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埔教會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搜索
查看: 271|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何西阿書】第八章 [複製鏈接]

Rank: 9Rank: 9Rank: 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7-6-13 14:48:39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壹、內容綱要

【背道的百姓(五)】
   一、干犯律法(1~3節)
   二、不合法的首領和遭咒詛的偶像(4~6節)
   三、虛妄無益的外交聯盟(7~10節)
   四、虛浮空洞的宗教熱心(11~14節)

貳、逐節詳解

【何八1】「你用口吹角吧!敵人如鷹來攻打耶和華的家;因為這民違背我的約,干犯我的律法。」
   〔呂振中譯〕「口吹號角哦!敵人如鷹來攻打永恆主的家了;因為這人民越犯了我的約,違背了我的律法。」
  〔原文字義〕「吹角」號角,公羊的角;「攻打」(原文無此字);「違背」越過,離開;「約」契約,結盟;「干犯」背叛,違反;「律法」律法,指引,教誨。
  〔文意註解〕「你用口吹角吧」神命令先知何西阿吹角發出警報。
         「敵人如鷹來攻打耶和華的家」敵人指亞述,耶和華的家指以色列;本句說明發出警報的原因。因為敵人迅捷如鷹前來襲擊以色列。
         「因為這民違背我的約,干犯我的律法」這民指以色列民;他們遭受敵人攻擊的原因,乃因以色列民違犯了神的誡命,破壞了神的律法。
  〔話中之光〕(一)基督徒若背棄神,等於離棄神的眷佑。

【何八2】「他們必呼叫我說:我的神啊,我們以色列認識你了。」
   〔呂振中譯〕「他們向我哀呼說:『我的上帝阿,我們以色列認識你。』」
  〔原文字義〕「呼叫」哀號,呼求;「以色列」神勝過;「認識」熟識,體認。
  〔文意註解〕「他們必呼叫我說:我的神啊」他們指以色列民;意指困境逼使他們轉向真神,承認祂是以色列的神,向祂呼求。
         「我們以色列認識你了」意指認識祂是公義的神,凡干犯律法的必被祂懲治。
  〔話中之光〕(一)

【何八3】「以色列丟棄良善〔或譯:福分〕;仇敵必追逼他。」
   〔呂振中譯〕「但以色列屏棄了『至好』『至善』;仇敵必追逼他。」
  〔原文字義〕「丟棄」棄絕,輕視;「良善」好的,令人愉悅的,可喜的;「追逼」追逐,追趕。
  〔文意註解〕「以色列丟棄良善」良善指神(參太十九17),並祂所賜的福分(參民六6);全句意指以色列民棄絕真神和祂的恩慈。
         「仇敵必追逼他」意指棄絕神的後果,必然遭受敵人的攻擊(參1節)。
  〔話中之光〕(一)

【何八4】「他們立君王,卻不由我;他們立首領,我卻不認。他們用金銀為自己製造偶像,以致被剪除。」
   〔呂振中譯〕「他們立了王,但不是由我立的;他們立了首領,卻不是我承認的。他們用他們的銀子或金子、為自己造了偶象,好讓自己被剪除。」
  〔原文字義〕「不由我」(原文無此字);「認」認識;「製造」製作,生產;「偶像」偶像,神像;「剪除」砍掉,砍下。
  〔文意註解〕「他們立君王,卻不由我」意指他們所立的君王,並不是出於神。
         「他們立首領,我卻不認」意指他們所立的官長,並未得到神的認可。
         「他們用金銀為自己製造偶像」意指他們用金銀雕塑偶像假神。
         「以致被剪除」意指雙重的剪除:(1)敵人未取得金銀而破壞偶像;(2)他們自己得不到偶像假神的保佑而遭致滅亡。
  〔話中之光〕(一)

【何八5】「撒馬利亞啊,耶和華已經丟棄你的牛犢;我的怒氣向拜牛犢的人發作。他們到幾時方能無罪呢?」
   〔呂振中譯〕「撒瑪利亞阿,我(傳統:他,或它)屏棄了你的牛犢;我向撒瑪利亞人(希伯來文:向他們)發怒。以色列人(傳統:因為從以色列)到幾時纔能無辜免罰呢?」
  〔原文字義〕「撒馬利亞」看山;「丟棄」棄絕,輕視;「怒氣」怒氣,鼻孔;「向拜牛犢的人」(原文無此片語);「發作」怒火中燒,激怒;「到幾時」(原文無此詞)。
  〔文意註解〕「撒馬利亞啊」它是北國以色列的首府,故代表以色列。
         「耶和華已經丟棄你的牛犢」意指他們所製的偶像牛犢,並未蒙神悅納。
         「我的怒氣向拜牛犢的人發作」意指神要向拜牛犢的人追討罪孽。
         「他們到幾時方能無罪呢?」意指他們的罪狀已被宣判,要到何時才能蒙神赦免?
  〔話中之光〕(一)

【何八6】「這牛犢出於以色列,是匠人所造的,並不是神。撒馬利亞的牛犢必被打碎。」
   〔呂振中譯〕「那牛犢像是匠人造的,並不是神。撒瑪利亞的牛犢像必定成了碎片。」
  〔原文字義〕「牛犢」(原文無此字);「匠人」工匠,雕刻匠;「打碎」碎片。
  〔文意註解〕「這牛犢出於以色列,是匠人所造的」意指牛犢是人造的假神。
         「並不是神」意指它並不是真神。
         「撒馬利亞的牛犢必被打碎」既然它是人造的假神,所以它必不能保護自己。
  〔話中之光〕(一)

【何八7】「他們所種的是風,所收的是暴風;所種的不成禾稼,就是發苗也不結實;即便結實,外邦人必吞吃。」
   〔呂振中譯〕「因為他們種的是風,收成的必是暴風;發生的苗成不了禾稼,也磨不出麵粉;即使磨得出,外族人也必吞吃。」
  〔原文字義〕「種」播種,撒種;「風」風,氣,靈;「收」收割,收穫;「發苗」發芽,生長;「結實(原文雙字)」製作,生產(首字);麵粉,食物(次字);「外邦人」疏離,陌生;「吞吃」吞嚥,吞噬。
  〔文意註解〕「他們所種的是風」風意指虛無飄渺(參約三8),不切實際。
         「所收的是暴風」暴風意指能摧毀財物和農作物,有害於人。
         「所種的不成禾稼,就是發苗也不結實」意指他們的勞力,必歸於徒然。
         「即便結實,外邦人必吞吃」意指即便稍有果效,自己仍不能享受。
  〔話中之光〕(一)

【何八8】「以色列被吞吃;現今在列國中,好像人不喜悅的器皿。」
   〔呂振中譯〕「以色列被吞吃;如今已在列國中好像無人喜悅的器皿。」
  〔原文字義〕「吞吃」吞嚥,吞噬;「列國」國家,人民;「喜悅」歡愉,心願;「器皿」物品,器具。
  〔文意註解〕「以色列被吞吃」意指以色列被外邦蹂躪、欺凌。
         「現今在列國中,好像人不喜悅的器皿」意指以色列人被外邦人鄙視、棄絕。
  〔話中之光〕(一)

【何八9】「他們投奔亞述,如同獨行的野驢;以法蓮賄買朋黨。」
   〔呂振中譯〕「因為他們上去投奔亞述,如獨行尋耦的野驢(『野驢』一詞與『以法蓮』讀音相似);以法蓮將愛情當禮物賄買人。」
  〔原文字義〕「投奔」使上升,舉起自己;「獨行的」分開,孤立;「以法蓮」兩堆灰塵,我將獲雙倍果子;「賄買」僱用;「朋黨」愛人。
  〔文意註解〕「他們投奔亞述」意指以色列像淫賤的妓女投奔情夫一樣,投靠當時的強國亞述。
         「如同獨行的野驢」意指以色列桀驁不馴,不受列國喜愛。
         「以法蓮賄買朋黨」以法蓮是北國以色列主要支派,代表以色列;賄買按原文指娼妓的工價(參二12)。全句意指以色列用金錢勾結亞述(參王下十五19~20)。
         「如同獨行的野驢;以法蓮賄買朋黨」按原文,野驢和以法蓮諧音,兩者放在一起形容以色列,突出其作法的兩大特點:(1)孤傲;(2)下賤。真如野驢般愚蠢。
  〔話中之光〕(一)

【何八10】「他們雖在列邦中賄買人,現在我卻要聚集懲罰他們;他們因君王和首領所加的重擔日漸衰微。」
   〔呂振中譯〕「他們雖在列國中賄買人,如今我卻要把他們收拾掉;他們必稍息(傳統∶開始)片時不膏抹(傳統∶重擔)君王和首領。」
  〔原文字義〕「列邦」國家,人民;「賄買」僱用;「聚集」召集,集合;「懲罰」(原文無此字);「重擔」重擔,負擔,承受;「日漸」渺小,少量;「衰微」玷污,傷害。
  〔文意註解〕「他們雖在列邦中賄買人」意指他們在列邦中用金錢聚集人,來為他們效力。
         「現在我卻要聚集懲罰他們」意指神要聚集以色列人,目的是為懲罰他們,使他們被擄到外邦。前句是為保護他們,本句是為摧毀他們,人算不如天算。
         「他們因君王和首領所加的重擔日漸衰微」意指他們為著勾結亞述的君王和首領(參9節),財物負擔沉重,難以承擔,以致國力日漸式微。
  〔話中之光〕(一)

【何八11】「以法蓮增添祭壇取罪;因此,祭壇使他犯罪。」
   〔呂振中譯〕「以法蓮加多了祭壇以解罪,這些壇對於他卻成了使他犯罪的祭壇。」
  〔原文字義〕「增添」增多,變多;「取罪」犯罪,不中的;「犯罪」(原文與「取最」同字)。
  〔文意註解〕「以法蓮增添祭壇取罪」意指北國以色列為著避免去耶路撒冷獻祭,就擅自在不同地方增設祭壇(參王上十二26~33),因此得罪了神。
         「因此,祭壇使他犯罪」祭壇原是為了求神赦罪,如今卻反而更加犯罪。
  〔話中之光〕(一)

【何八12】「我為他寫了律法萬條,他卻以為與他毫無關涉。」
   〔呂振中譯〕「就使我為他寫了我的律法千萬條,他還是要看為外族人的事呀。」
  〔原文字義〕「寫」書寫,寫下來;「律法」律法,指引,規矩;「萬條(原文雙字)」很多,極多的(首字);一萬(次字);「以為」思考,盤算;「毫無關涉」疏離,令人憎嫌。
  〔文意註解〕「我為他寫了律法萬條」意指神為了全體以色列人,曾經頒佈無數的律法與條例。
         「他卻以為與他毫無關涉」意指以色列人卻以為事過境遷,原先的律法與條例不適用於他們。
  〔話中之光〕(一)

【何八13】「至於獻給我的祭物,他們自食其肉,耶和華卻不悅納他們。現在必記念他們的罪孽,追討他們的罪惡;他們必歸回埃及。」
   〔呂振中譯〕「獻給我的祭物、他們儘管宰獻呀,祭肉他們儘管吃呀,永恆主總是不喜悅他們的。如今呢、他必定記起他們的罪孽,而察罰他們的罪;他們必回埃及去。」
  〔原文字義〕「祭物(原文雙字)」祭物(首字);禮物(次字);「食」吃,吞噬;「肉」血肉之體;「悅納」悅納,滿意,喜愛;「記念」記得,回想;「罪孽」罪惡,不公正;「追討」照料,造訪;「罪惡」罪,罪咎;「歸回」返回,轉回。
  〔文意註解〕「至於獻給我的祭物,他們自食其肉」獻祭原是為了將最上等的脂油獻給神享用,全然焚燒,然後胸肉和腿肉歸給祭司(參利七28~34);如今以色列人把祭肉當作平常,自己享用。,
         「耶和華卻不悅納他們」凡不遵守獻祭條例的,他們所獻的祭,以及獻祭的人均不蒙神悅納(參利十1~2)。
         「現在必記念他們的罪孽,追討他們的罪惡」記念指宣布罪狀;追討指執行罪罰。
         「他們必歸回埃及」意指在異邦人的壓制下生活。
  〔話中之光〕(一)

【何八14】「以色列忘記造他的主,建造宮殿;猶大多造堅固城,我卻要降火焚燒他的城邑,燒滅其中的宮殿。」
   〔呂振中譯〕「以色列忘記了造他的主,而建造宮殿;猶大加多了堡壘城;我卻要降火於他的城市,燒毀它的宮堡。」
  〔原文字義〕「忘記」忘記,停止關心;「建造」建立,重建;「多造」增多,變多;「堅固」築堡壘,使難以進入;「降」打發,送走;「焚燒」(原文無此字);「燒滅」吃,吞噬。
  〔文意註解〕「以色列忘記造他的主」意指北國以色列敬拜偶像假神,而忽略了真神。
         「建造宮殿」北國以色列的特點是建造生活享受的宮殿。
         「猶大多造堅固城」南國猶大的特點是建造保護自己的堅固城。
         「我卻要降火焚燒他的城邑,燒滅其中的宮殿」意指神烈怒的火要藉外邦人的手,來燒毀他們所倚靠的城邑,和所享受的宮殿。
  〔話中之光〕(一)

叁、靈訓要義

【】

── 黃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經系列──何西阿書註解》

參考書目:請參閱「何西阿書提要」末尾處

本查經注釋是出自《華人基督徒查經資料網站-查經資料大全》http://www.ccbiblestudy.org/index-T.htm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回頂部