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埔教會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搜索
查看: 532|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出埃及記】第三十二章 [複製鏈接]

Rank: 9Rank: 9Rank: 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6-3-8 11:57:15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內容綱要

【離神與求神(三十二1~14)】
   一、亞倫出賣神
   二、摩西懇求神(11)
      1、 神的名譽(12)
     2、神的應許(13)
   三、人性的軟弱(15~24)
     1、摩西的怒氣(19)
     2、亞倫的軟弱(22~24)
   四、審判與代求(25~35)
     1、審判官摩西(25~29)
     2、辯護者摩西(30~35)
——《新舊約輔讀》


逐節詳解

【出三十二1】「百姓見摩西遲延不下山,就大家聚集到亞倫那裡,對他說:“起來!為我們做神像,可以在我們前面引路;因為領我們出埃及地的那個摩西,我們不知道他遭了什麼事。”」
  〔呂振中譯〕「人民見摩西拖延著下山,就聚集去見亞倫,對他說:『起來!給我們造神像可以在我們前面引路的,因為那摩西、那領我們從埃及地上來的那個人、我們不知道他怎麼樣了。』」
  〔暫編註解〕摩西在西奈山一共留了四十晝夜,百姓所說的“遲延”指此。
         “摩西延遲不下山”。他已經待在山上四十天了(二四18)。
         百姓見摩西延遲不下山 原文延遲的字根是「羞聇」。摩西在山上四十晝夜(廿四18),對那些無所事事而在曠野中久候的百姓來說,是一種不負責任的羞恥行為,否則的話,就是遭遇了甚麼不測──領我們出埃及的那個摩西,我們不知道他遭了甚麼事。意義亦包含,摩西或可能拋棄了我們。
     大家聚集到亞倫那裏 這裏所用的到字,原文不用普通表示到達的`al,而用含有反抗、攻擊、敵對意義的`al,是形容出他們聚集到亞倫那裏嘈鬧的意思。
     起來,為我們作神像,可以在我們前面引路 百姓這時對待亞倫的,並不像在海邊(十四11~12)或書珥的曠野(十五24)或汛的曠野(十六2~3)時一樣,只顧埋怨。乃是以命令式的口媑,向亞倫要求兩件事:(一)起來!這不是因為亞倫坐凓,要他站起來。乃是嘈他要「做些事呀!」(二)為我們作神像!也是命令式的,所以亞倫就無可奈何地,被動地,被百姓牽凓鼻子走了。神像的像字旁邊有點,表示原文是只有神字。但這神字的原文是複數。這複數不能指文法上「顯赫的複數」,因為這裏所用的動詞引路是複數。故此這裏的神,是指一些神明。百姓也許認為摩西所倡導的敬拜獨一的主神不夠,要像他們在埃及或鄰邦人一樣,敬拜多神。更要緊的,是主神的使者摩西不在他們跟前了,主神也好像沒有了。如果有多神,就多有一點保障,不會像現今一樣,徬徨無主。
         1~6以色列人不再耐性地等候摩西,要求亞倫造一神像代替摩西引領他們。他們所犯的錯誤,不是以別神來代替耶和華,而是要為祂鑄造一形像代表祂。
         本章所記發生在神與以色列人立約後(19~20章)和重申前約(34章)之間。造金牛犢是公然破壞十誡第二條的罪行(二十4~6)。摩西出面替百姓說話,並懲罰了一些人之後,神給了以色列人一個自新的機會(34章)。
         摩西作為一位領袖的高貴品格,從此事可以看出。他是先知,堅決依從神的命令嚴懲罪惡,卻又能為犯罪的百姓自責向神代求,以色列人才得到自新的機會。
         1~35 金牛事件:本章的一個特色是作者將一些最強烈的對比並列:摩西與神在山上交談,亞倫卻與百姓在山下妄作胡為;摩西為百姓向神呼求時獲得神的寬恕,但他回到百姓那裡時,神卻命令他施行責罰;摩西與百姓的罪認同(11, 31) , 亞倫卻企圖推卸責任,並貶低罪的嚴重性(22)。這章的另一特色是充滿對話:最初是亞倫與百姓的對話,轉而是神與摩西對話;接著一一的對話分別是摩西與百姓、摩西與亞倫、摩西與利未人,最後回到摩西向神代求。摩西作中保的角色,再次浮現出來。

【出三十二2】「亞倫對他們說:“你們去摘下你們妻子、兒女耳上的金環,拿來給我。”」
  〔呂振中譯〕「亞倫對他們說:『把你們的妻子和兒女耳朵上的金環摘下來,拿來給我。』」
  〔暫編註解〕這些金耳環當為以色列人出埃及時向埃及人要的金銀珠寶的一部分(十一2;十二35)。
         “耳上的金環”。大概是從埃及帶出來的戰利品(一二36)。由於這次事件(三二2~4),百姓都不能佩戴任何飾物(三三4~6)。
         摘下你們妻子兒女耳上的金環,拿來給我 在給嘈鬧得無法作主的時候,亞倫並沒有像摩西一樣祈求主神,乃是自己作主。他自作聰明,反向嘈鬧他的百姓要求,要他們摘下妻子兒女耳上的金環給\cs8他。他原以為這樣,他們自己,或是他們的妻子兒女,會捨不得把金器給地,他的問題就解決了。誰知,百姓就都摘下他們耳上的金環,拿來給亞倫。

【出三十二3】「百姓就都摘下他們耳上的金環,拿來給亞倫。」
  〔呂振中譯〕「眾民就把他們耳朵上的金環都摘下來,拿來給亞倫。」
  〔暫編註解〕古代中東一帶地方的人,有些地區到現在還是這樣,他們帶金(或銀)耳環或鼻環(參看創廿四47;士八24~27;賽三19、21等),並不單在為裝飾,也有求神明保佑的含意(參看創卅五3~4)。以色列人出埃及時向埃及人所要的金器銀器中(三22,十一2,十二35),相信有不少就是這些環子。或者,他們在曠野無所事事,也會把一些金銀製成耳環,給妻子兒女(小孩子連男性亦佩戴耳環),以保平安的含意。

【出三十二4】「亞倫從他們手裡接過來,鑄了一隻牛犢,用雕刻的器具做成。他們就說:“以色列啊,這是領你出埃及地的神。”」
  〔呂振中譯〕「亞倫從他們手裡接過來,用雕刻的器具雕造它,作成一隻鑄像的牛犢;他們就說:『以色列阿,這就是你們的神、那領你們出埃及地上來的!』」
  〔暫編註解〕亞倫和百姓所犯的罪是拜自己造的金牛犢,偏離正道(申九12),忘記了他們的救主(詩一〇六21)。他們造金牛犢來替代神(或者作神所站的腳凳),造好之後,百姓縱情吃喝,且涉及淫穢。神禁止百姓雕刻任何代表神形像之物(十誡第二條),百姓明知故犯,因此受到嚴厲的懲治。
         “牛犢”。更可作:公牛犢。百姓這次偶像膜拜,其實是要尋回埃及的生活方式。參看第八章25節的腳註。耶羅波安在列王紀上十二章28節重複這些話。
         顯示那些金飾先倒在模型裡,然後鑄成牛狀;亞倫積極參與這事是無可置疑的。
         「牛犢」:壯牛,約三歲。
         亞倫……接過來,鑄了一隻金牛犢,用雕刻的器具作成 這是從埃及出來的以色列人所熟悉的神像,因為埃及人敬拜牛為神。但是,亞倫並沒有鑄好些神明的形像,而僅鑄了一隻牛犢。更要緊的,在亞倫的觀念中,大概並不是以此金牛犢為神(見第5節註釋),乃是以這牛犢為主神的腳凳(詩一一○1),或是承載主神的。
     他們就說,以色列阿,這是領你出埃及地的神 這不是亞倫說的,而是百姓說的。亞倫的觀念和百姓的了解之間,有很大的差異。百姓認這金牛犢為神。這是領你出埃及地的神的字句,和申命記派編修在王上十二28所記耶羅波安的話完全相同。因此有些學者就以為這裏的「故事」,是申派的編造。我們不同意此見解。我們認為這原先為口述的故事,確有其真實的傳統;並同意可能有申派編修在這神典經文上的加筆。另一方面,耶羅波安為政治的原因而鑄造兩個金牛犢分安於但和伯特利時(王上十二25~33),原來也可能是有和亞倫的觀念一樣。但從拉斯珊拉文獻(Ra^s Shamra)可知,迦南地原有的至高神是稱為瑣珥以勒(Shor-El,即牛犢神),所以北國的百姓所了解的,並不與耶羅波安的觀念相同。這就是申派編修之所以一再指責耶羅波安陷以色列人於罪的原因(見王上十四16;十五26、30、34等)。

【出三十二5】「亞倫看見,就在牛犢面前築壇,且宣告說:“明日要向耶和華守節。”」
  〔呂振中譯〕「亞倫看見(古卷:懼怕),就在牛犢面前築了一座祭壇;又宣告說:明天要過節來事奉永恆主。」
  〔暫編註解〕“向耶和華”。亞倫建議一種牛犢與耶和華混合的崇拜,其實是進一步的反叛。
         亞倫看見,就在牛犢面前築壇 從這句話可知,鑄造和用雕刻的器具作成金牛犢,都不是亞倫做的。但這件事是亞倫的吩咐作成,所以亞倫要負罪責,正如數世紀後的耶羅波安一樣。
     在亞倫的觀念中,他並非為金牛犢築壇,乃是為主神築壇,因為他宣告說,明日要向耶和華守節。可是,在百姓的心目中卻並非這樣。見下節。

【出三十二6】「次日清早,百姓起來獻燔祭和平安祭,就坐下吃喝,起來玩耍。」
  〔呂振中譯〕「第二天、他們(或譯:他)清早起來,就獻上燔祭,帶平安祭上前去;人民又坐下去吃喝,起來嬉戲作樂。」
  〔暫編註解〕“吃喝”指狂歡作樂(三十二19)。“玩耍”原文可指性事,暗示當時有淫亂行為(比較創二十六8)。當日異教儀式大都滲有淫褻敗德之事,埃及人的祭祀儀式也不例外,以色列人加以模仿。
         “玩耍”。這用語暗示性方面的玩樂(這裏跟創世記二十六章8節所使用的希伯來文相同)。當中既有喝酒,也可能有露體(25節;林前一○8),那景象極可能是一個縱酒濫交的狂歡會。
         強調百姓僭取權力,他們獻祭、吃喝,並且「玩耍」──實行宗教上的縱淫。
         次日清晨,百姓起來獻燔祭和平安祭 這是與廿四5之和主神立約時一樣,獻上感恩和團契共喫的祭。這表明百姓是和這新造的神立約,事奉他了。更要緊的,是他們不但坐下喫喝,還起來玩耍。這玩耍的原文,是和創廿六8的「戲玩」,以及創卅九14和17的「戲弄」相同,含有性事的意義,特別是濫交的含義。所以,這些飽食終日無所事事的人,現在就藉機發洩他們的淫慾了(參看林前十7~8)。

【出三十二7】「耶和華吩咐摩西說:“下去吧,因為你的百姓,就是你從埃及地領出來的,已經敗壞了。」
  〔呂振中譯〕「永恆主吩咐摩西說:『你下去吧;因為你的眾民、你從埃及地領上來的、已經敗壞了。」
  〔暫編註解〕「你的百姓」:表示神放棄了以色列人(但11摩西用同一片語去說服神:那些百姓是 的)。
         下去罷 這是一個命令。原文有「趕快下去罷」的含義(見申九12)。敘利亞文譯為「從這裏下去罷」,七十士譯本則「趕快從這裏下去罷」,均沒有原文的直捷和緊迫性。
     因為你的百姓,就是你從埃及地領出來的 已經不是稱為「我」的百姓,「我」從埃及地領出來的,表明主神已經厭惡了他們。
     已經敗壞了 這是正如申四16所說的,雕刻偶像,是敗壞自己。而他們已經幹了,不但違反了第一第二條誡命,也以淫行敗壞了自己(參看林前六18~20)。
         7~14 摩西求神不要因以色列人背約而完全滅絕他們。他的禱告有三重根據:1 神與以色列民有特別關係,並在以往為他們行了大事(11);2 神的名字不能被羞辱(12);3 神曾向列祖起誓應許賜地給他們的後裔(13)。

【出三十二8】「他們快快偏離了我所吩咐的道,為自己鑄了一隻牛犢,向它下拜獻祭,說:‘以色列啊,這就是領你出埃及地的神。’”」
  〔呂振中譯〕「他們很快地就偏離了我所吩咐他們走的道路,而為自己造了一隻鑄像的牛犢,去敬拜它,向它獻祭說:”以色列阿,這就是你們的神、那領你們從埃及地上來的!”』」
  〔暫編註解〕這節話,以極簡促的口氣,說明摩西要趕快下去的原因,是因為百姓(一)快快偏離主道;(二)為自己鑄造金牛犢;(三)向他下拜;(四)這是領他們出埃及地的神。
     幾個星期以前,百姓剛與神莊嚴地立約,保證要順從祂(出19:8;24:3)。現在已經毀約(《先祖與先知》第320頁)。百姓既“沒有根”,試探來臨時,很快就陷在罪中了(見太13:20,21)。他們當中有許多人,特別是那些“閒雜人”,無法抵制原來拜偶像的習慣(見彼後2:22)。“硬著頸項”意為任性,就象馬在騎手向左或向右拉韁繩時硬著頸項,拒絕走該走的路一樣。

【出三十二9】「耶和華對摩西說:“我看這百姓真是硬著頸項的百姓。」
  〔呂振中譯〕「永恆主對摩西說:『我看這人民,嗐,真是脖子硬的人民。」
  〔暫編註解〕“硬頸項”。象牛馬不受韁繩的駕馭一樣。
         「硬著頸項」:來自農夫的隱喻,是指那些不願被拖動的牛馬。
         9~10這兩節話,差不多和申九13~14完全相同。因為以色列人是硬凓頸項的百姓,所以神要向他們發烈怒,並且要將他們滅絕,而使摩西的後裔成為大國。

【出三十二10】「你且由著我,我要向他們發烈怒,將他們滅絕,使你的後裔成為大國。”」
  〔呂振中譯〕「你且由著我;讓我發烈怒,將他們滅盡;你呢、我要使你成為大國。』」
  〔暫編註解〕神告訴摩西,將亞伯拉罕的後裔以色列人滅絕以後,要把當日答應給亞伯拉罕的福分(創十二2)賜給摩西的後裔。
         你且由凓我 這是摩西作中保的含義,也是恩慈的神要摩西趕快下去的原義,亦是將百姓所面臨的危險性說出來的原因。你且由凓我,是主神在字裏行間,正在敞開凓大門,邀請摩西作代禱。
     你且由著我。神在考驗摩西,並為前面所要面臨的事而訓練他(見創18:23-32;32:26-28)。這不是他最後一次這樣的經歷(民16:21,45)。摩西意識到神的提議並不是絕對的,就著手為他的同胞代求。
         使你的後裔。耶和華給摩西機會,讓他在自己的榮耀和神的尊榮以及那些受他管理之人的利益之間進行選擇(見太4:8-10)。他表現出高風亮節,證明了他對於神以及受託之使命的忠誠。

【出三十二11】「摩西便懇求耶和華他的神說:“耶和華啊,你為什麼向你的百姓發烈怒呢?這百姓是你用大力和大能的手從埃及地領出來的。」
  〔呂振中譯〕「摩西便求永恆主他的神的情面,說:『永恆主阿,你為什麼向你的人民發烈怒呢?這人民是你用大能大力的手從埃及地領出來的呀!」
  〔暫編註解〕摩西為以色列人代求,提出四個理由:1.以色列是耶和華的子民,不是摩西的;2.拯救他們出來費了很大力氣;3.若改變初衷,難免招埃及人譏笑(參民十四13~16;申九28);4.耶和華曾向他們的祖先保證,賜給迦南地。
         摩西便懇求耶和華他的神 這是摩西自受召以來,就不停地為百姓所做的「中保」的工作(參看羅八26、34;來七25)。
     這百姓是你用大力和大能的手,從埃及地領出來的 這剛好和第7節主神對摩西所說的相反,而也是事實。本書第三至十四章,就是這事實的記述。
     摩西爭辯說,以色列仍是神的百姓,不是他的(見第7節)。神曾為他們做了那麼多;現在祂一定不會拋棄他們,就此承認祂自己計畫的失敗。摩西懇求的第一條理由就是,神為了自己名的緣故不可能這麼做。摩西沒有為自己同胞的罪辯護,但他可以為他們的赦免而代求(見伯42:10;耶14:19-21;結14:14,20;但9:4-11)。
         11~13 摩西為百姓求情是基於三件事:神親自揀選了以色列(11節);神的名不能被誤解誣衊(12節);若以色列被毀滅了,神給亞伯拉罕之約中的應許便不能應驗(13節)。

【出三十二12】「為什麼使埃及人議論說‘他領他們出去,是要降禍與他們,把他們殺在山中,將他們從地上除滅’?求你轉意,不發你的烈怒,後悔,不降禍與你的百姓。」
  〔呂振中譯〕「為什麼讓埃及人議論說:”他領他們出去是要降災禍的,要在山中把他們殺死,將他們從地上滅盡”呢?求你回心轉意,不發烈怒;求你改變心意、不對你人民降災禍。」
  〔暫編註解〕為甚麼使埃及人議論說,他領他們出去,是要降禍與他們,把他們殺在山中,將他們從地上除滅 這是祈求主神不要讓仇敵心快,並且讓他們誤認主神為邪惡。
     周圍的民族已聽說希伯來人從埃及得蒙奇妙的拯救。他們擔心耶和華還會為以色列人做什麼事。如果以色列人現在遭到毀滅,外邦人將十分高興,神則受到羞辱。埃及人的指控將被證明是正確的:祂不是帶領祂的百姓到曠野去獻祭(出5:1-3),而是把他們帶到那裡犧牲掉(出10:10)。摩西懇求的第二個理由就是避免讓外邦人對以色列人誇勝。

【出三十二13】「求你紀念你的僕人亞伯拉罕、以撒、以色列。你曾指著自己起誓說:‘我必使你們的後裔象天上的星那樣多,並且我所應許的這全地,必給你們的後裔,他們要永遠承受為業。’”」
  〔呂振中譯〕「求你懷念你的僕人亞伯拉罕、以撒、以色列;你曾指著自己向他們起誓,說:”我必使你們的後裔增多、像天上的星;我必將我所說到的這全地給你們的後裔;他們必永遠承受為產業。”』」
  〔暫編註解〕求你記念你的僕人亞伯拉罕、以撒、以色列 這是摩西懇求主神像從前恩待他們列祖一樣,現在也恩待以色列人。因為主神曾向他們起誓,而這起誓就是立約,是不能更改的。這誓言,或立約的應許,就是賜他們的後裔像天上的星那樣多,並且將迦南地賜給他們的後裔,永遠承受為業。若果將他們滅絕,這誓言,這應許,這立約,豈不落空?這不是你信實的主神所為的。
     摩西既能為埃及人代禱,而蒙主神垂聽(參看八8~13、28~31,九27~33,十16~19等),他為百姓的代禱,當然更能蒙悅納,何況是神敞開凓門,暗示邀請他代禱的。
     懇求的第三個理由是向神提出祂對亞伯拉罕(創15:5;17:2-8),以撒(創26:4)和雅各(創28:14;35:11)所發的應許。這些應許現在只有部分地應驗。神不會不實現祂的話語。

【出三十二14】「於是耶和華後悔,不把所說的禍降與他的百姓。」
  〔呂振中譯〕「於是永恆主就改變心意不降災禍,就是他說、要向人他民施行的。」
  〔暫編註解〕“後悔”的原文為(),意思是“改變主意”。聖經不少地方記載神後悔,尤其見《耶利米書》十八5~11,說一國若離開惡,神就必後悔,不將災禍降與人;若行惡,神就必後悔,不降幅給人。看來好像神是一位會改變的神。其實,神決不改變(參民二十三19;瑪三6),但慈愛且公義的神有權運用祂的全能,因人的頑梗或後悔,降罰或施福。神不是靜止的,而是有動力的永生神,在祂與人的關係上,因著中保如摩西或神子耶穌的代求(摩七1~6),作出與人的態度和行動相對應的賞罰。參《約珥書》二13;《約拿書》三9;四11。“後悔“不是意志的,而是情緒的,表明憂傷的心。
         “後悔”。更可作:難過。參看創世記六章6節的腳註。
         「後悔」:意思是「改變心思或行動」,對人的需要及行動作出適切的回應。
         於是耶和華後悔,不把所說的禍,降與他的百姓 這是擬人化的說法。主神後悔,是表明主神轉意的意思。這不是用作犯罪之人的悔過的字,乃是用在神回應人的代求(如摩七1~6),人的悔改(見耶十八5~10;拿三9~10);也表明神的恩慈憐憫的心腸(見申卅二36;士二18等)。主神並不是硬凓心腸的,乃是因人的行動、作為、態度,與祂的關係,向祂作祈求,而有所改變的。這就是我們所信的神之偉大可愛可信可賴的地方!

【出三十二15】「摩西轉身下山,手裡拿著兩塊法版。這版是兩面寫的,這面那面都有字,」
  〔呂振中譯〕「摩西轉身、從山上下來,手裡拿著兩塊法版;版是兩面寫的:這面和那面都寫。」
  〔暫編註解〕參二十五1注。這是聖經唯一說明法版兩面都有字的記載。
         手裏拿凓兩塊法版 參看本書二十1~17的序言。
     這版是兩面寫的 惟有這裏指出兩塊法版是兩面都刻有字的。
         15~20摩西將法版摔碎,代表約的廢止,又將牛犢毀壞。

【出三十二16】「是神的工作,字是神寫的,刻在版上。」
  〔呂振中譯〕「版是神作的,字是神寫的,勒在版上。」
  〔暫編註解〕參三十一18.寫在法版上的誡命是神親自的工作,是創造人和天地萬物的主所頒佈的倫理道德守則,為一切法典的基礎。
         字是神寫的 卅一18則說是神用指頭寫的,因此是刻在版上的。但在卅四27,卻是主神吩咐摩西寫上的。除了有少數學者,要依字句解釋,認頭兩塊法版是神自己用指頭刻上,後造的法版才由摩西寫上外,今天大多數的學者,都認為這字是神寫的,乃表達兩塊法版的內容 其來源是出於神的。

【出三十二17】「約書亞一聽見百姓呼喊的聲音,就對摩西說:“在營裡有爭戰的聲音。”」
  〔呂振中譯〕「約書亞一聽見人民呼喊時候的聲音,就對摩西說:『營裡有爭戰的聲音哪!』」
  〔暫編註解〕約書亞顯然偕摩西上了西奈山(二十四13)。他是戰士,擊敗過亞瑪力人(十七8~13),他聽見百姓的呼喊,以為是爭戰的聲音。
         約書亞誤以為營裡有爭戰的聲音,但摩西憑著敏銳的耳朵和累積下來的經驗,認出那聲音代表什麽。
         約書亞一聽見百姓呼喊的聲音 三句不離本行。約書亞原被形容為戰士,為軍事將領(見十七9),所以當他聽到百姓呼喊的聲音時,就對摩西說營裏有爭戰的聲音。因為那聲音非常轟然。
     這裏提到約書亞,我們已在廿四13的註釋中說,摩西和約書亞更上山上去的一段路後,約書亞被留下,摩西則獨自上到神那裏。現在他從神那裏回轉,到了留下約書亞的地方,又夥同一起下來。

【出三十二18】「摩西說:“這不是人打勝仗的聲音,也不是人打敗仗的聲音,我所聽見的乃是人歌唱的聲音。”」
  〔呂振中譯〕「摩西說:『這不是打勝仗呼應的聲音,也不是打敗仗呼應的聲音;我所聽見的乃是唱和的聲音。』」
  〔暫編註解〕「歌唱」:原指作樂時發出的狂叫。
         我所聽見的,乃是人歌唱的聲音 老有經驗的摩西所聽的,卻不是人打勝仗打敗仗的聲音,而是作樂歌唱的聲音(原文這節是詩句)。

【出三十二19】「摩西挨近營前,就看見牛犢,又看見人跳舞,便發烈怒,把兩塊版扔在山下摔碎了, 」
  〔呂振中譯〕「摩西走近營前,一看見牛犢,以及人在舞蹈著,他的怒氣便發作,就把兩塊版從手中扔去,給摔碎在山下了。」
  〔暫編註解〕摩西怒摔約版,並非隨意發脾氣,而是因以色列人毀約,這石版檔應該作廢。
         摔碎法“版”象徵約被違反。
         摩西挨近營前 當摩西和約書亞邊行邊說話,到靠近營前,發現一切時,以下一連串的快速動作和態度的速變,是形容得使人喘不過氣來的:
     就看見牛犢 摩西當然先看到人群和他們的動作,但不能斷定他們歡樂的含意。及至看見牛犢,一切都明白了。
     又看見人跳舞 這跳舞原來和崇拜牛犢有關!摩西早就見到他們跳舞,直到發現金牛犢之後,才頓悟他們跳舞的原因。
     便發烈怒 這不是為人極其謙和的摩西(民十二3)常見的現象。正因為他信主神愛主神之深,所以他的怒氣也益烈!
     把兩塊版扔在山下摔碎了 這不是賭氣不幹了;乃在盛怒中,表現以色列人與主神立的約已完了!這約上的話,是他們曾經應許遵行的(參看十九8,廿四3、7),也是摩西領受來為要教訓百姓的(廿四12),現在一切都完蛋了!

【出三十二20】「又將他們所鑄的牛犢用火焚燒,磨得粉碎,撒在水面上,叫以色列人喝。」
  〔呂振中譯〕「又拿他們所造的牛犢,用火去燒,磨得很細,撒在水面上,叫以色列人喝。」
  〔暫編註解〕摩西照律法規定處置迦南人偶像的方法(二十三24),去除掉金牛犢,將金子磨碎,撒在溪流中,要百姓連金粉喝了下去(申九21),作為懲罰的一部分(其他懲罰,見28,35節);也要百姓明白金牛和其他物質一樣,虛渺且無能。
         “用火焚燒”。那公牛或立在木座上,或建在木架上。
         「叫以色列人喝」:是責罰的一部分,也表示偶像完全被毀。
         又將他們所鑄的牛犢,用火焚燒,磨得粉碎,撒在水面上,叫以色列人喝 因為將金牛犢焚燒和磨粉,有些學者就認為是從兩種傳統而來,匯合為一個故事;另有些學者則認為牛犢之中或其座墊乃為木製,故可以焚燒,而牛犢本身則磨粉。前者無經文或經外的證明,後者則有可能性。但另一可能是照經文字面的說法:將金牛犢用火焚燒,燒得的金團磨成粉末。將磨成的粉混水叫以色列人喝,是一種懲罰的意思。有些學者則將之和民五11~30相連,那是不必,也是互不相關涉的。

【出三十二21】「摩西對亞倫說:“這百姓向你做了什麼?你竟使他們陷在大罪裡!”」
  〔呂振中譯〕「摩西對亞倫說:『這人民向你作了什麼,你竟使他們陷於大罪呀?』」
  〔暫編註解〕亞倫是祭司之祖,容許百姓作此惡事,卻把責任推給百姓(22~23節),又說了摩西不會相信的話為自己辯護。《申命記》九20說神十分震怒,甚至要殺他,還是摩西為他求情,才免於死。
         這百姓向你作了甚麼,你竟使他們陷在大罪裏 這是摩西向亞倫的偵訊的話。指明是大罪,亦可見摩西詢問時之不客氣的神態。
         21~24 申命記九章20節指出亞倫為何要承擔這事的責任。
         21~24 亞倫的自辯:他回答摩西時,重複百姓與他對話的每一個字(比較1, 23);但有關他自己的參與,卻語焉不詳;甚至形容那牛犢是神奇地從火中自己走出來的(24),希望將這事的責任全推到百姓身上。

【出三十二22】「亞倫說:“求我主不要發烈怒。這百姓專于作惡,是你知道的。」
  〔呂振中譯〕「亞倫說:『求我主不要生氣;你認識這人民,知道他們是一味作壞事的。」
  〔暫編註解〕求我主不要發烈怒 亞倫以兄長之尊,稱摩西為我主,故給學者認為亞倫和摩西並非親兄弟。但是,按當時的職分上言,亞倫就算是血親兄長,摩西既屬全民「統領」,他亦應稱之為我主,何況他在自慚愧疚的情狀下,尊稱摩西,請他息怒,是很自然的。
     這百姓專於作惡,是你知道的 亞倫先將責任推在百姓的本性敗壞上去。然後才將過程照實講出(請比照23節和1下的話,並參閱卅二1的註釋)。24上也和2~3節的事實並無出入,但24下卻講得太神化了。

【出三十二23】「他們對我說:‘你為我們做神像,可以在我們前面引路;因為領我們出埃及地的那個摩西,我們不知道他遭了什麼事。’」
  〔呂振中譯〕「他們對我說:”給我們造神像、可以在我們前面引路的,因為那摩西、那領我們從埃及地上來的那個人、我們不知道他怎麼樣了。”」
  〔暫編註解〕亞倫並沒有謙卑地承擔他們拜偶像的罪責,反而把過失推在百姓身上而為自己辯護。他這樣做,證明自己真是亞當夏娃的後裔(創3:12,13)。這與摩西的精神是何等的不同啊(見出32:10-14,32注釋)。
         摩西在發烈怒之主神面前,仍然為人代求,而亞倫則在嘈鬧的人群面前,不為主神的忠信而說話,兩人的品質高下,已不言而喻了。這是今時今日的我們,都當反省深思的課題!

【出三十二24】「我對他們說:‘凡有金環的可以摘下來’,他們就給了我。我把金環扔在火中,這牛犢便出來了。”」
  〔呂振中譯〕「我對他們說:”凡有金的要摘下來”;他們給了我,我把它扔在火中,這牛犢便出來了!』」
  〔暫編註解〕我把金環扔在火中,這牛犢便出來了 連三歲小孩子也不會相信的這話,年紀老大的亞倫卻講出來了。他這掩飾事實真像的說法,最少有以下三個可能性:(一)是想推卸責任──首先諉過百姓(22節),現在又推說是出於神蹟。(二)是為同工戶珥作掩飾,若果主張製金牛犢之舉,正如我們在1~6註釋的總結中所推測的話。(三)是傳統故事的編述者或神典的寫作者,為要將摩西的高貴品質,藉亞倫的這詭辯彰顯出來。

【出三十二25】「摩西見百姓放肆(亞倫縱容他們,使他們在仇敵中間被譏刺),」
  〔呂振中譯〕「摩西看見人放縱[是亞倫縱容他們,以致他們在那些起來反對他們、的人中間被訾議],」
  〔暫編註解〕摩西見百姓放肆 這是指當時無法約束的情景。摩西看出這混亂的根源,是亞倫縱容他們。這種混亂的局面,是使親者痛仇者快的。所以說,使他們在仇敵中間被譏刺。這節話要注意的,是原文的放肆和縱容,是同一的字根。這是對亞倫的一個極嚴厲的指摘。
     本節到29節記載利未的子孫如何忠於神(創二十九34),沒有參加拜金牛;同時敘述利未人擔任祭司職事的起源。

【出三十二26】「就站在營門中,說:“凡屬耶和華的,都要到我這裡來!”於是利未的子孫都到他那裡聚集。」
  〔呂振中譯〕「摩西就站在營門中說:『誰屬永恆主的、都要到我這裡來』;於是利未的子孫都聚攏到他那裡。」
  〔暫編註解〕凡屬耶和華的,都到我這裏來 百姓放肆的原因,除了是亞倫的縱容外,更主要的是他們對主神的信仰和態度。他們不真正覺得自己是屬於主神的。為這原因,摩西在營門中大聲呼叫,要那清楚知道自己是屬於主神的人,到他跟前來。
     利未的子孫,都到他那裏聚集 有關利未,請參看一2的註釋。有關利未支派,請參看本書緒論的「利未與出埃及的支派」。這些到摩西那裏聚集的利未的子孫,在眾百姓聚集到亞倫面前嘈鬧的時候(1節),他們有沒有參與?經上並無說明。在百姓坐下喫喝,起來玩耍時(6節),他們是否隨眾作惡(廿三2)?經文也沒有交代。也許,他們是沉默的少數;見到眾人都偏離他們祖宗的神,甚至連亞倫也縱容這些人,他們只好閉口不言。現在,那忠心事奉主神,對他們祖宗的神大有信心的摩西回來了,又聽到他呼叫凡屬主神的人,可以到他那裏去,他們就聚攏來了。

【出三十二27】「他對他們說:“耶和華以色列的神這樣說:‘你們各人把刀跨在腰間,在營中往來,從這門到那門,各人殺他的弟兄與同伴並鄰舍。’”」
  〔呂振中譯〕「他對他們說:『永恆主以色列的神這麼說:『你們各人要把自己的刀配在大腿邊,在營中來回地走,從這大門到那大門;各人要殺他的弟兄、他的同伴、和鄰近的人。』」
  〔暫編註解〕“他的弟兄”。即以色列的同胞。整個事件在哥林多前書十章7節被用作一次警告。
         摩西以先知的口吻宣佈審判──「耶和華以色列的神這樣說」。
         耶和華以色列的神這樣說 這句話是先知的常用語,也是先知宣告神的審判話時的開頭語。摩西被稱為「神人」(申卅三1;書十四6等),是先知的典範(申十八15、18),他現在就要宣告神的審判話了。
     你們各人把刀挎在腰間 要他們全副武裝,執行任務之謂。
     在營中往來,從這門到那門 原文的門是單數,並用作城門或營門的進口的涵義。故此,這句話的意思,是指全營只有一個進口,利未子孫要在摩西所站的營門口那裏,往返入營(這「往返入營」卻是複數)多次。
     各人殺他的弟兄,與同伴,並鄰舍 六親不認,見人就殺的意思。這是懲罰,也是對「放肆」的鎮壓。

【出三十二28】「利未的子孫照摩西的話行了。那一天百姓中被殺的約有三千。」
  〔呂振中譯〕「利未的子孫照摩西的話去行;那一天之內人民中倒斃的、約有三千人。」
  〔暫編註解〕那一天百姓中被殺的約有三千 武加大譯本則譯為「二萬三千」,大概是比照林前十8的話而來的。但林前十8是引用民廿五9的數字。不過,後者是二萬四千。保羅的數字,也許是從記憶中,混淆了這兩處的經文的緣故。此外,沒有別的抄本或譯本與這三千之數相違的。也沒有註釋者對這數字有任何寓意的解釋,而只作為事實來看待。

【出三十二29】「摩西說:“今天你們要自潔,歸耶和華為聖,各人攻擊他的兒子和弟兄,使耶和華賜福與你們。”」
  〔呂振中譯〕「摩西說:『今天你們授聖職與自己歸永恆主了(或譯:你們授聖職與自己歸永恆主吧),因為各人犧牲了自己的兒子或弟兄,好使今天有祝福給予你們。』」
  〔暫編註解〕利未人熱心侍奉神,因而“歸耶和華為聖“,成為會幕的管理人和服侍祭司的助手(民一47~53;三5~9)。
         「你們要自潔」:在原文是「你們要使你們的手充滿」(參29:9),意即他們要被任命為祭司。
         今天你們要自潔,歸耶和華為聖 這是一句很有爭論性的繙譯(請參看現代中文譯本對這句話的譯註)。按字句來譯的話,是「今天你們的手已滿了為主神」,意思是今天你們已經為主神做了很多的工作。這裏「你們的手滿了」,七十士譯本就比照廿八41的按手將他們分別為聖,而繙成「今天你們為主神給自己授聖職」。好些英文譯本亦跟從此譯法。現代中文譯本也繙成類似的含義,而為「今天,你們奉獻了自己,履行祭司事奉主神的職務」。因為這樣的繙譯,近代有不少學者就將這段經文(25~29節),認作是後期對亞倫祭司職的不滿,而高抬利未人的職分的意見,給寫成口述故事傳統而插入在此的。這說法雖甚為有趣,而且申十八1~8和瑪二1~9也使人覺得有一段時期,利未人是在耶路撒冷聖殿以外的聖壇可履行祭司的職分,但把這節話,算為給利未人授職之說,卻似乎無法成立。這整節的話,只是摩西對利未子孫當日的表現,作一個口頭慰勞,而說:「今天你們為主神做了大事,各人甚至攻擊自己的兒子,自己的弟兄;今天你們已經為自己獲得了許多福分。」

【出三十二30】「到了第二天,摩西對百姓說:“你們犯了大罪。我如今要上耶和華那裡去,或者可以為你們贖罪。”」
  〔呂振中譯〕「第二天摩西對人民說:『你們真地犯了大罪了;如今我要上永恆主那裡去,或者可以為你們贖罪。』」
  〔暫編註解〕藉著摩西的代求,以色列人未被立即完全消滅(34節)。“上耶和華那裡“指去到西奈山求告神(參十九3;二十四12)。
         你們犯了大罪,我如今要上耶和華那裏去,或者可以為你們贖罪 在向亞倫偵訊後,神典的記述乃是,摩西坦率的告訴百姓,他們犯了大罪。原文是「非常大的罪」。無法可贖的罪,摩西仍試圖要試試。贖罪是需要犧牲獻祭的。摩西在這句話中,已表明他自己願意犧牲了。這也是在西乃的傳統中,摩西被稱為中保的另一個原因。

【出三十二31】「摩西回到耶和華那裡,說:“唉!這百姓犯了大罪,為自己做了金像。」
  〔呂振中譯〕「於是摩西回到永恆主那裡說:『唉,這人民真地犯了大罪,為自己造了金神像。」
  〔暫編註解〕摩西曾在神面前稱以色列人為“你的百姓”(第11節)。但在這裡,考慮到使他們不配稱為神百姓之罪的嚴重性,他只稱他們為“這百姓”。
         31~35 摩西為百姓的罪代求:並預備以自己的性命換取神的赦免(保羅的相同心志,參羅9:2-3),但神不為所動,拒絕完全寬恕,因在祂追討的日子,誰犯罪誰就要受懲罰(34)。

【出三十二32】「倘或你肯赦免他們的罪,……不然,求你從你所寫的冊上塗抹我的名。”」
  〔呂振中譯〕「如今,你若赦免他們的罪,就好啦;倘若不然,就求你從你所記的冊上把我塗抹掉吧。』」
  〔暫編註解〕在冊子上除名表示“死“,因為神在冊子上記著活人的名字。《以賽亞書》四3;《詩篇》六十九28中的“冊子”都是這個意思。摩西求神在冊子上抹去他的名字,表示願意以身代贖百姓的罪,神聽了他的代求,暫時不追討(34節)。祭物或者摩西都不能救贖這種大罪(33節),人犯罪須自己承擔。耶穌基督犧牲在十字架上,一次救贖了全人類脫離必死的罪。只有耶穌的救贖才有此功效。
         “冊”。記錄存活之人的名單。被塗抹的意思是經歷一次未到時候的早死。相反地,新約裏的生命冊(啟一三8)記錄擁有永生者的名單。
         「你所寫的冊上」:也被稱為生命冊,上面寫著一切活著之人的名字(詩69:28),故這裡摩西是求死;此處的「冊」不等於新約的生命冊。
         倘或你肯赦免他們的罪…… 這是摩西回到山上,向主神訴說百姓犯了大罪,作了金像而違背了神的約時所說的話。原文是驟斷的。明顯是有字漏掉或給刪掉,或者是表達摩西無法再說下去,而經過嗚咽或一段緘默後,才再說下去的。
     不然,求你從你所寫的冊上塗抹我的名 摩西懇求神赦免百姓,若不赦免,他也無法再活下去的意思。另外一個可能含義,是求神赦免百姓,以塗抹他的名,就是以他作背負罪擔的抵償。多數學者都認為後者的解釋較對,因為在30節他已說了替百姓「贖罪」的話。冊所指的,大概是在主神那裏,誰是忠信,誰是背約,誰是當神為不存在的,都有紀錄的簿子可查的含義(參看詩六十九28;賽四3~4;結十三9;路十20;腓四3;啟三5,十三8等)。

【出三十二33】「耶和華對摩西說:“誰得罪我,我就從我的冊上塗抹誰的名。」
  〔呂振中譯〕「永恆主對摩西說:『誰犯罪得罪了我,我就從我的冊上塗抹誰。」
  〔暫編註解〕誰得罪我,我就從我的冊子上塗抹誰的名……只是到我追討的日子,我必追討他們的罪 神是公義的;信仰也是個人的。誰犯罪誰受罰;誰信主誰得赦。但這得赦,不是摩西這律法的中保能作的。摩西是人,他無法將贖價給神,他也贖不了人(詩四九7~9)。救贖乃神自己的工作──是在祂的兒子基督耶穌裏作成的。神不在當時即追討他們的罪,乃要等到追討的日子,為的是要人悔改(參看彼後三9)。

【出三十二34】「現在你去領這百姓,往我所告訴你的地方去,我的使者必在你前面引路;只是到我追討的日子,我必追討他們的罪。”」
  〔呂振中譯〕「如今你去領導這人民,往我所告訴你的地方去;看吧,我的使者必在你前面引路。不過在我鑒察的日子,我還是要向他們察罰他們的罪的。』」
  〔暫編註解〕以色列人雖因摩西的代求得到了神的寬恕,答應繼續領他們去迦南(三十三1),但犯罪的後果所引致的苦痛則長留。人可因悔罪改過得免永刑,但是今生的苦痛不一定可以全除;摩西一生可作殷鑒。他本應遵神命去吩咐石頭出水,卻用杖擊打(民二十11),神雖寬恕了他違命之罪,終其一生卻不能進入迦南地(申三23~27)。
         現在你去領這百姓,往我所告訴你的地方去,我的使者必在你前面引路 雖然摩西代求赦罪,沒有得到肯定的答覆,但有一樣是肯定的:神仍然容忍他們,讓他們到神所指示的地方去。更要緊的是:摩西仍然作他們的領導,而神的使者,就是主神自己,仍然作他們的引路者。

【出三十二35】「耶和華殺百姓的緣故是因他們同亞倫做了牛犢。」
  〔呂振中譯〕「永恆主擊殺了人民,是因為他們對亞倫造的牛犢所作的事的緣故。」
  〔暫編註解〕耶和華殺百姓的緣故 這裏的殺字,是錯譯。原文是「擊打」。這個字只用在神對人施行災禍的擊打上,正如八2(中文繙成「糟蹋」);十二23、27(中文都譯為「擊殺」)等所顯示的。但在通常的情形下,是使用瘟疫作擊打的方法。這大概就是現代中文譯本繙為「降下瘟疫」的原因。

暫編註解來源:
《啟導本聖經註釋》․《雷氏研讀本》․《串珠聖經註釋》․《中文聖經註釋》․

※以上內容摘錄自『查經資料大全』,更多相關內容,請上 http://www.ccbiblestudy.org/index-T.htm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