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埔教會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搜索
查看: 615|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民數記】第二十章 [複製鏈接]

Rank: 9Rank: 9Rank: 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6-4-12 10:40:01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內容綱要

【錯誤的態度(二十1~13)】
    一、對困難的錯誤態度
    二、對神旨意錯誤的態度
──《新舊約輔讀》

【接受現實(二十14~29)】
    一、基督徒生存的榜樣(14~21)
    二、基督徒離世的榜樣(22~29)
──《新舊約輔讀》

逐節詳解

【民二十1】「正月間,以色列全會眾到了尋的曠野,就住在加低斯。米利暗死在那裡,就葬在那裡。」
  〔呂振中譯〕「正月間、以色列人全會眾到了尋的曠野,人民就住在加低斯;米利暗死在那裏,也埋葬在那裏。」
  〔暫編註解〕本節雖未記明為那一年的正月,但將本章所記諸事與33章的旅程比較,特別是亞倫之死(三十三38),應為出埃及後的第四十年。曠野三十餘年的流浪生活,本書大半未予記錄。這期中百姓很可能逐水草而居,靠嗎哪而活,在曠野中繞行一周,又回到舊日傷心之地的加低斯。
         “正月間”。在離開埃及四十年之後。“尋的曠野”。參看第十三章21節的腳註。“米利暗”。摩西和亞倫的姐姐。另參看出埃及記十五章20節和民數記十二章1節的腳註。
         到了尋的曠野。就是到了以東邊界的荒漠地帶(見第14,15節)。
         正月間。就是亞筆月,後稱尼散月。這時的草還是綠的(見約6:10)。到了五六月,天氣就會乾燥。這可能是在曠野飄流的第四十年(見民27:14;33:36-38;《先祖與先知》第410頁)。本節沒有加以解釋。
         在加低斯。百姓顯然在加低斯停留了好幾個月,一方面由於這裡有良好的牧場,一方面由於米利暗的逝世。
         米利暗死在那裡。沒有提供她死亡的原因或日期。她大概是132歲(出2:4,7)。幾個月以後去世的亞倫是123歲(民33:38,39)。摩西是120歲(申34:7)。
         就葬在那裡。沒有記錄指定為她哀哭的時間,像後來的亞倫那樣(第29節)。這大約是在亞倫去世前的四個月(民33:38),摩西去世前的十一個月。她是他們三人中最年長的。
         1-13 磐石出水:本段與出17:1-7的記載相似 ,摩西兩次都用杖擊打磐石取水,水的命名均是米利巴,取其「爭鬧」的意思。但兩段有明顯的不同,是記載相距四十年在不同地方發生的事,這一次神原沒有叫摩西擊打磐石,摩西竟向會眾動怒(10),違反神的吩咐,以致神不容許他和亞倫進應許之地,這是摩西事奉神的一生中最遺憾的一事。
         摩西所取的杖(9)並非亞倫的杖 (17:8) , 而是他領以色列人出埃及屢施神跡所用的杖(出4:2, 17), 他將這杖一直存在聖所中、神的面前(9) 。 摩西的不信有以下幾方面:按照神的指示,他本應吩咐磐石,但他卻向會眾動怒 (參詩106:32-33) 並擊打磐石兩下; 他這次稱神的子民為「背叛的人」,似是自作主張兼妄自責備神的會眾,這是有損神的聖潔的。雖然摩西和亞倫是神揀選的僕人,被神重用多年,但神仍要施予公平的懲罰,向他們取回帶領會眾進應許地的職分,要他們死在曠野之中。
         1-29 在加低斯發生的事件:上文 (13-19) 敘述百姓在加低斯曠野三十八年中所發生的一些事和得到的啟示,以下兩章(20:1-22:1)記載他們最後的一段旅程──由加低斯到約但河東的摩押平原。像上兩次旅程一樣(第一次由埃及到西乃,第二次由西乃到加低斯),百姓再次因缺乏水(本章1-13)和食物(21:4-9)而埋怨摩西,於是神藉磐石出水供應他們的需要 ,又用火蛇管教他們。雖然以東人(14-21)和亞摩利人(21:21-35不允以色列人取道經過,神幫助他們擊敗亞拉得的迦南人(21:1-3), 帶領他們繞道經過以東 (4, 10-20) , 又殺敗亞摩利王西宏。起行往應許地是令人興奮的,但在這重要時刻幾位領袖都因犯罪死在曠野,首先是女先知米利暗,然後是大祭司亞倫(本章22-29)。
         亞倫是在出埃及後第四十年五月一日死的 (33:38) , 他的姊姊米利暗比他早五個月(正月間)在尋的曠野去世。按神的旨意,他們的那一代都要死在曠野 (14:29) , 以色列人才可以起行進應許之地。起行前領袖的死亡,代表著上一代的過去,證實了神的話是永不落空的。
         本章至二十二1記載以色列人從加低斯到外約但的一段旅程。如果自紅海到西奈為出埃及後旅程的第一段(出十三~十九章);自西奈到加低斯遙望迦南屬第二段(來十一~十二章);本章和次章所記則是第三段,也是進入迦南地的最後一段旅程。前二次都以歡樂始而以悲哀終。這最後一段卻以悲哀始,而以歡樂終。摩西的姐姐女先知米利暗和他的哥哥大祭司亞倫先後死在旅途(1,28節),而三十八年前在加低斯背叛中20歲以上的人,此時也可能所剩無幾。但在終點,以色列人佔領了何珥瑪(二十一1~3);戰勝了亞摩利王西宏(二十一23~27)和巴珊王噩(二十一33~35),沿途歡呼作歌(二十一17~18,27~30)。
         曠野四十年生活中成長的新一代,在體格與精神上應該都和為奴的上一代不同。這一群飽曆艱辛,在風沙中鍛煉成熟的粗獷善戰之民,已能向神發願:只要神將迦南人交付他們,就能把所有的城邑盡行毀滅;和三十八年前聽到探子的報告號啕大哭的上一代(十四1)比較,顯然已脫胎換骨。
         他們改變了戰略,不從南面仰攻;大軍繞經死海與約但河東邊外約但之地,進到迦南的中部;先取耶利哥城(二十二1),以高屋建瓴之勢自北向南,其勢銳不可當,“如牛舔盡田間的草”(二十二3~4)。

【民二十2】「會眾沒有水喝,就聚集攻擊摩西、亞倫。」
  〔呂振中譯〕「會眾沒有水喝,就聚集來攻擊摩西亞倫。」
  〔暫編註解〕第三段旅程開始時,營中佈滿愁雲慘霧。米利暗與亞倫之死,代表了上一代人逐漸消滅;而新一代的百姓又為了沒有水喝,象他們的父親一樣,與摩西爭鬧。神象當年一樣(參出十七1~7),從磐石中給水。那地也因此叫做米利巴。有人以為此處所記與《出埃及記》乃同一事。其實,二事有很多不同處。1.《出埃及記》只提摩西,此處提到摩西與亞倫;2.此處要摩西去拿杖,因這杖已擺在神面前(十七10~11;二十8),此事顯然發生在亞倫的杖開花結果之後;3.也是最大的不同處,是神要摩西去吩咐磐石出水,而非象第一次那樣叫他擊石出水。
         沒有水。本節開始記錄導致摩西和亞倫不能進入應許之地的事件。顯然,約四十年前藉著何烈的神跡向他們提供的水(出17:1-7),此時已經斷絕了。這是神為了考驗在曠野裡長大的新一代人的信心。
         攻擊摩西。參出17:2,3。他們的父輩也表現出同樣的精神。

【民二十3】「百姓向摩西爭鬧說:“我們的弟兄曾死在耶和華面前,我們恨不得與他們同死。」
  〔呂振中譯〕「人民和摩西吵鬧,條陳說:『我們的族弟兄曾死在永恆主面前,我們巴不得那時候也死好啦!」
  〔暫編註解〕爭鬧。經常指“吵鬧地反對”,有時甚至帶著暴力。
         我們的弟兄曾死。指民11:1,33;14:37中神的各次懲罰,特別是對可拉的叛逆(民16:32,35,46)。他們顯然覺得突然死去要比慢慢遭遇口渴的強烈折磨要好。

【民二十4】「你們為何把耶和華的會眾領到這曠野、使我們和牲畜都死在這裡呢?」
  〔呂振中譯〕「你們為甚麼把永恆主的大眾領到這曠野,讓我們和我們的牲口都死在這裏呢?」
  〔暫編註解〕這些話表現了他們父輩的精神(出17:3)。

【民二十5】「你們為何逼著我們出埃及、領我們到這壞地方呢?這地方不好撒種,也沒有無花果樹、葡萄樹、石榴樹,又沒有水喝。”」
  〔呂振中譯〕「你們為甚麼硬叫我們從埃及上來、而帶領我們到這壞地方呢?這並不是撒種子的地方呀!不是栽無花果樹、葡萄樹、石榴樹的地方呀!又沒有水喝。』」
  〔暫編註解〕他們忘記了他們的父輩在埃及的受苦和哀求(出2:23,24;3:17)。

【民二十6】「摩西、亞倫離開會眾,到會幕門口,俯伏在地;耶和華的榮光向他們顯現。」
  〔呂振中譯〕「摩西亞倫從大眾面前來到會棚出入處,臉伏於地;永恆主的榮光向他們顯現。」
  〔暫編註解〕離開。百姓的語氣似乎帶著威脅。摩西和亞倫來到聖所尋求指示與保護。
         俯伏在地。祈求他們叛逆抱怨的罪得到赦免;他們肉體的需求得到滿足。
         耶和華的榮光向他們顯現。全會眾無疑都能看見,既是對他們的警告,又是對他們缺乏信心的譴責(見民14:10;16:19,42)。

【民二十7】「耶和華曉諭摩西說:」
  〔呂振中譯〕「永恆主告訴摩西說:」
  〔暫編註解〕就是從作為神臨格之標誌的榮光中說話。

【民二十8】「“你拿著杖去,和你的哥哥亞倫招聚會眾,在他們眼前吩咐磐石發出水來,水就從磐石流出,給會眾和他們的牲畜喝。”」
  〔呂振中譯〕「『你拿着手杖,召集會眾,你和你哥哥亞倫要召集他們;你們要在他們眼前吩咐磐石出水;你要為他們從磐石上引出水來、給會眾和他們的牲口喝。』」
  〔暫編註解〕“杖”。就是摩西從前行神蹟的那根杖(比較出七20;一四16;一七6)。神指示摩西和亞倫“吩咐”磐石(該動詞是複數的),而不是擊打磐石。在忿怒和自命不凡的情緒下,摩西擊打了磐石(11節;比較詩一○六32,33)。
         聖經沒有說要用杖做什麼。也許神想讓摩西一邊說話,一邊朝磐石的方向舉杖。

【民二十9】「於是摩西照耶和華所吩咐的,從耶和華面前取了杖去。」
  〔呂振中譯〕「於是摩西從永恆主面前拿了手杖去,照永恆主所吩咐他的。」
  〔暫編註解〕這句話似乎暗示摩西所拿的是亞倫的杖。但第11節說杖是摩西的。而摩西的杖乃是“神的杖”(出4:20;17:9)。雖然聖經中沒有記栽摩西的杖要放在聖所裡,但這杖很可能是保存在那裡。

【民二十10】「摩西、亞倫就招聚會眾到磐石前。摩西說:“你們這些背叛的人聽我說:我為你們使水從這磐石中流出來嗎?”」
  〔呂振中譯〕「摩西亞倫就召集了大眾到磐石前;摩西對他們說:『悖逆的人哪,聽吧!難道我們要叫水從這磐石中流出來給你們麼?』」
  〔暫編註解〕招聚會眾。遵照神的吩咐(第8節)。
         你們這些背叛的人。神也用這樣的話來指他們的父輩(民17:10)。但摩西這樣說是因為生氣,而不是出於對神的熱心。這就是他的罪。
         我……使水。摩西用來指自己和亞倫的人稱代詞說明他藐視神。他們似乎想讓百姓認為他們能靠自己的力量來行神跡。

【民二十11】「摩西舉手,用杖擊打磐石兩下,就有許多水流出來,會眾和他們的牲畜都喝了。」
  〔呂振中譯〕「摩西舉手,用手杖把磐石擊打了兩下,就有許多水流了出來,會眾和他們的牲口都喝了。」
  〔暫編註解〕摩西和亞倫的罪是把稱頌歸於自己,而沒有遵從神的命令去吩咐磐石。
         擊打磐石兩下。摩西部分的罪在於兩次擊打磐石。神沒有讓他擊打磐石。此外,摩西忘記了神對待祂子民的忍耐。這本應在摩西的態度和舉止中反映出來。他說話行事就像百姓的怨言是針對他的。
         就有許多水流出來。神用大量的水解決了當前的困境,不管摩西和亞倫的態度如何。

【民二十12】「耶和華對摩西、亞倫說:“因為你們不信我,不在以色列人眼前尊我為聖,所以你們必不得領這會眾進我所賜給他們的地去。”」
  〔呂振中譯〕「永恆主對摩西亞倫說:『因為你們不信我,不在以色列人眼前尊我為聖,故此你們必不得領這大眾進我所賜給他們的地。』」
  〔暫編註解〕同是擊石,何以這一次摩西卻受到“不信”的責罰?一般有如下的解釋:1.神命令他拿了杖,去招聚會眾,然後握杖在手用口吩咐磐石流出水來,可是他不信真能憑一句話便能叫石出水,用杖擊打磐石,水歲流出,卻違背了神的命令(24節);2.摩西盛怒之下連擊二下,沒有在百姓前尊敬神;3.磐石是神的象徵(林前十4),百姓聚合在磐石前,有若集合在會幕或者約櫃前,摩西擊石構成一種瀆犯。
         一代領袖在此歷史時刻不能持守所信到底,殊堪嗟歎。在聖潔的天父面前,不能容許絲毫不信,益獲證明。
         由於摩西和亞倫犯了罪,所以他們不能進入應許地。這事件給我們一個警告,就是赦罪不一定同時減輕那罪的後果。
         你們不信我。這就是摩西的失敗所在。
         尊我為聖。信心的缺乏妨礙了神的聖潔通過摩西和亞倫表現出來。
         你們必不得領。暗示摩西和亞倫要在百姓進入聖地以前死亡,離開自己的崇高位置。

【民二十13】「這水名叫米利巴水(米利巴就是爭鬧的意思),是因以色列人向耶和華爭鬧,耶和華就在他們面前顯為聖。」
  〔呂振中譯〕「這些水是米利巴〔即:爭鬧〕水,因為在那裏以色列人向永恆主吵鬧,永恆主在他們中間顯示為聖。」
  〔暫編註解〕“米利巴”。(在希伯來文)是“爭取”這個動詞的相關語。
         米利巴。該詞的類似用法還出現在出17:7和申32:51中。其希伯來詞根有“奮鬥”,“競爭”,“爭吵”的意思,常伴隨著暴力。
         耶和華就在他們面前顯為聖。即神使水在百姓面前流出的仁慈之舉,表現了祂的聖潔和能力。即使是祂所愛的領導人違背了祂的命令,祂也要予以懲罰。

【民二十14】「摩西從加低斯差遣使者去見以東王,說:“你的弟兄以色列人這樣說:‘我們所遭遇的一切艱難,」
  〔呂振中譯〕「摩西從加低斯差遣使者去見以東王說:『你的邦親以色列這樣說:你知道我們所遭遇的一切艱難:」
  〔暫編註解〕從東方進入迦南的大路為取道以東地。以東人的先祖以東即以掃,是以撒的兒子,因此以東人與以色列人有兄弟關係。以東地位於死海之南,以色列人北上摩押,借道以東最便利。摩西的和平談判未獲接納,以東人且出言不遜;以色列人只有繞道(20~21節),因為難走,又發怨言。
         “以東”。參看俄巴底亞書的簡介和創世記二十五章22節的腳註。以色列人想從加低斯穿過以東往東面去,而以東正佔據死海以南的地帶(比較17節)。以東人拒絕了以色列人的要求,並向他們彰顯自己的武力(20節)。
         去見以東王。摩西不認為從南面進入迦南是明智之舉。這顯然是因為他所率領的希伯來大軍的態度。他所面對的以東人佔據了死海以南的地區,西至加低斯,南到紅海東岸。
         你的弟兄以色列人。現在東方人也有這樣的習慣。有血緣關係的人以“弟兄相稱”。以東人是以掃的後代(創25:30)。
         一切艱難。摩西向以東人暗示,作為親戚,他們應當對雅各的後代抱著同情的態度。“艱難”的希伯來語詞根是“疲倦”。在這裡指他們長途跋涉的艱難,既危險又令人疲倦,沒有安居之所。
         14-21 向以東求助:以東人的祖先以掃(創36:1) 與雅各是兄弟之親,所以摩西向以東王自稱為弟兄。正因如此,摩西以和為貴,即使以東人不准借道,他仍沒有向他們開戰,不像他對付亞拉得人和亞摩利人的做法。以東位於迦南地東南部,沒有迦南地南方的崎嶇山嶺,並有大道(原文作王道,是約但谷東面高原南北直通之路)貫通,可省時省力。雖然以掃與雅各和解了,但他們的後裔卻世代對敵,以東人此際首次不念舊情,日後更變本加厲(參摩1:11)。

【民二十15】「就是我們的列祖下到埃及,我們在埃及久住;埃及人惡待我們的列祖和我們,」
  〔呂振中譯〕「我們的祖宗下到埃及,我們在埃及住了許多年日;埃及人惡待我們和我們的祖宗;」
  〔暫編註解〕以色列人的遭遇在周圍國家之中是廣為人知的。

【民二十16】「我們哀求耶和華的時候,他聽了我們的聲音,差遣使者把我們從埃及領出來。這事你都知道。如今,我們在你邊界上的城加低斯。」
  〔呂振中譯〕「我們向永恆主哀叫,永恆主聽了我們的聲音,就差遣使者把我們從埃及領出來;如今你看,我們都在你邊界上的城加低斯呢。」
  〔暫編註解〕我們哀求。見出2:23-25;3:7,8。
         差遣使者。見創24:7;出3:2;23:20;33:2。這裡的使者就是神子民的永恆大君基督自己(《先祖與先知》第366頁)。
         把我們……領出來。見出13:21;14:19。

【民二十17】「求你容我們從你的地經過。我們不走田間和葡萄園,也不喝井裡的水,只走大道(原文作王道),不偏左右,直到過了你的境界。’”」
  〔呂振中譯〕「求你容我們從你的地經過;我們不從田地和葡萄園經過,也不喝井裏的水,我們只走王家大道,不偏向右、也不偏向左,直到你的地界都經過了。』」
  〔暫編註解〕“大道”當系指外約但溝通南北的通商大道,從阿卡巴灣口直上大馬色(今大馬士革)。“大道”原文作“王道”,有坦途、捷徑之意。
         “大道”(王道)。一條從亞拉伯通往大馬色的公共車路。
         從你的地經過。要從東邊進入迦南,以色列人要麼必須穿過以東,要麼繞到南面,再往北走。
         只走王道。指約但河東的主要幹道,從北方的大馬士革到亞喀巴灣的以旬迦別。最新的聖經早期地圖指出了這條貿易線路。在亞伯拉罕的時代,從敘利亞前來攻打所多瑪的四王就是沿著這條道路過來的。數世紀後羅馬人修復了“王道”,至今仍在使用。該道部分路段的空中照片刊在《威斯敏斯特聖經歷史地圖冊》第40頁。

【民二十18】「以東王說:“你不可從我的地經過,免得我帶刀出去攻擊你。”」
  〔呂振中譯〕「以東對以色列〔原文:他們〕說:『你不可從我的這裏經過,免得我帶刀出去對你接戰。』」
  〔暫編註解〕見創27:40。以東人無疑害怕他們的國家被佔領,或至少遭到劫掠。

【民二十19】「以色列人說:“我們要走大道上去;我們和牲畜若喝你的水,必給你價值。不求別的,只求你容我們步行過去。”」
  〔呂振中譯〕「以色列人對他說:『我們要從大路上去;我和我的牲畜若喝你的水,總要給價值;沒有別事,我只要步行過去罷了。』」
  〔暫編註解〕摩西重申了以色列人對以東人的和平態度。他們只是路過,“不求別的”,只求儘快經過這裡。

【民二十20】「以東王說:“你們不可經過!”就率領許多人出來,要用強硬的手攻擊以色列人。」
  〔呂振中譯〕「以東〔原文:他〕說:『你不可經過。』以東就率領重兵出來,要用強硬的手對付以色列〔原文:他〕。」
  〔暫編註解〕你們不可經過!以東王不敢讓以色列人過境。但他將必需品賣給他們(見申2:28,29)。
         用強硬的手。國王集合他的軍隊顯示兵力,表明他決心用武力來抵抗任何穿越其國境的嘗試。

【民二十21】「這樣,以東王不肯容以色列人從他的境界過去。於是他們轉去,離開他。」
  〔呂振中譯〕「這樣以東既不肯給以色列從他的地界經過,以色列就轉了方向、離開他們。」
  〔暫編註解〕神親自命令以色列人繞開,但要向以東人購買所需要的物資(申2:5,6)。

【民二十22】「以色列全會眾從加低斯起行,到了何珥山。」
  〔呂振中譯〕「以色列人全會眾從加低斯往前行,到了何珥山。」
  〔暫編註解〕何珥山的確切位置不詳,只知在加低斯巴尼亞東北,近以東邊界。
         “何珥山”的位置不能確定,但顯然是在加低斯附近的以東邊界上(參看三三37)。以色列人在這裏開始繞過以東而行。
         何珥山。地理位置不詳。不同的學者把四座不同的山認定為亞倫去世的何珥山。在先知亞倫之山(Jebel Nebi Harun),有一座清真寺坐落在所謂的先知墳墓處,被虔誠的朝聖者所拜訪。這個位置與聖經的記載相矛盾。根據聖經,何珥山應在以東境外(第23節;民33:37),而Jebel Nebi Harun 卻在以東境內,離彼特拉城的廢墟不遠。

【民二十23】「耶和華在附近以東邊界的何珥山上曉諭摩西、亞倫說:」
  〔呂振中譯〕「永恆主在附近以東地的邊界何珥山對摩西亞倫說:」
  〔暫編註解〕以色列人可能是在山腳下安營。

【民二十24】「“亞倫要歸到他列祖(原文作本民)那裡。他必不得入我所賜給以色列人的地;因為在米利巴水,你們違背了我的命。」
  〔呂振中譯〕「『亞倫將要被收殮歸他先族人了;他必不得以進我所賜給以色列人的地,因為在米利巴水的事上、你們違背了我所吩咐的。」
  〔暫編註解〕“歸到他列祖”,通常指一個受大家尊敬的人善終而死。一個人若死無葬身之地,骸骨無人收殮,則是天罰(耶八2;結二十九5)。舊約的一個信念,是人死了會與先祖在一起。亞倫雖因米利巴擊水一事被罰不能去到應許之地,但死後仍可與諸先祖、聖徒同列。
         「歸到他列祖」:指百年歸老 (參創25:8, 17) , 亞倫終年一百二十三歲(33:39) ; 但此處表明他的死因是應驗神預言的懲罰。第一位大祭司死亡在即,須有另一位接任,即由亞倫的兒子以利亞撒接上。摩西主持這項儀式,將大祭司袍從亞倫身上脫下,穿在以利亞撒的身上。亞倫的屍體葬在摩西拉(申10:6),這地大概又名摩西錄(33:30),離何珥山不遠。
         歸到他本民那裡。表達死亡的這種說法也用在亞伯拉罕(見創25:8注釋),以實瑪利(創25:17),以撒(創35:29),雅各(創49:33)和摩西(民27:13;31:2)身上。

【民二十25】「你帶亞倫和他的兒子以利亞撒上何珥山,」
  〔呂振中譯〕「你要帶亞倫和他兒子以利亞撒上何珥山;」
  〔暫編註解〕亞倫祭司職位的轉移,為以色列民生活中的大事,因此要舉行儀式,為以利亞撒穿上亞倫的聖衣,讓會眾清楚看見,由亞倫開始的一個時代已告終結,由下一代繼起的新時代已經開始。
         亞倫死在米利暗後約五個月,時年123歲(三十三38~39)。
         據申10:6,何珥山又叫摩西拉山;也有可能山腳的營地稱為摩西拉。

【民二十26】「把亞倫的聖衣脫下來,給他的兒子以利亞撒穿上;亞倫必死在那裡,歸他列祖。”」
  〔呂振中譯〕「把亞倫的聖衣剝下來,給他兒子以利亞撒穿上;亞倫將要被收殮歸於列祖、死在那裏。』」
  〔暫編註解〕把亞倫的……脫下來。關於大祭司的衣袍,見利8:7-9。
         死在那裡。衣袍的轉讓和亞倫的去世強調了祭司職位的傳承。

【民二十27】「摩西就照耶和華所吩咐的行。三人當著會眾的眼前上了何珥山。」
  〔呂振中譯〕「摩西照永恆主所吩咐的行;三人〔原文:他們〕當着全會眾眼前上了何珥山。」
  〔暫編註解〕這樣,百姓就不會對以利亞撒在他父親死後接任聖職的合法性產生懷疑了。

【民二十28】「摩西把亞倫的聖衣脫下來,給他的兒子以利亞撒穿上,亞倫就死在山頂那裡。於是摩西和以利亞撒下了山。」
  〔呂振中譯〕「摩西把亞倫的聖衣剝下來,給他兒子以利亞撒穿上;亞倫就死在山頂上那裏。於是摩西和以利亞撒從山上下來。」
  〔暫編註解〕摩西把亞倫的……脫下來。摩西是按照神的吩咐,代表神這樣做的,作為祭司職位轉移的標誌,表明該職位在任職者死後依然存在。
         亞倫就死在……那裡。民33:38,39記錄了亞倫去世的日期和年齡(123歲)。亞倫的去世說明了利未人祭司職分的不完美性,因為其人員會變動。保羅提到了它與基督的祭司職分之間在這方面的差別(來7:24)。據申10:6,亞倫埋葬在摩西拉(見第25節注釋)。
         28~29 亞倫是在出埃及後第四十年逝世的。他在一百二十三歲的年紀逝世(參看三三38,39),跟基督永恆的祭司職任形成強烈的對比(比較來七23,24)。

【民二十29】「全會眾,就是以色列全家,見亞倫已經死了,便都為亞倫哀哭了三十天。」
  〔呂振中譯〕「全會眾見見亞倫已經氣絕身死,便為亞倫哀哭了三十天:以色列全家都哀哭。」
  〔暫編註解〕三十天。與數月後為摩西之死而哀哭的日子一樣長(申34:8)。

【暫編註解資料來源】
《啟導本聖經註釋》․《雷氏研讀本》․《串珠聖經註釋》․《SDA聖經註釋》․

※以上內容摘錄自『查經資料大全』,更多相關內容,請上 http://www.ccbiblestudy.org/index-T.htm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