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埔教會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搜索
查看: 436|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2020年08月29日靈命日糧讀經註釋 [複製鏈接]

Rank: 8Rank: 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20-8-29 07:59:13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西一1】「奉神旨意,作基督耶穌使徒的保羅,和兄弟提摩太。」

     ﹝原文字義﹞「使徒」被差遣的人,使者;「保羅」微小。

     ﹝文意註解﹞「奉神旨意」:表示他的身分完全是出於神,不是自取的。

          「作基督耶穌的使徒」:這話表明:(1)他是屬於主的;(2)他是受主差遣的;(3)他從主承受那解明真理的權威;(4)但他並不引以為驕傲,而是要忠心地執行主所託付他的使命。

          「和兄弟提摩太」:此信乃保羅一人所寫(西四18),但此處與提摩太一同署名,是說信裏面的話是提摩太所贊同的,決非保羅一己的私見。

     ﹝話中之光﹞(一)作者得救後即改名自稱『保羅』,自甘『微小』(原文字義);神的僕人不可自高自大,乃要自己卑微的來服事人(太廿26~28)。

          (二)傳道人的地位,不是出自才幹或聖經知識,乃因神呼召並差遣。

          (三)我們若不認識神的旨意,就不配作神的工人。

          (四)每一個事奉神的人,應當放下自己的心意,而以神的旨意為重;故其事工應專一討神的喜悅,而不受自己或別人好惡、喜厭的影響。

          (五)奉差遣者行事說話,應當遵照差遣他者的命令;主的工人所傳的信息,不應當是他自己的,而應是神交付給他的。

          (六)傳道人所需要自我介紹的,不是他屬世的地位或銜頭,而是顯出自己確實是奉神旨意說話的人。

          (七)既是奉神旨意作基督的僕人,就當確信神必與他同在,幫助他擔負這重大的使命。

          (八)作基督使者的人,必須先常與祂同在,住在祂裏面,讓主的話也住在他的裏面(約十五7),然後才能出去為主傳說祂的話。

          (九)像保羅和提摩太的關係一樣,同工們必須先彼此尊重,然後才能使教會尊重他們;高傲、輕視別人的人,決不能夠勝任作主的僕人。

【西一2】「寫信給歌羅西的聖徒,在基督裏有忠心的弟兄。願恩惠、平安從神我們的父歸與你們!」

     ﹝原文字義﹞「聖徒」被分別出來歸給神的人;「忠心」忠信,信心堅固、忠貞到底;「恩惠」恩典,悅人,吸引力,感謝。

    ﹝文意註解﹞「聖徒」:重在身分與品格;「弟兄」:重在生命與血緣。這兩個名詞的前面,在原文只有一個定冠詞,因此它們是指同一班人。

          「在基督裏」:意思是:(1)我們與基督有生命上的聯繫與聯合;(2)基督是我們享受的範疇和生活的範圍(西二6原文:『當在祂裏面行』)。

          「忠心」:是指堅定不移,在信仰上和真理上站立得穩;保羅在指出異端教訓的錯誤之前,先提說歌羅西聖徒的忠心,這是一個肯定的鼓勵。

          歌羅西教會的聖徒,具有兩種身份:(1)就肉身說,是住在「歌羅西」,擁有羅馬的國籍;(2)就靈命說,是「在基督裏」,擁有天國國籍。

        「恩惠」:即恩典,就是神賜給人,叫人白白享受的好處;人最大的恩典,是神自己給人得著並享受。

        「平安」:不是指環境的平安順利,而是指裏面心境的平靜安穩;換句話說,平安乃是人因著享受神的救恩,使神與人、並人與人得以相和,而產生的一種心境。

        「從神我們的父歸於你們」:神是世人的神,卻是我們的父;神是恩典和平安的泉源,我們信徒是享受恩典和平安的器皿。

    ﹝話中之光﹞(一)分別為聖(「聖徒」)、聯結於主(「在基督裏」)、對神忠心(「有忠心」),這三樣,是堅守真道、對付異端教訓的訣要。

          (二)除非我們意識到自己是「聖徒」,在主裏面有何等尊貴重要的地位和性質,否則就不能在地上過聖潔得勝的生活。

          (三)本書是給「在基督裏有忠心的弟兄」;凡對主忠誠的人,應當從本書神的話中,好好的體認神對教會的心意。

          (四)「聖徒」與「弟兄」說明信徒的兩種地位和本分:我們不但要在神前為聖徒,過聖潔生活;也要在人前作弟兄,盡弟兄的本分。

          (五)凡是真實的信徒,不單主耶穌是他們所信的對象,並且他們也願意過與祂合而為一的生活。

          (六)每一位信徒都應當有雙重的身份:按肉身,我們是在地上;但按屬靈的實際,我們是在天上(「在基督裏」)!

          (七)信徒決不應該輕視他活在這個世界上所負的生活責任;但他也必須是超越這個世界,不受世界的轄制,而活在基督裏面。

          (八)凡活在基督裏的人,無論作甚麼都是為主而作的,因此每一樣工作都應該盡心竭力的去作。

          (九)基督徒乃是得享神恩典的人,故其人生必然有它可悅的地方;沒有吸引力的基督教,不是真的基督教。

          (十)恩典乃是一件禮物,人憑著自己沒有方法可以獲得,因為人沒有甚麼功績配受恩典。

          (十一)恩典是平安之源,平安是恩典之果;人不先求神的恩典而想得到神的平安,這是不可能的。

          (十二)我們不該在神之外求平安;真平安的捷徑乃是遵行神的旨意。

          (十三)信徒的「平安」,與客觀環境無關,也不受外界事物的影響。

【西一3】「我們感謝神、我們主耶穌基督的父,常常為你們禱告;」

     ﹝原文字義﹞「感謝」感恩,謝恩;「常常」隨時,一直。

     ﹝文意註解﹞「我們主耶穌基督的父」:『父』著重在表示祂是生命的源頭──祂透過主耶穌基督使我們得著神的生命和性情。

          「常常為你們禱告」:表示保羅的代禱是負責任的、誠懇的,不是敷衍的,也是出於愛心的關懷。

     ﹝話中之光﹞(一)保羅為歌羅西信徒好的屬靈光景(參4節)感謝神,表示他承認這並非出於他的功勞,乃是神的恩典所致。

          (二)一般信徒是先禱告後感謝;但認識神的人是先感謝後禱告。

          (三)保羅的感謝,不是因為自己得著甚麼好處,而是因為別人在靈性上蒙恩;信徒不要一直作一個屬靈恩典的接受者,而要作一個施予者。

          (四)感謝禱告是事奉神的基礎,一切的工作都當以感謝禱告來開始。

【西一4】「因聽見你們在基督耶穌裏的信心,並向眾聖徒的愛心」:

     ﹝文意註解﹞「在基督耶穌裏的信心」:本句說明基督乃是信心運行的領域,而非對象;換句話說,信心是因『在基督裏』才有了份量。

          四、五兩節題到信心、愛心和盼望,這三樣是基督徒生活的要素:對『神』要有信心,對『人』要有愛心,對『自己』的將來則要有盼望。

          歌羅西的信徒向神有信心,向眾聖徒有愛心。信心是維繫我們與神的關係正常,愛心是維繫我們與人的關係正常。

    ﹝話中之光﹞(一)基督耶穌是信心的源頭,只有活在基督裏,才能有真實的信心;同時,我們愈認識基督,我們就愈有信心。

          (二)一個真正的基督徒,必須能保持平衡──對神有信心,對人有愛心。凡真實向神有信心的人,也必向眾聖徒有愛心。

          (三)本節先提「信」後提「愛」,因為真信心是真愛心的根基,我們對神若沒有正常的信心,對人也就沒有正常的愛心。

          (四)愛心藉信心而生發,信心藉愛心而顯彰。信是內心的,沒有人能看見;但信心可藉愛心表現出來。

          (五)信徒的愛心,應當先從愛「眾聖徒」開始,然後才及於愛『眾人』(彼後一7)。

          (六)信徒若單單有愛心,而沒有正確的信心作支持的話,則他所作的也只能視作感情用事。

          (七)保羅不稱『眾信徒』,而稱「眾聖徒」,表明信主耶穌的人都是被神分別為聖的,所以在神看都是聖潔的。

          (八)歌羅西的聖徒有信心和愛心,保羅還常常為他們禱告神(參3節),可見光有信心和愛心還不夠。

   

【西一5】「是為那給你們存在天上的盼望;這盼望就是你們從前在福音真理的道上所聽見的。」

     ﹝原文字義﹞「是為」因為,基於(on account of);「存在」保留,儲存。

     ﹝文意註解﹞「是為...盼望」:可見前節的『信心』和『愛心』,乃是建立在『盼望』的根基上。

          「存在天上的盼望」:按客觀的事實,是指信徒將來所要得的屬天的基業(彼前一3~4);按主觀的經歷,是指那一位坐在天上,又住在信徒裏面的基督(參27節)。

          「福音真理的道」:指神在福音的信息中所啟示給人的道;福音真理的道,會令聽見的人產生盼望。

     ﹝話中之光﹞(一)信心和愛心並非出自人的教導,乃是因為接受了福音裏頭的盼望,就是基督;祂是我們信心的根據,和愛心的源頭。

          (二)這世界可能要起來反對我們對基督的信心,世人或許會鄙視我們對人的愛心;但那為我們存在天上的盼望,使我們能超越而得勝。

          (三)信心是根據於已往,愛心是實化於現在,盼望是憧憬於將來;或者說,信心是向後、向裏看,愛心是向外看,盼望是向前、向上看。

          (四)信徒的盼望既是「存在天上的」,因此不要寄望於地上的事物;盼望地上的事物,難免失望痛苦,但盼望天上的事物,卻永不落空。

          (五)我們越享受基督、越經歷基督,我們就越有盼望(參27節)。

          (六)盼望是來自福音,惟有接受福音真道的人才有盼望。

          (七)我們所相信的福音,不僅能解決我們當前的需要,還帶給我們將來的盼望;福音的可貴,就在於此。

          (八)福音的道乃是「真理的道」,福音並非『虛空的妄言』(西二8),不是叫人猜測神,福音乃是幫助人真知道神,所以是真實可靠的。

          (九)「聽」見真道,會令我們產生盼望;因此我們不要輕忽『聽』道,『聽』字在屬靈的經驗上,是極重要的一步。

          (十)只聽道而不行道,等於沒有聽見一樣(雅一23~24);因此我們應當把所聽見福音裏面的盼望,轉化成我們實際生活中的推動力。

【西一6】「這福音傳到你們那裏,也傳到普天之下,並且結果、增長,如同在你們中間,自從你們聽見福音,真知道神恩惠的日子一樣。」

     ﹝原文直譯﹞「...你們聽見並知道神在真實中的恩典...」

    ﹝原文字義﹞「傳到」傳報;「普天之下」全世界;「結果、增長」(現在進行式,表示正在繼續不斷之中);「真知道」真正地確知,知道真實,確實認識。

    ﹝文意註解﹞當時所傳的異端教訓,強調只有一小部分的人,因他們具有特別的『慧根』,才能接受神秘的道理。保羅在此特意用「普天之下」一詞,來表明福音的普遍性與共有性,有別於異端教訓。

          「結果、增長」:表明福音有如種子具有生命的性質和能力。

          「真知道神恩惠」:『真知道』不是單單道理上的知道,並且是經過證實與確認;全句意即『經證實而知道神的恩典實實在在是甚麼』(參彼前五12)。

     ﹝話中之光﹞(一)福音不是某些『特別有慧根的人』的專利品,乃是「普天之下」的人所共有的;這話表明了福音的普世性和可靠性。

          (二)福音裏面有『生命之道』,所以它能「結果、增長」。

          (三)只有用生命的見證所傳的福音,才能發揮結果增長的效果。

          (四)信道是從聽道來的;聽道是從基督的話來的(羅十17)。

          (五)「到普天之下」:和「在你們中間」:表明福音的兩個特性:普世性和個人性;兩者必須維持均衡。信徒若偏重福音的普世性,便可能在真理和個人生命的追求上遷就、通容、妥協、不認真;相反地,若偏重福音的個人性,便可能在工作和生活上變成孤獨、寂寞、消極、灰心。

【西一7】「正如你們從我們所親愛、一同作僕人的以巴弗所學的。他為我們(有古卷:你們)作了基督忠心的執事」:

     ﹝文意註解﹞「學」:字在原文與『門徒』同一字根;一個門徒不單是藉著聽講來學習,並且要藉著生活來學習;以巴弗從他的生活顯出,他真是一個把盼望存在天上的人。

          「他為我們」:指『他代表我們』;這是因那時保羅不能親自去傳。

          根據本節,以巴弗的特點有四:(1)是保羅和同工們「所親愛」的;(2)是和保羅『為神的國一同作工的』(西四11);(3)是能活出福音裏的盼望的;(4)是能分辨異端真偽,對主的託付忠心到底的。

     ﹝話中之光﹞(一)我們的盼望,不但是來自『聽見』和『知道』(參6節),也來自「學」習;真正、確切的知道,是經由學習過程得來的。

          (二)一切真基督徒,都應該是主的奴僕;作主的奴僕並不難,因為主的軛是容易的,主的擔子是輕省的(太十一30)。

          (三)真實「基督的執事」,不僅是服事基督的僕人,也是將基督供應給別人,藉此來服事別人的人。

【西一8】「也把你們因聖靈所存的愛心告訴了我們。」

     ﹝原文直譯﹞「也把你們在聖靈裏的愛心向我們表明。」

     ﹝文意註解﹞愛心是聖靈所結的第一個果子(加五22)。

     ﹝話中之光﹞(一)沒有屬靈生命的人,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愛心。

          (二)聖靈是信徒一切愛心的根源;我們愈被聖靈充滿,就愈有愛心(羅五5)。

          (三)以巴弗的「告訴」,引發了保羅的禱告和寫信的負擔,可見聖徒之間彼此的交通往來,報告情況,是十分重要的一件事。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