處”可能就是二十一19~20所說的巴末,位於底本附近(書十三17)。
         “巴力的高處”。升高實際上是讓人與迦南神巴力更靠近。“邊界”。即只是以色列營的後方(或最遠的地方)。
         「巴力的高處」:指尼波山附近的山丘,這是當代人敬拜巴力的地方。
         到了早晨。英文KJV版為“次日”。
         巴力的高處。直譯為,“巴末巴力”,可能就是民21:19中的巴末。該名稱表明這是一個異教的聖所。巴勒可能認為,如果巴蘭看著以色列人咒詛他們,效果會更好。
         邊界。巴蘭可能看到整個營地,也可能只看到離他所站的山頭最近的部分。我們不清楚是指哪一種情況。

【暫編註解資料來源】
《啟導本聖經註釋》․《雷氏研讀本》․《串珠聖經註釋》․《SDA聖經註釋》․

※以上內容摘錄自『查經資料大全』,更多相關內容,請上 http://www.ccbiblestudy.org/index-T.htm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